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主要科研院所简介及研究方向1017.docx
17页国内主要科研院所简介及研究方向1017 北京科技高校 北京科技高校现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国家材料服役平安科学中心)(筹建中),2个国家重点(专业)试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探讨中心,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1个省、部级重点试验室、工程探讨中心特殊是2007年,学校作为唯一一所教化部直属高校牵头担当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平安探讨评价设施,并负责筹建国家材料服役平安科学中心 主要探讨机构 :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试验室 主要的探讨方向和侧重点: 新金属结构材料:主要探讨方向为高性能结构金属间化合物、块体非晶及亚稳材料 新金属功能材料:主要探讨方向为稀土永磁材料、磁致伸缩材料、光电薄膜材料、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自旋电子材料 新一代基础金属材料:主要探讨方向为亚微米纳米复相钢、连铸连轧工艺限制技术、塑性加工过程模拟仿真、板成形理论与技术 ;第四代单晶高温合金、新一代钴基高温合金、金属材料的各向异性、金属及复合材料半固态加工、飞秒激光加工技术 材料制备新技术与新工艺:主要探讨方向为先进金属材料制备、成形和加工过程中组织性能精确限制技术;材料制备、成形与加工技术中关键工艺参数与材料结构组成、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 工艺过程的模拟与试验分析。
主要探讨内容:1.喷射成形制备应用基础探讨及新材料开发2.冷喷沉积成形技术应用基础探讨3.高性能纳米晶材料与纳米涂层制备技术探讨4.金属燃烧现象及耐热耐蚀材料探讨5.铝、镁合金的先进制备成形技术探讨与应用 材料的计算机模拟与协助设计:主要探讨方向包括金属凝固过程计算模拟探讨金属凝固过程中的传热、传质以及组织演化规律;材料与工艺的计算机协助优化设计;显微组织及其演化过程的定量表征、建模与限制;高性能钢铁材料、粉末高温合金、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基础探讨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探讨中心 主要侧重于探讨碳钢和有色金属热连轧电气限制系统,棒线材、型钢生产线建设、中厚板快冷装置等工程应用 2 北京钢铁探讨总院 中国钢研是金属新材料的重要研发基地,是我国金属新材料及制品生产的领军企业在功能材料、粉末冶金材料、难熔材料、高温合金、结构材料等领域拥有众多专有技术和产品,先后担当了冶金行业85%以上的关键金属新材料研制任务,自主建设了国内最大的非晶微晶合金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药芯焊丝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金刚石锯片出口基地、国内一流的高温合金及制品生产基地和十余条金属新材料产品生产线。
北京钢铁探讨总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1主要探讨领域: 材料科学与工程:在结构材料、功能材料、高温合金、难熔合金、粉末冶金材料、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等领域拥有众多专有技术和产品,先后担当了冶金行业85%以上的新材料研制任务,为我国“两弹一星”、神舟号飞船和冶金、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等国民经济建设研制并供应了大量关键新材料,作出了重要贡献 冶金工艺工程:致力于工艺与工程技术探讨的成果转化和系统集成,形成了独特具特色的工程承包与设计实力,涉及的领域有:炼钢、炼铁、连铸、压力加工、金属表面涂镀、铁合金以及大型非标设备设计制造等其中:高炉喷煤、球团烧结、溅渣护炉、高效连铸、钢带热镀锌和彩色涂层等重大关键技术的开发推广,为行业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信息化与自动化:作为冶金行业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探讨的主力军、创新基地,涉及计算机应用、电气传动、仪器仪表等,在智能限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沟通变频调速技术、大型液压伺服系统技术及缓冲技术等领域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分析测试:从事材料化学成分、金属物理、力学性能及无损探伤等项目的检测以及相关技术和仪器装备的探讨。
通过中国试验室认可委员会的认可审核,并与30多个国家实现了分析数据的有效互认在困难体系痕量分析、金属原位分析、冶金分析、状态分析、微观分析、力学性能分析、无损检测分析等领域的探讨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2主要产品及技术: 高温合金:建有国内最先进的高温合金母合金及精铸件生产基地,可供应K400 2、K 418、K 423、K416 9、K640、K 438、K 424、CoCrMo 等三十几个牌号的母合金及制品,可供应高温合金板材、棒材、丝材、带材及不同形态的构件 主要用途:航空航天等领域耐高温零部件 焊接材料:药芯焊丝、特种焊接材料、堆焊材料、钎焊材料药芯焊丝生产线目前产能达3万吨/年,产品已通过十个国家船级社认证 非晶、纳米晶带材及铁芯:快速凝固铁基非晶和铁基纳米晶带材,各种变压器铁芯、电感铁芯及互感器铁芯,带材产能可达4万吨/年 主要用途:配电变压器、中高压电力互感器、精密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逆变电源变压器、电抗器以及共模电感等 连铸技术与装备:中国钢研在“七五”、“八五”期间完成了我国第一台薄板坯连铸工业试验机组设计、安装和调试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九五”期间完成了高效连铸技术开发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新建和改造的连铸机近200流,可承接高效连铸、近终形连铸、不锈钢连铸及合金钢连铸的设计及工程承包 先进轧制技术与装备:可承接宽400~1780mm冷轧带钢、精密带钢以及高强度钢筋、冷轧带肋钢筋、离心铸造复合轧辊等生产线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各种大型冷、热轧机的液压AGC改造项目 冶金自动化系统:中国钢研作为冶金行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发的主力军,是国内实力最强的冶金自动化领域系统方案供应商在大型热连轧、棒线材轧制、中厚板轧制等工艺自动化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在智能限制、大功率沟通调速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与多家国外闻名电气厂商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可为用户供应系统、先进、定制化、高性价比的工业自动化全面解决方案 3东北高校 3.1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试验室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试验室简称RAL,前身是建于1950年头的东北工学院轧钢试验室, 1989年得到世界银行的支持,踏上建设国家重点试验室之路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成为我国轧制技术及其自动化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试验室进入21世纪,RAL加快了发展步伐,规模扩大,水平提高,正在朝着成为本事域科研国家队的目标前进。
RAL主动组织、担当各类国家重大、重点探讨开发项目,近年来担当多项863安排项目、973安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攻关安排项目等近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技术独创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6项,发表探讨论文900多篇,出版论著30余部正在申报独创专利 20余项,好用新型专利 10余项,已获授权专利31项近年来取得的标记性探讨成果主要有: 1)超级钢开发及其产业化:本探讨得到国家973安排和863安排的支持通过对热轧过程中组织性能演化和强化机理的探讨、热模拟试验、试验室热轧试验和现场工业试验,开发出400-500MPa级超级钢,实现普碳钢强度翻番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嘉奖到2005年已在我国推广超级钢400多万吨 2)中厚板轧机核心轧制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制:本探讨得到国家发改委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的支持以首钢3500中厚板轧机工程为背景,开发和集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学问产权的关键技术,实现了中厚板轧制技术和重大装备的集成和集成基础上的创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嘉奖,探讨成果已经在国内外10多家中厚板厂得到推广应用 3)系列试验设备的开发与研制: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自主开发研制了系列探讨设备。
包括热模拟试验机,热轧试验轧机,冷轧试验轧机,限制冷却设备,退火模拟试验机等RAL开发的一批试验设备已经用于宝钢,济钢,酒钢,鞍钢等企业的技术中心,为钢铁企业增加了强有力的试验探讨手段 4)智能轧制技术及应用:本探讨结合宝钢等大型骨干钢铁企业的现场需求,从改进板带钢轧制过程软件入手,以刚塑性有限元、组织性能预料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建立我国自己的连轧过程数模开发工具和模型参数调优工具,并形成具有特色的轧制过程优化与数模调优理论体系和好用方法,优化轧制过程,提高轧制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嘉奖,相关成果已经在多家钢厂得到应用 表1 国家级获奖成果(2003-2007) 序号 获奖项目名称 嘉奖类型及等级 时间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1 宝钢高等级汽车板品种、生产及运用技术探讨 等奖 低碳铁素体/珠光体钢的超细晶强韧化与控2 制技术 等奖 国家技术独创奖二3 提高C-Mn钢综合性能的组织限制与制造技术 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4 国产1450热连轧关键技术及设备探讨与应用 等奖 首钢3500mm中厚板轧机核心轧制技术和关键5 设备研制 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 2005 2006 2007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 2004 2005 4 中科院沈阳金属探讨所 中科院金属所以高性能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为主要探讨对象,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国家经济建设、面对世界科学发展前沿须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基础探讨和应用探讨,并注意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基础探讨方面拥有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试验室和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试验室,其中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试验室是我国第一个探讨类国家试验室;应用探讨方面拥有沈阳先进材料探讨发展中心、材料环境腐蚀探讨中心;工程化探讨方面拥有两个国家工程中心: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探讨中心和国家金属腐蚀限制工程技术探讨中心 4.1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试验室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试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金属探讨所,是我国第一个探讨类国家试验室2000年10月由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成立2001年6月正式运行主要从事材料科学基础和应用基础探讨,探讨领域涵盖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材料的结构表征、材料理论与计算模拟、材料的性能评价与使役行为等试验室设有非平衡金属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先进炭材料、磁性材料与磁学、微电子互连材料、固体原子像、材料疲惫与断裂、工程合金、材料加工模拟、催化材料10个探讨部,1个公共技术服务部以及材料发展战略探讨、材料基础数据和材料失效分析3个中心 4.2 沈阳先进材料探讨发展中心 沈阳先进材料探讨发展中心下设高温合金探讨部、钛合金探讨部、特别环境材料探讨部、精密棺材探讨部、材料特种制备与加工探讨部等8个探讨部。
高温合金探讨部: 高温合金探讨部主要从事航空航天发动机用高温结构材料的合金设计、制备工艺、微观结构和使役性能等方面的探讨工作,探讨开发了K 417、K417G、K 438、K4 41、K640S、DZ17G、DZ38G、DZ125L、DZ40M、GH1 35、GH35A、GH76 1、DD 8、DD98等一系列铸造、变形、定向凝固和单晶高温合金,以及真空精铸、定向凝固、单晶生长和电磁离心铸造等多种材料制备工艺,探讨成果在航空、航天、舰船、能源和石化等领域广为应用探讨部以担当国家重大攻关项目为主体,保持基础理论和应用探讨均衡发展几十年来,有20多项探讨成果荣获国家、中科院和省(部、委)级嘉奖其中“某发动机涡轮空心叶片研制”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