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任安书》学案教师版.doc
3页报任安书编写者:田** 王**【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文言知识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知识链接】1.关于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有“史圣”之誉主要作品有“史家之绝唱”——《史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 130篇,包括本纪 12篇,世家 30篇,列传 70篇,书 8篇,年表 10篇,共 52万字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史记》原名《太史公书》,魏晋以后,才改称《史记》 2.关于《报任安书》 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 “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这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
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课前预习导学】一、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占卜 bǔ 囹圄 líng yǔ 槛 jiàn阱 缧绁 léi xiè 愠 yùn色 倜傥 tì tǎng 二、请写出下列字形勤勤 kěn kěn(恳恳 )待人接 wù(物) 引决自 cái(裁) 王 hóu(侯)将相 三、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其次诎体受辱 诎,通“屈”其次剔毛发 剔,通“剃”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箠,通“棰”见狱吏则头枪地 枪,通“抢”及以至是 以,通“已”及罪至罔加 罔,通“网”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摩,通“磨”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底,通“抵”思垂空文以自见 见,通“现”放失旧闻 失,通“佚”则仆偿前世之责 责,通“债”四、一词多义(1)胜①胜任 能够承担或承受②不可胜记 尽(2)再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两次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二次(3)厥①思厥先祖父 他(们)的②厥有《国语》 才(4)焉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疑问代词,怎么②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语气词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兼词,在那里(5)以①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却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然③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的④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才⑤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于是(6)固①请略陈固陋 固塞 ②固主上所戏弄 本来(7)比①不与能死节者比 同等看待 ②天涯若比邻 靠近的(8)重①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慎重②重为乡党所笑 深深地五、请指出活用词,并解释请略陈固陋 固陋,形容词用作名词固塞鄙陋的意见太上不辱先 辱,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受辱。
倡优畜之 倡优,名词用作状语,像倡优那样衣赭衣、关三木 衣(第一个),名词用作动词,穿流俗之所轻也 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且勇者不必死节 死,为动用法,为……而死六、请解释下面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古义:谦词,像牛马一样供人驱使的人;今义:牛马走路2)意气勤勤恳恳古义:情意诚挚恳切;今义:勤劳而塌实3)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古义:两个词,夫为语气词;今义:对已婚女人的称呼4)念父母,顾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子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义:形容词,不同寻常;今义:副词,不同寻常6)下流多谤议古义:处于卑贱的地位;今义:卑鄙龌龊七、请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1.被动句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虽万被戮,岂有悔哉!2.省略句藏之名山3.状语后置句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4.固定结构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课堂学习研讨】一、导入“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二、整体感知1.介绍司马迁及《史记》学生讲述,教师补充,重点在司马迁生平及《史记》成书过程2.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3. 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补充:古人写书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即开头段和结尾段,一般都是表达自谦和恭敬的言辞如这篇书信的开头段“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结尾段“谨再拜”所以我们一般不把它们当作段落看待这就像我们现在的书信写作的开头:某某你好,结尾:祝你快乐明确:此文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责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 1段) 复信内容:①阐述作者受到极端侮辱而不死的原因第 2、3 段) ②表达自己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的决心第 4、5 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 6段) 三、文本探究1.为什么作者他对受“腐刑”之事耿耿于怀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受到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2.司马迁认为“腐刑”之辱不可忍,但书中却又指出自己是“就极刑而无愠色”。
为什么呢?明确:这是因为他认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当时人生价值得不到实现,未对社会做出志所久存、力所能及的重要贡献,轻易一死,“轻于鸿毛”;他顽强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不容许他这样做,他只得付出巨大的代价,咬着牙根忍受下来他以自己的痛苦实践,并总结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在患难中或残废中著书,以及“《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的大量事例,提出了发愤著书、患难著书的主张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首创的,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的课内知识巩固】一、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曩(nǎng)者 阙(què)然 囹圄 (líng yú)B.倜傥(tì tǎng) 愤懑 (mèn) 放失 (shì)C.缧(léi)绁 闺閤(hé) 剌(là)谬D.强(qiǎng)颜 将相(xiàng) 愠色(yùn)答案:D(A 圄 yǔ B放失 yìC閤 gé )二、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仆诚以著此书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答案:A(果真,表假设。
其余选项,确实,的确)三、名句默写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人皆意有所郁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来者3.亦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4.《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网罗天下放矢旧闻,____________,综其终始,___________________.6.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仲尼厄而作《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丘失明,阙有《国语》7.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翻译1.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从前委屈您给我写信,教我谨慎地待人接物,并担负起向皇帝推荐人才的责任信中情谊诚挚恳切,好像是抱怨我不听您的劝告,反而听信了世俗之人的话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本来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运用“死”的地方不一样。
3.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而且勇敢的人不一定为名节而死,怯懦的人如果仰慕节义,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勉励自己不受辱呢?4.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我之所以暗自忍耐着苟活下来,幽禁在污秽的监狱中而甘愿忍受,是因为我怨恨心中想做的事尚未完成,如果在耻辱中离开人世,我的文章著述就不能在后代显露5.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时候富足尊贵而声名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无法记述,唯有卓越超群的人才能受到后人的称道6.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也是想用来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而成为一家之言7.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草创未成,遭逢这起灾祸我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极残酷的刑罚而没有怨恨的表示8.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如果我真能著成这部书,把它藏在名山之中,传播于大都邑里能了解我的人,那么,我就偿还了受屈辱的债,即使受刑被杀一万次,有什么可后悔的呢!9.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如今少卿竟教我推贤进士,岂不是和我的内心相违背吗?10.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
搜集天下散乱的文献,大略地考订其事实,综合起来,说明事实的本末,考察其成功、失败、兴起、衰亡的规律,上从黄帝算起,下至于今课后素材积累】高考满分作文示例历史从那一夜开始已经是深夜了,司马迁通过天牢的小窗,望着那漆黑的夜幽蓝的天幕上,不见星也不见月,几 处乌云低低地沉着,带着令人窒息的 压力暮秋的 风裹着寒气,钻进每个角落,包括司马迁那件破旧的长衫司马迁拖动着脚镣,走回几块砖 堆成的床金属的撞 击声在死一般静的夜里,带着几分鬼魁床上那盏昏黄的油灯跳动着火焰,拖下 长长的抖动的影子,似乎加重了黑暗然而挂着的一 纸官文仍然可见,金色的字,朱红的印,一切都那么清晰是的,这就是司马迁的命运日出之前,他必须做好选择是死,用一腔热血去控诉昏君的无道,用高贵的头颅去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活着——当然是有条件地活着,从此他将成 为不完全的男子司马迁无法遏抑心中腾生的怨怒,昨日朝堂的 场景历历在目当汉武帝在歇斯底里地咆哮时,当满朝文武双股战战时,当李陵一下子从英雄被定性为叛徒时,司马迁觉得胸中有什么东西压着也许是记录历史的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