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jtgd40-20xx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0815252
  • 上传时间:2019-06-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79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jtgd40-20XX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篇一: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XX---03  4.4面层  4.4.1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4.2 面层一般采用设接缝的普通混凝土;面层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面结构下埋有地下设施,高填方、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基等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采用设置接缝的钢筋混凝土面层其他面层类型可根据适用条件按表选用  表其他面层类型选择  4.4.3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板一般采用矩形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4.4.4 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范围内确定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面层在全幅摊铺时,可不设纵向缩缝  4.4.5 横向接缝的间距按面层类型和厚度选定:  ——普通混凝土面层一般为4~6m,面层板的长宽不宜超过,平  2面尺寸不宜大于25m;  ——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0m;  ——钢筋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5m  4.4.6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面层所需的厚度,可参照表所示参考范围并按条规定计算确定。

        表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  4.4.7 钢纤维混凝土面层的厚度按钢纤维掺量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为%~%时,其厚度为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倍特重或重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60mm;中等或轻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40mm  4.4.8 复合式路面沥青上面层的厚度一般为25~80mm  4.4.9 除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外,各种混凝土面层的计算厚度应满足式()的要求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和计算面层设计厚度依计算厚度按10mm向上取整  采用碾压混凝土或贫混凝土做基层时,宜将基层与混凝土面层视作分离式双层板 进行应力分析上、下层板在临界荷位处的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 附录和计算上、下层板的计算厚度应分别满足式()的要求  具有沥青上面层的水泥混凝土板,在临界荷位处的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 力分别按附录和计算混凝土板的计算厚度,应满足式()的要求  4.4.10 路面表面构造应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制作构造深度在使用初 期应满足表的要求  表 各级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表面构造深度(mm)要求  注:①特殊路段——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系指立交、平交或变速车道等处,对于其他等级公路系指急弯、陡坡、交叉口或集镇附近;  ②年降雨量600mm以下的地区,表列数值可适当降低。

        4.4.11混凝土预制块可采用异形块或矩形块预制块的长度为200~250mm,宽度为100~125mm,长宽比通常为2∶1预制块厚度为100~120mm预制块下稳平层的厚度为30~50mm  4.5 路肩  4.5.1 路肩铺面结构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其结构层组合和材料选用应与行车道路面相协调,并保证进入路面结构中的水的排除  4.5.2 路肩铺面可选用水泥混凝土面层或沥青面层  4.5.3 路肩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厚度通常采用与行车道面层等厚,其基层宜与行车道基层相同选用薄面层时,其厚度不宜小于150mm,基层应采用开级配粒料  4.5.4 路肩沥青面层宜选用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基层可选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行车道路面结构不设内部排水设施时,沥青面层和不透水基层的总厚度不宜超过行车道面层的厚度,基层下应选用透水性粒料填筑  4.6路面排水  4.6.1 行车道路面应设置双向或单向横坡,坡度为1%~2%路肩铺面的横向坡度值宜比行车道路面的横坡值大1%~2%  4.6.2 行车道路面结构设置排水基层或垫层时,应在排水基层或垫外侧边缘设置纵向集水沟和带孔集水管,并间隔50~100m设置横向排水管。

        4.6.3 排水基层的纵向边缘集水沟,路肩采用水泥混凝土面层时,可设在路肩下或路肩外侧边缘内;路肩采用沥青面层时,可设在路肩内侧边缘内排水垫层的纵向边缘集水沟设在路床边缘  4.6.4 带孔集水管和孔径通常采用100~150mm集水沟的宽度通常采用300mm集水沟的深度应能保证集水管管顶低于排水层底面,并有足够厚度和回填料使集水管不被施工机械压裂沟内回填料宜采用与排水基层或垫层相同的透水性材料,或者不含细料的碎石或砾石粒料回填料与沟壁间应铺设无纺反滤织物横向排水管不带孔,其管径与集水管相同  4.6.5 集水沟和集水管的纵坡宜与路线纵坡相同,但不得小于%横向排水管的坡度不宜小于5%  4.6.6 横向排水管出口端应设端墙端头用镀锌铁丝网或格栅罩住,出水口应进行冲刷防护在横向排水管上方的路肩边缘处应设置标志,标明出水口位置  5 接缝设计  5.1 纵向接缝  5.1.1 纵向接缝的布设应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而定:  ——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形式,上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30~40mm,宽度为3~8mm,槽内灌塞填缝料,构造如图)所示;  —— 一次铺筑宽度大于时,应设置纵向缩缝。

      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锯切的槽口深度应大于施工缝的槽口深度采用粒料基层时,槽口深度应为板厚的1/3;采用半刚性基层时,槽口深度为板厚的2/5其构造如图)所示  图5.1.1纵缝构造  a)纵向施工缝;b)纵向缩缝  5.1.2 纵缝应与路线中缝平行在路面等宽的路段内或路面变宽路段的等宽部分,纵缝的间距和形式应保持一致路面变宽段的加宽部分与等宽部分之间,以纵向施工缝隔开加宽板在变宽段起终点处的宽度不应小于1m  5.1.3 拉杆应采用螺纹钢筋,设在板后中央,并应对拉杆中部100mm范围内进行防锈处理拉杆的直径、长度和间距,可参照表选用施工布设时,拉杆间距应按横向接缝的实际位置予以调整,最外侧的拉杆距横向接缝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  表 拉杆直径、长度和间距(mm)  注:拉杆直径、长度和间距的数字为直径×长度×间距  5.1.4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的纵缝拉杆可由板内横向钢筋延伸穿过接缝代替  5.2横向接缝  5.2.1 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应采用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其构造如图)所示;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遇有困难需设在缩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其构造如图  )所示。

        5.2.2 横向缩缝可等间距或变间距布置,采用假缝形式特重和重交通公路、收费广场以及邻近胀缝或自由端部的3条缩缝,应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形式,其构造如图)所示其他情况可采用不设传力杆假缝形式,其构造如图)所示  5.2.3 横向缩缝顶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面层厚度的1/5~1/4,宽度为3~8mm,槽内填塞填缝料高速公路的横向缩缝槽口宜增设深20mm、宽6~10mm的浅槽口,其构造如图所示  5.2.4 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造物处或其他道路相交处应设置横向胀缝设  置的胀缝  条数,视膨胀量大小而定低温浇筑混凝土面层或选用膨胀性高的集料时,宜酌情确定是否设置胀缝胀缝宽20mm,缝内设置填缝板和可滑动的传力杆胀缝的构造如图所示  5.2.5 传力杆应采用光面钢筋其尺寸和间距可按表选用最外侧传力杆距纵向接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为150~250mm  表 传力杆尺寸和间距(mm)  篇二:JTG D40-20XX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勘误二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_D40—20XX勘误(2)  发布日期:20XX-5-31  条文:  .P48倒数第六行:“——纵向钢筋配筋率,为钢筋断面面积与混凝土断面面积的比值(%)”中的“(%)”去掉。

      注:比如若配筋率为%,计算时应代入而不是)  P49第二行:“Tg—混凝土面层顶面与底面间的最大负温度梯度(℃/m),可参照该地区最大正温度梯度(查表)的1/4~1/3取用;”  修改成“Tg—混凝土面层顶面与底面间的最大负温度梯度的绝对值(℃/m),可参照该地区最大正温度梯度(查表)的1/4~1/3取用;”  3 P50 的第三款,“式()”改成“式()”  条文说明:  .P105,倒数第十行,在“混凝土抗拉强度  ”  .P105倒数第三段°C/m”改成“°C/m” MPa”后加入“  混凝土弹性模量  .P106第三行:  中的40改为42,与题目所给条件相对应  .P106第五行  中的改为  .P106第七行和第八行  将公式  中负数符号去掉,只保留正值,即将公式变为  .P106“(2)计算横向裂缝间距”的倒数第三行:“CL”改为“C”,以和配筋设计的附录D相对应 .P106“(3)计算横向裂缝平均缝隙宽度”  下面第二行:  “” 改成  “”  即将前面公式中的两个改成  篇三:JTG D40-20XX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勘误  条文  第11页,条及表号中的两处“表”改为“表”。

        第37页,倒数第1行,“注:车道、行车道较宽或交通量较大时,取  高值;反之,取低值”中,“宽”改为“窄”  第44页,第14行,“按第3章进行行车道路面结构的组合设计”改  为“按第4章进行行车道路面结构的组合设计”  条文说明  第73页,条中第2行,“缩缝所需的拉杆间距比平缝施工缝小”  改为“缩缝所需的拉杆间距比平缝施工缝大”  第77页,第4行,“填筑高度加1m”改为“+”  第80页,条第3行,“(表和表)”,改为“(变异系数  和可靠度系数)”  第93页,倒数第3行,“表”改为“参照条文说明表3-1” 第96页,第12行,“查表”改为“参照条文说明表3-1”  第96页,第16行,“厚度的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改为“厚度  的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第98页,倒数第2行,“查表”改为“参照条文说明表3-1” 第99页,倒数第5行,“80MPa”改为“85MPa”;倒数第4行“80”  改为“85”  第101页,倒数第7行, “查表”改为“参照条文说明表3-1” 第102页,倒数第11行,“由表,一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30  年”改为“由表,一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30年,本路已建成通车10年,结构设计基准期取为20年”。

        第102页,倒数第8行,改为“  t20Ns??1?gr??1??3657000???1???1??365 Ne?????1859?104次”  第102页,倒数第7行, “表”改为“表”  第103页,第5行,“总相对刚度半径rg”改为“总相对刚度半径r”  第103页,倒数第14行,改为“kf?Ne???”  第103页,倒数第11行,改为  “?pr?krkfkc?psa?????”  第104页,第1行,“bt=,ct=”改为“bt=,ct=”第104页,第3行,计算式中的bt和ct位置互换  第104页,倒数第6行, “再查表”改为“参照条文说明表3-1” 第104页,倒数第5行改为  “?r????frMPa”。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