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练习册七年级上册答案.docx
12页语文练习册七年级上册答案二、修辞手法:拟人、排比、反复语气:疑问、猜想、无可奈何表现的思想感情:童年鲁迅告辞百草园时的依恋心情三、1、翻开断砖找蜈蚣;用手指按住斑蝥的脊梁;拔何首乌的根;摘覆盆子2、乐园:欢乐的园地趣味:使人开心、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征在文中,这两个词表现了一种美妙的童趣、奇怪的童心 1、一个智力受损的男孩将自己得了“分”的作文,献给妈妈做生日礼物2、要点:虽然他“只能写三五行”,但写出了自己内心的美妙愿望他的愿望真挚动人,既是对爱的期盼,也是他的爱的表达;以漂亮的花朵来比方他的作文,是很恰当的,正如末段所说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久不会,它朝气勃勃,永久垂着绿阴,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3、表现出小男孩专心、仔细的程度之深4、由于教师有爱心,像妈妈一样关怀、爱惜孩子5、动作(神态、心理、细节),表现了妈妈的欣慰和对孩子的爱6、略2 雪地贺卡 一、1、原意是“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憎恨”,在这里,消逝了原来的贬义颜色,表现了“我”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怜悯和关爱的珍惜2、略二、1、略2、在现在与将来这段时间里,梦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这是很可珍贵的,让它成为一种自我心灵的“隐秘”可以确定在来日的某一天,她会明白当她在将来说起往事时,就不是某种煞风景,而是一种亲切的、带着微笑的怀恋3、略 1、对于别人患病灾祸感到庆幸、欢乐贬义颜色消逝淘气、顽皮2、(A)教师捧着贺卡,如同捧着一颗颗童心,因此感动得眼睛湿了;(B)年轻的语文教师多么盼望自己的学生也能送一张贺卡给自己,但这或许是奢望,所以难过难受得眼睛湿了;(C)“我”为当年的行动而感到快乐,所以“我”眼睛湿了3、这个善意的撒谎是为了劝慰教师,让她感到她的学生都爱她并祝愿她同时也蕴含了我对同学们的行为的不满,想借此弥补4、当年那张小小的贺卡暖和了我的心,给了我前进的动力,使我决心在训练这个百花园中做一名精彩的园丁5、略比拟感悟阿长与《山海经》 拣麦穗 一、不佩服、最厌烦、无法可想——磨难——宏大的神力、特殊的敬意——新的敬意二、1、“我”是一个对新颖事物有奇怪心,爱憎清楚的孩子阿长是一个真诚、热忱、纯朴、和善、关怀帮忙孩子的劳动妇女2、一个是反语,有讽喻的意味,而另一个则有歌颂的意味3、记叙,抒情肤浅思念、感谢 1、有权利的“公仆”、平民百姓、平凡的小市民、唯唯喏喏的人、可怜的“别里科夫、势利小人”2、略3、有价值的选择,在于你自己欢乐探究童年絮味 生命 一、1、可改成“替她去打架”,“经常能把对手战胜”原文大词小用,增加儿童的谐趣2、童真、童趣甲文中的“我”率真、稚嫩,乙文中的“我”俏皮、果敢,等等3、略二、《生命》一文是从一个成年人眼光来看孩子的得意其他的都是从儿童自己的眼光看儿童的生活的 1、用意:不想让小女孩再做类似的“傻事”宽慰小女孩:一个爱看书的小女孩犯了错误是应当可以得到原谅的,小女孩不必让“偷书”的罪名永久背在身上2、为女孩走出“偷书”的阴影,安康成长而感到欣慰为自己正确妥当的训练方式获得胜利而感到欣慰3、指教师的闪念道理:不应当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忙别人的时机4、认为“会更好”的理由如:对犯错误的孩子应当进展批判训练,批判是一种帮忙、一种警醒、一剂良药,只有这样,才能使她进展批判训练,会使她产生一种幸运心理,这样反而害了她认为“不会更好”的理由如:在当时特定的情境下,不问更好由于她已经知道错了,并且她幼小的心灵已受到极大的刺激和打击,假如这时候再对她进展批判训练,只会加剧她心灵的创伤,使她产生更重的负罪感,更难以从惊慌、内疚中解脱出来体验胜利一、积存与运用1、(1)záo;tuì;shú;sǒng;ào;xùn;bō;zhuó;dàn(2)臃;随;孀;谑;跚;侃;炮;霆;赖;鼎2、略3、略要点是说话得体可以和同学的说法比拟一下,看谁说的更得体二、1、画画;否认、批判;争辩、争论;哑口无言、无话可说2、想象大胆丰富,她的一些反常的想法和做法,实际上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描写句略)3、反映了中外艺术观念的差异,启发我们反思我们训练中那种因循守旧、排斥共性和创新精神的弊端三、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B酷烈;C覆盖2、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在老人的追逐下奔驰,“我”尽管比老人跑得快,但永久摆脱不了他执着的追逐3、大词小用,增加趣味,传神地写出了看瓜老人在这场追逐中终获成功的样子4、对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产生恒久影响的事5、老人是履行看瓜的职责,以行动对偷瓜的孩子进展训练(感悟略)四、作文略其次单元 秋日撷英精品赏读3 山行一、jìng;xiá;shuāng;sài;zhàng;yān;lè;qiāng;mèi;yǐ二、1、略2、改作“青”或“苍”不好由于“青山”与“苍山”都无法表现出深秋季节的山的特色:萧索、清寒,而在寒山的背景下望见一片“红于二月花”的枫叶,诗人是何等惊喜!3、改句不好由于“美”只是抽象的评价,而“晚”外表上只是点明时间,其实却能令读者想像到这样的画面:夕阳的晖映下,枫叶流丹,如闪耀着金红光线的彩霞,这样火红的颜色,才比二月春花更明丽,更生气勃勃三、如秋风之高爽清朗、秋月之皎洁清静、秋菊之傲霜怒放、秋叶之翩然沉着等等皆可重在共性感受 1、这里的“迷信”意思是“执着而虔诚地喜爱”2、“载着梦的船”比方梧桐树的落叶这个比方用得好,它形象地表达了纯真而又独特的想象:飘落的梧桐叶承载着种子的盼望3、一方面由于与自己一样喜爱秋天的朋友远在他乡,另一方面,感到,人们大都醉心于春天的温顺和夏天的酷热,却不会观赏秋天的严厉、成熟、神圣与深度4、由于认为秋天不会华而不实、急躁喧哗,它是宁静纯朴的,有着成熟生命的肤浅与严厉,又有像一树红枫那样热切殷实的盼望5、略4 天净沙秋思 一、略二、“昏鸦”令我们联想到是黄昏时乌鸦回巢的画面,这画面,有几许苍凉,更有几多温馨,令天际游子触目伤怀:连乌鸦都回到自己的家了,而我却照旧孤独地游走天际三、有道理同样是“古道西风”的背影,“瘦马”令我们联想到游子已经奔波得太久、太疲乏了,甚至可能境况困惑,连马都累瘦了;而若是一匹“骏马”,则让我们联想到骑马的应是英姿飒爽的侠客,正驰骋天地间,施展自己的理想二者意境大相径庭四、曲中之人之所以“断肠”,是由于他远离家乡,骑着瘦马冒着西风,漂泊在天际乌鸦归巢了,路人也回到了小桥流水边炊烟袅袅的家,而他,照旧漂泊这一切,怎不令他苦痛得有如断肠?五、略留意选取那些能表现意境的意象,假如富有共性,就更好了 一、1、由于西风吹送给一个多姿多彩的秋天2、有声:一切虫儿的唱歌;有色:水的澄清;有味:花的芳香3、(1)A句中写天,“庄重而纯净”,给予天空精神内涵,传达给读者的就不只是客观的天色,而同时包含了自己对天空的景仰与宠爱,所以A句更好(2)A句写鱼“两两三三,交头接耳地过去了”,联想丰富,恰倒好处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鱼儿们活泼得意的情态,所以A句更好(3)A句运用了比方兼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翠鸟比作“绿衣仙女”,又相应地写她早晨的啼鸣,“仿佛报道晨妆才了”,更显得娇媚得意,而天地间也因此显得情趣横生,所以A句更好4、将秋天的残荷、树叶、雁阵、苍烟轻云等景物都想像作春夏的景物,说明在心目中,秋天与春夏一要,都有盎然生气这样写,才更突出“感谢西风”的主题比拟感悟秋词 采桑子重阳 登高 一、略二、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四句都能表达高远的视野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竟然到了无边的程度,满眼都是,布满上下天地之间长江滚滚而来,奔流不断,具有了宽阔的时空感这两句有形有色,有声有状,有叠词对仗造成滔滔滚滚的声势;显出磅礴的精神气度,所以是诗中最有气势的诗句3、诗人多年仕途坎坷,漂泊不定、寄寓异乡;迟暮之年百病缠身,举目无亲,孤独潦倒重阳登高,萧索空旷的景物触动了他对国事民生的忧虑、壮志难酬的悲怆,也引发了他的羁旅之愁、苦病之悲 1、黄叶的形态是安静的,仿佛就是一座大理石的浮雕,颜色与线条都是最简洁的,却又是最和谐的想借此赞美黄叶成熟、沉着的气质和朴实无华的精神2、落叶的迟迟不愿落地,它的流浪者的姿势,或许正是在提示人们:成熟并不是死亡,消逝是暂的,制造是永久的……3、不好由于原句把黄叶比作“晒太阳的老人”,写它们“娴静地、笑眯眯地看着这世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叶的神韵:安详、沉着、豁达,对世界布满慈祥与期望假如改作客观的陈述,这一精神就难以传达了4、运用了拟人手法至于此中含义,言之成理即可欢乐探究秋颂 落叶 一、1、为了对下面所写的秋天的法桐进展反衬,以此渲染秋天的落叶给带来的感受——很残酷2、如:“感到温顺和美妙我甚至非常妒忌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我觉得这很残酷;“我突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非常的稚嫩呢”;“我于是很仰慕起法桐来,祝愿于它”3、重在谈出自己的共性感受,言之成理如:这是个很美的句子,它从形式和内容上都传达着一种轮回;而“悠悠”“寂寂”这两个叠词的使用,不仅精确,也使得美感加强了4、略能抓住事物“欢快到来,欢快又归去”的特征来谈即可 1、作用:首尾照应,点明主旨,提醒月亮对于大千世界的意义2、月亮照出的世界是变化无穷的得意与悲伤,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圆的完成;而人生,也只是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的一局部认为自己应当沉着面对人生的成败、生死、祝愿自己漂亮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自己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自己的力气3、文中引用“吴刚伐桂”的典故,是为了引出对“工作”的思索:人是否要以暂短的生命付之于不能休息的工作;也为下文参透生命中工作的意义作铺垫4、第⑥段中划线句的内容是在列举人生、世事都在周而复始地轮回运转,这正是月亮本身的“圆”的外形所带给人们的联想☆5、主要有:①写法上,都富于抑扬的变化,只是《对月》是先抑后扬,而《落叶》是感情上先扬后抑,再进入理性的扬;②对主题的表现上,都是借取客观景物来阐释人生哲理③作品的主题,反映了在同一时期的对人生的彻悟,具有同样的理性与豁达体验胜利一、语言积存与应用1、残、覆、缭、寥、绰、憬2、(1)wù;(2)chán;(3)zhì;(4)wà;(5)wǔ;(6)ē nuó;(7)zhǔ3、D.4、略5、不散的阴霾,在落木瑟瑟的大地上空沉吟在微潮的寒意中,远山好像正在做着凄清的梦,等待着迟到的飞霜风过处,唏呖呖的雨声宛如飘渺的横笛,要唱给瘦水中卸去红妆的枯荷而她却照旧伫立,照旧静默二、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奇妙地运用“姮娥奔月”神话传奇,借以表达自己英雄将迟暮却壮志难酬的内心冲突2、这里所说的拦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进一步说,这句词还可以理解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下列问题1、早晨,三峡是明媚的;中午,三峡是热闹的;下午,三峡是青雾覆盖,安静幽深;夜里,悄悄谧如眠(意思对即可)2、(1)(早晨)透亮的露水闪烁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雪白的霜;(2)(中午)(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