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管理学原理(娄成武魏淑艳编著).doc
30页第一章 管理和管理学一、 管理的含义一、什么是管理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二、管理的内涵1、管理的主体是扮演管理者角色的组织或作为个体的管理者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3、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4、管理的客体是指管理所指向的对象5、管理的保障是组织资源(人、财、物)6、管理的实质是协调7、管理是一个过程三、管理存在的必备条件1、必须是2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和行政活动2、有一致认可的自觉的目标四、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a. 组织的内部要素Ø 人——包括管理的主体和客体Ø 物和技术——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Ø 机构Ø 信息Ø 目的(宗旨) b. 组织的外部要素:行业、市场、技术、原材料供应基地、政治经济形势、人力资源、政府、资金资源、社会文化3、管理有一定的任务、职能、层次a. 任务:管理作为一项工作,其任务就是涉及和维持一种体系,使在这一体系中共同工作的人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人力、物力、财力等)去实现他们既定的目标b. 职能:【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领导)、协调、控制 c. 层次:上层主管、中层主管、基层主管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5、管理者要扮演各种角色【德鲁克(著名管理学家)观点】a. 管理一个组织,求得组织的生存和发展Ø 确定该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有什么目标,如何采取积极措施实现目标Ø 求得组织的最大效益Ø “为社会服务”和“创造顾客”b. 管理者的角色:管理 管理者Ø 确保下级的设想、意愿,努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能Ø 培养集体合作的精神Ø 培训下级Ø 建立健全组织结构c. 管理工人和工作 关于人要正确认识到个体差异、完整的人、行为有因、人的尊严 【明茨伯格理论】 a. 第一种类型为人际关系角色,具体表现为: 挂名首脑 领导者 联络者b. 第二种类型为信息传递角色,具体表现为: 监督者 传播者 发言人角色c. 第三种类型为决策制定角色,具体表现为: 发起者 麻烦处理者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二、管理的性质一、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自然属性:管理一方面是由于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须的。
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2、科学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使得管理的环境、管理的目的以及管理的方式等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二、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1、科学性:指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2、艺术性: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之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的技能和诀窍三、管理与环境一、一般环境一般环境也叫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主要指可能影响组织的、广泛的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全球化环境1、经济环境: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包括消费者购买力、利息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社会总体价格水平等等,都属于其范畴2、政治和法律环境:主要由在不同层次上影响着各类组织活动的政府的政治活动、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各种措施等形成的复杂体,组织运行所在国的政治条件和国家的总体稳定性3、社会文化环境:是由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地理分布、人口密度、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以及相应的人们的态度、要求、前往、信念等构成的。
4、科技环境5、全球化环境二、具体环境指那些对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要素具体环境对每一个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随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其中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以及其他一些具体环境因素1、顾客:完全顾客满意;创造顾客;以顾客为导向2、供应商:资金(金融机构)供应;原材料供应3、竞争者4、其他因素:政府管理机构; 消费者协会; 新闻传播媒介; 社区机构(3C环境:1、环境在迅速改变
科学管理主要内容:Ø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Ø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Ø 要是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Ø 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Ø 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认识到提高效率对双方都有利,都要来一次精神革命,相互协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共同努力Ø 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工,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Ø 实行职能工长制Ø 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二、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 1、乔治·巴斯 2、亨利·甘特 3、吉尔布雷斯夫妇(莉莲·吉尔布雷斯——工业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同雨果·孟斯特伯格) 4、埃默森三、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 【法约尔(法)】管理过程之父 1、企业的基本活动与管理的五项职能:Ø 技术(生产、制造、加工等技术)Ø 商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等)Ø 财务活动(资金的筹措和运用)Ø 安全活动(设备维护和职工安全)Ø 会计活动(货物盘存、成本统计、核算)Ø 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 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又称法约尔桥或者法约尔跳板)、秩序、公正、保持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四、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思·韦伯(德)】行政组织理论之父。
主要贡献: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之所以是理想的,因为它具有如下特点: 1、明确的分工 2、至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3、人员的任用 4、职业管理人员 5、遵守规则和纪律 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 【巴纳德】自觉行动活动系统 什么命令可以执行?Ø 个人理解该命令Ø 个人认为该命令同组织的目标一致Ø 个人认为该命令同自己的个人利益相等Ø 个人有执行该命令的能力五、古典管理学派对管理实践的贡献 1、古典管理学派首要的贡献是指明了管理是组织社会的一个的特殊要素 2、古典管理学派明确提出了管理的基本职能,这给培训管理人员提供了依据,也为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3、古典管理学派发展了许多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三、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分两大时期:前期——人际关系学说时期;后期——行为科学时期一、人际关系学说 【孟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梅奥及霍桑】试验,地点:美国西屋电气公司 1、霍桑试验的四个阶段Ø 照明试验Ø 福利试验Ø 访谈试验Ø 群体试验:非正式组织结论:改变工作条件和劳动效率无直接关系; 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是员工情绪而非工作条件; 关心员工的情感和员工的不满情绪,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2、梅奥的观点 a. 人是“社会人”而非“经纪人” b.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 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3、“社会人”假设有如下特点:Ø 在劳动中同其他人进行交往,紧密的集合在一起Ø 工人进入工厂后与同班、组其他人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工作表现,并直接影响其才能的正常发挥Ø 经营管理人员一旦抛弃认为“工人群众是群氓”的错误假设,重视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不断调整,就能获得惊人的效果4、霍桑效应: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二、行为科学理论 1、关于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的理论Ø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Ø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2、关于管理中的人性的认识理论Ø 【麦格雷戈】“X理论”“Y理论”Ø 【阿基里斯】“不成熟—成熟理论”3、关于管理方式的理论Ø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二维构面理论”Ø 密歇根大学的“两个维度理论”Ø 【诺顿】“管理方格理论” 4、关于企业组织中非正式组织及其作用研究的理论Ø 【巴纳德】“动态平衡理论”Ø 【卢因】“群体动力学理论”三、行为科学理论的贡献 1、行为科学理论强调管理中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对于管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行为科学理论为从事管理实践的人们和学习管理的学生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知识,它提醒管理人员应注意调动人的积极性等问题,对管理人员做好工作很有益处四、管理科学理论一、主要特征:管理科学理论是指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先进的教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