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ppt
42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章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道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流派之一,与儒,家文化相互激荡,相辅相成道家学说是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关系的学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道家学说形成于先秦时期,历经两干余年而不衰,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精神风貌,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写到,“在西,方,《道德经》也叫《老子》,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这部书,虽然很薄,不到6000字,在此可以用一张报纸登载,但却包含着许多精神食,粮”,“除了孔子之外,再没有哪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像老子这,样广泛和持久”第三章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1,,第一节道家学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老子(约公元前571~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据传他母亲怀孕他九九八,十一年,生下时他就白发苍苍,故给他取名“老”,而他生下来,就能说话,指着院中的一棵李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其实,“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即先,生之意,是古代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我们在学习道家学派之前有必要弄清一个问题,即,老子这个人和《老子》一书的成书年代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大致有两种意见,,第一节道家学说,2,,第一种意见,即认为老子就是《老子》一书的作者,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晚期人,而且其年龄大于孔子,他创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哲学派别——道家学派持这种意见的人所依据的是《史记》的,记载《史记》说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另外《史记·孔子,世家》和《老子列传》都说孔子见过老子,曾向老子问礼近人吕思勉,胡适等持这种意见第二种意见,认为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毫无关系,《老子》,书是战国时期的作品,远远晚于《论语》不过持这种意见者,关于《,老子》一书的成书年代问题也有分歧比如钱穆认为《老子》在庄子(,约公元前369—约公元前286年)之后,《老子》继承了庄子的许多思想,,老庄学派应该叫庄老学派而冯友兰则认为《老子》在庄子前,老子,是道家的第二阶段,庄子是道家的第三阶段第一种意见,即认为老子就是《老子》一书的作者,是道家学派的,3,,老子生活在舂秋未年,是东周王朝掌管文献典籍的一个史官(“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并对其评价极高,认为老子犹如一条,飞龙,表明他对老子非常敬佩。
周代衰朽,老子失去了掌管文献典籍的职位,,便离开了周朝,西出函谷关,关令尹喜知道他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余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不知所终《老子》是道家学说的经典著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末期该书81章,,5000余言,分上下两篇,后来人们又称它为《道德经》,因为这本书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老子》一书,文字简短,言约义丰,艰深难懂历来被称为“哲理诗,涉及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它是从更深层次上把社会、,人生等问题置入宇宙发展演变的历史长河中加以对照并深入思考,是影响巨大,的哲学著作,,老子生活在舂秋未年,是东周王朝掌管文献典籍的一个史官(“守藏,4,,关于孔子向老子问礼的问题,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1un),飞者可以为矰(zeng)。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关于孔子向老子问礼的问题,5,,、老子学说的主要内容,老子学说语言精辟、思想深邃,是一个系统完整、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涉及自然、社会、人生、军事、道德领域,给人以智慧的感受和启迪1、老子的自然观,老子自然观的核心概念和最高范畴是“道”道”的原初含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处事的途径、方法和原则,再引申为事物的法则和规律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老子赋予“道”一个全新的涵义,老子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最高实体,“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宇宙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见《老子》,下同)这是老子对宇宙生成演化过程的一种推测老子学说的主要内容,6,,(1)“道”作为宇宙的本体或根本,先于天地而存在,老子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二十五,老子是我国第一位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神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
而天帝是有意志的,能,喜怒哀乐,它不仅是天上的主宰,也是天地和人间的主宰,人间的帝,王是由它派来统治的因此人们都对天帝存在敬畏的心情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地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五章),,(1)“道”作为宇宙的本体或根本,先于天地而存在,7,,这“仁”字有两种说法:第一,仁是慈爱的意思这也是最,明白的解释不仁,就是没有恩义第二,仁即是“人”的意思《中庸》说:“仁者,人也”;《孟子》说:“仁也者,人也”不仁就是说不是人,不和人同类古代把天看做有意志,知善恶、,能喜怒的主宰,是把天看做与人同类,这叫做天人同类说老子的“天地不仁”说,已经明确含有天地不与人同性的意,思人性之中,以慈爱为最普通,所以说天地不与人同类,就是,说天地没有恩义老子这一观念,打破古代天人同类的谬说,打,下了后来自然哲学的基础也为后来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的发扬光,大打下了基础这“仁”字有两种说法:第一,仁是慈爱的意思这也是最,8,,(2)“道”也是世界普遍的法则,道常无为而不为”,“道”永远是顺其自然、无为的,然而却又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的道的作用,只是万物自己的作用,故说“道常无为”。
但万物所以能成,为万物,又只是一个道,故说“而无不为”莫之命而常自然”,就是不干涉万物而任其自然而然:“善利万物而不争”,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不强制、不干预万物的成长,顺其自然,经常向事物的相反,状态运动,以静制动,以柔弱胜刚强它产生万物却又不据为己有,有利万物而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不以万物主宰自居这叫“玄德”,是最深远的“德”,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因此他要求统治者以“道”为法则,“虚其心”,“不欲盈”,要“知,足”,不争,无为,自然他的理论根据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效法自然道法自然即以自然而然为法则这种自然本性构成道家思想,的实质和理论基础,其政治与人生观所提倡的无为、不争、贵柔、守弱等都是自然本性,的引申和推演2)“道”也是世界普遍的法则,9,,2、老子的政治思想,老子并没有从政的愿望,是哲学意味很浓的哲学家他并没有脱离政治、社会、人生,孤立地去谈论抽象的“道”,而有鲜明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理想1)老子对他那个时代的社会和政治已产生了极大的厌恶和憎恨,,所以他给以猛烈批判。
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七十五章),,2、老子的政治思想,10,,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11,,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12,,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13,,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14,,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15,,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16,,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17,,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18,,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19,,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20,,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21,,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22,,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23,,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24,,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25,,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26,,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27,,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28,,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29,,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30,,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31,,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32,,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33,,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34,,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35,,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36,,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37,,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38,,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39,,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40,,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41,,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课件,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