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戏曲广播论文语言技巧论文:言之有“戏”, 快乐沟通.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40082019
  • 上传时间:2018-05-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戏曲广播论文语言技巧论文:言之有“戏”, 快乐沟通[摘要] 戏曲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运用直接影响节目播出效果,对受众起着示范、引导和熏陶作用本文从善于插科打诨和巧用剧情内容几方面,结合我台一些工作实例,对戏曲广播主持人的语言技巧进行粗浅分析,以期更好愉悦受众,提高节目质量[关键词] 戏曲广播 主持人 语言技巧2004 年 10 月,潮州电台“戏曲之声”频率隆重开播几年来,它已经扎根潮汕沃土,甚至远涉重洋,进入到国内外千千万万的“寻常戏迷家” 戏曲广播如今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休闲平台 “戏曲之声”频率正以强势的贴近性、互动性和娱乐性节目使得收听率节节攀升,听曲、唱曲和玩游戏一度成为听众热议的时尚,目前该频率已经成为潮州广播的品牌频率风格的形成,要求戏曲广播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要迅速跟进,才能确保品牌效应,进而扩大地域影响力戏曲大舞台有很多技巧值得认真研究,戏曲广播节目主持人必须熟悉戏曲常识、加强戏曲理论修养,抓住戏迷听众的心理,在语言方面做足功夫,言之有“戏” ,走戏曲广播特色之路一、积累戏曲知识,提高理论素养戏曲广播是一门广播与戏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听觉艺术,唯一的传播途径是声音我们的受众要求主持人亲切平易地与之交流,也渴望从中领略声韵传情的意境之美,获得审美愉悦。

      戏曲广播主持人不仅要熟知广播,还要熟知戏曲,才能赋予戏曲听众广阔的想象空间,更好地传播戏曲艺术主持人的气质一方面是个人既有的性格使然,同时也与后天的学识、素养和知识结构有关知识结构比较全而、学识素养丰富的主持人,才能够在主持过程中将自身的知识特长融注其中,使节目自然地具有浓郁的个性特色,从而引起听众的关注与认同,乃至赞赏潮剧是粤东地区最受欢迎的地方剧种,用潮州方言演唱,流布于广东东部、福建南部、台湾、香港以及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一带讲潮州话的华侨、华裔聚居地区,并随着华侨、华裔的足迹,传播到欧洲、澳洲一些国家和地区[1]潮剧和其它剧种一样,把“曲、舞、白这三大艺术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戏曲节目主持人只有了解戏曲表现手法,借用戏曲语言技艺,才能在听戏、说戏和玩游戏过程中打动听众正如业界人士董芳说:“一名戏曲节目主持人,知识储备不仅要专,还要杂它要求主持人涉猎的知识范围更广、更大,不仅戏曲、音乐、文学、曲艺应无所不及[2]因此, “戏曲之声”节目主持人有针对性地阅读了《潮剧志》 、 《潮剧闻见录》 、 《潮丑艺谭》等大量潮剧著作,对潮剧的调式、板式结构、各行当表演特点等有了较宏观的认识,扩大知识层面,在提高了艺术鉴赏力的同时也尝试唱潮曲,使听众在主持人语言中品出戏曲味道,达到较好的“双向传播”效果。

      二、善用插科打诨,营造愉悦气氛戏曲节目主持人语言直接关系到节目的播出效果,并且对听众起着示范、引导、熏陶的作用,并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 “插科打诨”原是戏曲用语,指角色表演时常常穿插以滑稽的动作和逗乐的语言来引人发笑,泛指逗乐、说笑话作为戏曲中的一种特殊要素,历来是营造喜剧情境、产生审美愉悦和娱乐快感的重要手段,主持人借用“插科打诨” ,与受众心理之间相通,是基于双方共通的“游戏精神” ,促进快乐互动一)俗语的运用潮汕方言中关于丑角的俗语最多,有“老丑呾白话” 、“无丑不成戏”之说,就是说没有丑角是演不出好戏的,丑角不但可以说“白话——地方方言俚语” ,而且可以随意插科打诨、逗乐戏迷丑角的语言风格值得戏曲广播主持人借鉴 “神仙老虎鬼,做桌靠粉水 ”意思是一出戏要演得生动、吸引人,往往要依靠神仙、鬼怪、老虎之类的东西来增强情节的离奇曲折,而烹制好一桌潮菜,要依靠粉水勾糊的作用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犹如厨师,美味佳肴就在于你的调配潮汕民间有很多形象生动、富有哲理性而耐人寻味的俗语、谚语,这些口头文学精品是潮人先辈智慧的结晶,合理运用能营造出幽默诙谐的语言环境当然,强调主持人语言的生活化,并非把生活口语都直接作为主持语言来运用,而是有选择或加以修饰后才付诸实践,以期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民间语言的优点被主持人创造性运用,将嘻笑怒骂、插科打诨等特色语言搬上广播主持中来,生活化的对白被借用,主持人艺术地演绎着原生态,幽默随之溢出,能更好地拉近主持人和听众之间的距离,巧妙地将听众引入愉悦情景在《好曲任你点》节目中,有部分听众打热线的技术很高明,接通时,我会不惜赞扬说“猛过纸影担竹椅” 此句俗话原指潮汕民间艺术铁枝木偶剧班换布景时,以小竹椅作道具来充当场景中的城、桥或床,速度相当快一句俗语,可以迅速拉近了主持人与听众的距离有时借用气象谚语作为节目的引入,也能传达真情某次节目播出中恰逢台风天气,我用的开场白是:“东风吹过夜,大水浸楼棚幸亏搭建的是空中舞台,才不会影响我们节目的精彩 ”有一些俗语还可以达到双关效果,既能增添生活情趣,又饱含教化意义某次在欣赏完关于孝道题材的唱段之后,我用了一句俗语点评:“临檐水,点点滴、滴滴无差池(迟) ”意喻大人对小孩的影响就像屋檐滴水一样潜移默化,你孝敬父母,孩子们看在眼里,将来当然也会孝顺你二)戏谚的运用戏谚是广大戏曲群众以顺口溜的形式,对民间戏曲舞台上、下事物进行描述或评说的一种方式,潮剧戏谚比比皆是、自然贴切,如“棚顶做戏棚下有(人) ” 、 “人做戏,戏做人” 、 “三年能出一状元,十年难出一小生”等等。

      [3]戏曲广播可以适当运用戏谚对节目进行包装,增强亲切感,刺激参与热情如《戏里戏外乐翻天》节目有一档听众模拟演戏的小栏目刊头,引用了“棚顶做戏棚下有”时增加了一句“棚下有戏棚顶做” ,显得非常贴切,既道出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又引导听众以某一生活场景为例上台演戏,收到满意娱乐效果而“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等不妨多用,用于鼓励票友提高演唱技艺有不少戏谚是来自潮剧演出过程中闹出的笑话,如:“老老戏做到跌落棚” 如果运用得当,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次我报错曲目出处,马上有听众发短信提醒,当时我及时借用潮剧戏谚来解窘:“老老戏出棚忘记挂须 ”在直播节目中,曾经有听众要求主持人也来一曲,短信平台跟着起哄话实话,我一张口就是民歌腔调,毫无“戏味” 盛情难却只能硬着头皮唱了几句,然后说:“潮剧行当中, ‘做花旦要会射目箭,做小生要会擎白扇,做乌衫要会目汁滴,做乌面要会扯架势, ’我唱的是“四不象” ,不能登台只有独享,请你们见谅!”其实听众有时也很容易满足的,他们本意不是为难主持人,而是当节目气氛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希望主持人也能够一起享受那份歌唱的快乐众目睽睽之下,生硬拒绝反倒是不礼貌的。

      清代戏曲评论家李渔说:“插科打诨,填词之末技也然欲雅俗同欢,智愚共赏,则当全在此处留神文字佳,情节佳,而科诨不佳,非特俗人怕看,即雅人韵士,亦有瞌睡之时……若是,则科诨非科诨,乃看戏之人参汤也,养精益神,使人不倦,全在于此 ”[4]主持人要不断从民间语言中提炼精华、采集智慧,在戏曲节目中“插科打诨”要审时度势、得体大方,切忌粗俗、油腔滑调和自我卖弄,才能真正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作用三)引发的共鸣从传播学的观点看,受众对发生在离自己距离很近的事情反应敏感进而产生兴趣,受众对你的观点认同或有相近看法,就会产生共鸣 主持人语言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进而引导听众的思维方式,听众的语言运用也充满美感,甚至部分人成了“快笔手” 看看昵称“秋叶”的戏迷短信:“潮州有个戏曲台,早晚节目很精彩上午十点传温馨,中午唱曲乐盈盈傍晚游戏真新奇,晚间网络大天地戏迷人人爱死你啊爱死你!”昵称“开玩笑”的听众在晚上《潮曲网络 ok 厅》节目的点评信息一向又快又精辟,既押韵又能将演唱票友的名字、曲名和点评意见融为一体:“乐在其中情悠悠,千秋霸业付水流曲韵把握有长进,士别三日胜一筹 ”短信编写通俗干练,读者顺口,听者惬意。

      通过这样的引导,听众增强了接受美的兴致,提高了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三、巧借剧情内容,戏里紧连戏外潮剧经典剧目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和它的台词潮化、俗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本色为主体,左跨文采右跨方言的台词更是俯首可拾,主持人要加强积累,巧妙引用,甚至可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再创作一)直播节目中的运用大众传播学认为,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不仅观点一致可以增强传播效果,而且两者之间的任何相似性、共同点都能加强传播的影响力因为这种相近性会使人产生一种‘同体观’倾向,把传播者和自己视为一体这在心理学被称为亲近效应,又称“自己人”效应[5]听众“双娇公主”在参加节目之后发短信问道:“我的演唱水平如何?”说实话,她的演唱在票友中仅属中等水平双娇公主是潮剧《张春郎削发》中重要角色,我决定利用她的昵称身份进行回应:“自古皇家爱听戏,双娇公主情更痴,玉步轻移来登台,唱声倾倒众戏迷有道是千斤白四两唱,念白方面需加强 ”有时运用比较接近剧情的戏剧语言和听众沟通,有助于培养亲切感戏剧一直是人类精神的重要载体,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大众娱乐和心理宣泄的需要戏曲广播广泛的群众性特征,使得它的“心理按摩”作用凸显在《好曲任你点》节目中,曾有一位中年妇女通过热线称受婆婆委屈,心情非常糟糕,希望点播一曲《妾身何辜受此冤辱》 。

      在欣赏唱段的过程中,我推敲了几句话送给她说:“三娘苦景实惨凄,忍辱负重长悲啼,守得云开雾散尽,共享天伦无尽期火烧草料场——事出有烟(因)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希望你能够找出根源,尽快把家里事情解决好 ”尽管这是一档普通的点播节目,但对于特殊听众,可以适时加以引导,让他们在审美同时情绪得以渲泄营造时尚的参与平台是戏曲广播娱乐大众的黏合剂,时尚的形式也可以包含有传统戏曲的元素 “戏曲之声”频率主打娱乐节目《戏里戏外乐翻天》利用现有戏曲台词的音频对节目进行包装,原汁原味,效果很好节目内容主要是戏剧常识有奖问答、戏曲念白模仿等,当听众打通热线时就会听到:“敢问小姐芳名” 、或“敢问相公仙乡何处 尊姓大名” ,得奖时又有净角的“噢,他是英雄!哈……”还有锣鼓、掌声、笑声等各种戏剧音效土生土长的潮剧戏迷参与其中,与戏里人物融为一体,他们成为节目的主角,个性、灵性得到张扬和发挥,在答题闯关、念白模仿、玩游戏中感到既时尚又充满“戏味” ,调动参与热情,从而让听众在受关注中更加关注节目二)节目包装中的运用作为戏曲舞台艺术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我播你听”形式的节目仍然是戏曲广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唱腔精选、连台大戏。

      借用戏曲台词或场景对节目进行宣传包装,体现主持人对戏曲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如去年国庆长假, “戏曲之声”频率《好戏连台》节目准备推出几部新戏,节目预告宣传片花是这样设计的:人物:公子哥儿(花生行当) 、丫环(花旦行当)(锣声)公子:啊小英哙!丫环:来啦!来啦!(板声)丫环:公子,么事?公子:哦,我想,我想……(笑声)丫环:哎呀!有么事,快说公子:听说手头有好戏,赶紧拿来过把瘾丫环:跟你说,想听新戏要多关注“戏曲之声” ,1 日到 7 日……公共关系学中说到:熟悉产生信任宣传片花借用潮剧三块“宝石”之一的《闹钗》中一个场景,为广大潮剧戏迷所熟知,而且由主持人充当角色,语言诙谐,地方音押韵,极具亲切感,比较容易引起听众关注,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再如去年 8 月份,台里组织十多名潮剧票友到马来西亚开展“潮音雅韵漾乡情”联谊活动,宣传片花也引用了戏剧场景,以生、旦、丑和主持人共同进行演绎,为潮剧联谊活动营造了一触即发的浓烈氛围,立刻引起戏迷听众的收听兴趣四、结语综上所述,戏曲广播主持人是连结广播与戏迷听众的桥梁,其艺术素养及语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节目的整体质量戏曲广播节目听众包括各个阶层、各个文化层次和年龄段,主持人首先要加强戏曲知识的积累,语言运用必须通俗易懂,对俗语的引用要有选择性,在规范化的基础上要求准确得体、即兴发挥、巧妙风趣,让人一听就懂,并力求用精炼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信息,达到理解性和可听性的高度统一。

      俗话说,功夫在戏外无论是主打节目还是普通节目,戏曲节目主持人都必须做到“角色无大小,全当正角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