
医院环境卫生常用的监测方法.pptx
91页医疗机构环境卫生学 监测方法医院感染控制科 余浩辉2016年9月23日星期五 1主要内容一、概述 二、空气监测 三、物表监测 四、手表面监测 五、消毒液监测 六、内镜消毒效果监测 七、血透治疗用水监测 八、紫外线灯监测2一、概述《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8号《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15 ……1、监测的依据32、监测的目的监测消毒效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追溯消毒方法是否正确43、采样原则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 间不得超过4小时;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小 时采集样品准确,无污染二、空气监测51、各类环境空气菌落总数的卫生标准环环境 类别类别范 围围空气平均菌落数 CFU/皿 Ⅰ类类洁净洁净 手术术部符合GB 50333 其他洁净场洁净场 所≤4.0(30min)Ⅱ类类非洁净洁净 手术术部(室);产产房;导导管室; 血液病病区、消毒供应应中心的检查检查 包装 灭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烧伤烧伤 病区等 保护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护监护 病区;新生 儿室等;≤4.0(15min)Ⅲ类类母婴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普通 住院病区及其配药药室(治疗疗室)、消毒 供应应中心(去污污区)等;≤4.0(5min)Ⅳ类类普通门门(急)诊诊及其检查检查 、治疗疗室;感 染性疾病科门诊门诊 和病区等;≤4.0(5min)——《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6《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13洁净洁净 用 房等级级平均菌落数( cfu/30min*皿)空气洁净洁净 度级别级别手术术区周边边区手术术区周边边区Ⅰ0.20.45(百级级)6(千级级)Ⅱ0.751.56(千级级)7(万级级)Ⅲ247(万级级) 8(10万级级)Ⅳ68.5(30万级级)71)Ⅰ类环境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2)Ⅱ、Ⅲ、Ⅳ类环境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3、填写检测申请单——《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备备注采样时样时 间间2、空气采样时间84、空气检测方法 1)Ⅰ类环境空气检测方法(洁净手术部)沉降法(平皿暴露法);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用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时间为30min;采样前,采样者须戴无菌手套、洗手或快速手消消毒;采样布点数量(如下)——《医院洁净手术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139①手术区百级、周边区千级手术区布放13点,周边区布放8点(每边2点)10②手术区千级、周边区万级手术区布放5点(双对角布点),周边区布放6点 (长边2点,短边1点)11③手术区万级、周边区10万级手术区布放3点(对角布点),周边区布放4点(每边1点)1112④手术区10万级布放5点(避开送风口正下方)13⑤手术区30万级面积>30m2布放4点,面积≤30m2布放2点(避开送风 口正下方) 142) Ⅱ、Ⅲ、Ⅳ类环境空气检测方法沉降法(平皿暴露法);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用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时间:Ⅱ类环境15min,Ⅲ、Ⅳ类环境5min;采样前,采样者须戴无菌手套、洗手或快速手消消毒;采样布点数量(如下)——《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15布放3点(内、中、外对角 线),内、外点应距墙壁 1m处;①室内面积>30 M2布放5点(四角及中央), 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 1m处。
②室内面积≤ 30 M21m1m1m1m√手臂越过平皿×皿盖朝上×√17空气监测示意图 (监测面积>30㎡的房间)18平皿1m1m空气监测示意图 (放置平皿的位置)191平皿打开第一个平皿2012平皿打开第二个平皿21132平皿打开第三个平皿221324平皿打开第四个平皿2313254平皿打开第五个平皿2425①平皿放置的顺序②平皿打开的顺序15425124采样人员进(出)方向平皿放置(打开)方向33人员员走动动的顺顺序 是单单向的、不交 叉的!空气监测示意图 (监测面积≤30㎡的房间)26平皿空气监测示意图 (放置平皿的位置)271m1m平皿1m1m空气监测示意图 (放置平皿的位置)281平皿打开第一个平皿2921平皿打开第二个平皿30321平皿打开第三个平皿3132①平皿放置的顺序②平皿打开的顺序213231采样人员进(出)方向平皿放置(打开)方向人员员走动动的顺顺序 是单单向的、不交 叉的!33空气监测345、空气检测暴露时间Ⅰ类环境暴露时间:30min;1)洁净手术部:中心手术室;2)其他洁净场所:介入手术室、骨髓移植病房、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等; Ⅱ类环境暴露时间:15min;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血液病病 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护病房、新 生儿室、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及检查包装 灭菌区); 35Ⅲ类环境暴露时间:5min;母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其他普通住院病房及其配 药室(治疗室)、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等;Ⅳ类环境暴露时间:5min;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和治疗室、感染性疾病科 门诊和病区等。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366、空气监测频度感染高风险部门应每季度进行监测;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 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 ,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根据洁净房间总 数,合理安排每次监测的房间数量,保证每个洁净房 间能每年至少监测一次——《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37特别注意:监测频度:贮血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1次;暴露时间:10minØ输血科贮血冰箱内空气监测无霉菌生长;菌落总数< 8 cfu/(10min*皿)卫生学标准(沉降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 184号38Ø血液透析中心特别注意:应每月对空气、物表、机器表面及部分医务人员手进 行微生物的培养监测Ø静脉输液配置中心——《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每月对洁净区、生物安全柜的空气进行监测;监测方法:沉降法(平皿暴露法);暴露时间:30min——《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卫办医政发[2010]62号39采样时,将平皿按一定顺序(如从外到内)逐一放 好,开始计时,按相反顺序(如从内到外)逐一打 开平皿盖,盖和底尽量少一点接触,时间到,再按 放置顺序(如从外到内)关上盖子。
平皿除采样时,其余时刻须倒置平皿暴露法简便经济,但只能采集到10μm左右的大 小粒子,且不能作精确定量,其准确性较空气微生 物采样器法差7、空气采样注意事项二、物表监测401、各类环境物表菌落总数的卫生标准 环环境 类别类别范 围围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CFU/ cm2 Ⅰ类类洁净洁净 手术术部≤5.0 其他洁净场洁净场 所Ⅱ类类非洁净洁净 手术术部(室);产产房;导导管室 ;血液病病区、消毒供应应中心的检查检查 包装灭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烧伤烧伤 病区等保护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护监护 病 区;新生儿室等≤5.0Ⅲ类类母婴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普 通住院病区及其配药药室(治疗疗室)、消 毒供应应中心(去污污区)等≤10.0Ⅳ类类普通门门(急)诊诊及其检查检查 、治疗疗室; 感染性疾病科门诊门诊 和病区 ≤10.0——《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412、物表采样时间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消毒后采样;清洁区根据现场情况而定 3、填写检测申请单——《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4、物表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5、物表采样方法采样前,采样者须戴无菌手套、洗手或快速手消消毒 ;用5cm×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 用浸有无 菌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或生理盐水洗脱液 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 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采 样 4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43横竖返往44单人采样45双人采样46√×××正确的采样方法47四、手表面监测1、手表面采样时间2、填写检测申请单实施手卫生后,在接触病人或从事医疗活动前——《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备备注被测测者姓名 及洗手的方式卫生手消毒后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外科手消毒后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 3、手表面卫生学标准484、手表面监测频度——《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重点部门应每季度对手消毒效果进行监测;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 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13-2009495、手表面采样方法采样前,采样者须戴无菌手套、洗手或快速手消消毒 ;将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或生理盐 水洗脱液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来 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 动采样棉拭子;两只手算同一个样本。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50第一步第二步52五、消毒液监测1、消毒液采样2、填写检测申请单消毒液采样分库存消毒液和使用中消毒液 消毒液有效成分含量检查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检查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备备注消毒液 的类类型使用中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应符合使用要求,连续使 用的消毒液每天使用前应进行有效浓度的监测;灭菌用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为0CFU/ml;皮肤黏膜消毒液的菌落总数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10CFU/ml,《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 2012A.7.2.2);其他使用中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100CFU/ml,不 得检出致病菌3、消毒液卫生标准53——《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544、消毒液有效成分含量检测库存消毒液依照产品企业标准进行检测;使用中消毒液可使用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 毒液浓度试纸进行检测;5、消毒液采样方法采样前,采样者须戴无菌手套、洗手或快速手消消毒 ;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0ml被检消毒液为确保样本的量,建议抽取2ml送检——《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消毒液采样56消毒液采样571、内镜采样时间2、样本数量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内镜数量少于等于5条的,每次全部监测;多于5条的,每次监测数量不低于5条;当内镜室负责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员变动时应增加内镜监测的比例和次数——《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六、内镜消毒效果监测583、内镜监测频度灭菌内镜应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消毒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4、内镜生物学监测标准灭菌内镜应无菌;消毒内镜的菌落总数应≤20CFU/件(CFU/g或CFU/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灭菌内镜——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 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 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消毒内镜——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黏膜 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 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5、内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