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越龙山果酒公司节能降耗实践探索.doc
4页古越龙山果酒公司节能降耗实践探索喻晓亮2007年是国家提出实施“节能降耗”战略的第一年,绍兴古越龙山果酒有限公司在历年来一直 推行和贯彻IS0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关于能资源消耗环境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摸索规律、内部挖 潜、技改投入等措施,多头并进,在降低吨酒能耗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瓶酒生产吨耗下降14.93%, 味淋、清酒生产吨耗下降6.74%,坛酒生产吨耗下降14.93%,非生产用能总量同比下降19.16%, 出色完成了节能目标责任书提出各项指标本文对果酒公司的节能思路及实践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以供同行交流、借鉴,敬请批评、指正1、 分清主次,理思路我们知道水、电、汽、煤分属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能源,因产品、生产工艺、地域的不同, 各企业对各类能源的需求各不相同,无法直接用绝对值统计来进行相互之间能耗高低的对比为衡 量一个企业用能水平,须先将几种能源统一折合成标煤量目前浙江省的能源统计口径为:1 0000KWH 电=1. 229 吨标煤10000M5水=2. 57吨标煤1GJ蒸汽= 0.0341吨标煤根据对果酒公司近几年来用能情况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折合成标煤后,各类能源的权重分配 关系为:蒸汽:电:水= 85:13.5:1.5 由此可见,蒸汽的耗用在三者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确实,在 黄酒生产过程中,从浸米、蒸饭、制曲、煎酒、过滤、管道设备消毒杀菌、成品杀菌、包装容器清 洗杀菌……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蒸汽因此在每月的能耗分析中,哪一个车间蒸汽耗用稍不留意, 能耗考核马上就红灯亮起用电方面,主要是集中在黄酒冷冻、澄清的制冷环节和压缩空气耗用的 空压机运转消耗环节上,制冷机组和空压机组是功率最大的设备,其它就只剩下物料输送和包装上 了,相对而言,功率都较小所以从抓主要矛盾的思路出发,明确了蒸汽在能耗中的主角地位,加 强对它的使用控制是我们能源管理和节能降耗工作的首要任务其次,才是对用电和水的控制2、 突出重点,抓关键明确了各类能源在吨酒能耗中的主次关系,我们着手对各车间的主要耗能工段、工艺设备以蒸 汽耗用量为主线列出清单,建立高能耗设备台账,实施重点管理,对各类设备技术参数、工艺参数 进行偏离状态分析,对设备完好状况进行判断、评估,把设备耗能正常与否作为衡量一台设备完好 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一些像淋米、蒸饭、煎酒、过滤、杀菌等岗位制定了耗汽、耗电、耗水定额, 可以一步深入到岗位进行直接考核,便于及时发现异常,追根溯源寻求对策例:刚搬迁到新区时, 能管员发现蒸饭工段蒸汽消耗比老厂区有明显的上升,而生产工艺参数(蒸饭压力、时间)并未变 更。
经现场蹲点、生产跟踪,发现:蒸汽中夹带有大量的冷凝水造成的每锅蒸煮前,工人都要放 掉10~20min的冷凝水至室外,第一锅更是达到了 0. 5hour,白白浪费了大量的能源经设备技术 人员现场分析,最终找到原因是由于工程施工中的一个小疏忽引起的,该处分支蒸汽管路是从总蒸 汽管底部接出,冷凝水的贯入不可避免,而刚好该处对汽质要求较高,对蒸汽含水量又特敏感,一 旦冷凝水大量涌入蒸锅引起米、水比例严重失调,就会造成烂饭、粘锅,夹生等质量问题对管道 稍作改动,改为从总管顶部引出,再接入至分汽缸,问题就解决了,能耗马上得到了控制食堂、浴室等生活后勤耗能在全厂用能中也是不可小觑的,尤其是食堂,因食堂离蒸汽分配站 距离较远,沿途管损大的因素,对蒸汽的消耗较大我们还是从下降蒸汽耗量的角度入手现代厨 房设施不少具备电、汽两用的功能,关闭蒸汽阀门,以电代汽进行操作,使食堂耗用能源折标煤明显下降3、 合理用能,少浪费果酒公司建有集中供应压缩空气,供冷冻介质的空压、冷冻站,该站集中了厂区内主要大功率 用电设备,虽然在设计建站时已考虑各车间用能的非同时性,空压机进行大、中、小的配置,单台 机组采用了带智能节能控制装置的新技术,制冷机组配备了节能器和连续能调功能,可以根据产气 与耗气量之间的平衡,产冷量和耗冷量之间的平衡,制冷机组和空压机自动调节到卸载、待机和能 调状态,实现节能。
但实际使用中,节能效果并不理想,较高的卸载占空比,压缩机的电机仍处于 空转状态下,究其原因是由于供用双方信息沟通不畅造成的为此在厂区内增装内部分机,在 中心站与各重点耗气、耗冷工段之间架起网络,及时进行信息沟通,中心站根据需求进行调节当 各车间用气量明显减少时,关停大功率设备,开启备用的小功率设备;当夜间个别车间供气时,改 由车间自设的更小功率的移动式空压机进行调配,合理用能、减少浪费对于制冷更是有效,因为 一般制冷机组以冷媒罐为界,分为制冷侧,即冷冻机制冷环节和耗冷侧,即现场设备、设施耗冷环 节如果信息联系不畅极易造成耗冷侧早已人去机停,而制冷侧依旧机器轰鸣,等到反应过来,冷 媒罐温度已接近设定的临界点如果生产的不连续,那么制冷功耗都将付诸东流4、 加强监控,多分析每半个月,公司能源管理员对厂区内各能源计量仪表进行巡视记录,工作内容:一方面检查仪 表的完好情况,及时修理、更换故障仪表;另一方面对各车间用能情况进行一次盘点,对照生产实 际情况,对照日常使用规律,初步定性判断有否存在使用异常情况此法尤其是对厂区内地下管网 泄漏情况的判别特别准确有效,今年7月和12月我厂两次发现:自来水总表与厂区内各分表累计值 误差超过了 600M3/半月。
后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厂区进行听漏,发现物流中心仓库旁两处自来水管 流水声异常,经挖掘发现:因建筑沉降,造成管道螺纹接头处发生断裂后泄漏,能管部门及时组织 人员进行检修,堵住了漏点,阻止了浪费每月,对公司各车间及生活后勤的用能情况进行统计,把5%的吨耗升降作为警戒线进行原因 分析,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监控,同时也为今后的能源管理工作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积累数据每季度,召开由各车间能管员参加的能源例会,对本季度以来车间用能情况进行介绍,对节能 经验进行交流,对先进进行表彰,对异常进行剖析5、 资源替代,分场合一般企业都装备有自备水设施,果酒公司在建厂之初就设立了变频恒压供水的河水取水系统, 管网铺至各车间我们要求厂区绿化、环境卫生、车间清扫、回收瓶头道清洗、压榨机冲洗、曲房 增湿、硅藻土过滤机头道清洗、陶坛查漏等环节使用河水,根据需要在用水点可安装简易的袋式捕 集器、鼠笼等装置,对河水进行粗滤处理虽然用河水替代自来水,在用水总量上不会有所下降, 反而增加了电的耗用,但这贯彻的是按水质需求实行分级用水的方针,降低了对天然水进行处理的 成本综合比较后,达到相同的作业效果,自来水耗用量明显下降,体现的是企业节约支出的经济 价值。
6、 群防群治,重细节生产中的每一环节基本上都离不开用能,每个员工从自己的岗位出发都是可以为节能减排作出 贡献的,发动群众,普及节能常识必不可少,合理用能,其实在无形中已产生了节能的效果,杜绝 长明灯、长流水、无人扇,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在果酒公司已经成为一种常识,员工们都能 自觉去实施与工业耗用相比,这些都是细节,但反应的是一个企业员工的素质和意识,而这种素 质和意识是会带入他(她)每日从事的生产中去,那就具有了放大的效果,不少技改的成果也就在 不知不觉中淹没在了无意识中每年,结合“节能宣传周”,开展“我为企业献一计”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员工积极参与,纷纷 建言献策,营造的是一种企业节能的氛围,体现的是员工节能意识的增强,使节能不断从自觉走向 自然对切实可行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技术经济分析,存在效益价值的,作为“实事工程”付诸实 施,对员工予以适当奖励,鼓励其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成就其荣誉感7、 技改投入,最有效通过上述理清能源管理思路,注重细节、加强管理,实施的是内部挖潜,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极 限点的,不可能每年都会呈现恒定的下降趋势,进一步的节能降耗,需要科技的界入、技改的投入, 一定的设备、设施改造必不可少,尤其是淘汰高耗能、低功效的设备,更是工作的着手点。
果酒公 司在搬迁中结合改造,在味淋酒制曲设备中,淘汰了地墩头蒸饭的落后设备,大胆借鉴了快餐行业 中使用的炊饭机,与厂家联络研制,在普通炊饭机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改进和自控改进,使之适 合制曲出饭的饭粒要求,既清洁卫生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又减少了蒸汽的耗用量;改变原恒温车间 环境保温的工艺条件,新制糖化罐增设冷热水罐壁盘管,外包聚氨醋保温,根据生产中品温要求进 行自动控制,提高了热效率,减少了环境热量耗散;塑料壶桶装酒灌装生产线的试生产成功,改变 了原水浴式杀菌的工艺,采用热灌装工艺,充分发挥了板式换热器的作用;勾兑澄清工段,采用速 冻机,可以直接把毛酒温度降至-2C以下,提高了制冷效率8、 创新创造,再接励节能降耗是永恒的主题,值得我们不断深入研究,不断创新创造我们下一步①、结合新设备 的投入,对工艺进行重新的审核,包括对工艺参数和工序的确认、修订,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步骤 通过取消蒸坛环节和采用预热灌装的改进,这一思路在对1L~1.5L陶坛瓷坛装水浴式杀菌产品的生 产上已经初见成效既提高了单班产量,又达到了节能的目的;②、进一步推广使用节能灯具、节 水器具;③、进一步开展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尤其是在用水环节,对全厂的各用水点、用水 量、水质要求进行综合梳理,谋求一水多用、再生利用的可能性通过适当的技改投入,以节水促 进减排,加大水的综合利用程度节能减排”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08年是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一年,务必增强紧迫感,加大攻坚力度, 力求取得更大成就”面对地球资源的日益枯竭,能源危机的初见端倪,近几年来电荒、煤荒、柴油 荒时隐时现,在节能降耗的道路上我们只能前进,不能退缩,只能再接再厉,不能半途而废这既 是时代的职责,又是历史的重任,我们要依靠广大职工的集体智慧,又要激发广大基层能源管理员 不断深入实际,深入实践,扎实工作,创新管理,创新制度,把能源管理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因为 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