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压缩版·乡土地理——湛江自然地理篇.doc
11页乡土地理:《湛江·自然地理篇》第 1 页 共 12 页1 自然地理篇1.1 地理位置湛江市位于我国大陆南端、广东省西南部,东经 109°40′~110°55′,北纬 20°12′~ 21°35′,包括整个雷州半岛及半岛北部的一部分湛江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合浦、博白、陆川县毗邻,东北与本省茂名市的茂南区和电白县、化州市接壤市区位于雷州半岛东北部,东经 110°10′~110°39′,北纬 20°51′~ 21°12′湛江区位优越,位居粤、琼、桂三省交汇处,是中国西南各省通往国外的主要出海口,亦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海上航道最短的重要口岸在北部湾经济圈、亚太经济圈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图 1.1 湛江市行政区划图 图 1.2 湛江城镇体系综合现状图乡土地理:《湛江·自然地理篇》第 2 页 共 12 页图 1.3 湛江市土地利用现状图1.2 土地面积全市土地面积 13225.4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坡头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1460.0 平方公里,占11.7%;廉江市 283.5 平方公里,占 22.7%;吴川市 848.5 平方公里,占 6.8%;遂溪县2005.4 平方公里,占 16.0%;雷州市 3459.0 平方公里,占 27.8%;徐闻县1862.6 平方公里,占 14.9%。
2005 年全市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比例为74.25∶12.91∶12.84具体土地利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 1.1 2005 年湛江市土地利用现状地 类 面积(公顷) 占总面积比例(%)耕地 472976.7 35.76园地 131894.9 9.97林地 305656.5 23.11牧草地 305.9 0.02其它农用地 71117.1 5.38农用地合 计 981951.1 74.25居民点及工矿 138364.3 10.46交通用地 6809.3 0.51水工建筑用地 25557.2 1.93建设用地合 计 170730.8 12.91未利用地 41532.3 3.14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 128329.4 9.70乡土地理:《湛江·自然地理篇》第 3 页 共 12 页合 计 169861.7 12.84总 计 1322543.6 100注:数据来源于湛江市国土资源局乡土地理:《湛江·自然地理篇》第 4 页 共 12 页图 1.4 湛江市地形简图1.3 地形地貌湛江陆地由半岛北部的低山丘陵、南部的火山喷发岩台地和沿海岛屿三部分组成,地势北高南低即,市辖区范围内,北部廉江市以丘陵为主,中部遂溪县多浅海沉积台地,南部雷州市、徐闻县以台地、盆地为主,东部吴川市鉴江下游和沿海多为台地和滩涂;市区则为滨海平原,台地和火山岛环境,中间海湾形成分叉形溺谷,为天然深水航道。
全市总面积中,平原占 66.0%,丘陵占 30.6%,山区占 3.4%一、北部低丘陵区地势最高为廉江市北部、西北部,以海拔 80~250 米的低丘陵为主,有湛江最高点双峰嶂( 海拔 382 米)与数十座 100~300 米的峰岭并排,形成一道屏障其余山地多呈扁馒头形小山丘,沟谷较宽,丘陵疏矮,起伏不大,坡度 8~15 度,相对高度在 30 米以下,海拔高度在 50~100米之间,少数达 150 米丘陵渐靠河谷,亦渐为低矮其中穿插的沟谷,切割明显二、半岛缓坡台地三面临海,台地略有起伏,无明显峰谷,地势较平缓,坡度 3~5 度在大片缓坡地之间有水田、小溪或冲刷沟等切割以火山喷发遗迹的小山较高,地势向四周逐渐变低较高的山岭有螺岗岭(海拔 223 米)、仕礼岭(海拔 226 米) 、石卯岭 (海拔 259 米)、石板岭 (海拔 245 米)螺岗岭以南地势平缓,东西部皆为台地,台顶平坦,周边较陡三、沿海平原区以河流冲积的滨海平原为主,部分为滨海台地,地势平缓,起伏极微,坡度 1~4 度滨海平原海拔 0.8~3 米区内河流纵横交错乡土地理:《湛江·自然地理篇》第 5 页 共 12 页1.4 气候特征一、北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湛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地区,属北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受海洋气候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主要气候特征为:季风明显,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热量充足,年平均气温 23℃,年累计温度 8309.2℃~8518.8 ℃ ;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 1417~1802 毫米,4~9 月为多雨季节,8 月雨量最多,10~3 月雨量较少,常有旱情出现夏秋之间热带风暴和台风较为频繁,春秋季常出现干旱,雨季雷暴日数多二、四季气候特征1)春季冬、夏季风转换过渡期,东北季风减弱,东南季风增强,主要盛行偏东风;湿度大,云雾多,光照少,相对湿度在 80%以上;当冷暖空气相持于华南沿海时,往往春雨绵绵,常有低温阴雨天气出现,雨季来迟之年,常见春旱;强对流天气开始活跃,历年中出现的冰雹,80%出现在本季度2)夏季本季全市主要盛行东南风;热带风暴、台风是主要灾害性天气,全年登陆及影响本市的热带风暴、台风,在本季度占 86%;暴雨频繁,市区本季暴雨出现次数占全年出现总次数 77%,主要是前汛期(5 ~6月)锋面暴雨及后汛期(8~9 月) 台风暴雨;气候炎热,年极端高温出现于本季,为 37.4~38.8℃;强对流天气旺盛,往往午后雷雨交加,有时伴有龙卷风、大风及冰雹,雷暴日占全年出现总次数 81~86%。
3)秋季该季节逐渐转受大陆性干冷气团控制,东北季风转强,主要风向由偏东风逐渐转偏北风;干燥、少雨、晴天多,最小相对湿度11~26% ,雨量占全年雨量 7~15%;在冷空气和晚秋台风影响下,有29~53% 年份出现 3~5 天寒露风天气;在晚秋台风少及秋台风雨量不充沛时,常生秋旱4)冬季该季节期间冷空气活动频繁,主要盛行偏北风;初冬(12 月至次年 1 月) 干冷多晴天,极端低温各地为 -1.4~3.0℃,偶有霜冻出现;晚冬(2 月 )湿冷多阴雨,常有低温阴雨天气乡土地理:《湛江·自然地理篇》第 6 页 共 12 页图 1.5 台风的影响乡土地理:《湛江·自然地理篇》第 7 页 共 12 页1.5 江河流域湛江市境内河流较多,但大部分源流短,水量小,落差不大全市积水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支流有 42 条,其中单独入海的有 22 条;集水面积大于 1000 平方公里的有鉴江、九洲江、南渡河、遂溪河1)鉴江鉴江属于广东省的大河之一源于信宜市南开山南麓虎豹坑,经信宜东圳、高州、化州入吴川市,由沙角旋后注入南海干流全长231 公里,吴川境 46.3 公里;流域面积 9464 平方公里,吴川境占 770 平方公里。
2)九洲江属于广东省的大河之一源于广西陆川县大化顶,经陆川县城、乌石、良田,入廉江市,在横山以西分为安铺河和营仔河注入北部湾干流全长 154 公里,廉江境 89 公里;流域面积 3113 平方公里,廉江占 2137 平方公里,九洲江流域年平均降雨量 1400~1700 毫米,中、下游为暴雨区,历史上水灾频繁3)南渡河又名擎雷水属广东省的大河之一源于遂溪县坡仔,自北向南流经雷州市土塘、安榄、店前、山尾、松竹、南渡,在双溪口注入南海干流全长 88 公里,流域面积 1444 平方公里,占雷州市面积的 40.8%4)遂溪河亦称西溪河属广东省的大河之一源于廉江市牛独岭,从马安乡坑口村入遂溪县境,从北向南流经分界、牛路、西溪、遂城、新桥、官湖、林东,至黄略镇石门圩五里港注入湛江港河长 80 公里,在遂溪县境 63.6 公里,流域面积 1486平方公里图 1.6 鉴江乡土地理:《湛江·自然地理篇》第 8 页 共 12 页图 1.7 湛江港总体布局规划图1.6 海岸滩涂湛江为海洋大市,所辖五县四区均濒临海洋,海岸线漫长曲折,总长2023.6 公里,为广东省之最,约占全省海岸线的 48%、占全国的 10%;海岸线系数(海岸线长度与国土面积之比)为 0.12,即每平方公里国土的海岸线长 120 米,海岸线系数及人均海岸线长度均居全国之冠。
全市 0~10 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 4892.0 平方公里,10~20 米等深线面积 7117.2 公里,20~40 米等深线面积 3093.5 公里同时,全市浅海滩涂面积辽阔,面积990.8 公里,相当于全市陆地面积的 7.9%湛江港湾、河口众多,有港湾 101 处,海湾 8 处,港口 13 个,并形成许多优良的天然港口,其中湛江港港口优势最为明显湛江港位于雷州半岛北部的雷州湾内,有东海岛、硇洲岛和南三岛作为天然屏障,港区深入内地,可避南海台风,是我国的深水良港,素有“南海明珠”之称,其天然优势是:港池宽、水深,风浪小,雾小,潮差小,涨潮慢,退潮快,淤积少湛江海岸带是热带性海岸带,正当欧亚非三洲航线交织的区域,处于亚太经济圈的重要地缘位置,是富有巨大经济潜能的“黄金海岸 ”,也是湛江以至大西南走向世界的门户图 1.8 海岸风情乡土地理:《湛江·自然地理篇》第 9 页 共 12 页1.7 海域岛屿全海域面积有 2 万多平方公里大小岛屿 37 个,礁石 80 多处,岸线长 780 公里,占省岛屿线的 47.3%其中较大的岛屿有东海岛、南三岛、硇洲岛等,均集中于市区附近海域,成为天然的屏障。
东海岛为广东省的第一大岛,名列全国第五位,位于市区南部,北濒湛江港,面积 286 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126 公里,沿岛有 26~40 米的深水岸线 6.5 公里南三岛为广东省的第三大岛,位于市区东面,与东海岛隔海相望,面积 123.4 平方公里硇洲岛为本市第三大岛,位于市区东南面约 40 公里的海面上,面积 53 平方公里,为湛江港外最南的海岛,第一道天然屏障,控制入口航道要冲,为广东省著名渔区乡土地理:《湛江·自然地理篇》第 10 页 共 12 页1.8 自然资源一、水资源湛江市在全国属多雨区,但人均占有的水资源量并不丰富,全市本土地表水及地下水年水资源量为 104.87 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为 1570 立方米,包括过境的河川地表水 85.85 亿立方米,全市人均年占有量只有2857 立方米,低于全省人均占有约 3100 立方米的水平此外,本市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品种多样,形成众多名泉经普查、勘探,已查明的矿泉水类型有珍贵的碳酸矿泉水、低钠偏硅酸矿泉水、含硒矿泉水、含碘矿泉水等但湛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常有旱涝现象出现,缺水现象较为`突出,尤以雷州和徐闻最为典型而且不少河流由于城市污水排入,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的威胁加剧。
二、矿产资源湛江市是省内矿产资源大市,经探明储量矿产共 25 种已探明矿产地 155 处,其中大型矿 5 处、中型矿 18 处、小型矿 23 处、矿点 110 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 2455 亿元,占全省已探明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 16%廉江庞西垌银矿是我国最大的独立银矿床;湛江地热田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热流体储量最大的低温地热田,储集大量温度在 33~46℃之间的热矿水;位于雷州市、徐闻县一带的硅藻土是目前省内唯一有探明储量的矿产;地下水、矿泉水、玻璃用砂和海滨稀有金属砂矿在全省排第一;非金属矿产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泥炭土的储量和质量均居全省前列,其中高岭土品位高、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三、植被和生物资源雷州半岛由于地质年代短暂,所以第三纪以前的植物如树蕨类在华南普遍分布,裸子植物除了倪藤之外,别无他种,故植被表现得简单同时,由于雷州半岛地处北热带,面临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影响强烈,形成了这一地区的自然植被——热带常绿季雨林常见树木有鸭脚木、山槐、樟、榕、白榄、菜豆树、春花木、白车、红车、胆八村、黄桐、大沙叶、大叶灰木、八角枫、鹊肾树、白背桐、红椎、白椎、黎索、荷木、山竹子、黄榄、杜英、马尾松、白木香等,藤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