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当前我区工会工作的调研报告9300字.docx
15页关于当前我区工会工作的调研报告9300字 关于当前我区工会工作的调研报告 --我区工会“组织起来,切实维权”调研情况的总报告根据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的要求,今年五月下旬到七月中旬自治区总工会组成三个调研组,分别由党组书记李志敏、主席买买提江〃艾买提等七位区总领导带队,到乌鲁木齐、昌吉、阿勒泰、阿克苏、吐鲁番、哈密、交通、药业集团、新矿集团、有色集团、邮政、化工等地州市和产业,对部分国有、非公有制企业就工会组织建设、职工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落实情况以及工会维权机制建设的情况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同时,伊犁州、巴州、阿克苏、喀什、乌鲁木齐天山区和沙区、伊宁市、伊宁县、新源县、玛纳斯县、昌吉市、呼图壁县、奇台县、新钢集团、建工集团等地、州、市、县和产业工会,也按自治区总工会统一布臵和要求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召开不同层次职工座谈会、个别访谈职工、征询职工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共收到职工问卷5117份,个案访谈纪录170多份,专题调研报告29份调查反映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自治区的政治、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我区的工人阶级队伍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数不断增加,成份日趋多元化,大量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工人阶级的成员,职工队伍内部分化现象加快,职工的思想观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取向也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
从总体上看,我区职工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政治立场坚定,各族职工对党和 1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持拥护态度,对新疆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们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在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通过职工调查问卷显示;对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的占47.7%,有信心的占38.5%,两项合计占86.2%;征询关于党的改革开放重大方针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时,持肯定态度的占86.5%;对今年全国和我区深入开展的保持共 产 党员先进性教育持肯定态度的占95.4%各族职工奋发向上,爱岗敬业,思想趋于活跃、务实,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不断丰富的物质文化的追求日趋强烈,他们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保持了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和稳定我区各级工会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我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自觉服从和服务大局,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利益的基本职责,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自治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我区工人阶级队伍的总量、结构、分布及思想状况发生很大变化,工会的工作目标、对象、内容、手段、工作的机制和方式方法都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这方面,经过全区各级工会不懈的努力,突出组织动员职工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建功立业、在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和搞好扶贫帮困工作等工作重点,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值得引起足够重视的困难和问题 :2一、当前我区职工队伍和工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工会组织建设与协调劳动关系的任务不相适应1、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工会组织受到削弱企业减员增效,大批职工下岗分流,工会会员流失严重19xx年,全区工会会员达到254万人,近年来,虽然全区工会将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但是全区工会会员仍呈不断下降趋势20xx年,全区会员人数219万人,比19xx年下降了13.8%在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中,削弱、撤并工会组织、工会干部兼职化的情况十分严重中央企业基本上是工会主席、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企业副经理四职一肩挑的模式,工会与党群工作部合署办公,分公司和车间没有专职工会干部,多数由行政人员兼职,工会干部的身份矛盾,角色冲突,职能不清,再加上行政工作繁忙,工会工作在基层呈“虚化”、“弱化”状态;不少集体企业改制以后,撤销了工会组织,有的虽有工会组织也形同虚设不发挥作用;在一些机关和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没有工会干部编制,工会组织不复存在。
在一些企业,工会即使没被撤并,也属于三类科室,企业工会干部依附于企业行政,工会工作受到制约,作用难以发挥2、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任务仍十分艰巨相当部分的非公有制企业还没组建工会工会覆盖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仅有38.9万人,由于新疆的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小,人员少、流动性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对工会的认识不足,工会组建工作困难重重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干部民主选举少,多数由企业经营者指定,工会干部端着经营者的饭碗,在经济利益上受制于经营者,再加上工会干部业务知识缺失,不敢、不会、不善于维护,工会组织作用发挥不 3明显不少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开展活动不正常、不到位,边组建边流失的情况严重3、吸纳进城务工人员加入工会组织的进展缓慢由于新疆地域和生产季节的制约,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大,来疆务工时间多数在半年以下,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大多是劳务合同,再加上他们自身对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和角色的变化缺乏正确地认识,维权意识很低,农民工长期受到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影响,小富即安,使得他们以挣到工资为满足,对工会组织认识很少,对加入工会、社会保障、民主政治权益没有太多要求;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务公司和企业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利润率的角度出发,不愿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安全卫生、社会保险,更不愿从劳务费中拿出2%经费作为工会经费,不愿组建工会组织;还有部分国有企业,每年也雇佣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但是不愿意让进城务工人员平等的享受内部职工的福利待遇,对吸纳进城工人员入会不积极。
据劳动部门统计,每年来疆的进城务工人员近150万左右,疆内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就业人员近40万人,但加入工会组织的不足10万4、产业工会、集团工会组织体系尚待健全部分产业工会组织覆盖不到位,组织不健全比如交通系统,每年在疆内固定从事公路桥梁建设、交通运输等从业人员近50万,但交通工会覆盖的职工不足2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对基层工会管理的体制没有理顺部分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上下级工会联系中断,手续接替不及时,使有的基层工会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得不到上级工会有效的工作指导和帮助5、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工会组织与承担的4任务不相适应县级工会在发展县域经济,指导县以下工会工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至关重要,目前一些县(区)工会干部的人员配备、干部素质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协调劳动关系的繁重任务很不适应,一些工会干部工作的精神状态、工会专业水平、协调能力及做好工作的主动性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工作被动,打不开局面县(区)工会干部编制少,一般在3到5人,有的工会干部常年被派到农村从事包村到户 、扶贫等不属于工会的工作,影响了工会作用的发挥当前,大量的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分布在乡镇和街道(社区),劳动关系矛盾突出,乡镇、街道(社区)工会组建工作和开展区域性职工民主管理、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资协商谈判、指导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任务繁重。
但是,目前我区乡镇、街道(社区)工会组织力量薄弱,多数没有工会编制和工会专职干部例如,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目前有13个街道工会联合会,工会干部队伍一直均是兼职(最少都兼三职以上),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做好管辖区域的工会工作,更没有时间去研究工会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影响了工会作用的发挥二)、职工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落实不够1、部分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社保及住房公积金情况严重以自治区建工集团为例,截至20xx年3月底,累计拖欠职工工资8834.14万元,拖欠住房公积金1828.85万元,医保金931万元,养老保险金4249.3万元,失业救济金375.2万元,工伤保险金179万元,生育保险金159.5万元以上各项合计达16556.99万元,加上内欠职工集资款、取暖费、独生子女费等共2亿元据建工集团反映,自治区 5党政机关、房地产开发公司拖欠工程款22.79亿元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不为职工缴纳五金,据我们抽样调查表明:有近20%的职工表示,企业没有为他们缴纳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有33%的职工表示企业未缴纳失业保险金;有40%的职工表示企业未缴纳工伤保险金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虽然也为职工缴纳了五金,却是按当地的最低标准缴纳,职工为将来的生活、看病就医、养老等感到忧虑。
2、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滞后随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而社会救助又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由于社区工作力量薄弱,工会组建滞后,不少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出现了断保不交费, 改制难交费,退休自缴费的现象,使这部分人员享受不到社会保险还有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企业不交“三金”或“五金”的情况既不反对,又不举报,漠然臵之有的认为交纳社会保险金会影响眼前收入,不愿缴纳社保金由于社会保障制度落实不到位,给部分职工的保障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为今后的社会稳定带来隐患3、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十分突出进城务工人员就业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以非正规就业为主,多数是临时工、季节工、劳务派遣工、小时工、多集中在建筑、采掘、纺织、制造等条件艰苦、污染严重、收入较低的行业,从事苦、脏、累、险、重的工作,尽管自治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解决外来务工人员拖欠工资的问题,使这一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但拖欠工资的现象仍有发生,问卷表明:有13%的职工表示企业拖欠了工资用工管理上不规范,很多企业不按《劳动法》的规定与进城6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逃避法律责任和社会保障义务,有的随意延长劳动时间,剥夺法定的休息休假权利,生活生产条件恶劣,职业健康危害严重,缺乏基本的保障,在劳动就业、工资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子女就学等方面存在着不平等。
4、企业普通职工的收入普遍较低一些企业不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劳动力再生产的需求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弱化了劳动要素在分配中的作用,一些企业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任意压低职工工资,有的恶意套用最低工资标准,部分国有企业在雇用进城务工人员时,也只按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部分非公有制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在实行计件工资时,将工作的定额标准定得很高,职工超时加班加点得到的报酬却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近年来,自治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经营者的工资几乎涨了十倍之多,而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缓慢或基本不涨工资职工反映与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相比,陷入相对贫困的状态调查问卷显示,收入在500—800元的职工占30%,收入在300—500元的占10%,收入300元以下的占2%(以上调查含奖金、补贴),合计收入800元以下的占42%,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抽样调查总人数的65〃7%另据新疆统计年鉴20xx年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收入的统计为13255元/年,月平均工资1104〃6元,很显然,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较低调查反映:职工对自己的收入水平评价的满意度不高,在5117份职工调查问卷中,对收入自我评价“一般”、“较差”、“很差”的则高达4003人,占总人数的78〃2%,人,职工认为家庭经济生活现状没有提高的21〃8%,有所下降的占9%。
加之地区之间、 7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差别很大由于一些国有企业负责人实行高额年薪,腐败现象造成的职务消费、灰色收入等,使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部分职工有严重的被剥夺感,心态失衡三)、工会的维权机制建设在履行基本职责方面还有一定差距1、民主管理、职代会制度建设呈弱化趋势一是职工代表大会召开随意性大,不少企业从职代会召开的程序、内容和时间上,都不能完全按照规范要求去做,降低了职代会的严肃性和民主管理的参与性二是一些即将改制的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职代会制度基本上流于形式,关系到职工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