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大熊的储藏室》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2页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大熊的储藏室》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数字1-10的大小关系;2. 学生能够借助故事情境和数学游戏体验,认识10以内的数字和数量;3. 学生能够掌握1-10数字的顺序和不同形态的表示方法;4. 学生能够了解数学游戏的设计和玩法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通过与同伴协作完成游戏任务,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2. 着重讲述大熊光顾储藏室的故事情境,增强儿童的生态环境意识二、教学内容“大熊的储藏室”主要是一个数字的认知游戏,旨在帮助幼儿掌握数字1-10的大小关系和数量1. 教学重点1. 学习数字1-10的顺序和不同形态的表示方法;2. 认识10以内的数字和数量2. 教学难点借助故事情境和数学游戏体验,让幼儿更好地认识数字和数量三、教学步骤1. 教学准备1. 准备数字1-10的卡片,卡片上有相应数量的图案;2. 准备讲述大熊故事情节所需的教具:一个小桶、5个蛋糕、5袋糖果、5个草莓、10个石子、10张卡片、1座城堡、5只小动物、1个数字线2. 教学过程第一步:故事情境引入(约5分钟)1. 讲述大熊光顾储藏室的故事:储藏室里藏着丰富的食物和各种各样的东西,大熊为了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开始了在储藏室中的冒险。
2. 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是大熊,你现在想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你会怎么做?第二步:游戏规则介绍(约5分钟)1. 拿出数字卡片和相应数量的图案,将数字卡片放在一侧(从1到10),然后把相应数量的图案放在数字卡片上(如数字1卡片上放1颗糖果)2. 在地上画出一条“数字线”,排列数字线,并将卡片从数字1到10放在数字线上3. 规定在数字线上可以游走的小动物的种类并分发给幼儿,如蜗牛、蚂蚁、小鸟等等第三步:游戏任务(约20分钟)1. 小动物们要在数字线上找到相应的数字,并放上相应数量的图案2. 显示一张任务卡片,让动物协作完成任务完成后,将任务卡片翻到背面,以便统计完成的任务数量第四步:游戏整理(约5分钟)1. 幼儿将卡片和图案归位,将游戏规则进行整理;2. 教师和孩子一起对游戏收获进行分享和3.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充分地认识了数字和数量的关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在游戏中,他们需要相互合作,达到游戏的共同目标,同时还要正确地按照数字顺序完成任务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得到了知识,同时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优点和不足,并不断地进步同时,在讲述大熊的故事情境时,还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增加了他们的情感体验,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