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
3页简便运算——乘法分配律 宜宾市江安县井口镇中心小学校 杨泽秀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过程,深化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进一步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2、能根据题中运算符号和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3能在实际问题中有意识地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课件、题卡、水彩笔课时形态:标准课教学流程:一、快速检测,引出课题5分钟)1、学生读题快速完成检测题,手势表示,正确打√,错误打×2、教师提问:这些题用到哪条运算律?(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的文字描述是怎样的?强调“和(差)、分别相加(相减)”用字母怎么表示呢?全班齐读:(a+b)×c = a×c + b×c 教师提问: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讨论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8分钟)1、出示幻灯片,全班齐读题目、明确要求:(1)(40+8)×25 125 ×(80-8)(2) 36 ×34+36 ×66 325 ×113-325 ×13(3) 78 ×102 83 ×99 (4) 83+83 ×99 99 ×101-99(1)观察题型有什么特点?(运算符号、数字) (2)用哪种方法计算更加简便?4人组讨论并计算。
2、随机分组,小组交流,合作完成一类题,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收集典型作业三、全班交流,引导归纳 (15分钟)1、教师出示幻灯片,引导学习观察第1组特点是: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算法是:用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学生回答后,教师全班订正答案2、引导学习第2组题特点:两个乘积相加(或相减),并有一个相同的因数算法:相同的那个因数提取出来乘剩下两个数的(或差)全班汇报算法3、教师引导观察学习第3组特点: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接近整十或整百算法:相同的那个因数提取出来乘剩下两个数的和(或差)全班汇报算法4、 引导观察学习第4组题特点:两个数相乘的积再加(或减)与一个因数相同的数,省略了“× 1”算法:把与一个因数相同的数改写成这个数“× 1”的形式,再按类型二计算三、强化练习,巩固提升10分钟)1、简便计算,独立完成2、解决问题,注意单位3、小组讨论,批改完成,强调有意识地运用乘法分配律四、知识回顾,课堂小结2分钟)1、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2、乘法分配律有何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