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等等”“什么的”的分析研究.pdf
49页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等”“等等”“什么的”的分析研究 姓名:毛书昌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指导教师:邹哲承 2010-05-27 I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摘摘 要要 助词中的“等” 、 “等等”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研究论文也很多,但是 多集中于对其用法的论述或三个平面的探讨助词“什么的”相关的理论研究只存 在于个别散论中,而详细进行“等、等等、什么的”综合比较研究的文章,更是凤 毛麟角 本文尝试在借鉴前辈学者的理论下,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在语料支持的基础 上,对这三个语言单位进行系统地探讨考察,深入了解它们的分布、功能,明确它 们的涵义、差别,析别出它们的隐现规律和选择限定条件希望对现代汉语本体研 究和对外汉语教学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相关研究现状 第二章主要讨论“等” 、 “等等” 、 “什么的”的差别三个词语音形式的差别会 影响到它们后面紧跟着的名词的语音形式 “等”和“什么的”只能用于单项列举和 多项列举, “等等”还可以用于隐含列举,但这时后面紧跟的 NP 必须出现。
小句只 能进入“等等”结构充当 XNP、VP 都可以充当 XX 和“等”或“什么的”间没 有标点; “等等” 有时候有逗号和前面的 X 隔开 这三个词都可以用来表达列举, “什 么的”在表达列举外还可以表示一种推测、不确定 第三章考察这三个词的隐现替换规律在隐现规律方面,三个词既有相似的地 方,又有不一致的方面这三个词是否可以自由隐现,要根据不同的句子类型,在 分析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在替换规律方面,三个词之间有时候可以自由替换;有时 候却又因为各自使用条件的不同,不能自由替换,只能进行有条件的替换;有时候 即使有条件,也无法实现替换 第四章考察这三个词的选择限定条件语音形式、语义表达、说话人、听话人、 场合风格等方面都会对这三个词的使用形成一定的选择限定 第五章总结和展望总结全篇主要论点和不足之处,提出展望 关键词:关键词:助词 等 等等 什么的 组合关系 隐现替换规律 限定条件 II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Abstract The auxiliary word has always been scholars’ attention. There are lots of articles on “deng” and “deng deng”, although many of them focus on functions or three planes: Syntax, Semantic and Pragmatic. And only a few articles on “shenme de”. Also, you hardly see the articles on “deng”, “deng deng” and “shenme de” analysed by synthesis together. This article is a study on the analysis of “deng”, “deng deng” and “shenme de”. After taking in many scholars’ theories, we attempt to observe and study these three words from different points, based o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orpus, so that we can get a in-depth knowledge about their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 crystallize their meanings and differences and distinguish their rules of occurrence and replacement selection. We really hope that this article does have some help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research and the teaching for foreigners.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Chapter one give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background,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correlational research.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se three words. They have different phonetic forms, which bears up on the selection of the words that follow closely these three words. That is to say, every sentence with “deng” or “shenme de” has got to contain X. “deng deng” can consist in those sentences without X, but NP following closely “deng deng” must appear in such sentences. Clauses can only consist in the sentences serving as X. You can’t find any punctuation between X and “deng” or “shenme de”, while a comma is easy to be found between X and “deng deng”. These three words can be used to express the meaning of enumeration, while only “shenme de” can be used to express the meaning of conjecture and uncertainty. Chapter three observes the rules of occurrence and replacement selection. Although these three words have some similar rules of occurrence, whether they can occur or not depends on definite sentences. These three words can replace each other freely in certain III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sentences, and sometimes replacement can’t be achieved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conditions. Chapter four observes the factors of conducing selections and limits. Phonetic forms, semantic expressiveness, speakers, listeners and occasions can influence the selections and limits. Chapter five summarizes the full article and puts forward expectation. Key words: Auxiliary words; deng; deng deng; shenme de; Attached objects; Rules of occurrence and replacement selection; Rules of limits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论文属于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1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1 绪绪 论论 1.1 背景及选题背景及选题 要学习、研究汉语语法,就不能不重视对汉语虚词的学习和研究 《马氏文通》是学 术界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的开端。
马建忠先生“觉得汉语中有相 当一些可以用以传信、传疑,起辅助作用的虚词,似乎很难归入西洋传统语法词类 体系中的任何一类,因此就在继承传统语文学的‘助辞’ 、 ‘助字’的基础上,创造 性地设立了一类与其他虚字并列的‘助字’ ” ①助词的观点开始确立之后的主要汉 语语法著作,如《中国文法要略》 、 《中国现代语法》 、 《中国话的文法》 、 《暂拟汉语 教学语法系统》 、 《语法讲义》等都继承了这一观点,把助词作为单独一类保留了下 来但是对于助词的界定,学术界却一直难以形成统一的共识现代汉语中一些不 好归类的虚词,不少学者就选择把它们归入助词 《马氏文通》中的“助字”包括语 气词 《助词说略》 ②中认为“助词”可以是语气词加上语气副词 《暂拟汉语教学语 法系统》(1956)认为助词一种特殊的虚词,分之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语气助词 三类正因为在助词的划界问题上各家有各家的主张,所以吕叔湘先生(1956)感 慨到汉语助词似乎成了一个“收容‘编余’的杂类” 马真先生(2004)也提到“现 在一般说的助词是一个大杂烩哪一类都不好归进去的词往往就放到助词里了从 某个角度说,助词是汉语词类划分中剩余词的收容所。
”关于助词的次类,目前分得 最细的是张谊生(2002)的分类张谊生以描写的方式系统地将助词分为几个次类, 列出了各次类的主要代表词并且在助词次类中明确提出了“列举助词”的概念 “所 谓的‘列举助词’ ,就是指那些附在被列举的词语后面,表示或协助表示列举关系的 助词 ”并且指出“等” 、 “等等” 、 “什么的”都属于列举助词 本文不打算讨论助词的划界问题,而是受张谊生提到的列举助词的触动,在助 词集合内选取几个代表词( “等” 、 “等等” 、 “什么的” ) ,在共时平面,从横向、纵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