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教育综合考纲新变化.doc
5页20162016 年福建教师招考中小学教育综合考纲新变化年福建教师招考中小学教育综合考纲新变化一、考试性质一、考试性质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二、考试目标与要求二、考试目标与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改革精神力求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应聘者掌握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三、考试范围与内容考试范围主要涵盖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学、心理学四大模块一)时事政治(一)时事政治1.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2 2.20152015 年年 4 4 月至月至 20162016 年年 3 3 月期间国内外重大时事月期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二)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二)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 年修订)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删除删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7. .《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8 8.《《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与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9. .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10.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23 号)11.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修订)删除删除《《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删除教师职业道德及其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删除教师职业道德及其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删除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删除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1212.《《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15——20202020 年)年)》》国办发国办发〔2015〕43〔2015〕43 号号13.《13.《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国办发[2012]53[2012]53 号号 1414.《《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国办发〔2015〕71〔2015〕71 号号1515.《《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基教基[2015]4[2015]4 号号(三)教育学(三)教育学1 1.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1 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2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3 3)教育与文化)教育与文化 3.教育与个体的发展((1 1)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3 3)影响个体身心的发展的因素(删除作用))影响个体身心的发展的因素(删除作用)4 4.教育目的.教育目的((1 1)教育目的及其作用)教育目的及其作用 ((2 2)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3 3)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观5.学校教育制度((1 1)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6 6.课程.课程((1 1)课程及影响课程的因素)课程及影响课程的因素 ((2 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3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7.教师与学生(1)教师的职业角色与劳动特点 (2)教师的专业素养((3 3)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 ((4 4)学生及其特点)学生及其特点((5 5)师生关系)师生关系8.教学(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2 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3 3)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4 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5)教学组织形式9.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及其作用 ((2 2)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 ((3 3)) 教师评价教师评价 ((4 4)学生评价)学生评价10.思想品德教育(1)思想品德教育及其意义 (2)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3 3)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思想品德教育过程 ((4 4)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5)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1111.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 1)班主任及班主任工作的意义)班主任及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2 2)班级与班级管理)班级与班级管理((3 3)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策略)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策略删除课外活动模块删除课外活动模块(四)心理学(四)心理学1 1.心理与心理学.心理与心理学((1 1)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 2)心理的实质)心理的实质2 2.感觉与知觉.感觉与知觉((1 1)感觉及感觉规律)感觉及感觉规律 ((2 2)知觉及知觉规律)知觉及知觉规律((3 3)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3 3.记忆.记忆((1 1)记忆及其规律)记忆及其规律 ((2 2)记忆品质)记忆品质((3 3)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4 4.表象与想象.表象与想象((1 1)表象及其特点)表象及其特点 ((2 2)想象及其类型)想象及其类型((3 3)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培养5 5.思维.思维((1 1)思维与思维过程)思维与思维过程 ((2 2)思维的品质与培养)思维的品质与培养 ((3 3)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6.注意(1)注意及其功能 (2)注意的品质 (3)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7.情绪与情感(1)情绪、情感及其功能 (2)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8 8.意志.意志((1 1)意志与意志行动)意志与意志行动 ((2 2)意志行动过程)意志行动过程(3)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9 9.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1 1)需要)需要 ((2 2)动机)动机((3 3)兴趣与信念)兴趣与信念 ((4 4)价值观)价值观1010.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1 1)能力及能力差异)能力及能力差异 ((2 2)能力测验)能力测验((3 3)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4 4)气质及气质类型)气质及气质类型((5 5)性格及其结构)性格及其结构 ((6 6)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7 7)气质、性格与教育)气质、性格与教育1111.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 1)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 ((2 2)学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学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3 3)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1212.教师心理.教师心理((1 1)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 ((2 2)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3 3)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的成长与发展13.学习的基本理论(1)学习及其分类 ((2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3)认知学习理论 ((4 4)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4.学习动机((1 1)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2)学习动机理论(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5.学习的迁移(1)学习迁移及其种类 ((2 2)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3)迁移与教学16.知识的学习(1)知识学习的类型 ((2 2)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获得((3 3)知识的保持)知识的保持17.技能的学习(1)技能及其种类 ((2 2)操作技能的形成)操作技能的形成((3 3)心智技能的形成)心智技能的形成1818.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1 1)问题与问题解决)问题与问题解决 ((2 2)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3 3)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4 4)创造性及其培养)创造性及其培养1919.学习策略.学习策略((1 1)典型的学习策略)典型的学习策略 ((2 2)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训练)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训练2020.品德的形成.品德的形成((1 1)品德的实质)品德的实质 ((2 2)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3 3)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4 4)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21.心理健康教育((1 1)心理。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