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奶粉企业应对国外奶粉冲击的策略研究.docx
7页我国奶粉企业应对国外奶粉冲击的策略研究 朱红博+梁大为摘 要:中国现是全球奶粉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而近几年我国奶粉市场一直遭受进口奶粉的冲击,特别在2008年后,中国本土奶粉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任度降低,增加了对进口奶粉的需求,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不断降低关键词:奶业现状,进口激增,冲击,对策1 我国奶粉进口贸易概况1.1 我国奶粉进口现状本文中,奶粉进口的数据是零售包装配方(海关代码1901101000)的统计数据根据联合国统计署UN comtrade数据库对2007-2014年进口贸易统计显示,我国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如图1.1明显可见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前,进口量同比增长为18%此后,进口数据明显增幅,2009年进口量同比增长48%自入世以来,进口奶粉的关税一再降低在13年,我国对婴儿配方奶粉关税进行调整,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从20%下降到5%,下降了75%如图1.2,2013年的进口额从之前的91281.53吨,增长至121816.45吨,同比增长33%虽关税已降低至5%,但价格却呈相反态势,图1.2显示价格是趋于稳步上升的态势,奶粉的价格不会降价,反而会因为市场大量需求而涨价。
1.2 进口奶粉激增的原因1.2.1 本土奶粉质量不过关我国三鹿奶粉被查出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这种化学物质,它使很多婴儿患上了肾结石此负面事件曝光,使本国消费者对本土奶粉失去信心,国产奶粉开始滞销,企业利润也一再下降,甚至血本无归消费者把目标转移到了对进口奶粉的需求,这使得进口奶粉量与日剧增1.2.2进口关税下降由于降低关税,降低了进口奶粉的成本,国内销售价格将下降,促使消费增加建立局部均衡模型(图1.3),横轴为奶粉数量,纵轴为奶粉价格D和S为国内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当关税下降时,价格效用是奶粉价格从P1(关税为T1)下降为P2(关税为T2)消费效应,价格下降使国内消费从Q2增加到Q4,消费量增加了Q4-Q2生产效用,价格下降使生产者愿意生产的奶粉数量从Q1降为Q3进口效应,国内消费增长和生产减少的结果,使进口增加(Q4-Q2)+(Q1-Q3),即原来的进口量(Q2-Q1),增加到目前的进口量(Q4-Q3)2 奶粉进口量快速增加对我国奶业的冲击2.1 国产奶粉市场占有率降低由图2.1显示,自"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奶粉市场占有率从08年的60%降低到10%当2013年再一次降低关税,进口奶粉的占有率在创新高,使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仅有2%。
从09年到14年,中国的奶粉市场大部分还是被进口奶粉占据着,这对本土奶业造成严重打击,面临着生存压力2.2 对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影响我国奶牛养殖业养殖规模小,以散养为主,养殖观念落后,在此现状下,国内养殖业遭受进口奶粉激增的冲击,一是导致养殖散户因销量低而无法收回生产成本二是因本土奶粉大量滞销,使得奶粉大量库存的囤积,养殖户为了清理库存低价售出,有些地区奶农甚至大量倒奶,如此长期下去养殖户无法生存,严重影响本土养殖户健康持续发展2.3 对国外奶源的依赖影响本土乳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进口激增对国产奶粉占有率和对养殖户的影响,影响了总需求和总供给如图2.2,假设原总需求和总供给为D1和S1,均衡价和数量为P1和Q1,当国人对国外奶源过分依赖时导致本土奶粉需求量降低,从原需求曲线D1向左平移,移到D2与此同时,由于厂商退出奶业市场减少对本土奶粉的供给量,供给曲线由原S1向左平移,移到S2均衡价格和数量也由原来的P1和Q1,变为P2和Q2,国内的市场价格提高了,而需求和供给量都减少了进口奶粉的激增,导致本土奶粉价格增加,而需求量减少,本土消费者对国外奶源的依赖,影响了本土乳品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3 针对进口奶粉对我国奶业冲击的应对策略3.1 提升奶粉质量以及标准进口奶粉激增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本土奶粉质量不过关,提升奶粉生产质量是现今奶业首要责任。
而提高质量的前提是制定高质量标准,我国标准低于发达国家,目前为每毫升牛奶粉的总数为200万,最低的蛋白质含量为2.8克必须建立统一高标准,将标准化贯穿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且作为其进入市场的通行证,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予进入市场,通过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吸引消费者3.2 树立品牌意识、合理宣传企业应建立自己的品牌,目的使消费者对产品有新的认识有效的品牌宣传,首先设定产品广告词,好的广告词不仅能让更多消费者知道这个品牌,还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其次,选择适合的宣传媒介例如:针对年轻的客户群体,可通过互联网建立宣传平台可以快速达到效果而针对中老年客户群体,可选择利用报纸、投放电视广告、杂志、等广告宣传手段同时企业至关重要的是保证所宣传的内容真实可靠,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便可获得忠诚客户,提高自身企业竞争力3.3 加强对奶业的监管现今奶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体现了政府对奶业的监管不到位在发达国家,例如:荷兰政府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从而建立了档案农业制度我国也应加强对奶粉生产环节制定立法,实现制造伪劣产品行为有法可寻,构建安全完善的奶业监管体系在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后,要切实实行下去,不应空谈。
3.4 积极扶持奶农和奶业政府主要对生产资料如土地、机器设备、原料等进行补贴鼓励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并用资金和技术来替代劳动力现今面对高劳动力成本,许多国内企业已经开始用设备来代替人工劳动,各级政府要支持企业的这种替代行为同时政府支持对奶业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制定差别化的监管政策目前我国奶业监管为分段式架构,部门与部门之间应互相配合协调,确保国内企业都通过ISO体系、GMP和HACCP这三个认证体系参考文献[1] 李军民.进口奶粉的风险需引起注意[J].中国检验检疫,2013,1(8)[2] 叶子胜.我国奶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4,11(11)[3] 杨丽娟.中国奶粉进口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6(14)上海电机学院,学生上海电机学院,讲师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