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质边坡工程岩体质量分级方法.docx
1页龙源期刊网 岩质边坡工程岩体质量分级方法作者:李新凯 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 06期【摘 要】 简要阐述了传统边坡岩体质量评价的方法,评价其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并对 当前新出现的边坡岩体质量分级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了传统方法和新方法共有的不足之处关键词】 岩质边坡 岩体质量评价 岩体质量分级1 岩体质量分级的现状工程岩体分类既是岩体质量评价的基础,又是岩体工程地质条件量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目 前,国内外关于岩体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繁多,各类岩体质量评价分级方法的参评因素、评价标 准等都不相同,对同一个评价对象,不同的评价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结果2 边坡岩体质量传统分类方法2.1SMR分级法SMR分级法是在岩块强度、RQD、不连续面间距、不连续面状态、地下 水等前提因素下,加入了对边坡稳定性有直接影响的一些条件:F1结构面倾向与边坡倾向的 条件,F2平面滑动中结构面倾角的条件,F3边坡倾角与结构面倾角的条件,F4开挖方式对边 坡稳定的条件其表达式为:SMR=RMR-F1F2F3+F4SMR分级结合了结构面产状,临空面的组合关系分析对边坡的稳定性,而且考虑了边坡 开挖方法,合理的考虑了多种地质条件的全面效果。
但是SMR没有考虑边坡高度条件、控制 结构面连续、夹泥等对稳定性的影响,权值较边坡真实的状态要低[1]2.2CSMR分级法CSMR边坡岩体分级方法是在SMR分类的前提下,加入坡高修正系数 和結构面状况修正系数,形成的高边坡岩体质量分级方式但是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F1所占的权重过大,即当边坡角比结构面倾角大于10°时,无论岩体和结构面的强度多 高,岩体均要降低三个级别,都是不稳定的,这与边坡的实际情况不吻合;2、当结构面的起 伏粗糙,结合紧密,性状较好时,其综合摩擦角增大,抗剪强度增加而在前述分析中,结构 面条件系数入的取值只考虑了结构面的规模大小,而未考虑结构面性状特征对边坡稳定的影 响,显然是不完善的2.3规范岩质边坡岩体分级法岩质边坡岩体分级法《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2002年提 出,由岩体完整程度,结构面的结合程度,结构面产状,边坡自稳状况4个因素构成,将岩体 划为四个等级岩体的完整性考虑了结构面的组数,平均间距,结构类型,完整性系数以及岩 体体积结构面数该分级方式在边坡岩体分级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实施,但分析评价岩体的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