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之同仁堂.doc
23页分类号 编号毕 业 论 文(设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 ——以同仁堂有限责任公司为例Financial Statements Analysis of Listed Company — A Case of Tongrentang Pharmacy Ltd.2011年6月1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 ——以同仁堂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2011年6月1日 [摘 要] 同仁堂是中华老字号,有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模式跨越,在中国中药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社会上的众多企业中有着很大的代表性,因此选择同仁堂作为财务分析对象本文选取同仁堂2005——2010年年度报告中的财务报表,主要利用比率分析方法,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进行财务分析, 并与行业水平进行了比较,客观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评价企业存在的风险并给予政策建议以期给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债权人、股东等报表使用者提供参考,做出正确决策[关键词] 同仁堂;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目 录一、 同仁堂介绍 1二、同仁堂偿债能力分析 1(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1.流动比率 22.速动比率 23.现金比率 2(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31.资产负债率 32.产权比率 4三、同仁堂盈利能力分析 4(一)销售盈利能力分析 51.销售毛利率 52.销售净利率 5(二)净资产盈利能力分析 6(三)市盈率分析 6四、同仁堂营运能力分析 8(一)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8(二)存货周转率分析 9(三)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 10(四)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10五、同仁堂发展能力分析 12(一)销售能力分析 12(二)营业利润分析 12(三)净资产分析 13(四)总资产分析 14六、分析发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15(一)偿债能力 15(二)盈利能力 15(三)营运能力 15(四)发展能力 15参考文献 16一、 同仁堂介绍同仁堂作为一家老字号中药店,建立已逾三百年,从最初的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店到现在的北京同仁堂集团,经历了清王朝由强盛到衰弱、几次外敌入侵、军阀混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沧桑,经历了中国近现代的风雨,尤其鉴证了新中国的开天辟地及改革开放的心雨历程,其所有制形式、企业性质、管理方式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同仁堂经历数代而不衰,在海内外信誉卓著,树起了一块金字招牌,真可谓药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北京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九九七年七月,同仁堂股票在上证所上市,这标志着同仁堂在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进程中迈出重要步伐二零零零年 五月, 成立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实现了国内首家A股分拆成功上市目前,同仁堂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连锁门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场的店中店六百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0家,遍布21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大兴、亦庄、刘家窑、通州、昌平,同仁堂建立了五个生产基地,拥有41条生产线,能生产26个剂型、1000余种产品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的现够代制药工业、零售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了十大公司、两大基地、两个院、两个中心的“ 1032工程”,成为了中药行业的龙头企业。
二、同仁堂偿债能力分析(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任何企业最终破产倒闭,归根结底是资金链的断裂、流动性的不足, 这种故事在此轮金融危机中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所以,企业应该重视短期负债的管理表1: 同仁堂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短期偿债能力指标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流动比率3.08 3.80 4.04 3.90 3.63 速动比率1.38 1.85 1.88 1.99 1.78 现金比率0.97 1.12 1.40 1.64 1.47 图1:同仁堂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图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是衡量短期债务的清偿能力的常用比率流动比率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是流动比率过大,说明企业有很多的资金滞留在流动资产上,未加以更好的运用,资产周转可能减慢,从而影响其盈利能力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1,此时,企业的流动资产等于流动负债,只有所有流动资产都能及时足额变现,不受任何损失地实现其周转价值,债务清偿才有物质基础保障,否则,企业就会遇到债务不能及时清偿的风险国际上一般认为,当生产企业流动比率是2时,其偿债能力是比较充分的从表1中可以很清楚地发现,五年中,同仁堂的流动比率一直都在3以上,最高时达到4,这个数据是远远超过中药行业均值2.5,也就是说同仁堂一直以来都有充分的流动资产来应对即将到期的流动负债,不存在短期偿债危机。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比流动比率更进一步的有关变现能力的指标是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扣除流动性能较差的存货等项目后的余额,因此弥补了流动比率的不足,可以更好地判断短期债务清偿能力从表1得知,同仁堂的速动比率一直都在1.5以上,最高达到2,远高于中药行业速动比率1.2,非常安全这更进一步说明同仁堂的短期债务几乎没有危机,流动资产中存货等流动性较差的资产的比例没有虚高流动比率3.现金比率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现金类资产是速动资产扣除应收账款后余额,这样现金比率所反映的作为偿债担保的资产是变现能力几乎为百分之百的资产,是最能说明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能力的,现金比率的数量界限一般都在0.2同仁堂的现金比率最低时竟然接近1并长期处在1.5左右的高点从图1中可以看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有着相似的发展走势,都是呈抛物线形,2008年达到峰值,从此开始下降,且趋势明显同仁堂也意识到了流动资产过高这一情况,因此从2008年开始降低流动资产的比例,在维持安全性的前提下,增加短期偿债风险,减少流动资产,降低机会成本但是现金比率却在2009年达到顶峰,同仁堂在降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同时,为了保持安全区性,在2009年继续保持现金比率的增长,随着这一政策的稳定实行,才在2010年降低了现金比率。
综上所述,通过对同仁堂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可以得出,同仁堂完全没有短期偿债压力和风险,财务控制显得过分保守,账上留有过多的流动资产,这种情况很可能是与同仁堂几百年发展而来塑造的谨慎的企业文化有关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的假设:同仁堂公司在运用资本方面过于保守,因此尽量保持低风险,使企业更稳定,但是同时也使得企业流动资产和资金持有量过高,不能对流动资产和闲置现金有效利用,提高了机会成本,丧失投资机会,从而会降低企业收益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反映了公司整体资产的质量,对财务杠杆的使用程度,看公司在长期经营中是否保持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比例的平衡,是否充分利用债务手段提高经营能力,争取股东利益最大化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常用指标有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表2: 同仁堂长期偿债能力指标长期偿债能力指标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资产负债率22.58%19.41%19.17%20.51%23.10%产权比率29.16%24.09%23.71%25.79%30.04%净利润增长率13.22%12.20%8.74%10.59%17.67%负债总额增长率4.38%-5.63%7.09%15.74%25.63%图2:同仁堂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分析图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从债权人处筹集的资金占企业全部资产的比重,同时还是显示企业在较长时期内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它有助于反映企业对债权人投入资本的保障程度。
资产负债率应保持在适当水平,因为负债的利息支出按税法规定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抵扣,使企业少纳所得税,资产负债率越高,这种节税的收益就越大一般认为企业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30%左右比较稳妥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借款利息率的提高,以及一些新的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资产负债率有世界性的普遍提高的趋势,多数企业热衷于高负债经营,资产负债率甚至高达70%以上这些企业一般资本利润率很高,但是随着负债率越来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稍有不慎,就有面临破产的风险而同仁堂的资产负债率一直都保持在25%以下,拥有十分稳健的财务状况实际上这样的负债水平太过保守,低于行业平均水平40%,它完全可以通过适当举债来达到公司扩张,这也验证了在上文分析中对同仁堂财务政策保守型的假设2.产权比率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00%产权比率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即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债权人权益能得到多大程度的保障产权比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也就愿意向企业增加借款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企业负债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而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稳健程度,以及所有者对偿债风险承受能力。
同仁堂的产权比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下,低于行业均值67%,对债权人有着充分的保障,属于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对债务资产的利用率严重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净资产收益率从图2得知两个比率的变动趋势基本相同,从2006年开始下降,到2008年开始回升,从此保持着逐步增长的趋势从表中可以看出同仁堂从2006年到2008年期间,净利润增长率远高于负债的增长,且企业几乎没有分配利润,致使2006年到2008年企业的股东权益和资产总额的增长率高于负债,所以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在2006年到2008年一直在下滑从2008年以后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同仁堂的负债高速增长,超过利润的增长,同时同仁堂没有从股市筹集资本,所以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开始增长同时应该看到,在2008年开始企业的风险水平持续提高,从2008年同仁堂开始转变过于保守的政策,加大了风险这与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通过对同仁堂的偿债能力分析得出,同仁堂采取谨慎甚至是保守的财务政策,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偿还能力都很强,可以说几乎没有偿债危机,但是同时要看到,保守的财务政策使得同仁堂无法按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借助财务杠杆的作用高速迅猛发展,很容易错过时代赋予的发展良机。
实际上,在中国加入WTO后,国家为了促进民族企业走出去,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同仁堂近几年在股市上筹资很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