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生态园简介.docx
7页农业生态园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 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 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农业生态园(Agriculture ecological garden )也称农业休闲园,是 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 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 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 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我国农业生态园规划及发展存在问题1、 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观光农业生态园建园主要目标是进行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 和观光农业的功能但一些生态园的设计并没有结合其建园主要目标进行 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掘现代生态园丰富的资源内涵,因而造成园内功 能分区不明确、旅游路线设计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不能多角度利用资 源另外,以旅游度假为主题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受本身规划设计影响,客 源渠道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到较远城市的外地游客再者,园区提倡采用自 然生态平衡的管理模式,但园内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生态知识贫乏,致 使服务质量较差,管理比较混乱。
2、 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不强生态园开发既以观光农业为核心,就需要整体定位和科学思考,需要加 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农业和旅游开发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现在 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只是凭籍温暖的气候及特色风情 ,大建别墅和娱乐 场所,开发大规模度假村而偏离生态农业旅游主题如一些观光农业生态 园中农业生产和布局单一,没有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 色和“绿色产业”优势,导致观光性不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只盲目追求“大而全”,没有“培植精品”的观念,缺乏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所以整 个生态园形象不明显,品牌不突出,没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最终导致旅游项目单调,缺乏吸引力,难以深度开发因此 ,在制定规划和投入资金时应突出主题、把握方向,避免偏离“农业旅游”的 主题,失去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特色和优势3、 生态示范作用不强观光农业生态园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以生 态农业作为农业观光的基础,体现“整体、循环、协调、再生”原则和“生 态文化”内涵有些生态园开发只以观光农业为幌子,单纯追求营利,没 有采用生态农业的模式来设计和生产,生产的无公害产品也是以高投入换 来高产出,没有完全遵循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
这种缺乏文化内涵的生态 园经济,其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将大大降低所以,也就很难起到相应的 生态农业示范作用,同时也不具备通过有机农业来进行绿色食品生产的能 力,很难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4、 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观光旅游,它更是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的高 层次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观光农业作为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 产物,其实质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科普旅游现阶 段我国农业科普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这一空白与我们现代农业发展新方 向一一观光农业形成了完美的互补,旅游科普就理所当然成了观光农业和 农业科普发展的新方向大多数生态园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普教育中心和 环保教育宣传基地,无法为当地大中专院校提供课外实习基地和小学环保 教育基地再加上导游素质较低,所以生态园很难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 对周边地区推广和示范现代农业技术的效用性不强,无法为我国农业和科 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农业生态园规划原则和总体思路1、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生态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原有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搞好基 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电、食宿及娱乐场和度假村的进一步建设等。
另 外,生态园规划必须结合生态园所处地区的文化与人文景观,开发出具有 当地农业和文化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旅游精品,服务社会培植精品,营造主题形象基于观光农业生态园缺乏拳头产品,难以深度开发的现状,生态园规 划应以生态农业模式作为园区农业生产的整体布局方式,培植具有生命力 的生态旅游型观光农业精品另外,要发挥生态园已有的生产优势,采用有机农业栽培和种植模式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体现农业高科技的应用 前景,形成产品特色,营造“绿色、安全、生态”的主题形象效益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园的规划设计以生态学理论作指导思想,采用生态学原理、环境 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机制,使整个园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 生态系统经过科学规划的生态园主要是以生态农业的设计实现其生态效 益;以现代有机农业栽培模式与高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实现生态园的经济 效益;以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实现它的社会效益经济、生态、社会效 益三者相统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2、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目标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现代化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应该是一个具备多种功 能的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有机农业绿色园以及科普教育和 农业科技示范园,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生态园设计采用多种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布局,目的是通过生 态学原理,在全园建立起一个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 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力,获得更多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 实现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并对边缘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进行 示范,体现生态旅游特色观光农业旅游园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将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田园景观、当地 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在体现自然生态美的基础上,运用美学和园艺核 心技术,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进行观光、游览、 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观光 农业旅游园”绿色食品生产园在“绿色消费”已成为世界总体消费的大趋势下,生态园的规划应进 一步加强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区的规划,以有机栽培模式采用洁净生产方 式生产有机农产品,并注意将有机农产品向有机食品转化 ,形成品牌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在园区内建设农业博物馆、展示厅等,对广大游客和中小学生开 展环保教育和科普教育同时应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把园区规划成农业技术交流中心和培训基地以及大专院校学生实习基地, 体现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科普功能,进一步营造旅游产品的精品形象。
生态园整体规划方案1、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 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 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以惠东永记生态园为例,设计中就可 以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旅游区和科普教育功能区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区是生态园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态园最主要的效益 来源和示范区域,是生态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设 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园 区设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既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也要有分解者例如在永记生态园的新规划中,稻田生态区“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 生态农业类型,采用稻鱼鸭萍种养共生模式;果园生态区采用“立体种植 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鱼塘生态区设计采用“食物链、加工链式生态农业”类型一一猪鸭鱼草相结合的种养模式这 些生态农业类型都充分利用了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 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由此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 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另外,为了提高生态园的经济效益,生态园中蔬菜栽培区采用大规模 产业化的生产模式。
不仅有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和集中性统一的优 点,还能对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起到示范性和参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区 主要生产各种食用和观赏性花卉,供游人品尝、欣赏和购买消费食用菌 中心在生态园规划中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体现了废物充分利用的功 能经过科学规划后的生态园,将会以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园主要的“生态 旅游”核心内容,体现“绿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 业生态园的旅游精品和主导产品观光旅游区域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 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 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态热、回归热、休闲热已 成为市民的追求与渴望生态园新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 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 ,吸 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 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 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人 益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 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内建设花艺馆、野火乐园、绿色 餐厅、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生态公园、天然鸟林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 园风光。
科普教育功能区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发展是相统一的,旅游科普是观光农业和农业 科普的统一产物旅游科普是以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开发农业资源,利用 农业资源的新兴科普类型它的引入将解决目前困扰我国现代观光农业和 科普事业发展的诸多瓶颈问题,缓解我国农业科普客体过多的沉重压力, 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旅游科普规划时应遵循知识性原则、科技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例如 可以通过在生态园中设立农业科普馆和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等科普教育中 心,向游人介绍农业历史、农业发展现状,普及农业知识和加强环保教育 还可在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设立现代农业科技研究中心,采用生物工程方 法培植各种农作物,形成特色农业这样生态园一方面可以为当地及周边 地区的科普教育提供基地,为大中院校和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提供场所, 同时也为各种展览和大型农业技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农技培训提供场所2、生态园中其他规划园路规划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 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 统一规划园路布局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会影 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
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 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 园林主干道宽约5 m,用于电车通道和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 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 而建,宽1.2~2 m给水排灌工程规划生态园以生产有机农产品为主,园内农业生产需要有完善的灌溉系 统,同时考虑到环保及游人、园工的饮用需水,所以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 规划规划中主要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 体;一切人工给水排水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园 林景观;农产品加工厂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排入 园内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环境园区绿化设计生态园内的绿化规划,均以不影响园内生态农业运作和园内区域功能 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全园景观布局等要求进行合 理规划全园内建筑周围平地及山坡(农业种植区域除外)绿化均采用多 年生花卉和草坪;主要干道和生态公园等辅助性场所(餐厅、科普馆等等) 周围绿化则采用观花、观叶树为主,全园内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80%,落叶树占20%~30%,保证园内四季常青。
总之,全园内植物布局目的,既达 到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