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开大学22春《中国传播法规》离线作业1答案参考42.docx
27页南开大学22春《中国传播法规》离线作业1答案参考1. 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来说,( )是要运用各种新闻形式和手段,把握和控制好舆论的方向,并努力将其引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来说,( )是要运用各种新闻形式和手段,把握和控制好舆论的方向,并努力将其引导到符合于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策略的方向上来,引导到符合于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主义方向上来,引导到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方向上来A、新闻策划B、宣传C、传播D、舆论引导本题答案:D2. 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 are characters serving______in legends, which depict chivalry i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 are characters serving______in legends, which depict chivalry in early literature.A.Sir LancelotB.Sir GodwinC.King ArthurD.King Henry VIII正确答案:C圆桌骑士是中世纪传说中亚瑟王宫廷里最高等的骑士,因聚会的桌子是圆桌而得名。
3. 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是如何控制报业的?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是如何控制报业的?从20世纪30年代起,日本报业受到越来越严格的控制,逐步被军国主义势力所左右,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二战时期,政府将报业纳入“战时体制”,使它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宣传工具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对报业的控制主要表现为: (1)成立内阁情报局 为了加强对新闻言论的统一管制,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于1936年成立了“内阁情报委员会”,1937年“七·七事变”后,改名为“内阁情报部”,1940年改名为“内阁情报局”该机构由政府各部门有关官员组成,直属内阁首相,是负责统制宣传的巾枢权力机关其职责是:①处理有关推行国策方面的事项,统一收集情报、监督报道及组织宣传;②根据“国家总动员法”,对报纸及其他出版物进行管制;③指导或取缔广播事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情报局成为政府军部独裁的言论工具 (2)制定新闻统制法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以往新闻法规的基础上,军国主义政府又制订了一系列旨在限制新闻出版活动的法规其中包括《不稳文书临时管理法》、《军用资源秘密保护法》、《国防保安法》等由政府一手操控的御用新闻团体“新闻联盟”(1942年改名为“日本新闻会”)还仿照纳粹德国的“新闻记者法”,制定了日本的“记者规章”,要求记者须“明确国家使命”,方有登记资格。
(3)实行“一县一报”的合并措施 按照“国家总动员法”规定,从1938年到1940年,政府开始对报刊进行全面整顿——合并现有的报刊,不允许创办新的报刊1940年5月,政府在内阁情报局下设立了新闻小版用纸统制委员会,对新闻用纸以及其他资材的使用进行严密的控制;对不愿接受合并的报纸,削减或断绝其纸张来源在政府的威逼下,很快实现了“一县一报”1939年,日本有大小报纸848家,到1942年,只剩下54家 通过以上措施,日本政府很快将新闻业的用纸、编辑、出版等全面统制起来,实现了所谓“国论统一指导”的体制为了争取言论自由和生存、发展的权力,日本的报纸也曾表示过一定程度的反抗,但是在军国主义的淫威之下,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按照政府的要求,日本的报纸步调一致地服务于法西斯的内外政策,竭力吹嘘日本“皇军”的“节节胜利”,叫嚣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欺骗日本人民 总之,这一时期的日本报纸在制造战争舆论、使日本民众滋生卣目的战争意识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成为日本军国主义战车上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4. 订立广告法的目的不包括哪一项?( )A.规范社会活动B.减少广告数量C.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D.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参考答案:B5. 新时期以来我国第一份专门研究广告实务及广告学术的专业杂志( ),1981年在上海创刊并正式出版发行。
A.《广新时期以来我国第一份专门研究广告实务及广告学术的专业杂志( ),1981年在上海创刊并正式出版发行 A.《广告人》 B.《现代广告》 C.《中国广告》 D.《国际广告》C6. “多级”或“N级”传播模式“多级”或“N级”传播模式1962年,美国农村社会学家罗杰斯在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报告《创新与普及》这项研究对《人民的选择》和《个人影响》中的许多观点,特别是两级传播的概念做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根据新事物普及过程调查的结果,罗杰斯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信息可以由传媒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后者则是多级的,要经过人际传播中许多环节的过滤这样,罗杰斯就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成为“多级”或“N级”传播模式7. 简述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简述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如果仅仅把新闻媒介看做新闻媒体生产的承载新闻信息符号的实体,其功能主要有: (1)建构传受关系的桥梁 在物理形式上,新闻媒介表现出的主要功能,就是将传受双方直接联系、嫁接起来,形成现实的传受关系。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与收受者之间,首先是通过有形物——新闻传播媒介——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有形物建构了传受双方稳定的传受关系,明确了双方的角色地位 (2)传送新闻信息的通道 新闻传播媒介在内容上的直接、核心的功能一是传送、告知新闻信息,使社会公众能够及时了解生存发展环境的最新变动情况;一是评论新闻事实,使社会公众及时获知人们(包括媒体)对相关事实的意见和看法因此,从总体上说,新闻传播媒介发挥了传送新闻信息、评论新闻事实或事件的通道功能在这些直接功能中包含或蕴涵着其他一些间接的功能,诸如教育功能、知识传递功能、舆论引导功能、娱乐功能等这些间接功能依托直接功能而存在,依托具体的传播内容而存在 (3)实现媒体功能的载体 如果以社会系统为背景,在宏观上考察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就会发现新闻媒介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都会产生各种可能的效应,是新闻传播业诸多功能的主要载体 8. 简述我国新闻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简述我国新闻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7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十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的工作,这一论断为思想解放运动指明了方向。
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首先是由新闻界发动的 (1)197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第3版发表一组拨乱反正的理论文章,其中一篇题为《标准只有一个》的思想评论指出,“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社会实践”,成为思想解放的先声 (2)1978年5月11日,改版后的《光明日报》在头版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是一篇思想解放的宣言,冲破了“两个凡是”的障碍,推动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文章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全国30家报纸予以转载,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国蓬勃兴起 (3)1978年6月3日,《人民日报》以醒目的标题《精辟地阐述了实事求是的光辉思想》报道了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1978年6月24日,《解放军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系统驳斥了“左倾”领导人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种种责难文章发表后,《人民日报》等报刊先后转载,进一步扩大了影响 (5)1979年5月,长期以来被“左倾”错误笼罩的《红旗》杂志发表评论员文章《认真补好真理标准讨论这一课》,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画上了比较圆满的句号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不仅猛烈地冲击了根深蒂固的“左倾”思想,而且直接推动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9. 1927年成立的“中华广告工会”,是由( )等广告公司创办 A.大陆广告公司 B.维罗广告社 C.耀南广告社 D.新1927年成立的“中华广告工会”,是由( )等广告公司创办 A.大陆广告公司 B.维罗广告社 C.耀南广告社 D.新中国广告社 E.北洋广告社BC10. 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理论最初是由谁验证的?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主要采取了什么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理论最初是由谁验证的?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主要采取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发现、这项研究对传播活动或传播研究有何现实意义)?试举例加以说明首先,简述议程没置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注意交代以下两点:(1)李普曼、科恩等早期思想家对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的阐述;(2)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实证研究,以及麦库姆斯和肖的研究成果与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 其次,闸述议程没置理论的主要观点:(1)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公共传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把关人,通过突出某些新闻报道,它可以起到设置公众议程的作用;(2)媒介不仅为受众提供议程,还为受众对复杂的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冉次,阐述影响议程设置的主要因索:个人因素、意识形态、组织间影响等。
最后,结合自己的观点,阐述该理论的现实意义,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对帮助人们积极承担“环境的守望者”的角色是有利的;(2)对引导正确的舆论,提高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有积极作用;(3)对抵御不良信息,保护民族文化有积极作用;(4)有利于形成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5)对实际的新闻传播工作有积极意义 11. 不同的节目形式对采访提问有什么影响?不同的节目形式对采访提问有什么影响?(1)消息类新闻一般容量较小,被采访者的回答最好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事实、说明问题,因而必须言简意赅这就要求记者针对新闻报道主题的范围提出问题,根据被采访者的回答在报道中的地位和作用设问 (2)专题类新闻的容量比消息类新闻要大,因而可以较充分地展示调查采访问答的过程、状态,而不像消息类新闻那样只取最终结论,也就是说,专题类新闻中的问答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活动空间专题类新闻的记者提问一般是出现在节目当中的,提问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既可以简明直接,也可以旁敲侧击、步步深入;既可以通过提问发掘事实,也可以通过提问暴露被采访者的态度和表情等,发掘出其副语言系统传达的信息 (3)人物访谈基本由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对话构成,间或穿插一些对人物背景的介绍。
由于是以语言对话为主的节目形式,记者与被采访者对问答一般都应该有较充分的准备,才能使谈话能够有层次、有深度地展开人物专访特别是涉及个性及情感中敏感区域话题的人物采访,则特别需要记者对现场的气氛及被采访者情绪和心态的敏感直觉和灵活调控这既需要对被采访者背景、经历、个性有较充分的研究和调查,又需要在现场直觉的引导下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12. 简述电视作为新闻传播媒介的个性特点简述电视作为新闻传播媒介的个性特点电视是运用电子技术传送声音、图像的一种传播媒介,它是当今公认的“第一媒介”成就电视“第一媒介”美名的是它自身的特点: (1)电视将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齐集荧屏,以全能语言的方式让人们同时可以接受声像和文字传播 (2)对收受者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这就极大地扩展了收受人群的范围,把新闻传播带入一个普遍收受的时代 (3)与报纸的文字信息相比,电视的图像语言具有更为直接的信息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