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数形结合转化生成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及反思迮恒良资料.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w****i
  • 文档编号:99233150
  • 上传时间:2019-09-1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25M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数学教师 / 2014.9 / 师: 以上竖式都是先把小数看成整数, 按 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的这些题目都做完了吗? 生: 没有它们都没有点上小数点 师: 谁愿意来试一试并说明理由? 生1: 第一小题的小数点应点在6的右下 角因为第一个因数有一位小数, 就从积的右 边数出一位小数, 点上小数点 生2: 第二小题的小数点应点在8的右下 角因为第一个因数有两位小数, 就从积的右 边数出两位小数, 点上小数点 生3: 第二小题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师: 点小数点和去末尾的0, 先做哪一步? 生4: 先点小数点, 后去小数末尾的0没 有点小数点前, 820是整数, 末尾的0不能去 掉; 8.20是小数, 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 末尾的 0可以去掉 生5: 第三小题的小数点应点在7的右下 角, 因为第一个因数有一位小数, 就从积的右 边数出一位小数, 点上小数点, 所以点在7的 右下角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 示范点小数点的过 程,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 确定小数点位置时, 因 数中有几位小数, 积中也应有几位小数; 积中 小数末尾的 “0” 可以去掉 3.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86×7=3.5×16=12.5×42= (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4. 先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 再计算: 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要走多少千米?一周 (按 5天) 要走多少千米? 5. 先填出课本的单价, 再计算总价。

      课本 语文 数学 科学 美术 音乐 单价/元5本12本23本 (学生独立完成, 相互交流、 检查) (设计意图: 借助多层次的练习, 使学生进 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加深对积 中小数点的认识, 明确点小数点的方法及其原 因在练习中巩固知识, 在交流探讨中拓宽思 维、 培养能力 ) 五、 总结规律, 明确算法 师: 同学们, 我们一起来回顾今天的学习 过程想一想, 在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时, 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学生归纳整理, 得出: ① 将小数转化为整 数; ② 按整数乘法算出乘积; ③ 确定积的小数 点位置, 因数中有几位小数, 积中也应有几位 小数; ④ 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 用最简方式写 出积, 积中小数末尾的 “0” 可去掉 (江西省万载县康乐街道中心小学) □ 迮恒良 数形结合转化生成数形结合转化生成数形结合转化生成数形结合转化生成 ——“小数乘小数”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苏教版 《数学》 五年级上册第86~87页例 1、 练一练及练习十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和算法, 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 培养推理能力和 51 / 小学数学教师 / 2014.9 备课室 Beikeshi 抽象、 概括能力, 感悟转化思想。

      3. 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增强学好数学的 信心 教学过程 一、 独立尝试 1. 根据第一栏的积, 写出其他各栏的积, 并说明理由 因数 因数 积 15 23 345 1.5 23 0.15 23 15 0.23 150 230 2. 计算 4.6×836×2.8 说一说, 如何计算小数乘整数?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积的变化规律以及小 数乘整数的相关知识, 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 引 导学生清晰地阐述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 为 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和算法做好铺垫 ) 二、 合作探究 1. 出示主题图 师: 这是小明房 间的平面图, 现在要 给卧室铺上地板, 请 你帮他计算出卧室 的 面 积 ,该 怎 样 列式? 生: 3.6×2.8 (板书算式: 3.6×2.8=□) 师: 想一想, 这道算式与我们前面学过的 有什么不同? 生: 前面学的是小数乘整数, 而这道题的 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师: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小 数乘小数板书课题: 小数乘小数) 师: 谁先来估算一下? 生1: 把3.6看成3, 2.8看成3, 3×3=9 (平方 米) 。

      师: 这种估算方法把3.6看小, 把2.8看大, 结果应该在9平方米左右 (板书: □≈9) 生 2: 我把 3.6 看成 4, 把 2.8 看成 3, 3×4= 12, 两个数都被估大了, 所以积应该比12小 (板书: □<12) 生3: 我把3.6估成3, 把2.8估成2, 3×2=6, 两个数都被估小了, 所以积应该比6大 (板书: 6<□<12) (设计意图: 计算前先估一估, 让学生体会 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也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提供了结果的大 致范围, 便于学生在探索笔算方法时检验正 误 ) 2. 独立尝试, 引导推理 师: 3.6×2.8 是小数乘小数, 该如何计算 呢?(先自主尝试, 再组内交流) 学生展示并说明算理 预设:(1)把3.6米和2.8米分别转化成用 分米作单位的数, 求出面积是1008平方分米, 1008 平方分米=10.08 平方米, 所以 3.6×2.8= 10.08 (2)把3.6×2.8转化成整数乘法, 再运用积 的变化规律, 得出3.6×2.8=10.08 教师基于以上方法, 引导学生列竖式 计算 教师边板书 (如下图) 边说明: 第一个因数乘 10, 得到36, 第二个因数乘10, 得到28, 所得的积 就乘了100, 要想得到原来的积, 就必须把这个积 除以100, 也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 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自主尝试个性化的算法: 把用 “米” 作单位换成用 “分米” 作单位, 算出结 52 小学数学教师 / 2014.9 / 果后再换算成平方米, 得出结果; 或者转化成 整数乘整数来计算; 也有学生尝试用竖式计 算这一过程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 体验方 法的多样化 ) 3. 数形结合, 深化算理 师: 现在, 我们借助图形来验证一下课 件出示, 结合板书讲解) 师: 3.6×2.8在图上表示的是红色小长方形 的面积, 我们先把3.6×10得36课件出示将红 色长方形的长延长到原来的10倍, 也就是36 米, 如下图) 师: 再把2.8×10, 得到28课件同时出示 把红色长方形的宽延长到原来的10倍, 也就 是28米, 形成一个新的大长方形, 如下图) 师: 那么, 36×28=1008算的是什么?(大长 方形的面积) 师: 而我们要求的是什么?(红色小长方形 的面积) (课件中红色小长方形闪动) 师: 从图中可知红色小长方形的面积与整 个大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大长方形的 面积是红色小长方形的100倍) 师: 所以要把1008—— (除以100) 得到红 色小长方形的面积是—— (10.08 平方米) 即 3.6×2.8=10.08。

      (设计意图: 运用图形展示算理, 使学生明 确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 把抽象、 复杂的数量 关系直观化、 形象化、 简单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 应用直观策略的意识, 发展形象思维 ) 4. 回看估算 师: 现在再来看看, 所得的积在不在我们 刚才估算的范围内? 生: 10.08大于6, 小于12, 与9比较接近, 在估算的范围内, 与估算结果吻合 5. 自主练习, 独立探究 师: 刚才我们算出了卧室的面积, 那么阳 台的面积你会算吗? 学生先独立练习, 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 交流 师: 谁来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师结合学 生的回答板演思考的过程)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再次经 历算理的生成过程, 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感 受计算思维的内在魅力, 感悟知识间的内在联 系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转化策略 ) 6. 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 并说 明理由吗? × 0.9 7 8 3 8.7 × 0.0 4 2 9 1 6 7 2.9 ×0.6 9 9 0 1 6.5 指名汇报: 你是怎么想的?最后一题的积 怎么变成一位小数了呢? 7. 回顾反思, 内化算理 师: 观察各个算式中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 与积的小数位数, 你有什么发现? 组内交流, 提炼法则, 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 在充分探索和理解算理的基 础上, 将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进行 比较,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应 当如何确定, 自主发现确定小数点的方法, 由 此归纳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这样的发现 是学生在尝试、 思考、 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的, 因 而对小数乘小数算理的理解是深刻的 ) 三、 巩固练习 1. 列竖式计算 3.46×1.210.4×2.5 2. 有一位同学叫马小虎, 他做了这样几道 53 / 小学数学教师 / 2014.9 备课室 Beikeshi 题, 他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 请改正 7 5 8 7.5 2.5 × 3.5 1 2 5 6 5 6 7.3 8 0 1 6.4 ×4.5 8 2 0 1.35×4.8=6.48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 进一步巩固确定小 数点的方法, 最后一题意在让学生感悟到只看 小数的位数有时无法判断积正确与否 ) 3. 根据56×34=190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 的数, 使算式成立, 看谁写得又对又多 ( ) × ( ) =19.04 学生汇报,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让学生体 会到这样的算式有很多, 无法穷尽) (设计意图: 这些习题中既有突出重点的 专项练习。

      基本练习, 又有拓展思维的挑战性 练习通过一系列有层次的练习, 实现基础性 与发展性的和谐统一, 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中 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 四、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乘小数该怎样计算?(板书: 转化)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 反思计算方法 与技能的获得过程, 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 “转 化” 这一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授受数学思 想的熏陶 ) 教学反思 (1)算用结合, 初步感知教学时借助学生 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呈现要解决的核 心问题——小数乘小数学生迁移小数乘整数 的计算经验, 把用 “米” 作单位改成用 “分米”“厘 米” 作单位, 从而将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法 来计算, 同时结合生活中的知识经验来理解这一 转化过程, 体现了算用结合的理念 (2)数形结合, 深入探究本设计最有价 值的地方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引导学生联 系红色小长方形的面积与大长方形的面积之 间的关系, 进一步感悟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时应 该怎样思考和转化, 让学生始终围绕 “算理理 解与算法掌握”“计算方法的选择” 等问题, 不 断地深入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3)法理结合, 感悟思想通过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 让学生去尝试发现并大胆表述小数乘 小数的算理和算法, 学生的情感、 态度、 思维能力、 合作探究能力等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数学 思想方法得到有机渗透, 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在 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 □ 陆建江 依托教材落实依托教材落实依托教材落实依托教材 落实 “ “““四基四基四基四基”””” ——“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编人教版 《数学》 五年级上册 “一个数除 以小数” 例4、 例5及练习七相关习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四年级上学期学过商不变规 律, 本课之前已经学会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 法学生初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既要移动除 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 又要试商、 调商, 会面临 比较多的困难, 学生之间的差异也较大, 在课 堂练习中, 宜分层要求课前可以布置预学, 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新知识 5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