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卷)高考化学冲刺卷02.doc
18页江苏卷)2016年高考化学冲刺卷02(江苏卷)2016年高考化学冲刺卷0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Zn 65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召开,旨在保护环境造福人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扩大铅蓄电池、汞锌锰干电池的生产,满足消费需求 B.采用碳捕集和储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C.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D.催化处理汽车尾气,减轻氮氧化物污染和光化学烟雾【答案】A考点:考查了化学与环境的相关知识2.下列有关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 B.溴化铵的电子式:C.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间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应该为157N,故A错误;B、溴化铵中溴离子是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故B错误;C、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结构示意图,故C错误;D、间硝基甲苯结构中存在甲基和硝基,且处于间为,结构简式:,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了化学用语的相关知识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K+、Na+、Cu2+、SO42-B.c(OH-)=10-13 molL-1的溶液中:Al3+、NO3-、I-、Cl-C.水电离产生的c(H+)=10-13 molL-1的溶液中:Na+、Cl-、NO3-、SO42-D.0.1 molL-1FeSO4溶液中:K+、NH4+、MnO4-、Cl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铜离子是蓝色,不选A;B、溶液为酸性,碘离子被硝酸根离子氧化,不选B;C、溶液可能酸性或碱性,四种离子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都能存在,选C;D、高锰酸根离子为紫色,不存在,不选D考点:离子共存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和二氧化硫B.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常温下铁能被浓硝酸钝化,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D.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答案】C考点: 硫酸的性质,硝酸的性质,钠的性质5.用H2O2溶液处理含NaCN的废水的反应原理为:NaCN+H2O2+H2O=NaHCO3+NH3,已知:HCN的酸性比H2CO3弱。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B.该反应中H2O2作还原剂C.0.1molL-1NaCN溶液中含有HCN和CN-的总数为0.16.021023D.实验室配制NaCN溶液时,需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NaCN中C为+2价,Na为+1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反应前后N元素化合价不变,故A错误;B、NaCN+H2O2+H2O=NaHCO3+NH3↑反应中O元素从-1价降低为-2价,所以反应中H2O2作氧化剂,故B错误;C、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NaCN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因为HCN酸性比H2CO3弱,所以实验室配制NaCN溶液时,需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防止水解,故D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盐的水解的相关知识6.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A.用图1所示装置分离乙醇与乙酸B.用图2所示的装置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C.用图3所示的装置制备少量氨气D.用图4所示的装置分馏石油【答案】B考点: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操作7.短周期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X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X、Y、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W的单质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B.W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稳定C.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X)>r(Y)>r(Z)D.XY2与ZY2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单质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W为N元素;Z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原子序数大于N元素,只能处于第三周期,故Z为Mg元素;X、Y、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结构原子序数可知,X只能处于第二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大于5,W(氮元素)与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X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奇数,结合原子序数可知,Y不可能处于ⅠA族,只能处于ⅦA族,故Y为F元素,X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X为O元素A、Z为Mg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2,Y为F元素,没有最高正化合价,故A错误;B、非金属性O>N,故氢化物稳定性H2O>NH3,故B错误;C、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r(N3-)>r(O2-)>r(F-)>r(Mg2+),故C正确;D、OF2中含有共价键,MgF2中含有离子键,二者化学键类型不同,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8.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答案】D考点:考查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物质的转化的相关知识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氨水吸收足量的SO2气体:2OH-+SO2=SO32- + H2O B.NaAlO2溶液中AlO2-的水解:AlO2-+2H2O=Al(OH)3 ↓+OH- C.加入NaClO将污水中的NH3氧化成N2:3ClO-+2NH3=N2↑+3Cl-+3H2O D.NaHCO3溶液中加少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A、用氨水吸收足量的SO2气体生成HSO3-:OH-+SO2=HSO3- + H2O,故A错误;B、水解沉淀一般比较小:AlO2-+2H2OAl(OH)3 +OH-,故B错误;C、NaClO将NH3氧化成N2:3ClO-+2NH3=N2↑+3Cl-+3H2O,故C正确;D、NaHCO3溶液中加少量Ba(OH)2溶液,氢氧化钡完全反应:2HCO3-+Ba2++2OH-=BaCO3↓+H2O+CO32-,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的相关知识10.一种新型钠硫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极中硫填充在多孔的炭或石墨毡里,目的是为了增加导电性 B.电池放电时,A极电极反应为:2Na++xS +2 e-= Na2SX C.电池放电时,Na+向电极A极移动 D.电池放电的总反应为2Na+xS = Na2SX,每消耗1molNa转移2mol电子【答案】A考点:考查了原电池有关内容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 Δ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己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 则ΔH1>ΔH2C.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D.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ΔH=+100kJmol-1,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答案】CD考点:反应热和焓变12.青蒿酸是合成青蒿素的原料,其可以由香草醛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香草醛可与HCHO发生缩聚反应B.两种物质各1mol分别和氢气反应,最多消耗氢气4mol和3molC.用FeCl3溶液可鉴别化合物香草醛和青蒿酸D.青蒿酸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A、酚与醛可以发生缩聚反应,正确;B、青蒿酸中羧基不能与氢气反应,故最多消耗2mol氢气,错误;C、前者含有酚羟基,与FeCl3溶液反应显色,正确;D、青蒿酸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错误。
考点:考查了有机结构与性质有关内容13.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D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原溶液中不含K+【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溶液中可能含有氯银离子,错误,不选A;B、加入盐酸排除碳酸根或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正确,选B;C、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氢根离子,错误,不选C;D、未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钾离子,错误,不选D考点: 离子检验14.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H4与CH3COONa溶液混合:c(CH3COO-)>c(Na+)>c(NH4+)>c(OH-)B.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后的溶液:c(H+)+c(H2CO3)=c(OH-)+c(CO32-)+c(NH3H2O) C.向饱和氯水中加入NaOH溶液至pH=7,所得溶液中:c(Na+)>c(ClO-)>c(Cl-)>c(OH-) D.向0.10molL-1 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答案】AB考点: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相关知识15.利用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
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测得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且p1<p2B.反应速率:ν逆 (状态A)>ν逆(状态B)C.在C点时,CO转化率为75%D.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不同量的CH3OH,达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也不同【答案】C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图像的相关知识第II卷(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