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五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pdf
17页2015 年高三“五校联合质量调研”生命科学试题命题学校:同济一附中 ( 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单选题(共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用一台装有5 倍目镜和10 倍物镜的显微镜,观察一个面积为0.16 平方毫米的正方形, 视野中正方形的面积为 A2.4 平方毫米B8 平方毫米C36 平方毫米D400 平方毫米 2. 下列各组化合物所含化学元素种类相同的一组是 A丙酮酸、脂肪酸、乳酸B肌糖原、肝糖原、抗原 C胰岛素、性激素、秋水仙素D葡萄糖、核糖、肽聚糖 3细菌蛋白质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可通过肽链之间的二硫键维持稳定已知不同的多肽产物可因分子 量不同而以电泳方式分离下列图一左是一个分析细菌蛋白的电泳结果图,图中“- ”代表没加 还原剂,“+”代表加有还原剂还原剂可打断二硫键 M ”代表已知分子量的蛋白质,右侧数字 代表蛋白质或多肽的相对分子量根据左侧电泳显示的细菌蛋白质的结果,图一右列最能代表该 细菌原本的多肽结构( 注意:“ - ”代表二硫键 ) 的图案是 4图二为细胞中某生理作用部分过程的概念简图,关于此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该生理作用是光反应 乙处为线粒体基质X是 ATP H +不一定来自丙酮酸 此图所示过程发生粒体内膜 A. B. C. D. 5.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
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物X 的培养基中, 发现细胞无法使蛋白原形 成糖蛋白,则此药物可能作用于下列结构中的 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细胞膜 6. 某同学利用图三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 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 重复多次实验后, 结果发现AB 、Ab、aB、ab 的比值接近1:1:1:1以下关于该实 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 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 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 离的性状分离比 图 二 甲 乙 H++O2 e e H+ H + H+ Y X H2O H +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图三 图一 D图示每个容器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且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必须相同;但如果 两个容器中小球为同种字母,则每个容器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 数可以不同 7. 图四中符合固定化酶的特征的是 A. B. C. D. 8. 下面图五对有关实验结果曲线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甲图中O2%与呼吸速率的关系可知a、b 可分别代表酵母菌和乳酸菌 B从乙图可知对生长发育影响程度大且持续时间长的是生长激素 C从丙图中日照长度与植物开花前的时间关系可知,缩短光照时间可促使B 种植物提前 开花 D从丁图中生长素浓度对植物芽生长的促进作用可知,AB 段生长素浓度对根的生长起 促进作用 9.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把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 后症状的变化作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正确顺序是 A.先注射胰岛素,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再注射胰岛素 C.先注射胰岛素,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 10.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细胞可以看到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 叉互换,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研究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用根和芽做为实验材料皆可 甲乙 图五 底物 承载物 图四 承载物 酶 底物 C还原性糖鉴定试验中梨汁或甘蔗汁等无色富含糖的果汁皆可作为实验材料 D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可以用于多倍体育种,不能用于单倍体育种 11. 某基因 ( 14N)含有 3000 个碱基,腺嘌呤占 35。
若该DNA分子用 1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 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 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六1 结果;如果将全 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得到如图六2 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X层全部是仅含 14N的基因 B 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 1/4 CW层与 Z 层的核苷酸之比为1:7 Dw层中含 15N标记鸟嘌呤 3l50 个 12. 下列关于生物类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包括真细菌、古细菌和放线菌三类 B幽门螺旋杆菌和霉菌都是原核生物 C酵母菌和黏菌都是真核生物 D衣原体和支原体属于类病毒 13 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有些 则作用于胞内受体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息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 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图七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B神经递质和大多数激素属于第一信使 C第二信使通过调控细胞核内发生的基因的翻译过程发挥作用 D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14. 图八 1 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 情况(弯曲角度用表示) ;图八2 是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A只用图1 实验即可证明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B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可能形成相同的 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D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 点时,具有最大值 15. 人类的高胆固醇血症的纯合个体的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为正常人的5 倍,幼时患心脏病,这种 患者的概率为百万分之一而杂合个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是正常人的2 倍,易患动脉粥样硬化, 发生动脉阻塞,35 岁左右易患心脏病,约500 人中有一位杂合个体可判断其遗传方式为 A显性遗传B连锁遗传C完全显性遗传D不完全显性遗传 16. 有关细胞呼吸正确的 A.细胞呼吸的结果如果没有水的产生,就一定是无氧呼吸没有C02产生,一定是乳酸发酵 图六 图八 图七 B. 转运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 和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 实质上不完全是一种物 质 C.绿色植物体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合成的ATP通常比光合作用中合成的ATP多 D. 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到同一细胞中的叶绿体中被利用穿过3 层生物膜,扩散到相邻 细胞中的叶绿体中被利用,穿过5 层生物膜 17.下面图九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一天内某丛林水分的失与得(A、B)和 CO2的吸收与释放( m、 N、L)的变化情况(S 代表面积)。
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 SBSA0,则多余的水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 B若 SBSA0,且 SmSNSL0,则丛林树木同化作用占优势 C若 SBSA<0,仅从环境推测,当日气温可能偏高或土壤溶液浓度偏低 D从暗反应的角度考虑,若在一昼夜内SN+SL 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 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cm 2 的 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叶绿体光合作用速率=(2y-z-x )/6g/(cm 2h)(不考 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片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 处的实验条 件是 A下午 4 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 小时 B下午 4 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 小时 C下午 4 时后在阳光下照射1 小时 D晚上 8 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 小时 23. 图十二坐标曲线中的1 表示最适温度时反应物浓度与酶的关系,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或向反 应混合物中再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的分别是 A2、4 B3、2 C4、2 D. 3 、4 24. 如图十三在黑腹果蝇(2n=8)中,缺失一条点 状染色体的个体(单体,如图所示)仍可以存 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条点状染色 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若干这样的单体黑腹 果蝇单体相互交配,其后代为单体的比例为 A1 B1/2 C1/3 D2/3 25. 沟酸浆属植物中有两个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一种开粉红花,被红色的蜂鸟传粉;另一 种开黄花,被大黄蜂传粉。 将两物种控制花色的一对基因互换,两物种的传粉者也会随之互换 由此无法推断出的是 A. 花色是其传粉者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传粉者在传粉时被捕食的概率较低 C. 传粉者不同是两种植物间隔离的形式之一 D. 两物种的性状差异一定不是少数基因决定的 26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图十四示意图最能表明其原 因的是 27. 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现型现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A、a 和 B、 图十四 图十二 点状染色体 图十三 图十一 b,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 AABB高 50 厘米, aabb 高 30 厘米, 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得到Fl,Fl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3:3:2:2自交得到F2, 在 F2中表现 40 厘米高度的个体占F2比例为 A37.5% B 34% C26% D8% 28. 下图十五甲、 乙是人的心脏跳动一次产生血压的工作模式图,图丙是血管内壁造影模式图,图丁 是主动脉扩张程度的前后对照则下列关于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有 在血管 l 至 4 中,舒张压主要针对1、4 血管壁的压力而言 图丙血管内壁的粥样增厚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该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过高 2、 3血管壁的压力愈高,动脉管壁的扩张会发生图丁的变化 3 血管弹性下降,收缩压将升高,舒张压将下降 从图甲到图乙,收缩压逐渐减少,舒张压逐渐增大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29. prp s 蛋白 转变成 prp sc 蛋白并在神经细胞内积累时,能导致疯牛病。 图十六表示prp sc 蛋白的 形成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完成图中与过程的模板相同 B.遗传物质prp sc 以自身为模板进行复制 C.prp sc 出入神经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D.prp s 转化成 prp sc 时有正反馈效应 30. 下图十六为某动物的基因型及其减数分裂产生的某细胞简图,已知该动物产生右图所示细胞的几 率是 15% ,则该动物染色体上AE的交换值为 A. 20% B.30% C. 40% D.60% 二、综合题(共90 分) (一)分析回答有关生物进化及多样性问题:(11 分) 31生物 a 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