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相不锈钢铁素体含量对腐蚀性的影响 刘宝剑、王洲要点.docx
15页双相不锈钢铁素体含量对腐蚀性的影响目录摘要 3引言 3正文 41 双相不锈钢的定义及分类 42.双相不锈钢铁素体含量的测量与分析 42.1 化学成分对双相不锈钢中铁素体含量的影响 52.2 热处理对双相不锈钢中铁素体含量的影响 63 铁素体含量对双相不锈钢腐蚀性的影响 73.1 耐全面腐蚀性能 83.2 耐晶间腐蚀性能 83.3 耐应力腐蚀开裂性能 93.4 耐点腐蚀性能 94 实验方案 104.1 点蚀实验 104.2 全面腐蚀实验 114 结论 115 结束语 11摘要双相不锈钢在以其良好的耐蚀性越来越受到更多的重视,本文 通过对双相不锈钢铁素体含量对耐全面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 点蚀的影响的探究,发现双相不锈钢中铁素体含量在 50%左右时具有 最好的耐蚀性,期望通过本文研究对实际生产能产生帮助 关键词:双相不锈钢 铁素体 合金元素 热处理 耐蚀性 引言近十年多来,由于现代工业技术的飞跃发展,双相不锈钢越来越 被人们所重视主要原因为:首先传统的奥氏体不锈钢经常遭到晶间 腐蚀、应力腐蚀、点蚀、缝隙腐蚀等各种腐蚀和破坏而在这方面人 们对双相不锈钢又有了新的认识,双相不锈钢在上述各腐蚀类型中表 现出极强的抗腐蚀能力。
其次,双相不锈钢有极好的力学 性能,其 强度为一般奥氏体不锈钢的两倍,且有良好的韧性,根据其强度高的 优点,可通过 降低产品厚度来降低产品成本,实现经济性目前,国 际上双相不锈钢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业、运输业、纸浆和造纸工业、 建筑业等几大领域国内由于起步较晚,在研究、生产和应用中也相 对落后国内双相不锈钢的使用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像国外大量使用 双相不锈钢的诸如纸浆和造纸工业、油气工业、运输业、甚至建筑业 几个大的领域我们涉及得不多,有的还只是刚刚开始我厂目前在容器堆焊的不锈钢多为奥氏体不锈钢,但双相不锈钢 在耐腐蚀压力容器设备中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双相不锈钢及其复合 板制造压力容器的技术也逐渐成熟随着我厂的不断发展将来会接触到此类产品的订单,因此研究双相不锈钢中铁素体含量对腐蚀的影响对我厂以后生产双相不锈钢压力容器中有重要的意义正文1 双相不锈钢的定义及分类双相不锈钢是在18-8奥氏体不锈钢的基础上,提高Cr含量或者加 入其他铁素体元素,使钢具有奥氏体加铁素体双向组织 ,每一相含量 均在 30%-70%之间它在一定程度上兼有奥氏体和铁索体钢的特征 具有较高的强度(尤其是屈服强度)和导热性,良好的加工性和焊接性, 较低的线膨胀系数和焊接热裂倾向;同时具有优良的耐应力腐蚀和腐 蚀疲劳抗力,是一种极具成本效益的工程材料形成的。
双相不锈钢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Cr-Ni系双相不锈钢,这 类钢是以铁素体为基的双相不锈钢,按照含铬量的多少,又可分Crl8 型,如 、(3RE60)、Cr21 型 00Cr22Ni5Mo2 (2205 钢)和 Cr25 型如 00Cr25Ni7Mo2 (2507钢),其主要特点是含有较高的铬和较低的镍含另一类是Cr-Mn-N双相不锈钢(含Cr-Mn-Ni-N)系,这类钢是以奥氏体 为基的双相不锈钢, 0Crl7Mnl3Mo2N、1Cr18Mn10Ni5Mo3N 以及 1Cr77Mn9Ni4Mo3Cu2N等,其成分特点是含镍量低,且含有较高的氮2.双相不锈钢铁素体含量的测量与分析双相不锈钢拥有何样的性能同a(铁索体)和Y (奥氏体)相的平衡 比例有很大关系镍和氮在奥氏体相中较多、钼和铬在铁素体相中较 多通过调节双相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和选择合理的热处工艺实现双相 不锈钢中铁素体与奥氏体两相的比例铁素体含量测定的方法,主要包括磁测法、金相法和化学分析法2.1 化学成分对双相不锈钢中铁素体含量的影响本文中利用化学分析法的 Schaefier 组织图分析双相不锈钢的成 分对铁素体含量影响Schaefier将合金元素分为奥氏体形成元素和铁 素体形成元素两类,并按照其形成能力的大小折算 成镍当量和铬当 量。
其当量计算公式为:铬当量=Cr%+Mo%+1.5xSi% +0.5xNb%镍当量=Ni%+30xC%+0.5xMn%如表2-1是典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图2-1为几种实用双相不锈钢 材料在利用Schaefier^织图确定其铁素体含量表2-1 部分双相不锈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质量分数%)钢号CrNiMoMnSi其他3RE600.0318.54.92.7<2.00.07Uranus500.0421.56.51.50.10Cu: 1.0-2.0SAF22050.0322.05.53.0<2.0<0.80.14DP30.0325.06.53.5W:0.4Cu:0.20-0.800Cr21Ni6Mo2Ti0.0821.07.52.00.80.08Ti:0.2-0.40Cr21Ni5Ti0.0622.05.8<0.8<0.8Ti:5SAF25070.0325.57.04.50.28Cu:0.50SUS.S32750400.0325.07.63.01.20.80.28Cu:0.800Cr26Ni5Mo3<0.0826.55.03.0<1.51.02420述1612R40 4 8 \2 16 20 24 28 32 36 40图2-1实用双相不锈钢在Cr-Ni当量图中的分布2.2热处理对双相不锈钢中铁素体含量的影响图2-2是双相不锈钢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铁素体含量的变化的情 况。
双相不锈钢的试样分别在850°C、900°C、950°C、1000°C、1050°C、 1070°C、1100°C、1150°C、1180°C下保温30分钟后水冷处理,然后 采用金相测定标准ASTM E562测定铁素体的含量从图2-2中还可知,成分的变化明显地影响着铁素体相的含量 双相不锈钢合适的热处理温度为1050、1100°C,其铁素体含量在50 % 左右,其金相图如图2-3所示LLEJO 1 ISO 1 LOC 1070 1,050 1000 UBC 9(H3 8^0温度At)图2-1不同热处理下铁素体含量的变化图2-3铁素体含量在50 %时金相图3铁素体含量对双相不锈钢腐蚀性的影响腐蚀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全面腐蚀,另一种是局部腐蚀全 面腐蚀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预测其腐蚀速率,危害较小;而局部腐蚀不 可预测,危害很大本文主要讨论了铁素体含量对全面腐蚀和局部腐 蚀中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点蚀的影响3.1 耐全面腐蚀性能众所周知,异相共存易形成微电池并加速腐蚀,但双相不锈钢, 却很少发生这种腐蚀这是因为在双相不锈钢中含有较高的铬和一定 量的镍、钼、铜等元素,在一定温度下,钢中固溶的元素在两相的分 布相应地平衡,而且还与相比例有关。
双相不锈钢的耐蚀性,主要取 决于钝化元素的含量及在两相中的配比不锈钢在强酸和强碱中可能 呈现全面腐蚀因全面腐蚀危害性较小,查到相关资料较少,后文设 计实验测定双相不锈钢中铁素体含量对其影响3.2 耐晶间腐蚀性能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对晶间腐蚀敏感性小,具有优 良的耐晶间腐蚀性能这与存在均匀分布的铁素体相有关一般来说, 奥氏体形成元素,如碳、氮、镍等多富集于相中;而铁素体形成元素, 如铬、铝等多富集于 相中当敏化加热时,富铬的碳化物 (Cr23C6) 优先在于 相界相的一侧析出,铬在铁素体相中含量高,扩散速度快, 析出碳化铬所造成的贫铬区很快得到铬的补充而容易消除由贫铬区 造成的晶问腐蚀也就减少,以至于不发生双相不锈钢产生晶界腐蚀的程度还与两相的比例有关当铁索 体量不大时,相以弧岛状被奥氏体晶粒所包围,即使被腐蚀也因相互 未能连接成网络不致造成更大的危险随着弥散铁素体量的增加,晶 界总面积提高 (相对降低了晶间碳化物析出浓度 )和铁素体相界及其 内侧能够吸收更多的碳化物,当达到一定的极限相含量以上时,可以 消除晶间腐蚀倾向但当铁素体相含量过多,呈连续网络状分布则 其抗晶问腐蚀能力变差。
因此,控制适宜的两相比例,防止相聚集长 大和采取正确的热处理工艺是十分重要的3.3 耐应力腐蚀开裂性能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具有更高的耐应力腐蚀开裂性 能是其另一优点双相锈钢耐应力腐蚀开裂性能,随铁素体含量的增 加而提高,在约含 50%铁素体相时断裂敏感性最小国内外多数实用的耐应力腐蚀双相不锈钢属于铁素体 -奥氏体类 型,过高的铁素体含量,会显示出高铬铁索体不锈钢的固有缺点 双 相不锈钢耐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性能双相不锈钢耐应力腐蚀开裂的 特点可以做如下解释:1)双相不锈钢具有比奥氏体不锈钢更高的屈服强度,因此它在腐 蚀环境中所能承受的断裂应力也相应提高;2)第二相的存在对裂纹的扩展有机械阻碍作用如裂纹起源于奥 氏体基体,一旦扩展到铁素体相,在低应力作用下,铁素体 内难以产生滑移,裂纹的扩展被阻止;而在高应力作用下, 裂纹容易贯穿铁素体相,失去阻碍效果;3)铁素体相比奥氏体相电位较负,对奥氏体起了电化学牺牲阳极 保护作用3.4 耐点腐蚀性能点蚀的腐蚀机理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导致钝化膜破裂的 过程、蚀坑的成核及蚀坑的早期生长、蚀坑的稳态生长导致钝化膜 的破裂有很多解释,一般认为金属表面钝化膜本身就是不均匀的,总 是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完整性,并且处于钝态的金属仍有一定的反应能 力 ,钝化膜的溶解和修复 ( 再钝化) 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介质中存 在侵蚀性阴离子时,平衡即被破坏,使溶解占优势。
双相不锈钢的点蚀性能主要受合金元素和相比例的影响,Cr是 双相不锈钢的主要合金元素,它主要使双相不锈钢易钝化,同时保持 钝化膜的稳定性,并增强钝化膜破坏后的修复能力,这是双相不锈钢 耐点蚀的基础但在某些强氧化性酸和一些还原性介质中,单纯依靠 Cr 不足以保持良好的耐点蚀性,有必要添加抑制阳极溶解的元素如 Ni、Mo、Si等Ni是形成奥氏体和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主要是通 过与其它元素配合来控制金属组织结构来保证耐点蚀性 Mo 在钢中 加入 能显著提高耐点蚀性能,它主要在溶液中形成,极易优先被钝 化膜破坏区吸附,阻止与Cl离子的接触,并提高钝化膜的稳定性N 同样是形成奥氏体和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在钢中加人N后,N溶 入介质中形成,被钝化膜破坏处的 吸附,从而起稳定 的作用 ,达 到提高耐点蚀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Ni、N可以与富Cr、Mo的铁 素体相取得平衡,保持双相钢的耐点蚀性能,保证钢中的两相各占约 50%左右 因此铁素体含量在 50%附近时可保证不锈钢有较好耐点 蚀性4 实验方案4.1 点蚀实验实验材料双相不锈钢00Cr25Ni7Mo4N为例其不同热处理工艺铁 素体含量变化如图2-2所示,分别取经1150°C、1070°C、1050°C、 1000 r热处理试样中取样,试样采用线切割加工成的 30mmx20mmx2mm大小,每个温度各取三块试样,表面不经打磨, 测试原始表面。
遵照国标17897-1999配制6%的FeCJ溶液,溶液温 度50°C,试验周期24小时比较试验前后的钢板变面的腐蚀情况4.2 全面腐蚀实验分别取经1150C、1070C、1050C、1000C热处理后双相不锈 钢00Cr25Ni7Mo4N试样,试样采用线切割加工成的20mmxl0mmx2mm 大小,每个温度各取。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