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西北天山京希-伊尔曼德金矿矿床地质特征.pdf
2页矿 床 地 质 2012 年 MINERAL DEPOSITS 第 31 卷 增刊 新疆西北天山京希-伊尔曼德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孙德慧,朱永峰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新疆西北天山吐拉苏盆地北以科古琴山南坡断裂为界,南以伊犁盆地北缘断裂的界(图 1A)吐拉苏盆地的基底为元古宙和奥陶纪灰岩, 盖层为泥盆纪—石炭纪火山-沉积岩 泥盆纪—石炭纪火山沉积岩显示多个火山喷发旋回火山岩剖面由底部角砾岩-凝灰岩-流纹岩、中部玄武岩-凝灰岩-流纹岩和上部凝灰岩-安山岩-流纹岩构成,显示多个喷发旋回,中部流纹岩的锆石 SHRIMP 年龄为 386 Ma (安芳等,2008) 图 1 吐拉苏盆地和京希-伊尔曼德金矿的地质图(A 根据安芳和朱永峰,2010;B 根据朱柄玉等,2011 修改) 京希-伊尔曼德金矿位于吐拉苏盆地的西北缘,矿床品位低、埋藏浅(图 1) 翟伟等(1999)根据热液角砾岩特征,认为该矿床属于热泉型金矿,并将热液交代成矿期分为石英阶段、毒砂黄铁矿阶段和碳酸盐阶段。
漆树基和张桂林(2000)根据称此矿床为硅化岩型金矿;肖龙等(2001)认为成矿流体为萃取围岩物质的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的产物,这些作者提出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模型(Xiao et al.,2005) ;冯娟萍等(2007)根据成矿流体包裹体的性质认为该矿床属于次生石英岩型金矿;安芳和朱永峰(2010)则强调与火山岩再平衡的岩浆流体对成矿作用的贡献,这些作者识别出硅化-绢云母化、角砾化-硅化、角砾化-硅化和方解石-重晶石 4 个热液演化阶段笔者在伊尔曼德矿区识别出杏仁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凝灰质砂岩、热液角砾岩等,其中角砾岩中的角砾成分复杂,胶结物以石英为主,角砾与石英脉交界处多本文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批准号 2010DFB23390)资助的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 孙德慧,女,1988 年生,研究生,矿床地球化学专业Email: yfzhu@ 790 矿 床 地 质 2012 年 见硫化物 在京希沟出露的次火山岩体(狮子山岩体)呈不规则圆状,出露面积约 0.6 km2(图 1B) ,主要由辉石闪长岩和闪长玢岩构成,辉石闪长岩斑晶主要为单斜辉石、斜长石和少量角闪石,角闪石蚀变强烈,仅晶形保留,基质中的斜长石呈交织结构。
闪长玢岩的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基质由斜长石和细粒不透明矿物组成,呈交织结构 伊尔曼德金矿石以热液角砾岩为主,其中角砾主要为蚀变凝灰岩、凝灰质砂岩以及少量流纹岩,胶结物主要为石英和硫化物在伊尔曼德识别出 3 个热液演化阶段:①硅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在凝灰质砂岩中形成石英、绢云母和浸染状分布的黄铁矿,局部见硅化细脉;②早期的硅化和绢云母化使不整合面附近的凝灰岩孔隙度变低,当流体再次沸腾时,压力变大,造成早期发生硅化和绢云母化的凝灰质砂岩以及未蚀变凝灰岩破碎,形成角砾 I,石英胶结角砾,此阶段主要表现为粗大石英脉胶结角砾 I 的特征晚期石英胶结角砾后,孔隙度减小,流体沸腾时,再次发生角砾化,角砾 I 被石英胶结后又破裂形成角砾 II,细粒石英胶结角砾 II,此阶段表现为细粒石英脉穿切第一期形成的石英粗脉这两期被石英胶结的角砾再次破碎,形成角砾 III 后被石英胶结,此时沉淀出的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脉)主要沿角砾 III 的边缘分布,较晚期的磁黄铁矿脉切穿黄铁矿-毒砂脉,局部形成热液成因的草莓状黄铁矿,此阶段是主要的成矿阶段;③重晶石-方解石阶段形成大量的重晶石和方解石脉 总之,京希-伊尔曼德金矿主要发生在热液角砾岩中。
热液演化早期阶段,围岩发生硅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蚀变围岩多次被破碎形成角砾后,被石英和硫化物胶结;晚期形成重晶石和方解石脉 参 考 文 献 安 芳, 朱永峰. 2008. 西北天山吐拉苏盆地火山岩 SHRIMP 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J]. 岩石学报, 24: 2741-2748. 安 芳, 朱永峰. 2010. 新疆吐拉苏盆地京希-伊尔曼德金矿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 岩石学报, 26: 2275-2286. 冯丽娟, 王居里, 欧阳征健. 2007. 西天山阿希、京希-伊尔曼得金矿床矿化类型探讨-来自流体包裹体的证据[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7: 99-102. 漆树基, 张桂林. 2000. 伊宁吐拉苏地区硅化岩型金矿特征及成因[J]. 新疆地质, 18: 42-50. 翟 伟,孙晓明,高 俊,等. 2006. 新疆阿希金矿床赋矿围岩-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 SHRIMP 锆石年龄及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 22: 1399-1404. 翟 伟, 杨荣勇, 漆树基. 1999. 新疆伊宁县伊尔曼德热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J]. 矿床地质, 18: 47-54. 朱柄玉, 杨隆勃, 朱亿广,等. 2011. 新疆金山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评价标志研究[J]. 中国地质, 38: 109-118. Xiao L, Nick H, Gramham B, et al., 2005. The Jinxi–Yelmand high-sulfidation epithermal gold deposit, Western Tianshan, Xinjiang Province, P.R. China[J]. Ore Geology Review, 26: 17-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