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兵役管理执法讲课提纲.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86367227
  • 上传时间:2022-05-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0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兵役管理执法工作要领在兵役管理执法中,对违反兵役管理法律法规行为作出的行政处 罚如何做到合法有效,被处罚当事人如果不服处罚决定提起行政复议 或行政诉讼,如何立于不败之地,进而树立本机关行政执法的良好形 象,执法人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执法工作:调查取证是对违法行为以证据的形式进行固定的过程如何将违 法事实以合法有效方式予以固定下来,关键要注意三点:(-)对调查人员的要求首先是凭证执法《行政处罚法》第20条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 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 辖”,相应的,具体实施和办理行政处罚的人员,必须是持有该机关 执法证件的工作人员因此开展执法工作首先要有证,要有与所执之 法有关的证件,即行政执法证其次是二人执法《行政处罚法》第37条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 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二人这是个硬性规定,否则调查笔 录无效第三是亮证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做到亮证执法,向当事人出 示证件,让人家知道你是谁,这样才会与你合作,才可能如实陈述案 情第四是执法回避调查人员与当事人,或与调查的事实有法律上 的利害关系的,应主动申请回避,其目的在保证执法公正的同时,更 重要的是确保调查笔录具有合法性。

      第五是技术处理调查中,调查人员应在调查笔录问话的开始阶 段,直接将调查人员的姓名、执法证件号码等内容写进去,这样可以 充分反映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中凭证执法、亮证执法、二人执法等方 面情况前几年,苏州就发生过某法院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无证执法 为由认定调查笔录无效,从而撤销了处罚决定的案例(二) 被处罚主体的资格条件被处罚主体主要公民、法人或其 他组织审查这些主体资格,主要注意两点:1、 是公民的,要看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 能力,如公民是否年满18周岁,是否存在痴呆傻等限制民事行为能 力的情形;同时要注意被处罚公民年龄和姓名的准确性(如某法院排 除妨碍执行案件,仅根据原告提供的姓名而将他人错当作被执行人的 情况),一般情况下应以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证明为准2. 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主要看该组织是否申领了营业执照, 有营业执照的,以营业执照的组织名称为被处罚人,被处罚人的负责 人为营业执照上的负责人(如城管局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决定错列了 负责人的案件)没有营业执照但以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被处罚主 体为该组织的实际经营者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被处罚对象是组织时, 不一定是法人单位才可以处罚,只要领取营业执照就行,有营业执照 的法人企业的分支机构或个体工商户也可以成为被处罚主体。

      三) 处罚所需采集的证据结合《兵役法》和《江苏省征兵工作条例》的有关处罚规定,对 下列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必须收集的证据主要有:1、《条例》第45条:对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 拒绝逃避征集的违法行为处以罚款的需收集的事实证据有:a、所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开展 兵役登记的告示或通知的书面文书;b、将这些文书告示或者送交的 证据;c、当事人户籍证明;d、经教育仍不改的证明;e、当地当年 义务兵优待金标准文件方面证据2、 《条例》第46条:对被裁定退兵或部队除名对象处以罚款的需收集的证据有:A、 部队除名的收集的证据有:除名文件;发放优待金证明和 明细表,当事人户籍证明B、 裁定退兵的收集的证据有:裁定退兵文书;当地当年义务 兵优待金标准文件,当事人户籍证明3、 《条例》第47条:对转借、涂改或者伪造兵役证的违法行为 处以罚款的需收集的证据有:A、 对转借兵役证的行为:需收集出借人和借证人的陈述或询问 笔录(该笔录需包含转借的时间等情节和目的);当事人的身份户籍证 明这里被处罚主体只能是出借兵役证的人,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原来 的兵役证持证人B、 涂改或伪造兵役证的的行为:需收集涂改或伪造的证件;涂改 人或伪造人的陈述与询问笔录;身份户籍证明;登记机关的相关兵役 登记档案等。

      4、 《条例》第48条:对五种违法行为罚款的A、对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完成征兵工作任务的,拒不配合 兵役登记、体格检查和政治审查的需要收集的证据包括:规定完成征兵工作任务,或者配合开展兵 役登记、体格检查和政治审查的文件或通知方面的证据;没完成或者 不配合情形的证据(如:数次督促相关单位完成工作任务的通知等)B、 对组挠适龄公民参加兵役登记、体格检查或应征入伍的行为应收集的证据有:被阻挠公民是适龄应征公民的户籍证明,能够 证明被阻挠的询问笔录,阻挠人的阻挠过程方面的证据,如阻挠人的 询问笔录,证人证言等C、 庇护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行为主要收集的证据:庇护人所出的虚假证明;被庇护人的公安户籍 证明、医学证明或家庭经济来源等方面符合应征条件的证据;被庇护 公民如果已经达到拒绝逃避征集目的的,还要有达到目的这方面的证 据D、 明知而为其办理复工、复职等手续的行为主要收集的证据:适龄公民拒绝、逃避征集或被部队除名、退兵 的证据;该公民得到出国、复工、复职手续的证据这里最重要的就 是对“明知”这个概念的理解,“明知”跟“应知”不同,后者带有 推理因素在内,而“明知”必须是确凿证据证明了的。

      所以既要收集 被复工、复职者的证言,调查办理复工复职相关手续的工作人员,又 要收集复工复职过程中的相关材料证据5. 《条例》第49条:征兵期间不视为出勤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违 法行为主要调查的证据:所在单位不视为出勤的考勤记录,或以此为由 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据,如通知书;与不视为出勤的时间相一致的征兵 时间证据6>《条例》第50条:拒绝接受退役安置人员的行为主要收集的证据:要求该单位安置相关人员的文件;该单位拒不接受安置任务的情形证据;当地退役士兵安置任务有偿转移资金交费标准等二、作出处罚决定案件事实调查结束后,应予处罚的,需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包 括责令改正决定和罚款决定一)作出处理决定的主体《兵役法》和《条例》明确规定, 责令改正和处以罚款的主体是县人民政府日常管理和违法事实调查 的主体是征兵办公室,但最后涉及相对人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责令改正 和罚款处罚必须由县人民政府作出二)作出处罚前的程序1、处罚的前置程序:《条例》第45条、48条、49条、50条均规定了作出罚款处罚所必须经过的前置程序,即教育或责令改正的, 不经过这个程序,不能作出或作出的处罚无效因此要作出罚款处罚, 必须首先对当事人进行教育,或向当事人送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 其限期改正,逾期未纠正的,才可进行处罚。

      不过《条例》第46条 (裁定退兵和部队除名的)和47条(转借、涂改或伪造兵役证的) 没有规定这样的前置程序2. 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告知书内容必须包含:(1)告知认定的违法事实2)拟作出的处罚所依据的法律和相关条款 (3)拟作出的处罚内容4) 告知权利的义务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权符合听证条件的, 还必须交代当事人在收到告知书之日起3日内享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逾期视为放弃3、 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对当事人递交的陈述申辩 材料该接收的不接收,对当事人的口头陈述申辩该纪录的没有纪录, 均被视为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我国《行政处罚法》第41条 明确规定“拒绝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4. 听证程序《江苏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则(试行)》第2条 规定,对非经营活动中公民违法行为处以500元以上、法人或者其他 组织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元以上处罚必须举行听证从《征兵条例》 的处罚幅度来看,只要对公民处以500元以上、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处以1000元以上罚款的都要经过听证程序三) 作出处罚决定作出的处罚决定必须注意四点:K内容必须包含⑴公民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或单位的名称、地址,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2) 违法事实和证据;(3) 处罚的内容和依据(4) 罚款的履行方式和期限(5) 告知救济途径。

      在处罚决定书结尾,必须告知当事人有向何部门提起行政复议和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o2、 表述的一致性作出的处罚决定与行政处罚告知书中的违法 事实、法律依据、处罚结果表述必须一致3、 明确复议机关依据《兵役法》、《条例》作出的处罚决定, 因是以县政府名义作出的,所以在交待复议权和复议机关时,只能交 待可以向盐城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4、 处罚的自由裁量权问题《条例》对罚款幅度规定了很大自由 裁量空间,如第45条规定的是2-8倍罚款,第46条是5-8倍罚款, 第47条是100-1000罚款,第48条是1万-5万、2000-1万的罚款, 第49条是1000-5000的罚款,第50条是2-5倍、2000-1万的罚款 把握不好裁量权,就有可能被复议机关在复议程序中变更为避免罚 款被变更,在规范自由裁量权方面,可以从情节和后果角度将违法行 为的划分为情节轻微、一般、恶劣三种,将罚款幅度同时分为低档、 中档、和高档三个档次,再根据调查的违法行为情况选择适用,避免 处罚畸轻畸重,有失偏颇现象的发生三、法律文书送达程序问题送达程序反映了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管理人之间法律文书的传 递过程目前我国行政程序法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文书的送达规定, 在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法 等行政法律法规规定的很少,当前只有参照民事诉讼法的送达程序规 定。

      送达行政法律文书需注意三点:1、必须有送达回证送达回证是行政法律文书送交当事人的法定凭证送达回证必须由当事人签名和注明收到日期2、 送达方式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送达分为直接送达、邮 寄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四种送达方式中直接送达为主,后两种方 式为辅必须首先直接送达,直接送达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前两 种方式仍无法送达的,才适用公告送达3、 如何送达法律文书A、当事人是公民的:首先送交本人;本人不在的,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当事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受法律文书的, 送达人应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到场,说明情 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把 法律文书留在当事人处,即视为送达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 代表及其他证人不愿在送达回证上签字的,由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 明情况,把法律文书留在当事人处,即视为送达B、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该 组织的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签收,拒 绝签收的,适用留置送达C、当事人委托了代理人,或者指定代收人的,可以直接送交该 代理人或代收人签收这里要注意一点,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的授权委 托书中必须载明“有权签收法律文书”内容,这样既可以向代理人送 达文书,还可以向代理人适用留置送达。

      D、上面提到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法律文书的问题如何理解和把握“同住成年家属”的概念一般可理解为:1 •“同住”:与受送达人在送达时经常性地共同在同一居所、院落生活;2 •“成年”:年满1 8周岁或者年满1 6周岁并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独立生活;3 •“家属”:与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或虽非近亲属,但与当事人有其他紧密关系的家庭人员1!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法律规定的,赋予行政管理相对人不服行 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一种救济途径如何让本机关作出的具 体行政为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程序中不被撤销或变更,除了严格依 法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外,在复议机关启动复议程序或法院启动诉讼程 序时还需做到以下几点:1、及时作出答复或答辩,并按时提交相关材料根据我国行政 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自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 行为之日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