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课录像机的发展与格式.ppt
43页广播电视系统原理第十课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录像机的发展与格式类型 广播级½英寸分量机80年代后,录像机高质量、小型化成为录像机技术的发展方向,要实现 录像机的小型化,必须使用尺寸窄的磁带,以便降低整个走带结构的大小采 用以往的技术不变,仅仅减小了磁带的宽度,会造图像质量的下降,因此必须 对信号处理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分量式记录法 这类录像 格式是当前 广播电视行 业最重要的 格式类型!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录像机的发展与格式类型 广播级½英寸分量机1978年松下公司推出的M格式录像机,它使用1/2英寸的磁带,分量 信号记录、重放,但这种录像机在设计原理上有缺陷,未能 进入实用化 1982年第一台实用化的分量式录像机是由SONY公司于1982年推出 的,这种录像机称为Betacam格式,它的出现标志着1/2英 寸分量式录像机全面取代1英寸复合录像机的开始 1985年松下公司推出MⅡ格式录像机,它克服了M格式的缺点,也是 一种成熟的分量式录像机,性能超过了SONY公司的 Betacam格式 SONY公司也推出Betacam的改进型──Betacam SP格式 ,它可以采用金属磁带,在信号的处理上也有许多改进,而 且完全兼容Betacam格式。
1986年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Betacam SP格式 1986年Betacam SP-----BVW系列1990年Betacam SP-----PVW系列1993年Betacam SP-----DVW系列1993年Betacam SP-----UVW系列专业级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录像机的发展与格式类型 3/4英寸机1976年,一种新的录像机格式──3/4英寸录像机U-matic首先由SONY公司研制 成功,这种录像机也称为U型机它采用3/4英寸的盒式录像带 3/4英寸机种先后有三种格式出现:VO型、BVU型、SP型 专业级随着1/2英寸分量式录像机的价格下调,绝大多数无线电视台都以这种格式为电 视台内部的主要格式在其它专业领域,许多新型的专业级格式,如SVHS、Hi8 、Betacam SP的UVW系列,都在慢慢取代3/4英寸机种的地位这些新型的格式都 使用小尺寸的磁带,都可以与摄像机一体化再加上这几年数字化小型机种的涌 现,3/4英寸的机种已经趋于淘汰 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VHS与β机家用级这两种录像格式都采用1/2英寸盒式磁带,其中VHS格式的磁带盒大,俗称大1/2 格式,β格式磁带盒小,俗称小1/2格式。
这两种格式在性能质量上相差无几, 但也是完全不兼容的机种1985年后,由于销售和节目源生产等原因,VHS击败 了β格式,使之完全退出使用领域目前世界上家用录像机通用VHS型 VHS松下、JVC公司 为代表βSONY公司 为代表8mm与VHS-C 1982年,SONY联合世界上127个产家一起制定了8mm录像机格式标准,并于1983 年正式推出实用性机器这种录像机采用8mm宽的金属磁带,带盒尺寸和普通的 录音带的大小相仿,是一种超小型化的录像机格式因此这种录像机特别适合 用在掌中式摄录一体机的录像单元目前成为家用摄录一体机的主要格式 VHS-C松下、JVC公司 为代表8MMSONY公司 为代表为了与8mm格式竞争,松下、JVC公司也推出VHS的改进型──VHS-C格式,这种 格式与VHS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缩小了磁带盒的尺寸,与VHS格式转化只要把C带 装入转换盒中,即可放入VHS录像机中使用 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录像机的发展与格式类型 S-VHS与Hi8 1987年1月,JVC公司推出VHS的改进型S-VHS格式录像机,这种录像机保 留了兼容VHS的特点,也是使用1/2英寸磁带,但在许多方面有重大改变。
如使 用的磁带是钴带,磁头的缝隙更窄,记录上限频率更高,更重要的是它采用半 分量信号Y、C记录重放,也就是S-Video信号这样,虽然它是家用录像机的 改进,但也达到专业录像机的记录质量 专业级8mm格式也有改进型机种Hi8,中文也称这为超8格式,也使用专用的Hi8磁带它 和SVHS一样采用半分量记录重放,也达到专业录像机的小平,而且机器的尺寸小 ,使用方便 SVHS和Hi8与VHS和8mm是向下兼容的关系即VHS和8mm不能重放记录有SVHS和Hi8 信号的录像带;反之,SVHS和Hi8录像机可以重放、记录VHS和8mm信号 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录像机的发展方向数字化非线性化D1D2D3D5DVWDVDVCPRODVCAMDigital-SBetacam SX录像机分类讲解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¾英寸录像机视频磁迹是以很小的角度倾斜着,它一条磁迹记录一场图像信号,A和B分别是奇 数场和偶数场,在它们之间有保护带把它们分开,以免在走带出现微小差异时, 磁鼓上的A、B磁头读错磁迹 音频磁迹有两条,CH-1与CH-2,它可以分别记录两个声轨的信息 CTL是控制磁迹的英文缩写控制磁迹记录着对图像重放时稳定性影响很大的同 步信息,录像机读出其中的同步信息,再去精确地控制走带速度 这条磁迹中每秒含有50个场脉冲,因此计算它还可以输出磁带运行的时间信息 录像机分类讲解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¾英寸录像机总消磁头相当于录音机中的抹音磁头 ,它的作用是把录像带上的所有磁信 号消去 磁鼓上以对称180度安装有两个视频 录放磁头,它的作用是记录和重放视 频磁迹。
磁鼓每秒转25次,记录、重 放50条磁迹 组合磁头是一个综合性磁头,在它上 面含有:音频抹音磁头、音频录放磁 头、CTL抹音磁头、CTL录放磁头等 在音频抹音和录放磁头上分成CH1与 CH2两个部分,它可以单独记录、重 放、消除某一声道的磁信息CTL抹 音磁头和录放磁头共同完成录像机对 CTL信号的记录,重放时取出CTL磁迹 中的信号,用于指挥录像机的重放 录像机分类讲解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1/2英寸分量录像机R-Y和B-Y信号在录像机 内按时间分隔法编码(CTDM ),送给磁鼓上的色度磁头 ,记录在磁带上的专门的磁 迹上;Y信号也送给了亮度磁头 ,记录在另一条磁迹上 因此这种录像机的磁鼓 表面在上下方排列着Y和C两 个磁头,它们与磁带接触一 次,留下两条磁迹,分别是Y 磁迹和CTDM磁迹 TC是时间码的英文缩写,这 条磁迹中记录的是每场信号 的时间码 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录像机的使用 1、录像连线录像机的连线包含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两部分视频信号入口有三种:分量式、半分量式和复合式,选择一种连线法后要注意 在前面板上选择相应的INPUT入口 电平调节大多数情况下,VIDEO的电平都不需要调节;但声音电平必须调节,两个声道 的录音电平都要调节,方法同前。
录像电平一般由机器自动调节若希望自己调节,可以在录像机上找到VIDEO AGC开关,把它关闭,这时就可以旋动VIDEO LEVEL纽调节对于分量录像机, 它可对图像的电平、图像的饱合度、黑电平等进行调节录像按下REC+PLAY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录像机的使用 1、放像磁带的放像只需把磁带插入带仓,按下PLAY键就可以进行,它的输出信号由后 面板的VIDEO OUT或Y/C OUT;Y、R-Y、 B-Y OUT输出 磁迹跟踪调节(VIDEO TRACKING)进行放像前,一定要先调节录像机上的“磁迹跟踪”旋纽,并观察磁迹跟踪电 平表的指示,当指针摆动到最大位置时,就是最佳的调节点 特殊重放在图像重放时,经常还会用到一些特殊的重放,比如向前搜寻、暂停、后退搜 寻等 做为特技重放时,常见的有静止、快动作重放和慢动作重放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在不是正常的放像中,磁头不能正常跟踪应读取的磁迹,由于 跨过磁迹间的保护带,图像上会出现无信号的噪波带快进时噪波 带的数量等于速度倍数减1,后退时噪波带数量等于后退速度的倍 数加1 有了噪波带,重放时就不能得到稳定、完整的图像,那么要录 像机进行快动作、慢动作、静止这类的特殊重放就无法实现了。
有 一种称为DT(AST)的录像机能够实现这类重放 这种录像机的录像磁头会在电压的控制下弯曲运动,使磁头能 够在特殊重放时准确跟踪上原磁迹,这样重放的画面中就没有噪波 带,图像效果和正常放像一样一般这种录像的重放能力是-2~+3 倍速,也可进行慢动作重放 在进行倍速重放时,除了磁头会自动跟踪磁迹外,它还会进行 跳迹跟踪,例如以2倍速向前重放,做快动作时,磁头会跟踪1、3 、5、7帧画面;而进行慢动作重放时,磁头要重复跟踪磁迹如减 一半速度,同一帧画面就要重放两次 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电视编辑系统除了直播的节目制作方法外,大部分的电视节目都经过了后期的编辑处理,它 适合于要求高、制作复杂节目不过运用后期编辑法制作节目,时效性比较差;也 会给一个电视节目的制作带来更大的工作量 本章结构编辑系统概述编辑系统的构成编辑的模式编辑点编辑方式编辑操作 实际的编辑工作 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第一节 电视编辑系统概述 1、电视编辑的主要工作(制作流程) 整理素材 成品的修改 镜头编辑 配音、配乐、 配字幕 加入特技2、手工剪辑与电子编辑 手工剪辑手工剪辑法是电影的制作方法 ,它是用剪刀把需要使用的胶片一段 一段从原始素材中剪下来,然后再用把它们粘合在一起。
1、技术上的要点: A、下剪的位置必须在两个片格之间的空白区B、剪开和粘合要保证胶片齿孔的连续性 场 磁带的剪辑:先用氟里昂处理把磁迹显露出来,,下剪的位置 一定要在两条磁迹的保护带上;在粘合时,也要保证CTL(控制磁迹 )的连续 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手工剪辑与电子编辑 电子编辑电子编辑法是用一台录像机作为放机,它把素材的信号(图像和声音 )送给另外一台录像机去记录只要控制好两台录像机的运行,就可 以把镜头一段段接起来 二者的比较用手工剪辑的方法:技术上是有很大的难度,很难保证画面在接 点处的连续稳定,一旦剪坏,原始素材也就破坏了而且由于磁 带被损伤,磁粉很容易污染磁头 用电子编辑的方法:素材经过了一道复制,图像质量和声音质量 都会下降 3、编辑录像机的特点 1、有完善的搜索磁带位置的能力 穿梭/缓进搜索盘 2、录机必须有同步锁相功能 预卷 3、录机要有旋转消磁头 可对画面进行单独编辑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第一节 编辑系统的构成 1、单机系统 特点它只有一台编辑录像机它的信号输入端是摄像机或是传声器,编辑 录像机能够记录下当场拍摄的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编辑的过程和结 果在监视器上可以看到。
使用类型 配音(从MIC、录音机、CD等音源);加不来自编辑放机的图像(如从摄像机、VCD、DVD等其它图像源 )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一对一编辑系统 特点一对一编辑系统包含一台编辑放机、一台编辑录机、两台监视器和一 个编辑控制器比较简化一点的一对一编辑系统可以没有专门的编辑 控制器,这个控制器内置在编辑录机中;再简化一点可以省去放机的 监视器 使用类型 一对一编辑系统是最典型的编辑系统,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 便;不足之处在于只能对画面进行切换,但不能完成两个画面的过渡 、重叠一类的特技处理多用于新闻节目制作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专门讨论EE功能磁电信号优于电电信号在本机处于播放和暂停时,在用EE键来切换外来EE信号有两个监视器,图像就不需要EE的帮助,但声音常常只有录机的监视 器才能听到,因此还是很有重要性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3、二对一编辑系统 第二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3、二对一编辑系统 特点一个二对一编辑系统包含两台编辑放机、一台编辑录机、一台编辑控 制器、三台监视器、一台视频切换台、一台调音台 使用类型 二对一编辑可以进行A/B Roll编辑(AB轮换编辑),它一次编辑 操作可以同时编入两个镜头,这两个镜头的转换方法可以由视频 切换台定义。
二对一编辑系统可以完成绝大多数的电视节目制作,是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