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程.docx
12页我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程更多资料请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一、总那么1、滨海地区包括沿海岛屿、摈海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带的山前丘陵台地等在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中,应考虑自然单元和国际图幅的完好性,工作范围可适当往内陆扩大2、在滨海地区进展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的目的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立规划供应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并为沿海地区的工农渔业、城镇港口、国防工程、围海造田、土质改进等有关供水、排水和工程地质方面的特地性勘察工作供应设计根据在水文地质条件比拟简洁需水量不大的地方,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的成果,也可作为供水技术设计的根据3、滨海地区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的主要任务是:〔1〕重点查明海水入侵的影响范围,咸淡水的交界面以及淡水含水层或淡水透镜体的分布范围、埋藏条件、补给排泄、水质水量及动态改变等:〔2〕对地下淡水资源及其开采利用,作出远景评价;〔3〕调查沿岸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国防工程和海港建立的布局供应资料;〔4〕初步查明滨海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地区的沼泽、凹地的分布规律和形成缘由,提出疏千排水和土质改进的途径:〔5〕概略理解水源污染的范围、程度和缘由以及与地下水因素有关的地方病;〔6〕留意综合找矿工作,对热水、矿水、肥水的利用远景作出评价。
4、在已进展过水文地质勘察的沿海岛屿、城镇港口和边防地区,应以综合讨论为2,连点成面在已完成区域水文地质测绘的滨海地区,主要是补充勘探试验工作,以进步区域水文地质讨论程度5、为了保证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的质量,野外测绘宜在旱季进展普查工作中应严密结合沿海岛屿、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山前丘陵台地等不同类型的特点,抓住—主要冲突,选择相应的工作方法,着重讨论和解决本地区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二、水文地质测绘6、在进展水文地质测绘的同时,必需充分留意滨海地区的海岸地貌、第四纪地质以及新构造运动的调查讨论以便深化理解掌握地下水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的各种不同因素7、在基岩广泛分布的山前丘陵台地6,应着重在沟谷发育、切割深、露头好的地段进展测绘依据地质力学原理,分析在不同构造条件下地下水含水性的改变规律,找出构造裂隙水、层问裂隙水、风化裂隙水的富集带选择泉水排泄的有利地段,实测枯87水别流星及相应汇水区的范围计算地下径流率,作为评价基岩裂隙水富水性的根据8、在第四系广泛发育的滨海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是通过水井、试坑、渠道、阶地、陡坎的实际观测和访问调查,初步理解以下水文地质问题:〔1〕咸淡水界限:〔2〕海岸或河岸砂砾、贝壳、珊瑚层巾淡水透镜体的范围、厚度、水位、水量和动态改变;〔3〕三角洲的形成和变迁状况,河流冲积层和海相沉积层的分布、岩性、厚度,以及这些沉积层中地下水的水位、水质、水量;〔4〕沼泽、凹地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及其与地下水的关系;〔5〕地下水与河水;海水的水力联络和补给排泄关系。
9、在岛屿和海岸带地区着重调查:〔1〕海水入侵范围及潮汐对地下水的影响;〔2〕海岸的升降性质与幅度,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及其与地下水形成条件的关系;〔3〕海滩和港湾的成因类型,淤积状况;〔4〕海下淡水泉的形成缘由,补给来源,出露条件、水质水量和利用远景;〔5〕地下淡水富集带10、在沿海城镇港口及井灌地区要留意调查理解地下水开采现状及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出现的新问题:〔1〕区域降落漏斗的形成与进展问题;〔2〕海水倒灌与水质恶化问题;〔3〕地面沉降与塌陷问题11、在工业区和农业区要留意地下水污染状况的调查,在有地方病分布的地区要留意调查当地水质与地方病的关系12、滨海地区工程地质调查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各类岩石的节理裂隙发育程度、风化程度及风化厚度一〔2〕滑坡、倒塌、流石流泥、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等物理地质和工程地质现象:〔3〕滨海平原区淤泥、流砂层及沼泽的分布;〔4〕搜集厂矿建筑、水利工程和国防建立方面的有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5〕在重点地段,应实行肯定数量的岩士样,进展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确定各类岩石的力学强度和各类土层的边坡稳定性三、水文地质勘探13、在水文地质测绘的根底上,依据以探为主,探采结合的原那么合理布置勘探线或勘探网。
在施工中要确保勘探工程质量,根据规定作好水文地质编录和资料整理工作l4、水义地质钻探是揭露含水岩组,进一步查明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手段依据滨海地区的特点,水文地质钻探应留意以下问题;〔1〕勘探线及勘探孔的布置原那么在滨海平原地区,勘探线应垂直海岸布置,在海滩、砂堤、各级海成阶地上均应有钻探工程掌握在河口三角洲地区,勘探线一般应垂直于海岸线及其主要河流流向布置成勘探网,在三角洲前缘的海相沉积层、中部海陆交相互沉积层、顶部河流冲积层中均应有钻探工程掌握在滨海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地区的咸淡水交叉地带,应加密钻孔,划分出咸淡水的界面在岛屿地区,勘探孔应尽量布置在干旱缺水而且又是地下水可能富集的地带:在山前丘陵台地区,勘探线应垂直主要含水构造带方向,勘探孔应布置在裂隙水富集的部位〔2〕孔深确实定在滨海平原地区,当第四系厚度小于l oo米时,钻孔深度应揭穿第四系至基岩:当第四系厚度大于100米时,一般孔深掌握到200米为限;当第四系厚度大于200米,而且200米以上均为咸水层时,可布置少量大于200米的掌握深孔,以揭穿深部第一个淡水含水层为原那么在滨海基岩区,钻孔深度应穿过主要风化裂隙带或岩溶含水带〔3〕钻孔构造孔深小于100米的钻孔,在第四系内终孔口径应不小于150毫米,基岩中应不小于130毫米;孔深100—200米的钻孔,在第四系内终孔口径应不小于130毫米,基岩中应不小于110毫米。
孔深大于200米的钻孔,在第四系内终孔口径应不小于110毫米,基岩小应不小于90毫米探采结合孔口径一般不小于220毫米滤水管的类型、孔隙率、安装位置、设计长度等均应符合质量要求〔4〕冲洗液的用法水文地质钻探原那么上用法清水套管钻进,孔深较大的松散地层可采纳自然造浆或泥浆钻进,但应严格掌握泥浆粘度,一般不得超过20—22秒,抽水前必需作好洗井工作,以洗净反出清水为止〔5〕在有咸水分布地区,钻进中应分层或分段系统采集水样,现场分析测定矿化度或氯离子的改变状况,确定出淡水层和成水层的界限并对咸水层准时进展隔离止水〔6〕终孔后,对咸水层要进展回填封闭15、在缺乏地下水自然 和人工露头的地区,对浅层地下水也可以利用坑、槽、井探进展人上揭露试坑常用于缺乏水点的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前缘地带等地下水浅埋地区,主要目的是理解地下水位埋深及水位改变规律在丘陵台地地下水深理区,利用试坑作渗水试验,以理解岩土层的渗水性能浅井常用于揭露丘陵、山区、岛岭地区风化带潜水,平原和台地区的孔隙潜水槽探或坑探主要用于揭露含水性不匀称的基岩裂隙水,理解风化带、断裂带和接触带的富水性16、凡适合物探工作的地区,协作钻探工程开展水文物探工作,是进步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精度,节约勘探工作员的一项重要措施。
目前在滨海地区应用较广泛,效果较好的物探方法,主要有地面电法、自然电位法和电测井〔1〕地面电法的主要任务是:i、初步查明滨海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的海侵范围,咸淡水界面,淡水运镜体的分布,顶底板的埋深和厚度;ii、在岛屿地区查找和圈定基岩凹陷富水区,含水砂层及风化裂隙水富集带;iii、初步理解丘陵台地区基岩的埋藏深度,隐伏破裂带的宽度和延长方向,断裂破裂带及岩溶发育带的分布以及溶岩掩盖厚度等〔2〕自然电位法适应于在河流两岸测定地下水的流向、流速,初步确定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补给关系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3〕利用电测井,测定含水层的位置,咸淡水界限,以及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络等,与钻探资料互相验证比照进步质量四、水文地质试验17、滨海地区抽水试验的主要目的是:〔1〕查明咸淡水在开采条件下的互相转化条件和规律,确定抽取淡水的有效深度、合理降深及可采水量;〔2〕确定淡水含水层的钻孔涌水量与水位降深的关系,计算钻孔单位涌水量及钻孔最大涌水量,测定含水层的有效带厚度,浸透系数,影响半径等参数,用以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并作为计算地下水储量的根据;〔3〕进一步理解各含水层间,特殊是淡水层和咸水层间的水力联络。
18、全部勘探孔都应进展单孔抽水试验,在咸淡水界限附近进展抽水试验时,可布置少量观测孔除对淡水层进展抽水外,对有开采利用前景的微咸水和肥水也应进展抽水试验,但是对淡水、咸水、肥水必需分别进展抽水,并进展有效的隔离止水,试段长度一般不应大于30—50米19、滨海地区钻孔抽水试验的连续和稳定时间确实定;〔1〕在滨海受潮汐影响的地区,地下水“静〞水位随着潮汐的涨落而呈有规律的周期性改变因此,应观测潮汐的改变〔或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和观测孔内“静〞水位的改变状况,至少应测出二个潮汐日周期,以获得最高、最低及平均水位资料假如水位改变幅度小于0.5米,静水位可取其平均值;假如水位改变幅度大于0.5米,其静水位应取其最低水位平均值在抽水试验过程中,如孔内动水位与潮汐改变相应,即应视为稳定抽水连续时间不应小于24—48小时〔2〕在悬浮淡水体中进展抽水试验时,必需现场定时测定氯离子的改变,绘制氯离子与时间关系曲线图抽水时间可按以下规定:6、当抽水初期氯离子含量不断增加,且很快超过供水标准时,可不必考虑稳定时间,即可完毕抽水;ii、假设抽水初期氯离子含量虽有升高,随后趋于稳定,又未超过供水标准时,那么连续24小时即可完毕油水;iii、如抽水过程中氯离子含量没有改变,其稳定时问按一般规定。
〔3〕在咸淡水相互更替重叠,中间又有相对稳定的隔水层存在的地区,进展抽水时必需严格做好止水,避开咸、淡水勾通,如打穿隔水层引起淡水变咸,那么应严格进展回填止水,并作比拟长时间的抽水,直至水质变淡为止〔4〕微咸水层在抽水过程中,如氯离子含量根本上无改变,稳定8—16小时即可;如氯离子含量渐渐降低,那么应适当延长抽水时间,以便确定微咸水有无变为淡水的可能20、在水文地质测绘与勘探试验工作中,实行有代表性的水样进展水质分析,其主要目的是:〔1〕查明滨海地区的水化学特征及其改变规律;〔2〕作为各种供水水源水质评价的根据;〔3〕初步理解地下水的污染状况以及水质与地方病的关系;〔4〕作为水化学找矿的标记2l、水样的实行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点,合理分布,掌握全区此外还应实行肯定数量的海水、河水、渠水进展分析各主要含水层应实行肯定数量的全分析及细菌分析水样全部勘探试验钻孔,各抽水试段在抽水前抽水过程中的每一个落程以及抽水后,均需取全分析水样22、在下述状况下,应实行水样作特地工程的分析:〔1〕在污水排放和污水灌溉等地下水已受污染的地区,应进展与地下水污染有关工程的分析,特殊是有毒元素的分析;〔2〕在有地方病的地区应对可能引起疾病的有关元素进展特地分析,特殊留意微量元素的分析;〔3〕对热矿水应进展光谱、气体和放射性元索的分析;〔4〕在肥水分布地区应进展氮或钾的分析;〔5〕在中新生代红层盆地和湖海相沉积区应取肯定数量水样进展碘、溴、硼等有用元素和其他含油气指标的分析。
23、在滨海地区,实行肯定数量的岩土样进展鉴定分析,其主要目的是:〔1〕在不同的岩层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岩土样进展鉴定,确定其成分、构造、构造及名称;〔2〕确定含水砂层的颗粒成分、给水度和浸透系数,为评价地下水量供应根据;〔3〕为工程地质目的,实行岩土样进展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确定各类岩石和土层的力学强度及边坡稳定性等;〔4〕中、新生代沉积厚度大的地区,在勘探孔小应系统实行重砂、微体古生物、孢粉等样品进展分析鉴定,为确定地层时代和划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