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本教育的含义与概念.docx
5页心本教育的含义与概念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心理系、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 吴发科我们认为,现代教育要倡导心本教育那么,心本教育是什么?一. 心本教育的含义何谓心本教育?心指“心品”,人的心理品质,心本指“以心品为本”、“以心为本位”, 心本教育一是指对学生进行心品培养,另一是指学校教育和管理以心为本,以心为先,从“心” 开始的教育思想何谓心品?心品是泛指人的心理品质,也特指个体的心理品质人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 个体的人格、个性、心态等因素,还包括自信、认知、情感、意志等的因素何谓以心为本?以心为本是指学校教育和管理以学生的心品为本,强调教育以“心”为 核心、以心为本位,一切教育要以学生的良好心品的塑造为目标,以学生的良好的心品培养 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强调良好的人格、个性、心态、自信、认知、情感、意志等的心品素质 是人的全面发展、学会做人的基本条件,强调教育过程师生人格上平等、在人格平等的基础 上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格和自尊何谓以心为先?强调人的心品塑造的重要性,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良好的心品素 质,强调个体的心品、心灵状态是个体发展的先决条件,强调对学生的心品教育要放在学校 教育的第一位,强调只有学生良好的心品因素,才能保证其他教育的入手和实施。
何谓从“心”开始? 一方面强调育人要育心、育人先育心,另一方面强调学校一切教育 包括学科教学,要考虑学生心理接纳的意愿,要让“学生愿意接纳”开始,教育教学才富有 效果二. 心本教育的概念总的来说,心本教育概念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狭义的心本教育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也即是对个 体进行心品教育(如下式)心品教育就是指对个体学生进行“健全人格、良好个性、和谐 心态”等方面的心品培养所谓人格,《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 质、能力的特征的总和所谓个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个性是指个体在一定社会环 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特性有专家对个性的解释,所谓个性,从心理学角度讲,通 常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能力、性格、动机、 兴趣、意志、情绪等从哲学角度讲,人的个性就是人的个体性,就是人和他人的不同特征, 包括生理、心理的和社会的特征的总和・显然,人的个性有良好个性和不良个性之分狭义的心本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品教育人的心品有差异,每个个体的心品素质不同,甚至有个别人的心品还存在严重缺陷, 如情绪障碍、人格偏差、退缩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和人格偏差等问题。
应该说,任何人或多 或少都有心理问题,只是程度的轻重不同,出现的时机和频率不同,需要教育和的程度 也不同,有的通过教育能自我调适,有的需要咨询,有的甚至需要心理治疗因而对人 必须开展心品教育目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对全体学生开展心品教育,全 面提升学生个体的心品素质,而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也是心品教育 那么,狭义的心本教育的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心品教育(如图所示)狭义心本教育一一心品教育示意图第二层面是教育学、哲学意义上的概念一一广义心本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理念,也即包 括心品教育在内的一种教育思想理念(如下式)心本教育思想认为,教育以人的生存、人 的发展为本,而人的心理品质是人的生存、发展的前提和重要条件,只有人的良好的心理品 质,才有人的良好的生存、发展可言,因而教育要以心为本,从“心”开始心本教育思想 与其他教育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思想,而且还有心理教育学科依托 广义心本教育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广义心本教育=二心品教育+心本教育思想前者是心理健康教育,从教育对象的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侧重对教育对象的个 性品质、心品素质的构建和塑造后者是教育思想,从教育者的教育思想方法入手,是强调 教育以“心品为本”,强调重视学生心理需要和生存、发展需要的一种教育思想理念。
心本 教育思想既重视人的生存、发展的心品性与适应性,又重视人的生存、发展的独立性与自主 性具体来说,心本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还包含如下的概念:1. 心育乃教育之母心育乃教育之母就是强调心育的基础性、根本性和本源性强调教育以心为本,从“心” 开始,实际上就是树立心育乃教育之母的概念,就是强化心育母体的基础作用、根本作用和 本源作用、孕育作用有教育学家认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诸育,德育为先 心本教育思想认为,心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要“为先”而且要为本,其 主要原因是,人的心品素质影响和决定人的认知、思维等心理过程和一切行为过程,其重要 性就在于此一个人的心本状况一一心品素质,直接影响到教育效能(包含他自己的学习效 能),即一个人的心理品质直接影响自己学习效果例如学习心理品质、品德心理差,则学 习成绩差、行为表现差,智育和德育难有多大效果一个人的心本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其人 际关系和命运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品质是由自我认知、个性、自信、情感、意志等因素所构 成和反映的,这些心理因素的优劣,直接影响人的心品素质,直接影响人的学习、工作、行 为和人际关系,从而影响到一个人的命运。
因此,心品教育是根本,教育要以心品教育为本, 要从“心”开始,心育乃教育之母2. “两元结构”与关系平等性心本教育思想认为,人在社会中的各种关系是一个平等关系的“两元结构”体系首先,心本教育思想认为,无论是教育关系、管理关系或是工作关系、人际关系,都存 在着关系的“两元结构”,即施教者与受教者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下级与上级关 系、父母与子女的教育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同事与同事关系、朋友与朋友关系,甚至是夫 妻关系,都是“两元结构”,其关系是“两元结构关系”其次,心本教育思想强调两元之间的关系平等性,即强调两元关系之间是平等的,没有 以谁为主、以谁为中心之说,也即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父子(母子)之间、人际之间都 是平等的一一这种平等主要是指人格上、心际上的平等,没有心际之间的高差、没有心际之 间的等级只有这种心际间的平等,才有心际距离的接近,才有沟通的融洽,才有教育、管 理和工作的良好关系和有效的教育、管理和工作结果3. “共同愿景”与认知统一性企业管理学将心本管理思想作为管理学的第三次理论革 命一一企业管理从过去的“物本管理”走向“人本管理”再走向现代的“心本管理” 20世 纪50年代以前,企业管理学提倡“以物为主体”的管理思想;至120世纪60至70年代,以 马斯洛(Maslow,1908-1970)、罗杰斯(Carl.R.Rogers,1902-1987)等人为代表的美国的人本 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思潮晚勺出现,企业管理学提倡“以人为主体”的管理 思想;进入21世纪初期,企业管理学提倡“以心为主体”的管理思想,主张管理“以管心 为本”。
因此,心本管理思想有一个概念:企业管理围绕着全体职工一致认同的企业发展目 标来开展这样,企业管理过程就形成一个全体职工一致认同的“共同愿景”,也叫“共同 心境”围绕着“共同心境”的管理是心本管理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心本教育思想认为,“共同愿景”或“共同心境”实际上是人的心理认知统一性没有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元之间的“共同愿景”和心理认知统一性,教育是难于施展和难有效果 的因此,心本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共同愿景”与心理认知统一性4. “以心为主体”与彼此向心性当前学校同时存在两种教育思想:传统教育思想主 张教育以教师为主体、为中心,教育教学过程学生跟着教师转,结果造成师道尊严,造成制 约人性自由和约束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校教育管理有时出现对学生的人格伤害、自尊诋毁 和人身体罚人本主义思想强调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认为教育教学要从 学生的生存、发展需要出发,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过程要围绕学生而展开,结果造成 教师难于施教,班主任不敢严格管理,造成班级管理出现“小霸王”、“小捣乱”,家庭教育 出现“小皇帝”、“小贵族”,难以教育引导心本教育思想认为,这是学校教育思想之间冲 突的结果、教者与学者之间心际隔阂的结果。
心本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教学不是以教师为主 体、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教育教学是以心为主体,以心为中心,教与学 是一个整体,不可人为的分割,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像两个星球相互绕着运转,谁都不能偏离 运转的中心,否则教学无法运转,而这个运转中心就是“以心为中心”教育只有以心为主 体,以心为中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教学关系才能正常运转、和谐运行,教育教学才有 最佳效果教育以心为本,从“心”开始,就是强调教与学之间以心为中心、以心为纽带, 联结师生之间教育的心际,才能保证教学相长,实际上是强调师生向心性家庭教育、社会 教育也是如此因此心本教育是心际关系的纽带5. “从心开始”与教育基础性首先,心是人的心理现象的载体人的自信靠心、情 感变化靠心,意志力靠心;而且人的感知靠心、认知靠心、思维靠心、思想靠心、信仰靠心、 道德靠心、信念靠心;人格实际上是指人的心品,个性是指人的心性由此可以说,心是人 的心理现象的载体,是否可以说,心理机制是人的心理现象出现、变化的支撑其次,心是 人的认知的宝库人的认知靠心,认知实际上是心的认知;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看法、认识 或改变态度,实际上是心对事物的认同。
这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和一条基本规律心理 咨询中常常采用的认知疗法,就是依据这一基本原理来进行咨询和治疗的其三,心是人的 行为的驱力人的认知决定人的行为,而人的认知靠心,因而心是人的一切行为的驱动力 例如,教育靠心、学习靠心、工作靠心、人际关系靠心、生活态度靠心其四,心品决定人 的心理和行为的质量人的心品素质直接影响人的心理,故有心态、心象、心际、心机、心 容的优劣之分;也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人的行为的质量,故有行为好坏的后果因此心本教育 主张教育要“从心开始”,充分注重心品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三. 心本教育的实质认识心本教育的实质,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予以理解:首先,心本教育是心品教育这是狭义的心本教育,是指学校以培养学生良好心品为目 标,以积极心理学等理论为指导,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主体,以心理教育方法为途径 的心品教育狭义的心本教育,可以理解为心理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即以培养“健 全人格、良好个性、和谐心态”为本体的心理教育同时,它也是指家庭的心品教育,即家 长对子女开展良好的心品教育其次,心本教育是教育思想这是广义的心本教育,是指以“心品为本位”的教育思想 心本教育思想的本质是“心品本位”教育观,它强调教育以心为本,从“心”开始,强调教 育要“入心见效”。
心本教育思想认为,育人先育心,只有人的“心品”好,才能最有效的 接受教育,才有人的知识、文化、能力等的素质,也才有“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可能如果说“人性”是人的最本源、最本能、最本性的东西,是相对稳定、比较顽固的东西; 而“德性”是人的社会化目标、社会规范和标准所要求的东西,是人性“被痛苦改造”后的 东西;那么说,“心性”是人在“人性”与“德性”之间的心理适应、心理调适的东西片 面强调“人性”的需要,“德性”将难于教育和存在;而片面强调“德性”,“人性”将潜意 识的抵制和产生内心痛苦;只有强调“心性”和发挥“心性”的作用,人才会在“人性”与 “德性”之间找到心理平和从这一意义上说,“心性”教育本身就体现“心品本位”教育 观而只有倡导“心品本位”教育才是最好的尊重和体现人性,才能最有效的达到德性要求 由此可见,“心品本位”是心本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打靶要打心,教育要入心心本教育思想是在对人本教育思想的深入反思、批判的基础 上,继承和发展了人本教育思想心本教育思想是人本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对人本教育思 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