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口腔医学论文2700字-老年口腔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docx
9页老年口腔医学论文2700字老年口腔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导读:老年口腔医学论文2700字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也都是会有很多严格要求的,所以在写作之前必定会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说参考前人的写作方式等等,本论文分类为口腔医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老年口腔医学论文27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老年口腔医学论文2700字(一):老年口腔医学进展论文 曹健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要】在老年人的生活保健中,口腔健康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其关系到患者日常的饮食,影响其生活质量针对口腔健康问题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对口腔疾病的防治基于此,笔者查阅近年来有关老年口腔医学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报道,结合老年常见口腔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口腔保健的重要性,为改善老年口腔健康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老年;口腔健康;保健 老年人是各类口腔疾病的多发人群,受到生理衰老、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出现龋病、牙齿敏感、牙体及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情况,牙齿的咬合功能和咀嚼功能下降,导致进食困难老年口腔健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营养状态,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强老年口腔管理,改善各类常见口腔问题,有效治疗各类口腔疾病,维护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围绕着老年口腔医学进展进行综述 1.老年人的常见口腔健康问题 1.1牙周疾病 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疾病的发生,与微生物感染有关,往往引起牙周组织的形态学变化,成纤维细胞发生老化,胶原蛋白数量显著降低,硬组织的代谢发生紊乱,同时受到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骨质流失较为严重,患者会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等情况菌斑积聚是引发牙周炎、牙龈炎的主要原因,其粘附于牙齿表面,难以通过漱口、水冲洗予以清除,其中的多种微生物侵袭牙龈组织和深层牙周组织,进而诱发炎症,促进牙槽骨吸收,影响牙齿和口腔功能[1] 1.2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 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健康问题,受到龋病、牙周病、外伤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牙缺失,同时仍余留不同数目的天然呀,形成牙列缺损而整个牙弓上不存留任何天然牙或牙根,则为牙列缺失着都会导致咀嚼功能减退、周围组织改变,同时还会影响口腔的美观性,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干扰和妨碍 1.3口腔卫生 口腔各种疾病的发生,其中经过了漫长的过程,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口腔卫生问题是影响口腔健康的重要因素。
部分老年人缺乏良好的口腔卫生,未能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此同时,老年人刷牙的方式、方法不当,会影响牙齿的清洁效果,增加了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风险另外,老年人的口腔卫生问题,还与其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具体包括睡前饮食、过多摄入糖类等,需要得到及时的纠正 2.老年人的口腔保健 2.1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是老年人口腔保健的基础内容,针对诱发龋病、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采取预防性的干预措施首先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宣传教育,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向其发放宣传资料,让老年人对于各类口腔疾病有着全面、具体的认识,了解相关疾病的症状表现,能够进行自我检测当老年人出现牙齿疼痛、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周溢脓等情况时,需要及时接受口腔检查在李海朋的临床研究中[2],102名老年居民在健康体检中分别接受口腔健康教育(51例)和基础指导(51例),各自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老年人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价指数(GOHA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疼痛和不适症状得到显著缓解,生理功能得以改善,帮助其形成科学、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并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进而说明口腔健康教育对于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
在廖培希等人的临床研究中[3],通过对11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牙周健康检查,了解其牙周炎症和牙龈炎的发生情况,并应用OHIP-14量表,对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了解牙周炎患者和非牙周炎患者在功能限制、生理性疼痛、心理不适等方面的评分,其中牙周炎患者的OHIP-14得分高于非牙周炎患者,进而说明口腔疾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积极加以防控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于已经发生牙周疾病的患者,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基础治疗(龈上洁治、龈下刮治以及跟面平整)、手术治疗以及维护治疗,逐渐消除炎症,维护和修复牙齿功能为了有效预防牙周病的发生,保持牙齿清洁,均衡摄入营养,可以通过按摩牙龈的方式,有效促进牙龈血液循环,改善其营养供应,进而有效维护牙周健康菌斑的清除是预防牙周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刷牙、漱口并不能有效清除粘附在牙齿上的菌斑,需要定期接受洗牙 2.2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修复 观察老年人的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情况,在尽量保留残冠、残根的基础上进行口腔修复选择可摘局部义齿,固定桥,种植牙,覆盖义齿等方式修复牙列缺损,选择全口义齿,种植覆盖义齿等方式来修复牙列缺失,恢复牙齿的咬合和咀嚼功能,提高牙弓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提高口腔的美观度。
2.3改善口腔卫生 老年人应该注重个人的口腔卫生,其家人需要予以监督和提醒,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后刷牙3min,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采用水平颤动发(Bass法)、竖转动法(Rolling法)进行刷牙,能够提高龈沟附近和邻间隙处的清洁程度,并可以避免牙龈、牙周组织受到损伤在此基础上,正确掌握牙线、牙签以及牙间隙刷的使用方法,提高牙齿的清洁程度,避免食物残渣存留在牙齿间隙使用含漱液,能够有效预防菌斑的形成,改善口腔卫生 2.4饮食管理 纠正老年人的不良饮食习惯,减少食用硬质食物在饮食方面,老年人应该多食用利于口腔健康食物,并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经常饮茶可以达到预防龋齿的效果茶中含有茶多酚,呈碱性,并具有氟的功能,能够有效缓解酸性食物对于牙齿的刺激,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维护口腔清洁的同时,还能够预防牙龈炎、牙周炎的发生食用蜂胶及蜂胶制剂,对于龋病、牙周病以及口腔粘膜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老年人还需要多食用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改善牙周组织营养,其中纤维素还具有口腔清洁的作用在日常的饮食中,食物的选择以米、豌豆、鱼肉、豆制品为主,增加钙、磷等微量元素的补充,维护口腔内酸碱平衡。
与此同时老年人还需要认识到烟酒对于口腔健康的危害,戒烟的同时,减少饮酒,避免口腔软硬组织受到损伤,同时避免口腔环境受到污染[4] 3.结论 综上所述,老年口腔健康与其生活质量密切相关,针对牙周疾病、牙齿磨损以及口腔卫生等影响因素,加强对疾病的防治,让老年人远离牙周疾病的困扰在此基础上,修复牙齿磨损,恢复其正常的咬合和咀嚼功能,减少其不适症状同时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并加强饮食管理,便于更好的保护牙齿功能,其对于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目前,关于老年口腔医学的相关研究仍在持续进行中,为老年口腔疾病的防治和老年口腔健康的维护提供专业的指导,提高其治疗和护理质量 老年口腔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海口市65~74岁老年人口腔健康干预效果论文 〔摘要〕目的对海口市老年人进行为期1年的口腔健康干预,分析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海口市美兰区随机抽取2个居委会作为调查点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65~74岁常住老年人口120人,分别为干预组(接受3次口腔健康检查、3次口腔健康教育和1次口腔基础治疗,同时根据个人需要提供个性指导)和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结果干预前,干预组总龋病患病率和填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总龋病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龋病填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干预前,两组牙龈出血、牙结石、牙周袋(≥4mm)、附着丧失(≥4mm)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牙龈出血、牙结石、牙周袋(≥4mm)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和基础治疗的干预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了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对改变老年人口腔就诊行为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口腔健康;牙周;口腔;龋齿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一个地区整体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城乡老年人龋齿患病率分别高达88.1%和98.4%,牙周健康率分别为14.5%和14.1%,失牙率高达86.1%,龋病和牙周病是公认引起失牙的最常见原因〔2〕因此增强老年人口腔保健意识尤为重要必要时需采取口腔健康宣传教育和相关干预措施,改善老年人口腔卫生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王庆武等〔3〕研究认为采取连续的干预效果更好本研究旨在探讨口腔健康干预对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海口市美兰区随机抽取2个居委会作为调查点,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居委会再随机抽取65~74岁常住老年人口120人,共计240人参与实验,参与的老年人都有独立行为能力,都签订知情同意书。
参与并完成实验的老年人共235人,干预组4人失访,共116人完成实验,男42人,女74人,平均年龄(70.315.96)岁;对照组1人失访,共119人完成实验,男45人,女74人,平均年龄(69.334.62)岁 1.2检查方法参照全国第3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口腔医生于干预前后对受试者进行检查,统一检验标准,明确检查目的使用人工光源、平光口镜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的牙周指数(CPI)探针检查,以探诊结合视诊,检查者按一定顺序对全口的牙齿情况进行检查,完成口腔相关临床检查 1.3干预方法干预组:①每半年开展1次口腔健康检查和1次口腔健康教育,总的干预时间为1年(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而且于2015年12月在东湖卫生服务中心和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口腔中心开展为期1个月的口腔基础治疗②口腔健康检查内容:参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2〕内容(65~74岁),包括口腔黏膜、牙列状况和牙周状况等龋病、牙周病的诊断标准与计分方法主要参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4〕③口腔健康教育内容:龋病、牙周病等口腔常见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方法;牙缺修复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正确刷牙的方法;食物嵌塞等现象的处理等。
④口腔基础治疗内容:龋齿填充、结石清除、残根和炎症处理等⑤根据参与者实际口腔健康情况制定口腔保健计划必要时可进行个别交流,专项指导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只于2015年6月和2016年5月例行2次口腔健康检查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患龋病、填充情况分析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冠龋、根龋和总龋病的患病率及填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女之间冠龋、根龋和总龋病的患病率及填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干预后患龋病、填充情况分析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冠龋患病率、根龋患病率和总龋病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干预后龋病的患病率变化不大;干预组冠龋、根龋和总龋的填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干预前后两组牙周健康状况分析干预后,干预组牙龈出血、牙结石、牙周袋(≥4mm)检出率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以上3个指标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