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相关性分析..doc
6页浅谈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相关性分析论文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论文摘要:冃的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管 理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相关性,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冃的方 法通过加强硬件建设、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素质培养和人员管理、 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加强各项监测及再牛物品的各环节质量管理等措 施,加强供应中心管理,预防院内感染结论 通过加强管理,供应中心工作 质量显著提高,院内感染率下降,加强管理与院内感染的控制之间有相关 性随着人们对医院感染控制意识的提高,消毒供应站从以往的辅助科室 变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科室,成为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防线院内感染 是导致患者交叉感染,引起医疗纠纷的一大原因,做好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是每个医务人员的责任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负责全院医疗器械、 敷料等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保管、发放等工作为了充分发 挥消毒供应中心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必须转变观念,采取科学的管 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全方位的做好消毒管理中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医院内 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严重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如 何发挥消毒供应中心在院内感染中的工作,是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重要课 题,需加强管理,落实各项措施,现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思想素质、专业知识培训及素质培养1.1加强思想素质培养通过树立“面向临床,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将该宗旨作为我中心工 作人员的行动指南,增强我中心各岗位的技术人员对工作的热情,不断加 强我们团队的凝聚力,同时,也应该不断提高我中心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 微笑服务,提升科室形象1.2加强业务素质培养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我供应中心人员在预 防、控制感染方血的意识;组织学习《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 以及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将感染预防知识普及中心的每个工作 人员作为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耍科室,供应室护士既要有扎实的护理专业 知识,又要有牢固的消毒灭菌观念和相关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预防院内 感染的知识及供应室工作流程,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国内、 外专业动态,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1.3搞好管理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控员应具有护师以上职称,参加过不专业及医院 感染与控制知识的培训灭菌员必须持证上岗新进供应中心人员必须经 过省消毒供应专业岗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下收、下送的管理要想确保医疗和护理的质量,在灭菌物品的运输过程中,控制院内交 叉感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环节。
工作人员应遵守下收下送岗位职责,洁车、 污车分开并有明显的标识使用封闭的下送车,下送后的车辆用含氯消毒 液将内、外部环境进行擦拭消毒、干燥后备用严格遵守下收下送操作流 程,下收下送分别使用密闭式专用车运载,特殊感染的器械与物品先经科 室处理后标明感染疾病类型,物品不混放,避免无菌物品污染,保证无菌物 品的质量,下送结束,车辆分别消毒处理、分区放置下收下送分别专人负 责,一人负责污染物的回收另一人负责各病区需要的无菌物品发放,无菌 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别使用密闭式专用车运载,特殊感染器械与物品装入防 污染扩散的装置内,并标明感染疾病类型2人不交叉,物品不混放,保证洁 污分开,避免无菌物晶污染,保证下送无菌物品的质量回收与下送车辆必 须按照区域分别放置3掌握正确的灭菌方法灭菌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灭菌物品的质量优劣与院内感 染息息相关,消毒员应严格遵守灭菌操作流程,灭菌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岗, 严格掌握灭菌参数,保证灭菌合格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口灭菌前 必须空锅B-D实验,每锅次进行工艺监测并详细记录温度、湿度、时间 化学监测每包进行,生物监测每月1次,每项检查合格方可使用通过对严 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各项操作流程,加强各项环节质量管理,满足各临床 需要,确保无菌物品质量,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严 格遵守灭菌物品存放操作流程,存放环境应洁净干燥,每日用二氧消毒机 消毒lh,温度保持在20〜25C,相对湿度<60%,货架必须离地20〜25cm, 距天花板50cm,距墙5cm,按物品的种类、日期顺序排列,固定放置[2]同 时灭菌物詁存放区人员相对固定进入无菌区必须换鞋,戴圆顶帽,着专用 服装,并注意手卫生棉布包装材料有效期为7d,对发出的无菌物品不论 是否使用,均视为污染物品应重新灭菌不应再进入无菌问存放正确掌握灭菌的三大要素:灭菌温度、时间、饱和蒸汽每H灭菌 前对灭菌器进行常规检查和卫生清洁,管道内的冷凝水排完(>10min) 后方可灭菌处理,灭菌后的物品手感干燥,水分灭菌合格率应达 100%o4加强供应中心消毒灭菌效果监测2003年4月1日实施了《消毒技术规范(试行)》,至此,消毒灭菌正式 纳入国家法规,为避免院内感染及相关的医疗纠纷,消毒灭菌的监测尤为 重要,为了保证消毒灭菌的质量控制,对消毒灭菌过程中的环境、灭菌设 备、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等进行监测[3]4. 1压力蒸汽灭菌监测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在每口灭菌之前必须空锅做B-D试验,进行 工艺监测,详细记录时间、温度、压力,化学监测每包进行,生物监测每月1 次,每项检测必须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后方可进入临床使用。
4・2环氧灭菌监测每个灭菌物品包因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的标示;每 包内最难灭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是否达到灭 菌要求每锅采用枯芽杆菌黑色变种芽抱菌片作为生物监测,结果呈阴性4. 3脉动真空灭菌监测每周进行一次生物监测,采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灭菌时将放置 菌片的标准包分别置于灭菌器上、中、下中间,灭菌后放56C恒温下培养 48h,结果成阴性脉动真空灭菌器,每日晨做B-D试验,试验图纸由黄色变为黑色,B-D灭菌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4.4空气、操作台表面、工作人员手等细菌培养每月常规1次,做到检杏包装区、灭菌物品存放区细菌菌落总数W 200cfu/m3,操作台、工作人员手菌落总数W5cfu/cm24.5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对紫外线灯管进行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 用人签字的日常监测新灯管使用前也要进行强度监测,30-40W新的灯管 强度不得低于110uW/cm2 ;使用中的灯管每半年进行1次紫外线灯管强度监 测,要求照射强度t.> ;70uW/cm2,不合格者立即更换5讨论通过升级消毒供应中心的设备质量,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素质培 养;制定严格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及规范,并切实的去执行;加强对再 生物品及其他各项监测项目的质量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逐步达到技术 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供应物品的质量和数量上都得到很大 提升。
真正做到物尽其用,达到了临床各科室的要求,确保了消毒物品的质 量,显著的降低了医院的感染率参考文献:[1] 孙雪莹,王华,宋婉丽,筹.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的垒程质控管理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 27(1): 1398-13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 国卫生部,2002:154—157.[3] 海和平.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实用医技,2007,6(5): 627—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