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doc
3页1河北省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河北省夏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科学选地、精细整地、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化学除草、适时灌水、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为提高大豆单产和品质、促进大豆生产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夏大豆;高产栽培;河北省 1 品种选择 一是选择蛋白质含量 45%,或脂肪含量 22%,或蛋白质与脂肪总含量 63%,符合国家规定的优质标准品种,如晋豆 19、晋豆 20、中黄 13、齐黄 29、齐黄 30、齐黄 31 等[1]二是选择有限结荚习性或亚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叶形中小,有利于通风透光,株高中等偏上(60~80 cm),分枝 3~5 个,单株荚数 50~60 个,生育期85~105 d,具有高产潜力的品种三是选择粒型中等、种皮黄色、光泽度好、百粒重 20g 左右、具有较好商品性的品种四是选择抗花叶病毒病,抗倒伏,不炸荚,底荚高度适中(20 cm),适宜机械化收割、规模化生产的品种 2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大豆苗全、苗齐、苗壮,播种前必须进行人工或机械选种,选用粒大、饱满、没有病虫害和杂质的种子作良种机械和人工粒选应剔除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及杂质,使种子质量达到以下标准:纯度不低于 98%,净度不低于 98%,发芽率高于 90%,含水量不高于 13%。
做好种子包衣,播种前可用大豆种衣剂按药种比 1∶75~100 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和根腐病等病虫害推广微肥拌种,未包衣处理的种子,可选用钼酸铵 2~4 g、硼砂 1~3 g 拌 1 kg 种子,溶解后进行拌种 23 科学选地 大豆对茬口的要求十分严格,重茬会导致出苗率低、植株矮化、病虫害加重而减产大豆生产要想取得高产,轮作是前提因此,在大豆生产上应尽量避免重茬、迎茬,合理轮作倒茬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等、无污染、中性或弱酸、弱碱性的地块种植 4 精细整地 深耕细耙,耕层 20 cm 左右,耙平耙透,达到上虚下实,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保肥性中耕前,施腐熟有机肥 45~60 t/hm2,土壤瘠薄或前茬施肥少的地块应多施有机肥化肥的施用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并且防止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单一消耗[2]将氮、磷、钾合理搭配施用,会大大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增加固氮量,并提高大豆产量其中钾肥对大豆尤为重要,施钾肥能增强大豆抗旱性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没条件的地方可按氮磷钾配比为 2∶4∶1 施肥 5 适时早播 适时早播,可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大豆播种的适宜水分含量为 19%~20%。
若墒情不足,应造墒或遇雨抢墒播种;水分过多,则应适当散墒后播种播种深度一致,一般为 3~5 cm,种子分布均匀,尽早播种,不晚于 6 月 25 日播种量 75~90 kg/hm2 6 合理密植 根据地力水平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行株距,创建合理群体河北省夏大豆的种植密度一般为 22.5 万~27.0 万株/hm2在 2 片对生真叶展开后至第 1 片复叶完全展开前,按播种密度进行人工间苗,拔除弱苗、小苗、病苗,留苗均匀,一次定苗切记密度不要过大,否则通风透光不好,易引起植株倒伏,导致产量下降 73化学除草 选择安全、经济、高效的除草剂,禁用残效期长的除草剂土壤墒情好的可以在大豆播后出苗前进行封闭灭草,用 50%乙草胺乳油 750 mL/hm2,或禾耐斯 525 mL/hm2+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 75~150 g/hm2(或 48%广灭灵乳油 150~225 mL/hm2),对水 225 kg/hm2 进行土壤喷雾大豆出苗后,杂草二至四叶期施药,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 450 mL/hm2,对水 225 kg/hm2 进行土壤喷雾无论是在大豆出苗早期还是出苗晚期施用除草剂,均匀施药对于保证药效和减轻药害都至关重要。
施药时间一般选择早晚气温低、湿度大、风速小时进行,尽量避开高温、干燥的中午施药后 2~6 h 内最好不要有较大的降雨 8 适时灌水 不同生育期需水不同,苗期需水较少,应不浇水或少浇水;开花、结荚、鼓粒期需水较多;分枝期遇旱浇水,有利于单株的分枝;花荚期遇旱浇水能充分满足大豆生长和开花对水分的需求;鼓粒期对水分的需求最为敏感,旱时必须及时浇水,以满足鼓粒的需要,提高百粒重另外,鼓粒期温度高、湿度大、温差小,有利于蛋白质形成大豆幼苗期的适宜含水量在 20%左右,分枝期 23%左右,开花结荚期 30%左右,鼓粒期 25%~30%当土壤含水量低于适宜含水量时应及时浇水 9 科学施肥 分枝期及初花期视苗期长势,进行科学促控,为中期生长和后期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苗弱时应及时追肥浇水,追施尿素 75 kg/hm2;苗期过旺应控制,可浅中耕3~5 cm,伤一部分表层细根,促进根系下扎,控制上部徒长,或用缩节胺喷施茎叶控长,防止倒伏;后期缺肥时喷磷、钾、硼叶面肥,不仅可满足大豆各个时期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而且有利于提高蛋白质含量大豆花期如生长过于繁茂,有倒伏倾向时,可喷施多效唑、矮壮素或缩节胺等矮化壮杆剂,促进大豆矮化,平衡生长[3]。
410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协调与配套,严格控制化学农药施用量选用低毒农药,以减少农药残留 10.1 农业防治 深耕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防治大豆花叶病毒病可采用晋 19、晋 20、中黄 13、齐黄 29、齐黄 30、齐黄 31 等抗病品种;防治大豆包囊线虫病可选用中黄 13、齐黄29、齐黄 30、齐黄 31 等品种用冬耕、清除田边杂草等措施防治豆天蛾、豆荚螟、大豆食心虫等害虫 10.2 化学防治 在 7 月上旬用阿维菌素防治豆杆黑潜蝇,以防止其倒伏;7 月中下旬当植株有蚜株率达到 50%时,蚜量达 1 500 头/百株以上进行防治,用 10%吡虫啉 300 g/hm2 或盲蝽速灭 1.2 L/hm2 对水 300~400 kg/hm2 喷雾,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在花荚期用氰戊菊酯乳油 300 mL/hm2+敌杀死 300 mL/hm2 对水 375 kg/hm2,喷雾 2 次,防治豆荚螟、食心虫等害虫,减少虫食率;在大豆花荚期有 30%叶片出现病斑时,用 40%多菌灵胶悬剂 1.5 kg/hm2,对水 600 kg/hm2 喷雾,防治灰斑病[4]。
11 适时收获 人工收获在落叶达 90%时进行;机械收获在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要求割茬低不留荚,综合损失率不超过 2%,清洁率大于 95%为减少损失,宜在早晨带露水时收获,此时收割损失率小于 1%,脱粒损失率小于 2%,泥花脸率小于 5%脱粒后进行机械或人工清选,产品质量符合大豆收购质量标准三等以上要积极推行品种单独收获、单储、单运,从而实现优质优价,提高大豆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12 参考文献 [1] 班新河,许海涛.相关性分析在大豆生产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报,2008,36(29):12650. 5[2] 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等.施氮对大豆根瘤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24(2):176-179. [3] 谷洪军,孙伟国,王忠玉,等.汉枫缓释肥料与大豆专用肥的对比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3):34. [4] 王芳,李传仁.大豆单株荚数与主要农艺性状关系的分析[J].种业导刊,2008(11):24-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