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文化元素在文创设计中的运用.docx
9页红楼文化元素在文创设计中的运用 庄子懿 周杨静摘要:华夏文明绵绵不断、世代相承,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奇迹《红楼梦》是映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设计元素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美学经验本文以宣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目标,首先反复分析书中的细节文字描写,挖掘设计美学元素,其次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的角度,研究其整体的艺术风格特征,在共性中把握个性,最后依据当今时代潮流对人物形象进行再设计创新,突出以“红楼文化”为特色的文创设计产品,旨在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红楼文化的兴趣以及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实现一定的社会文化效益关键词:文创设计;红楼文化;传统文化:TB472 :A :1004-9436(2021)07-00-02《红楼梦》是综合的艺术,它与中国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曹雪芹身上聚集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他笔下的《红楼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历史上对“红学”的研究已经远超研究《红楼梦》的范围[1],本文主要对《红楼梦》中作者描写到的文化元素进行归纳和分析,比如服饰、配饰、人物外貌,等等在提炼人物原型的同时注意其设计特点,整理设计文创作品的整体风格。
依据作品的文化特性和设计风格诠释其在明清时代的内涵与意义,赋予产品更高层次的艺术性意义1 红楼文化概述1.1 对红楼文化的理解《红楼梦》能表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着千丝万缕的文化艺术元素,它反映了封建统治阶层贵族的日常生活,蕴含着众多的传统文化,可以被称作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集合《红楼梦》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聚集着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思想,同时也批评讥刺着古代中国民族的腐朽文化1.2 红楼文化的设计价值《红楼梦》映射着古代中国的深层文化结构,其文化价值和学科价值不言而喻中华上下五千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每一历史时期都有成百上千的优秀作品,但是《红楼梦》最有意义[2]就其设计方面来看,《红楼梦》中的图案、手工艺等都值得设计师们对其表现形式及内涵进行探索和挖掘[3]2 红楼文化元素的特点2.1 红楼图案纹饰的特点2.1.1 高贵性《红楼梦》全书描绘的是封建社会统治阶层贵族大家庭的日常生活,書中到处都散发着上层社会的雍容华贵之感[4]在书中,曹公对“蟒纹”进行了大量描写,蟒纹是中国古代代表富贵的传统寓意纹样,所谓“五爪为龙,四爪为蟒”宝玉就穿过不少的带有蟒纹的衣服,如白蟒箭袖等;北静王也曾穿过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
这些人物的地位和身份与蟒纹相结合,体现了蟒纹的尊贵内涵[5]2.1.2 写意性蟒纹图样能彰显红楼的富贵之气,红楼中其他寻常纹样也能在细微之处体现自身的精神内涵比如,《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就写到凤姐看到袭人身着刻有百子纹的银鼠袄子百子”是中国吉祥画的题材,寓意多子多福,古人认为子孙满堂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诗经》言:“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体现了我们先人对多子多孙的强烈愿望[6]再比如凤姐初登场穿着百蝶穿花纹样的洋缎窄裉袄在古代一般贵族女性多用于“百蝶穿花”纹样,字面理解就是花卉与蝴蝶穿插结合而成的图案,在花间轻盈穿梭的蝴蝶与贾府中洒脱的王熙凤本人颇有几分相似,正好体现了凤姐泼辣直爽的性格和不易撼动的地位[7]2.2 红楼配色的讲究《红楼梦》中曹公对色彩的理解描述随处可见对撞色搭配是《红楼梦》中的一种主要搭配方式,比如正本书的色彩基调——红与绿的搭配如今的很多人都觉得红配绿的色彩搭配不协调,这就是因为红色与绿色是对撞色,而对撞色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容易造成感官上的兴奋和刺激[8]强烈的色彩对比,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难以形成视觉中心,容易形成平庸、流俗的色彩视觉效果曹公却灵活地运用了这两种颜色,用披红挂绿装扮红楼世界的“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
例如,凤姐的裙边挂的是玫瑰佩呈豆绿色,身上穿的则是大红洋缎窄裉袄,外披石青色银鼠褂,下着翡翠色撒花洋绉裙繁杂的色彩冲撞在一起,说是天上仙子的装扮也不足为过大红与豆绿的搭配给人感官上的冲击,红与绿两种颜色的色彩明度很高,与王熙凤的“放诞无礼”“体格风骚”的特征倒也不违和[9]再比如宝钗的蜜合色棉袄和葱黄绫棉裙蜜合色和葱黄色的搭配让宝钗的青春气息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凸显出了她的娇贵端庄[10]3 红楼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3.1 审美性在设计红楼文创产品时,要用大众的眼光和角度考虑作品的审美性和艺术性,给受众视觉上的刺激和享受当然,也要重点突出文创产品具有的特色美感,要充分利用由内而外的视觉表现力,使人们沉浸在红楼文化的独特魅力中,更好地感受中国特色红楼文化与现代潮流相结合的趋势[11]3.2 传承性在设计过程中,秉承传承性的原则十分重要要生动地展现曹公笔下的当时中国社会的风情世俗、文化形态等,如果不能很好地诠释红楼文化元素中的人文情怀和艺术精髓,就很容易让设计品失去灵魂[12]继承是设计创作的前提和基础,在设计中秉承传承性需要我们传承前人的设计精髓和创作精神,结合自己的能力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13]。
3.3 实用性在对红楼文创产品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师不仅要使产品能呈现视觉上的美感,还要结合现如今的市场需求,在一定目的的驱动下,设计出能够服务社会、满足大众需求的作品一件作品如果凝聚了很多创新思想,但它撇弃了实用性原则[14],那么它就无法满足人们对产品最基本的需求,这件作品也只会得到人们短时间的青睐,他的产品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跌[14]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15]4 红楼文化元素的文创设计运用4.1 回味原文提炼人物造型在《红楼梦》中,曹公通过对人物的装饰佩戴、仪容姿态等的描写反映人物的形象特征,用一些细节纹理传达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比如,宝玉首次登场时穿戴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及青缎粉底小朝靴[16]出众的打扮颇有些小女儿姿态,宝玉不喜四书五经,每天都在“脂粉堆”里打滚,所以其女性色彩较浓,在服饰的描写上,着重体现了他的纯真和多情林黛玉的服饰以白、绿、蓝三种清淡冷色系为主,这凸显了黛玉孤芳自赏、自视清高的个性宝钗着装庄重自然,体现了她的沉着明智[17]设计者理应对书中活泼传神的人物形象作出自己的理解,不断挖掘红楼人物元素与文创产品的契合点[18]。
相较于文字而言,图形更加具有直观性、生动性、象征性和艺术性,因此,设计者可以在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运用平面设计中的点、线、面将文字转为图形需要对人物的五官、服饰、姿态、对应的性格特征及故事的情节等作出进一步提炼,用新方式去诠释红楼人物[19]4.2 根据情节增添图案细节《红楼梦》中有很多刻画经典的图案,设计者可以在提炼的过程中结合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结合相应的情节描写创造出新的图案比如,“香菱学诗”“黛玉葬花”等一系列的情节中都有曹公本人对服饰饰品、人物姿态及周围环境的描写,这些要素都能成为人物形象设计的重要元素[20]可以用两个步骤提取情节题材,第一,运用文献研究法进行探索,找出与设计内容相关的情节,归纳整理最具有代表性的图案描写第二,结合现代设计的风格进行再设计[21]比如,第六十二回中“湘云醉卧”场景中的“芍药花飞了一身”“梦中呓语”等生动地塑造了湘云单纯可爱、憨态可掬的少女形象以及周边美好的环境氛围,设计者可以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通过自己想象进一步对其进行加工,用现代可爱的风格表现,让故事情节活灵活现[22]4.3 结合潮流创新形象设计如今,可爱卡通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设计风格,它的接受范围不受年龄、职业、地域等因素的限制,换种话说急速,“可爱设计”是引领潮流的时尚化设计[23]。
因此,设计者在对红楼文创产品进行设计时,可以运用此类设计风格,将红楼人物形象进行“萌化感”设计,结合他们的故事背景、性情特征用类比象征的设计方法,赋予作品更高的精神内涵[24]对人物形象的设计,不是照搬照抄先前的设计,而是要融入时代特征与文化精髓,应用类比、象征等设计方法,利用可爱卡通的风格塑造新的红楼人物形象[25]5 结语《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伟著,它对如今的文创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字里行间充盈着的感叹撼动着每个读者的心,它的富含艺术价值值得我們不断地去理解和挖掘红楼文化元素风格多样,在文创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设计者需要结合民族特色,不断提高文创产品的精神文化内涵希望《红楼梦》能成为更多设计师创作灵感的来源,并在以后的设计中对其加以运用参考文献:[1] 刘梦溪.红楼梦与百年中国[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43.[2] 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卷头总论[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14.[3] 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5:448.[4] 上海红楼梦学会.红楼梦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560.[5] 李军均.红楼服饰[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36.[6] 尤晶晶.扬州“乾隆下江南”主题视角下的大运河文化创意与衍生设计初探[J].大众文艺,2019(21):97-98.[7] 黄滢,陈晨,张青萍.基于CSSCI数据库的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包装工程,2019(16):281-289,297.[8] 周卫臣.孙献华.浅析西方古典绘画中的美学特征[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22-23,27.[9] 钦元昭.浅议中国画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千里江山图》为例[J].艺术科技,2020(21):121-122.[10] 刘恒,朱宇婷,曹磊.梵高绘画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20(22):25-26.[11] 陈思妤,杨杰.商业包装的媒介创新设计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21):80-81.[12] 毛鸿瑾,耿婉馨,李丹,等.传统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体现——以南京城墙文创产品设计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24):28-29.[13] 周录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结合[J].艺术科技,2020,33(21):179-180.[14] 陈晓芙.文创产品设计与城市品牌建立——以广府庙会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23):13-14.[15] 徐文静,张宁.论民俗元素在特色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潍坊风筝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88-89.[16] 王思奇.论《红楼梦》中十二钗人物形象再设计[J].艺术科技,2020,33(23):137-138.[17] 程雨欣.宫崎骏作品主题倾向解析[J].艺术科技,2020,33(23):87-88.[18] 宋婷婷,李雪艳.南通蓝印花布艺术传承及文创产品创新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4):76-77.[19] 刘云,曹磊,朱宇婷.论民间艺术“土、俗、野、艳”的设色风格[J].艺术科技,2020,33(23):57-58.[20] 陈思妤,杨杰.商业包装的媒介创新设计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21):80-81.[21] 张倩雪,冯晓娟.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主题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1):62-64.[22] 何琲,田晓冬.戏曲盔头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1):82-83.[23] 王磊,周杨静,张旭豪.新文创思想下南京城市IP构建的探讨[J].艺海,2020(10):100-101.[24] 张坤鹏,冯晓娟.“古诗画运河”——大运河景诗笺谱及衍生品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20(19):90-91.[25] 敖寰亚,冯晓娟.浅谈博物馆吉祥物设计与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