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云阳晚熟柑橘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
7页论云阳晚熟柑橘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云阳晚熟柑橘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耍:文章通过重庆市云阳县晚熟柑橘具有的发展优势、存在 的问题进行了描述,提出了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因地制宜,品种合 理布局;加强对外宣传,实施品牌战略;加强产供销"一体化”服务 体系建设;加强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及政策建议等发展对策旨在为三 峡库区各晚熟柑橘发展基地县(区)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关键词:云阳县;晚熟柑橘;优势;对策云阳县位于渝东北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地处三峡库区柑橘(甜橙) 经济栽培的一级适生区域,曾在汉代就盛产过柑橘新中国建立以来, 从1949年至2000年,先后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前的副业、特产阶 段和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量产三个阶段,柑橘收入位居全县农业经 济第三位在1995年左右,因品种老化、市场流通等问题出现卖果 难现象而走入生产低谷到2001年,柑橘生产步入精品生产的探索 时期1发展优势1. 1发展条件相对优越一是气候条件适宜三峡库区气候温和,柑橘产区全部集中在年 均温17.5°C-20°C范围,是我国唯一冬季无冻害的晚熟柑橘优势产区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巨大水体对气温的垂直影响可达400m,宽度 可达2000m,由于大水体的调节作用,库区冬季气温将上升0. 3°C-1.0°C,夏季则下降1.0°C-1.2°C, “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 将更有利于柑橘的经济栽培和发展。
二是基本无疫情危害重庆三峡 库区是全国惟一的柑橘非疫区建设省(市),未受到疫情的严重威胁 三是晚熟柑橘品种资源丰富,柑桔果实品质优良培育了奉节晚橙、 塔罗科血橙新系等晚熟柑橘新品种,引进筛选出了鲍威尔、切斯列特、 斑菲尔、夏金、棱晚等晚熟脐橙和W •默科特晚熟杂柑,奥林达、德 尔塔、蜜奈等晚熟柑橘品种;2004年市鄂引入的红肉脐橙(云阳红 橙)分获2009和2011年重庆名优柑橘评选“金奖” o 2009年《重 庆三峡库区柑橘老果园改造及晚熟鲜食柑橘发展规划(2009-2012)》 (以下简称《规划》)着力把万州、开县、云阳、奉节、巫山等列为 重点县,拟建成亚洲最大的晚熟鲜食脐橙片区,以填补国内市场空缺1.2我国鲜食晩熟柑橘最适宜区域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四川泸州、宜宾等地区以及重庆主城周边至万 州区域,依托四川盆地和长江大水体保护,具有发展晚熟柑橘的温度 条件,但是该区域湿度大、光照低,发展脐橙鲜食晚熟柑橘外观、产 量都比不上13照高、湿度低的三峡库区腹地三峡库区腹地万州-巫 山区域,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点,冬季温暖,年日照较高,光照和 昼夜温差适宜,空气湿度相对较低,适合晚熟鲜食柑橘生产,是我国 鲜食晚熟柑橘最适宜区域,据有不可比拟的自然资源优势。
以云阳为 例(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在18°C,海拔400米以下柑橘种植区内 1月均温达8°C,全年无霜期331天;年日照1528小时,年空气相对 湿度74. 8%,年降雨量937. 8-1281. 7min,降雨主要集中在4-9刀柑 橘盛花期日均温度19-25°C,柑橘开花期空气相对湿度为72-75%; 10 月和11月少雨,12月-3月柑橘果实成熟期昼夜温差为& 3°C-8. 9°C, 有利于果实品质提高和果皮着色1.3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当前我国柑橘存在严重的中熟品种集中发展、集中上市结构性产 能过剩情况,预期市场将呈持续低迷状态,继续发展中熟品种市场风 险很大但全球在春末夏初仍存在约400万吨的鲜果供应缺口,存在 较大的季节性短缺《规划》到2012年发展以晚熟脐橙为主的鲜食晚 熟柑橘33333. 33hm2,按大面积单产1. 5吨/亩计,逐步形成年产75 万吨鲜食晩熟柑橘的生产能力,实现错季上市若按北半球夏初柑橘 市场5%的出口量,即需要出口晚熟柑橘20万吨,若按1/4出口, 3/4 供应本地市场及国内其他市场测算,重庆市至少需要80万吨鲜食晚 熟柑橘,市场空间和产业发展空间较大。
2存在的问题2. 1人均耕地少,水土流失严重据调查,2005年末云阳县农业人均耕地579. 14m2,为重庆市的 81.92%和全国平均水平的61.44%三峡水库蓄水淹没我县“一江四 河”沿岸良田熟地4400hm2,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移民建设工程 用地13760hm2,占全县原有土地面积的26.26%有限的土地资源受 到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的双重压力库区是全国水土流失失严重的地区之一,65%的土壤侵蚀来口坡 耕地云阳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不断下降据测算,全县土地面 积3649km2,水土流失面积占67. 4%,泥沙流失量209. 10万t/a,沙 带入“一江四河” 16万吨N、P、K等物质,对库区水质构成富营养 化隐患,对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云阳库区“一江四 河”175水位线河流共长209. 8km,按纵深影响3000m计,影响范围 达1258. 8km2,占全县幅圆面积的34.51%,库区沿岸第一山脉分水岭 以内耕地和果园面积16600hm2,其水土流失量达66. 41万吨/年(40t/hm2 计)2.2基础设施薄弱,防旱抗灾能力不强大多数果园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蓄水和输水管网建设滞后,基 本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防旱抗灾能力不强;很多果园一无水源 保障,二无蓄水灌溉,虽然年降雨量达937. 8-1281. 7mm,但雨量集 中在4-9月冃分布不均,时有冬春干旱,多有盛夏炎热伏旱连秋旱, 渝东北有“十年九旱” Z说。
一旦发生程度较重的干旱,对于企业、 果园和农户來说只能是望旱兴叹,束手无策2.3生产者观念守旧,柑橘管理粗放一是生产者种植观念守I口,经济意识不强,对柑橘产业开发的认 识不到位,在果园建立和抚育管理过程中缺乏质量标准意识,受传统 种植模式的束缚和限制影响,大多习惯于栽植清水苗,重栽轻管现象 发生普遍,“慢慢來”和“吃露水长大”的思想支配着果农行为二 是柑橘管理粗放,在柑橘幼树抚育上管理火效,本该每年施肥喷药各 在6-8次以上,而大多数农户一年仅施1-2次肥、只打2-3次药,不 去管也管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柑橘生产的发展2. 4产业投入严重不足一是建园和抚育资金投入不足,柑橘建园和管理成本高,见效慢, 资金缺乏成为生产发展的一道难题按2011年价格测算,在云阳、 奉节、巫山等区域,因立地条件差、地形复杂、山高坡大,柑橘建园 平均每666. 67m2需投入建设资金5600元(其中:打窝、扩穴、土壤 熟化施底肥及冋填1600元、购苗款300元、引水蓄水及输水管网等 设施约2300元、道路500元、3年苗木抚育费900元)如果是业主 开发还要支付3年土地租金1980-2640元(以地300千克,田400千 克黄谷折价,2. 20元/千克计)。
柑橘产业发展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 而云阳县属“国贫县”,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农民难以成为建园投入的主体二是严重缺乏生产劳工投入,农村大 量青壮年农民工外出,在家务农的只占农村劳动力的10%左右,柑橘 的管理大多落在留守在家的老男妇儒身上,其科技素质低,不懂技术, 技术落后,劳动效率低,同吋出现劳动力缺乏,聘请劳务工价高的现 象2. 5柑橘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全县除了云阳县果品技术推广服务站外,24个柑橘基地镇(乡) 的农技服务中心,既没有从事柑橘技术指导服务的专门小组,也没有 配备懂得柑橘栽培技术的专业人员;全县拟定的87个柑橘村(果园), 均没有聘请柑橘中心技术员2. 6产供销服务链条不完整一是专业合作社作用有待建立和加强,到2011年末,全县成立 T 42个柑橘专业合作社,只占应建社的48. 28%;而在运行的10个 社,乂不足现有的1/3,且规模小,服务单一,带动力弱;二是加工 运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云阳规划到2012年全县发展柑橘面积 20000hm2,其中晚熟柑橘13333. 33 hm2 (2011年末,全县柑橘面积 已达15333. 33hm2,其中晚熟柑橘8666. 67hm2),柑橘产量10. 02万 吨,但仅有果品商品化处理生产线1条,果品冷链和流通设施建设就 无;三是市场信息平台营销网络有待建立,尚未建立稳定、畅通的销 售渠道,柑橘销售基本处于等客上门的经营状态;四是生产多以农户 为单位分户管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
3发展对策展望云阳柑橘产业的发展前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要做强做 大云阳县晚熟柑橘产业,就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站在高的起点上, 以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现代农业为目标,实现全县晚熟柑橘产业的 可持续良性发展3. 1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为实现全县晚熟柑橘产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我们必须解放思想, 确立“柑橘第一产业”新观念,放弃“以粮为纲”的传统农耕种植业 旧思想我们必须创新观念,树立三峡库区柑橘产业一盘棋的思想, 努力打造“中国柑橘笫一品牌”,扎实推进“重庆市百万吨优质柑橘 产业化工程”建设下定信心集中人财物力和精力,在云阳长江沿岸、 澎溪、汤溪和和磨刀河流域海拔450m以下的适优区域发展晚熟柑橘, 将自然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3.2因地制宜,品种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以优良的品种布局在适宜的生态区域,以获得最强的 产品竞争力,最大的产业化效益在长江沿岸双江以东和磨刀溪流域 空气湿度较低,阳光充足,与奉节、巫山、秫归气候相似,海拔400 米以下地区应成为云阳县晚熟脐橙的重点发展区域;长江沿岸双江以 西、澎溪河、汤溪河流域属我县低山河谷地区光照适宜,热量丰富, 空气相对湿度75%-80%,海拔450米以下地区适合于发展各类晚熟柑 橘品种。
3.3加强对外宣传,实施品牌战略要在全国主流媒体、主要城市、主要通道宣传重庆柑橘,提高重 庆柑橘知名度在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基础上,实现柑橘鲜销 果品在商标、包装、品牌的三统一,实施品牌战略3.4加强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专业合作社柑橘专业合作社在生产和销售中的作 用举足轻重,是解决在柑橘生产和销售中,果农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 市场极不相适应情况下最有效、最根木、最可行的方法,建立健全县 87个柑橘专业合作社,推行技术方案、规划建园、物资采购、病虫 害防治、经营管理等“五统一”建园和经营管理模式,果农户以果 园投资入股,只安心于生产,经营管理在合作社,由合作社实行产供 销“一条龙”经营服务,这种健全的合作社模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 善的利益和关的共同体二是组建柑橘技术专家组以西南大学、重 庆市农技总站、重庆市果树所和中国柑橘研究所为依托,组建柑橘技 术专家组,打造柑橘产业技术高地,为柑橘基地建设和苗期抚育提供 技术支撑三是建立健全县柑橘技术服务体系形成以柑橘专业合作 社(果园)技术服务站为基础,柑橘基地镇(乡)农技服务中心柑橘 专职服务小组为主体,县有果品技术推广服务站为中心的三级柑橘技 术服务网络。
四是加强柑橘产后配套营销设施建设搭建柑橘市场信 息平台,建立国内和市内外稳定、畅通的销售渠道和营销网络;适度 超前进行果品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和果品冷链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购置3. 5加强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一是加快三峡库岸生态防护林隔离带建设工程,库区沿岸175m 水位线以上海拔200ni以下建设生态防护林,长期保持对植被的封育 状态二是尽早尽快实施“千里长江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和“三峡工 程后续工作规划”,在长江干流和澎溪河等次级河流沿岸第一山脉分 水岭以内,除对原有森林实行封山育林外,对坡度在25度以上不适 于发展经济林的区域,发展人工生态林、退耕还林还草;对于在25 度以下适于发展经济林的区域,全部发展晚熟柑橘,通过“畜(禽) -沼气-果(林)”模式、树盘覆盖、免耕生草、平衡施肥等技术,达 到果园常年覆盖要求,从而实现库区沿岸森林、荒草和经果林的全覆 盖,实现库区生态山清水秀的目标,同吋乂使各区县地方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