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晋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x
27页2022年晋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2年2月25日在晋城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市长 刘锋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是我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经济低位开局、环保倒逼、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三大压力,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七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以先行区领跑者桥头堡三大目标为引领,以十项重点工作为抓手,砥砺奋进,开拓创新,扭转了连续19个月经济下滑的困难局面,实现U型反转,推动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取得良好开局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51.9亿元,增长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5.3亿元,增长2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3.8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2.8亿元,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2162元,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566元,增长8.4%;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别达到4.53万人和2.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44%;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2%。
除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外,其它约束性指标都较好完成了年度目标一)产业转型迈出坚实步伐我们把能源革命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基础,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40万吨,先进产能占比达66.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2个百分点争创煤层气一区三基地一中心,全年煤层气产量达38亿立方米,煤层气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产业转型的首要任务,设立50亿+10亿的光机电产业发展基金,出台1+N政策体系,着力推动富士康光机电产业核心技术、核心产业向晋城布局,富士康(晋城园区)全年总产值达到130亿元,增长40%;南村绿色智能产业园一期基本建成,入驻企业21家;晋钢智能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在巴公园区谋划建设造气岛;中船重工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和清慧制造轨道交通结构件项目进展顺利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煤炭产业占比下降0.5个百分点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商贸物流、大数据、金融等重点行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上年提升0.9个百分点,增速高出GDP增速1.1个百分点把全域旅游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全线开工,晋城至郑州、焦作和长治以及市区到各县(市、区)的城际公交相继开通,王莽岭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太行古堡群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全面启动,华谊兄弟星剧场奠基开工,第三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在央视《魅力中国城》第二季竞演中摘取十佳魅力城市桂冠,全市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游客人次均增长25%以上。
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省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32.6亿元,完成率106.3%,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投资额和当年签约当年开工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二)环保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不断深化环保不好,全局不保的认识,把大气污染防治放在首要位置,建成了精准监控系统和指挥平台,完善了市、县、乡、村、企业五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出台了督查问责细则等规章制度,特别是聚焦减煤治污管车降尘控烟五个关键环节,科学施策、精准治理启动市区建成区周边10公里范围内重污染企业的搬迁工作,对179家企业实施错峰生产;将禁煤区由41平方公里扩大到109平方公里;完成7.5万户清洁供暖改造任务,城区新增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全天禁止重、中型货车在主城区通行,重污染天气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督促建筑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持续对市区40条主干道路和2条外环路实行全覆盖、无缝隙、循环式保洁和冲洗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1.6%,PM2.5和SO2两项指标均完成省定目标严格落实河长制河湖警长制,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污染防治完成省定目标环保督察整改基本到位新增城市绿地面积63万平方米,完成国省营造林2.32万亩、中幼林抚育2.8万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三)城市建设全面提速启动《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22-2035年)》修编,完成美丽晋城战略规划和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城市设计试点工作被住建部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老城更新与保护工程全面启动,一期房屋征收接近尾声,回迁安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金村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完成10平方公里核心区控制性规划和5平方公里城市设计,新开工5条骨干道路,6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完成前期创新改造模式,新启动了一批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的前期工作持续构建立体交通体系,太焦高铁顺利推进,晋城高速东口改造工程基本完工,阳蟒高速加快建设,晋阳高速八车道拓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晋城机场列入国家民用运输机场建设十三五中期调整规划,27条三通道路中18条建成通车,凤台街、泽州路和黄华街路面改造在一个月内高标准完成,体现了新时代的晋城速度深入开展双违整治和三洗六见一红旗行动,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复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省级以上特色小镇总数居全省第一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编制完成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和5+1专项规划出台《推进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的实施意见(试行)》,统筹各类政策性资金5400万元,首批选取6个乡镇和12个典型村开展试点。
成功申报省级一县两片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泽州农地入市改革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6个省级、20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和2个集中连片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93个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目录建成四好农村路1303公里陵川、沁水两县按期脱贫摘帽,在全省首批实现整市脱贫五)改革创新亮点纷呈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晋城开发区一区四园总体规划和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收储土地5000亩,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高平开发区加快建设沁水、阳城开发区顺利获批对43户市属国有企业实施分类改革,推动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规范化运作,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新闻传媒集团,市公交公司改制重组挂牌运营,驻市央企、省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任务圆满完成创新驱动持续发力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和双创的优惠政策,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05%,排名全省第三省级以上众创空间达到10家、双创平台达到15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达到5个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总数达到49家民营经济活力增强启动实施236行动和小升规计划,兑现奖励2754万元。
建立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互助补偿机制,帮助188家小微企业获得授信1.05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25597户,同比增长12%我市被列为全省民营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市六)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年民生支出达187.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1%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保障全覆盖市区组建11个办学集团,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全面启动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省级试点稳步推进凤城中学高中部、综合实践基地基本完工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考核全省第一率先在全省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国异地就医费用即时结算新建60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新开工棚改住房6873套,基本建成2330套新(改)建人行天桥4座新(改)建公厕125座,完成农村旱厕改造3088户全面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上党梆子《太行娘亲》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电视剧《一代名相陈廷敬》在央视热播安全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十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群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实现全省七连冠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荣获全国质量魅力城市、创建平安医院先进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等多项荣誉。
入选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七)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着力加强三基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晋城的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进一步激发了政府系统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制定《晋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晋城市太行古堡群保护条例》《晋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95件、政协提案515件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09件,市长热线办复率99%以上深化放管服效改革,高平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省级试点推进顺利;备案类项目全面实行承诺制;动态调整了18个部门的117项权责清单事项;行政审批事项前置申请材料精简41%;新建成的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启用,审批事项入驻率达到98%;3545专项改革均提前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不动产登记工作走在全国前列13710督办制度深化拓展,政府效能不断提升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积极参与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向、奋力拼搏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市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晋城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政府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经济稳步增长、持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招商引资力度小,大项目、好项目、转型项目少;民营经济发展滞后,活力仍然不足;污染防治压力较大,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事业还存在不少短板;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些干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能力不足,抓落实的本领亟待提高;少数干部懒政怠政,一些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容忽视认真审视,最大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不够,根本的原因是思想解放不够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出路在改革开放,关键在解放思想对此,我们必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效的举措,坚决根除困扰我们的陈旧观念,坚决冲破阻碍发展的各种羁绊二、2022年工作安排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的攻坚之年,也是推动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果的重要一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把供改和综改相结合作为经济工作主线,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扎实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按照主攻三大目标,打赢三大攻坚,补齐三大短板,干好三件大事,守住三条底线的要求,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先行先试,加快推动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6.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