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弥尔顿的失乐园.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笛音
  • 文档编号:15911942
  • 上传时间:2017-09-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9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 弥尔顿的《失乐园》中撒旦形象分析约翰·弥尔顿是 17 世纪英国最著名的诗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政论家,是欧洲 17 世纪进步文化的基石他从小受人文主义的教育,反对封建礼教,反对不彻底的英国宗教改革,同时他又鼓吹自由、平等、博爱,强调弑君无罪论,被称为启蒙思想的先驱者在新旧思想的搏斗中,在困苦艰难中写出诗作《失乐园》全部诗长达万行,分十二卷,是一部以圣经为题材的史诗通过《失乐园》一诗作者从作品思想内容出发,赋予这个古老的故事以新的内容艺术再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同时弥尔顿通过对主宰宇宙的上帝、魔鬼撒旦和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等不同人物的塑造以及对他们的褒贬毁誉,体现了诗人创造史诗的深邃寓意值得我们从各个角度去研究、去讨论有关《失乐园》的长期争论几乎都集中在对于撒旦这一人物的看法上因此,对于撒旦这个人物的正确理解是如何欣赏弥尔顿这部史诗的关键 现在我们就探索一下撒旦这个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人们一直以来从不同的角度对撒旦的艺术形象进行阐释,认为撒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所以关于撒旦的形象研究在西方有“撒旦主义派”、“正统派”和“调和派”他们有的研究撒旦形象的革命性,有的研究撒旦形象的宗教性。

      首先,撒旦是魔鬼的化身,教唆人类堕落的元凶因为在诗中撒旦是神的对立者,他嫉妒神子在天上的地位,要求凌驾于一切法律和权利之上,享受绝对自由,于是率同叛逆的天使反抗上帝,战败被打入地狱之后仍设计报复当他意识到自己不是上帝的对手后,转而偷入上帝创造的伊甸园百般引诱亚当、夏娃违背神的旨意,偷食禁果使其开始沉沦,把人类作为报复的工具阴谋得逞之后得意而去,留下灾难和痛苦让人类的先祖独自承受,他为了自私的目的毁灭了他人在弥尔顿看来谁侵犯了他人的自由,那个人便首先失去自由,变成一个奴隶撒旦正是这样的人,因此他将是自己罪恶的奴隶,必定要坠入罪恶的深渊从这个意义上说,撒旦的失败与堕落体现的不是上帝的万能,而是弥尔顿的 思想同时撒旦还是“罪”和“死”的根源他从头部生下女儿“罪”,然后与之乱伦生下儿子“死” “罪”和“死”又交媾生下一大堆怪物罪”和“死”来到人间给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痛苦其次,撒旦身上也体现了其英雄气概和崇尚美撒旦能得到众多学者的赞叹在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个形象身上体现了意志的自由无论后来撒旦变得多么的渺小和可憎,也不论他的内心多么的痛苦和悔恨,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永不屈服的自由意志不曾改变过正如尚明翰( 1999)在文中指出的那样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不屈的自由意志在浪漫主义诗人和弥尔顿的心中引起了共鸣。

      一方面撒旦不是泛泛之辈他仪态威武,声音宏亮,意志坚定,勇于冒险,富有谋略,在地狱发表演说时,整个地狱都想起回声他身穿金甲,佩戴利剑,背负巨盾,手持长矛,身材魁梧硕大,有帝王般的威严,能够上天入地,潜身变形,他在统帅叛军向全能的上帝挑战失败之后,陷入地狱之中,依然保持他的王者之风,高呼自己有着不挠的意志,热切的报复心,永不屈服和永不退让的勇气,并非什么都失去,声称自己宁愿在地狱为王,也不愿在天上称臣这正体现了撒旦是一位深陷逆境,为自由而战的英雄,他性格中具有叛逆者的英雄气概的这一面在史诗的前两卷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再次,体现了撒旦是人兽的综合体撒旦一直被认为是黑暗之源,罪恶之父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黄金法则束缚着人们对撒旦形象的全方位剖析虽然撒旦身上有着邪恶的因素,但是在他的思想里面仍然有一些可取之处从这个角度来讲,他是神人鬼兽的 综合体他拥有神的智慧与坚强意志,人类的情感与愤怒,魔鬼的狡诈,野兽的欲望正是由于这四种因素组合的不平衡性,使他扭曲了意志成为魔鬼撒旦在被打入地狱以后,天使的光芒虽然这样削减了,但他仍比众天使光亮得多,仍保有身为君主的威严他的脸留有战斗的痕迹,眉宇之间仍透露着不屈不挠的神色。

      带着天使的余晖,他号令群魔:“胜利者的狂暴,都不能叫我改变初衷,虽然外表的光彩改变了,但坚定的心志和岸然的骄矜,决不改变 ,,帝王般的形象和振奋人心的语言,分明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岸的、崇高的神性灵魂,而并非一个单纯的魔鬼当撒旦还没有背叛的时候,这个天国中高级别的天使也像其他天使一样,每天都向上帝献上清晨的赞礼,不断欢呼- 2 - 开辟天国的丰功伟绩,高唱赞歌但是撒旦逐渐看出了这些举动后面隐藏的虚伪之处,并厌恶了这种伪善的行为他认为由此保持的高贵地位玷污了神的真诚,纵使在天国中享有永恒的生命和显赫、安逸的生活,那也是一种无聊的永恒和不自由的轭下奴隶的生活于是,其内心萌动发起罪恶念头,要“升到高云之上” , “和至高者平等”,最终发展为叛逆意志,决心向上帝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说,撒旦的这种叛逆意志才是神性的终极体现撒旦充分运用其聪颖的头脑成功说服管理地域大门的堕落女神,是她取出不详的钥匙,人间万祸的媒介;将巨大的格子吊闸高高地拔起来,那吊闸坚固、沉重,除了她,即使用全地域天使的力量也拔不动他集智慧与勇敢为一身,在第二卷中,面对奇丑的可怕怪物的恫吓,毫不惧怕,毅然反抗同时,撒旦做事具有计划性,他把每一个生物都详细调查过,发现蛇是野地里全部生物中最灵巧狡猾的。

      经过深思熟虑,才作最后的决定,选择蛇,欺诈的小鬼,为最合适的工具由此可见,成功诱使夏娃食禁果的过程体现了撒旦的缜密谋略撒旦凭借自己的号召力登上首领的宝座,并且不断地学习经验在与天军战斗失败后,他具体分析了占况,认为战败的原因在于武器,于是改进了武器装备呼吁伙伴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重新部署和准备,凭武力和智力,在宇宙挑起不可调解的持久战,反抗上帝的虐政当他主动承担任务,出去破坏人类世界、成功诱惑人类始祖后,回到地域他以天军最低级士兵的姿态,隐蔽地从众人中间走过去,从地域的大殿门口进到里面,悄悄地登上他的高座,在华丽地天灵盖之下,高台的上端,放射着帝王的光环见此大能的领袖回来了,便欢声雷动这一切,充分证明了他这个学习型领袖在其跟随者中的威望在“天上大年”(据说诸天每三万六千年有一次大循环,回到原点的那一年叫天上大年)的一天里,上帝命令所有的天使来他的住处,当天使们簇拥在上帝周围排成广大无比的圆圈时,他们发现上帝怀里抱着个孩子上帝宣布他的独子诞生,并在这圣山上受膏就位这件事情激怒了撒旦他厌倦了永远卑躬屈漆地侍奉上帝,憎恶这种不平等的天界的等级制度《失乐园》第五卷记载撒旦对众天使发表演讲,提倡平等自由,反对上帝的神权统治。

      他的高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我没错认你们,你们必也自知都是天上的子民,本来不从属于谁,即使不完全自由,却都自由,平等地自由 ; 因为地位和等级,跟自由不相矛盾,可以和谐地共存那么,论理性或正义,谁能对平等的同辈冒称帝王而君临?论权力和光荣,虽有所不同,但论自由,却都是平等的我们本来没有法律,也不犯罪,怎能拿法律和救令压在我们头上?”可以说,这是撒旦为自由平等的取得做出了最有力的呐喊,后来他凭实力登上高位,独立承担了一个艰险的探索,将自由意志推向顶峰撒旦这个形象十分雄伟,在凶险的地域背景衬托下,他的战斗决心表现的更鲜明具有崇高美的叛逆者形象,塑造了一个不愿做奴仆,不向上帝折腰,只要自己做神的颇具叛逆精神的撒旦形象他有勇有谋,桀骜不逊,在战败被打入地狱之后,依然能有着不屈不挠的勇气,堪称革命家和野心家撒旦深谙运用心理战术的方法他激愤人心的演讲召唤了三分之一的天使反抗上帝,寻求自由同时,由于他掌握了夏娃的心理,使她对蛇没有了芥蒂,相信蛇正是由于吃了禁果才变得聪慧理智的他利用夏娃渴望智慧与理性的心理成功地促使自己这次诱骗行动圆满完成撒旦这形象中,应当看到一个个人主义者的面貌,他认为自己个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是整个宇宙的中心。

      面对上帝的权力,他会失去理智的反抗,不惜令其追随者付出鲜血、惨痛为了成为天地的统领,他诱使纯洁的人类始祖走向罪恶撒旦的好战的、无止境地力求肯定自己的那种个人主义性格在《失乐园》中有所体现在诗歌中,撒旦首先被描述成为一位与上帝为敌的反叛者撒旦意识到,上帝把他置于高位并非出于善意和仁慈,而是出于自私的目的,向撒旦索取永恒的谢意和服从,这种自尊和不公平导致了第一次反叛,也促成了后来的再次反叛,即使在失败后明知向上帝乞求怜悯就可以求得解脱也拒绝臣服,而是要继续抗争所以在撒旦看来,他反上帝是为了追求自由,争取平等然而,揭竿而起的撒旦并未能如愿,他被上帝打入地狱面对着失败后的惨象,撒旦毫不在意:撒旦宣言:“行善不是我们的任务,作恶才是我们唯一的乐事,这样才算是反抗我们敌对者的高强意志如果他想要从我们的恶中寻找善的话,我们的事业就得颠倒目标,就要寻求从善到恶的途径如果我不失算,定会屡次奏效,使他烦恼,搅乱他极密的计划,使他们对不准所预定的目标他首先破坏宇宙的中心,后来的人类也是由于他的诱导,失去了乐园 3 - 这集中体现在他失败后引诱人类的图谋上,在伊甸园中线是化作蟾蜍给夏娃托梦,被天使识破后又潜身蛇体,凭那巧妙地言语成功地引诱了夏娃,使人类失去了乐园,同时也使自己真身难复,真的变成了蛇。

      虽然撒旦经历了由反抗者到引诱者的转变,但是其性格的反抗性是主流,他反抗上帝的独断专行,争取自由平等,即使是作为引诱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上帝的反抗撒旦作为地狱之王,并不是正义的化身,而是邪恶和受惩罚的代表同时,在他身上也充斥着渺小,猥琐的因素《失乐园》记录了撒旦从一个敢于向万能上帝挑战的叛逆英雄堕落为一个不敢直接向上帝复仇而去伤害两个从未得罪过他而且永远不会也不能加害于他的弱小生灵的懦夫,但可以暂时劈开当场被逮的难堪、恐惧撒旦经历了战争失败的颤动,但痛定思痛后的结论是这次战斗失利主要在于武器装备上吃了亏,非战之罪也,所以应该发明一种厉害的武器同时,他得意地宣称他已发明了一种武器,是“长圆中空”的机械,实际是后世人间所用的大炮但后来这种武器也被制服,同伴们被压在山下,盔甲破裂,插进他们的体内,痛楚难忍那是一场毁灭性的战争继而撒旦诱惑亚当、夏娃,最终受到惩罚,化为蛇身,终日啃噬尘土可以说,撒旦在不断的受挫过程中蜕变为一个被异化者的形象他一直进行着战斗,从未停止过反抗这巨大的压力以及自我的丧失扭曲了他的心理及性格,最终使之被异化撒旦形象的时代意义王朝复辟后( 1660 年),弥尔顿双目失明,但仍坚持创作。

      《失乐园》弥尔顿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对圣经故事的改编反映了其在王政复辟后内心的痛苦以及对资产阶级始终不渝的态度长诗通篇贯穿了诗人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撒旦对上帝的反抗,展示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而撒旦失去天国的乐园和亚当、夏娃失去人间的乐园则寓意着资产阶级的失败和封建势力的复辟撒旦是诗人精心塑造的一个坚强不屈,反抗权威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形象,也是《失乐园》中最具有争议的人物形象颇具人性色彩的撒旦性格又表现出很强的双重性撒旦敢于反抗,坚决斗争的意志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家的风范同时,撒旦内心的自傲、狡诈又暗示了资产阶级失败的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出于道德堕落、骄奢淫逸而惨遭失败纵观撒旦反叛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体会到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与失败撒旦在《失乐园》中扮演了个人主义者的角色,这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崇拜盲目的追求自我的思想受到了弥尔顿的批判撒旦的不向强大势力屈服的自由意志在革命者弥尔顿身上产生了共鸣弥尔顿所处“宗教战争”时期随着欧洲资产阶级兴起,自然科学迅速发展, 17 世纪中叶以后,宗教宽容思想开始形成弥尔顿现实生活的工作提倡宗教自由,正是撒旦反对上帝的权势所作的工作。

      弥尔顿继承了十六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想,他肯定人生,但否定无限制的享乐这反映了弥尔顿的清教思想撒旦形象的现实意义撒旦形象之于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撒旦的性格特征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正如撒旦,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善和恶两个因素其实,用来诱惑我们的是苹果,而玷污我们灵魂的是罪恶因而,撒旦的堕落对于人类是一个惊醒:人类应该发挥正义的力量,而不应该让身体里的善恶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