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高频句及翻译整理2600字.docx
15页语文必修四文言文高频句及翻译整理2600字 文言文重点文句《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1、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被任命为上卿,廉颇凭借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2、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3、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4、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5、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6、 璧有瑕,请指示王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7、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召唤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点着说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8、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9、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迳道亡,归璧于赵就让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从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赵国10、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11、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接见的礼节,送他回赵国去了。
12、 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如果大王三十天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13、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秦王身边的侍从要用刀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被吓退了14、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而蔺相如只不过凭着几句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再说蔺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15、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16、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平庸的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17、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苏武传》 班固1、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当时汉朝接连讨伐匈奴,多次互相派遣使者窥探观察(对方情况)2、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到了匈奴后,置办了一些财物给单于,单于渐渐倨傲了,并不是像汉朝所期望的(那样)3、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暗地里一起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4、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
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5、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假使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应该让他们都投降6、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单于很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苏武,而将张胜逮捕监禁起来7、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苏武身体日渐好转,单于又派人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让苏武投降8、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白白把身体给野草做肥料,谁又能知道呢?9、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单于信任你,让你来判定人的生死,你不公平处理,反而想借此使汉天子和单于相斗,自己幸灾乐祸10、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就把他放到北海边无人区,让他放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11、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时间过了很久,单于派李陵到北海李陵为苏武置办酒席,安排歌舞12、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你这样长期不能回国,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白白受苦,有谁知道您对汉朝的信义呢?13、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我们父子几人本没有什么功劳才能,全靠皇帝的栽培14、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现在能有机会牺牲生命报效朝廷,即使被杀,也是心甘情愿15、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大王一定要逼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我就死在大王面前!16、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使者很高兴,按常惠教的话去责备单于《张衡传》 范晔1、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2、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3、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4、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5、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6、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7、 宦官惧其己,皆共目之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8、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9、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在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第二篇:必修四语文文言文翻译 3500字1. 《望海潮》 柳永14/9/2013 4:20:01 AM7.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a.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秦军也不敢有什么举动 b.渑池之会结束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c.廉颇说:“我是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凭言词立下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自己的职位在他之下!”d.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碰面,每逢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过了些时候,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e.于是相如的门客就一齐规谏说:“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节义啊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口出恶言,您却害怕他躲避他,怕得太过分了就是普通人对这种情况也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
相如说:“以秦王那样的威势,我蔺相如却敢在秦国的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的原因,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f.廉颇听到这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引导到蔺相如家的门前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 g.两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为生死与共的朋友缪公(mù ) 避匿 (nì ) 缪贤 (miào) 汤镬(huò) 虽驽 (nú ) 肉袒(tǎn ) 盆缶(fǒu ) 案图 (àn) 渑池(miǎn) 诈佯(yáng ) 列观 (guàn ) 皆靡(mǐ ) 传舍 (zhuàn) 甚倨 (jù) 不怿(yì) 衣褐(yì hè) 睨柱(nì )1—2节:廉蔺简介 3—13 节: 完璧归赵 14—16节:渑池相会 17—21节 负荆请罪人物性格特征分析8.刻画人物方法蔺相如1有智谋A相如从得害观点分析,指出繏缪贤不应逃亡燕国,应向赵王请罪,结果缪贤真的被免罪B从决定要奉壁及秦和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看法,可见他有独特的见解C当相如看顾出秦王无意偿城时,便以壁有瑕,为借口取回玉,并拖延时间,安排将玉送回赵国D渑池之会上,相如凭急智 胁秦王击缶地,又以秦献咸阳作为赵的献礼 2勇敢,机智A他勇于向赵王自荐奉壁出使秦国,并保证能够完成任务 B在秦廷上,相如持壁倚柱而立,又怒斥秦王无礼也无意偿城,并表示与壁玉同归于尽.廉颇1鲁莽善妒,心胸狭窄秦昭王1贪婪狡诈,性喜侵略, 看顾不到蔺相如在外交上的成就,因此不服蔺相如地位高于自扬言要侮辱相如,完全没考虑国家安危,狂妄自大胸襟狭窄。
2善于谋略,他恃着自已国力强大,逼 使赵国献璧,根本没有用城交换的诚意,两次攻打赵国,杀伤过万,都显示他的狡诈2重利忘义,手段圆滑,他受相如愚弄,但考虑到杀相如亦终不能得璧,反将与赵交恶,所以完成礼节,送相如返国,凡事着重,利益及侵 略野心C璧玉送回赼国,相如一人独对秦王,以不卑不亢的言辞,献良计以防秦国挟持赵视死如归 王,并且,D渑池会上,相如以死胁近秦王击岳,当秦臣杀他时,相如使秦国不敢轻举妄动 张目叱之,吓退他们,表现出胆色过人3勇于改过,3爱国,忠心当知道 蔺相如以国为重A两次以死相胁,甘心为国牺牲性命的用意后,深为感动,立B深 明大义,以国家的前途为重,私人人恩怨为轻,爱国即耳负荆请罪,表现出勇忘私 天认错的精祌 廉颇的性格2 4/9/2013 4:20:01 AM10. 《苏武传》 班固A.背景:秦末汉初.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B.苏武的人物性格: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等..34/9/2013 4:20:01 AM1.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⑥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2.古今异义 ....①汉 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 押今义:正在(某时某 地)②皆为 陛下所 成 就 古义:提 拔今义:业 绩 ③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④ 欲 因 此时 降 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⑤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⑥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⑦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⑧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⑨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⑩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3.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②使动用法(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6)王必欲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