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SMAX第10讲综合实例.doc
25页第10讲 综合实例 【字体:大 中 小】【打印】 通过前面几讲内容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3ds max三维效果表现的相关知识,为了使大家能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这一讲我们特别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三维模型和三维场景作为综合实例,手把手带领大家进行操作,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这一讲主要内容如下: 制作“休闲轻便凉鞋” 制作“无绳来电显示机” “卫生间”三维效果表现 “儿童房”三维效果表现 “阳光小卧室”三维效果表现 第1节 制作“休闲轻便凉鞋” 通过制作一双“轻便休闲凉鞋”的实例,对使用NURBS 进行曲面建模的相关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1)制作凉鞋底01模型 01.启动3ds max系统,并设置系统单位为“毫米” 02.进入创建面板,在“图形”下拉列表选择“NURBS曲线”选项,在【对象类型】卷展栏激活按钮,在顶视图绘制闭合的NURBS“点曲线”,并将其命名为“凉鞋底” 03.按键盘上的1数字键进入NURBS曲线的“点”层级,调整各“点”的位置,调整出凉鞋底基本轮廓,如图所示 “轻便休闲凉鞋”渲染效果 绘制凉鞋底轮廓 提示:在调整凉鞋底轮廓时,可以激活【点】卷展栏下的按钮,在NURBS曲线上单击添加点,以便更好的调整凉鞋底轮廓。
04.选择调整好的凉鞋底轮廓,执行【编辑】/【克隆】命令,将该轮廓线以“复制”方式克隆为“凉鞋底01” 05.按键盘上的1数字键进入曲线的“点”层级,在顶视图和左视图分别调整“凉鞋底01”的形态如图所示,左图是顶视图的调整效果,右图是左视图的调整效果 调整“凉鞋下底01”的效果 06.将调整后的“凉鞋底01”与“凉鞋底”附加,使用【NURBS】工具箱中的“创建U向放样曲面”工具创建曲面,如图(左图)所示,然后使用“创建封口曲面”工具对曲面的底面进行封口,如图(右图)所示 创建曲面并封口 提示:在“创建U向放样曲面”和“创建封口曲面”的操作中,有时会因为法线翻转而导致创建的曲面也翻转,这时可以勾选“翻转法线”选项即可 (2)制作凉鞋底02模型 01.选择封口后的曲面,在修改面板进入“NURBS曲线”层级,激活“曲线”选项,在视图单击选择曲面上方的曲线,如图所示 02.在【曲线公用】卷展栏下勾选按钮旁的“复制”选项,然后单击按钮,将其分离为“曲线01” 03.选择分离后的“曲线01”,按键盘上的1数字键进入“点”层级,在左视图调整曲线右边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选择曲面上方的曲线 调整曲线右边各“点”的位置 04.退出“点”层级,将“曲线01”沿Y轴向上复制为“曲线02”,然后再次进入“点”层级,继续调整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调整“曲线02”的效果 05.退出“点”层级,将“曲线01”和“曲线02”附加,然后进行“U向放样”,效果如图所示 提示:创建完“U向放样曲面”后,如果对曲面造型不满意,可以进入曲面的“点”层级继续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06.将“U向放样曲面”命令为“凉鞋底01”,然后进入该曲面的“曲线”层级,选择上方的曲线,将其分离并复制为“曲线03” 07.进入创建面板,在前视图绘制闭合的NURBS“点曲线”,将其命名为“截面”,如图所示 创建“U向放样曲面”的效果 绘制闭合的NURBS曲线 08.选择绘制的“截面”曲线,激活【NURBS】工具箱中激活“创建单轨扫描”按钮,在视图单击“截面”,然后单击“曲线03”,创建单轨扫描,效果如图所示 09.将“凉鞋底”与“凉鞋底01”附加,使用“凉鞋底”上方的曲线和“凉鞋底01”下方的曲线创建“U向放样曲面”,如图所示 创建单轨扫描 创建U向放样曲面 下面继续制作凉鞋鞋帮模型。
01.将创建的“单轨扫描曲面”选择,进入其“曲线”层级,将该曲面上的曲线分离并复制为“曲线04” 02.在左视图将“曲线04”沿Y轴向上复制为“曲线05”,然后调整曲线形态如图所示 03.继续将“曲线05”沿Y轴向上复制为“曲线06”,然后在顶视图调整“曲线06”,使其略小于“曲线05”,如图所示 复制并调整后的“曲线05” 图调整“曲线06”的效果 04.将“曲线04”、“曲线05”和“曲线06”附加,然后创建U向放样曲面,如图所示 创建U向放样曲面 05.继续在左视图“凉鞋帮”左边位置绘制3个闭合的NURBS“点曲线”,如图(左图)所示,然后切换到右视图,继续在凉鞋帮右边绘制4个闭合的NURBS“点曲线”,如图(右图)所示 绘制的闭合曲线 06.将绘制的所有曲线与“凉鞋帮”附加,激活【NURBS】工具箱中的“创建向量投影曲线”按钮,在视图拖动曲线到凉鞋帮上释放鼠标,然后勾选“修剪”按钮,修剪一个孔洞,如图所示 提示:当修剪方向翻转时,勾选“翻转修剪”按钮可纠正修剪效果 07.使用相同的方法,使用其他曲线在凉鞋帮上修剪出其他的孔洞效果,然后激活【NURBS】工具箱中的“创建挤出曲面”按钮,将光标移动到孔洞的曲线上拖曳创建挤出曲面。
08.在【挤出曲面】卷展栏下设置挤出“数量”为-5mm,设置“方向”为x轴向,完成创建挤出曲面的创建 提示:在进行挤出操作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挤出“数量”和挤出“方向”,其“数量”值最终确定了凉鞋面的厚度,因此,要尽量使挤出“方向”与曲面垂直,这样才能显示出凉鞋帮的厚度 09.使用相同的方法继续为其他孔洞设置挤出数量和方向,制作出凉鞋上的透气孔效果,如图所示 修剪孔洞 制作的透气孔效果 下面继续制作凉鞋面模型 01.在顶视图沿“凉鞋帮”内部边沿绘制“点曲线”,如图(左图)所示,然后在左视图调整各曲线的形态,制作出“凉鞋面”的结构线,如图(右图)所示 绘制的曲线效果 提示:在绘制“凉鞋面”的结构线时,要根据凉鞋本身的结构去绘制,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根曲线的2个端点要尽量和“凉鞋帮”的曲线对齐,否则,“凉鞋面”和“凉鞋帮”之间会出现裂缝 02.将绘制的曲线全部附加,然后创建“U向放样曲面”作为“凉鞋面”,效果如图所示 提示:通过创建“U向放样曲面”制作完成“凉鞋面”后,可以进入该NURBS曲面的“点”层级继续对“凉鞋面”进行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03.进入顶视图,在“凉鞋面”上方绘制多个闭合的“点曲线”,如图(左图)所示,将绘制的闭合曲线与“凉鞋面”附加,然后依照制作凉鞋帮上的孔洞的方法制作出鞋面上的孔洞,效果如图(右图)所示。
制作的“凉鞋面”效果 修剪孔洞后的效果 04.继续依照制作凉鞋帮孔洞的挤出曲面的方法,制作出凉鞋面上的孔洞的挤出曲面,完成凉鞋面的制作 下面继续制作“凉鞋口”和“凉鞋带”模型, 01.进入“凉鞋面”对象的“曲线”层级,选择靠近鞋口位置的曲线,依照前面的操作将该曲线复制并分离为“曲线01”,如图所示 02.将“曲线01”复制为“曲线02”、“曲线03”和“曲线04”,并分别调整各曲线的形态,如图所示 选择曲线 曲线在左视图和顶视图中的效果 提示:复制完曲线后,要分别在各个视图进行调整,尤其是要使其各端点与凉鞋底边沿对齐,否则制作的鞋口会与鞋底不相配 03.将复制的曲线附加,然后进行U向放样制作出鞋口效果,如图所示 04.继续在顶视图沿鞋底后跟边沿绘制开放的“点曲线”,在左视图将曲线沿Y轴向上复制一个,之后将2条曲线附加,并创建U向放样曲面,制作出鞋带的基本模型,如图所示 制作鞋口效果 制作鞋带基本模型 05.在前视图绘制一段二维样条曲线,然后选择鞋带模型,为其添加【壳】修改器,并在其【参数】卷展栏下设置“内部量”为5,“外部量”为2 06.勾选“倒角边”选项,然后激活“倒角样条线”旁的按钮,在视图单击样条线,为鞋带制作一个倒角边,效果如图所示。
07.在左视图鞋带端点位置创建切角圆柱体作为鞋带的纽扣,完成鞋带的制作 08.在顶视图将制作好的休闲轻便凉鞋镜像复制一个,调整其位置如图所示,至此休闲轻便凉鞋制作完毕 制作倒角边 制作完成的休闲轻便凉鞋 提示:“休闲轻便凉鞋”的材质与渲染设置非常简单,读者可以解压本书配套光盘“场景文件”/“第10章”/“线架”目录下的“休闲轻便凉鞋”压缩包,打开“休闲轻便凉鞋.max”文件查看,在此不再材质以及渲染进行讲解 第2节 制作“无绳来电显示机” 通过制作“无绳来电显示机”的实例,对【编辑多边形】修改器和【FFD长方体】修改器进行巩固练习 “无绳来电显示机”渲染效果 首先制作机身模型 (1)编辑长方体 01.启动3ds max系统,设置系统单位为“毫米”,然后在左视图创建一个“长度”为50mm、“宽度”为170mm、“高度”为50mm、“长度分段”为2、“宽度分段”为10的长方体,将其命名为“机身” 02.为“机身”对象添加【FFD(长方体)】修改器,然后打开【设置FFD尺寸】对话框,设置“长度”和“高度”均为2、“宽度”为10 03.按键盘上的1数字键进入“FFD长方体”的“控制点”层级,在左视图沿Y轴分别调整各控制点,效果如图所示。
04.退出“控制点”层级,在视图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右键菜单选择【转换为】/【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命令,将长方体转换为多边形 (2)编辑顶点、边与边界 01.再次按键盘上的1数字键进入多边形的“顶点”层级,在左视图选择下方两端2个顶点将其删除,效果如图所示 调整“控制点”后的效果 删除顶点后的效果 02.退出“顶点”层级,将光标移动到透视图名称位置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边面】命令,显示对象的边面 03.按键盘上的3数字键进入多边形的“边界”层级,在透视图单击选择“机身”左边删除点后形成的边界,然后进入【编辑编辑】卷展栏,单击按钮,对边界进行封口,如图0所示 04.按键盘上的1数字键进入多边形的“顶点”层级,在【编辑几何体】卷展栏下激活按钮,对封口后形成的面进行切割,如图所示 封口编辑 切割封口面 05.再次进入“边界”层级,使用相同的方法对右边删除顶点产生的边界封口和切割 06.按键盘上的3数字键进入“边”层级,选择切割后产生的边,在【编辑边】卷展栏下单击按钮旁边的“设置”按钮,在打开的【切角边】对话框设置参数“切角量”为6mm 07.单击按钮,然后调整“切角量”为2,单击按钮确认,效果如图所示。
08.选择左边切割面后产生的边,使用相同的方法,设置“切角量”分别为10和3.5,对其进行切角,效果如图所示 “切角”后的效果 切角后的效果 (3)编辑多边形面 01.退出“边”层级,按键盘上的数字4键进入“多边形”层级,按住Ctrl键的同时,在透视图单击选择如图10-34所示的多边形面 02.在【编辑多边形】卷展栏下单击按钮右边的“设置”按钮,在弹出的【插入多边形】对话框设置参数“插入量”为3.5mm,单击按钮确认 03.单击按钮右边的“设置”按钮,在打开的【挤出多边形】对话框设置“挤出高度”为-5.5mm,单击按钮确认,挤出后的效果如图所示 选择多边形面 挤出后的效果 04.在前视图框选右边的多边形面,如图(左图)所示,设置“挤出高度”为130mm,完成机身的制作,如图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