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1.ppt
40页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2009年10月,前 言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目录,,前 言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财政部、人口计生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09〕70号),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卫生部在总结各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制订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以下简称《规范》)本《规范》分为10个类别,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和处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在各项规范中,分别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内容、流程、要求、考核指标及服务记录表单等作出了规定《规范》所列服务内容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其中部分检查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考核指标标准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记录表单应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统一管理《规范》主要作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参考依据,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参照执行。
《规范》所列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并合理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接受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规范》的基本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本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本《规范》也可作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依据鉴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进行调整,目前《规范》暂作为试行版本,卫生部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规范》进行修订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二、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5.农村地区在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可增加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和变更情况,及家庭成员主要健康问题,社会经济状况,农村家庭厨房、厕所使用,禽畜栏设置等信息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 3.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 3.对于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5.农村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结合三、服务流程 (一)确定建档对象流程图,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所有0~36个月儿童 二、服务内容 (一)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其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婴幼儿保健手册》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和发育评估 (三)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特别是2、4、5、15月龄时随访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之间的儿童喂养、患病等情况,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儿童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对发现有轻度贫血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四)根据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状况增加随访次数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中、重度贫血等发育异常儿童分析原因,及时转诊 (五)每次预防接种前,均要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禁忌症的评估同时为满足生长发育监测的需要,除上述规定的访视和随访时间外,在儿童每次接受免疫规划范围内的预防接种时,应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生长发育监测图上。
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儿童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含乡村医生)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 (三)按照国家有关儿童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儿童健康管理 (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必要时可通过妇幼卫生网络外的途径收集、核对儿童数 (五)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六)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程序时相结合 (七)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五、考核指标 (一)新生儿访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活产数×100% (二)儿童健康管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36个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36个月儿童数×100% (三)儿童系统管理率=年度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36个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36个月儿童数×100%六、附件 1.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2.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3.1~2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4.3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5.男童年龄别体重 6.男童年龄别身长 7.女童年龄别体重 8.女童年龄别身长,,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姓名: 编号□□-□□□□□,填表说明 1.姓名:填写新生儿的姓名。
如没有取名则填写母亲姓名+之男或之女 2.出生日期:按照年(4位)、月(2位)、日(2位)顺序填写,如19490101 3.身份证号:填写新生儿身份证号,若无,可暂时空缺,待户口登记后再补填 4.父亲、母亲情况:分别填写新生儿父母的姓名、职业、联系、出生日期 5.出生孕周:指新生儿出生时母亲怀孕周数 6.新生儿听力筛查:询问是否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若做过,询问是否通过;若未做,建议家长带新生儿到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并及时随访和记录筛查结果7.查体 眼:当外观无异常,婴儿有目光接触,眼球能随移动的物体移动,结膜无充血、溢泪、溢脓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耳:当外耳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婴儿能对摇铃声(或击掌声)作出反应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鼻:当外观正常且双鼻孔通气良好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口腔:当无唇腭裂、高腭弓,无口炎或鹅口疮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心肺:当未闻及心脏杂音,心率和肺部呼吸音无异常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腹部:肝脾触诊无异常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四肢活动度:上下肢活动良好且对称,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皮肤:当无色素异常,无黄疸、发绀、苍白、皮疹、包块、硬肿、红肿等,腋下、颈部、腹股沟部、臀部等皮肤皱褶处无潮红或糜烂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其他相应异常肛门:当肛门完整无畸形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外生殖器:当男孩无阴囊水肿、隐睾,女孩无阴唇粘连,外阴颜色正常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8.指导:做了哪些指导请在对应的选项上划“√”,可以多选,未列出的其他指导请具体填写 9.下次随访日期:根据儿童情况确定下次随访的日期,并告知家长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姓名: 编号□□-□□□□□,,填表说明 1.填表时,按照项目栏的文字表述,将分类数字填写在相应的检查月中若有其他异常,请具体描述—————”表示本次随访时该项目不用检查 2.体重、身长:指检查时实测的具体数值并根据卫生部《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判断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在相应的“上”、“中”、“下”上划“√”。
3.体格检查 (1)满月时:皮肤、眼、耳、鼻、心肺、腹部、脐部、四肢、肛门/外生殖器的未见异常判定标准同新生儿家庭访视2)3月龄时: 皮肤:当无皮疹、湿疹、增大的体表淋巴结等,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眼:当无斜视、结膜炎、泪囊炎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耳:当耳道无异常分泌物,无外耳湿疹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出牙数:按实际出牙数填写 心肺:当未闻及心脏杂音,肺部呼吸音也无异常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腹部:肝脾触诊无异常,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脐部:无脐疝,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四肢:上下肢活动良好且对称,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外生殖器:男孩无阴囊水肿,无睾丸下降不全;女孩无阴唇粘连,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3)6月龄和8月龄时:皮肤、眼、耳、出牙数、心肺、腹部、脐部、四肢、外生殖器的判断标准同3月龄3)6月龄和8月龄时:皮肤、眼、耳、出牙数、心肺、腹部、脐部、四肢、外生殖器的判断标准同3月龄 4.户外活动:询问家长儿童在户外活动的平均时间后填写 5.服用维生素D:填写具体的维生素D名称、每日剂量,按实际补充量填写,未补充,填写“0”。
6.发育评估:按照“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的运动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