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北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河北工伤保险赔偿标准.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78106716
  • 上传时间:2022-04-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73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河北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河北工伤保险赔偿标准 第一章 总 那么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遇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其次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不属于财政拨款支持范围或没有经常性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本条例规定加入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国家机关和财政经常拨款支持的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遇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概括手段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伤政策执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因工作遭遇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依照本条例规定执行 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城乡劳动者但用人单位聘用的离退休人员除外 第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每年将本单位加入工伤保险的职工名单、缴费工资、工伤保险费缴纳、工伤事故等处境在本单位内公示,采纳职工监视。

      第四条 工伤保险基金在省辖市实行全市统筹 中央驻豫单位和省属驻郑单位以及跨地区、生产滚动性较大的特殊行业,实行省直接统筹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嘱托特殊行业的省级主管部门负责工伤保险业务经办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概括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努力进展职业康复事业,扶助因工致残者得到康复和从事适合身体状况的劳动,建立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工作体系 其次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以下各项构成: (一)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二)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 (三)工伤保险费滞纳金; (四)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八条 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那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费率 省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工伤保险费率的规定和行业特点,确定农人工较为集中行业的费率标准和概括缴费方式,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九条 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才能鉴定、工伤预防、职业康复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工伤保险费用的支付。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他用 第十条 省、省辖市建立两级工伤保险储蓄金制度各统筹地区储蓄金按当年本地工伤保险基金征缴总额的百分之七提留:百分之二上解作为省级工伤保险储蓄金,百分之五作为省辖市工伤保险储蓄金当工伤保险储蓄金滚存总额超过当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时,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裁减储蓄金提留比例,并报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同意后实施 储蓄金主要用于统筹地区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及工伤保险基金入不敷出时的支付统筹地区储蓄金缺乏支付时,同级财政部门应率先垫付,再申请省级储蓄金调剂 第十一条 职业康复费用按不超过当年结存的工伤保险基金四分之一的比例由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提出用款支出筹划,报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列入下年度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预算下年度据实列支,用于工伤职工职业康复 第十二条 在保证工伤保险待遇、劳动才能鉴定费、职业康复费用足额支付和储蓄金留存的前提下,统筹地区经办机构可以按当年工伤保险基金实际征缴总额百分之五的比例提出工伤预防费使用筹划,报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主要用于统筹地区参保单位工伤保险工作的宣传培训、工伤案例分析、工伤事故预防等。

      第三章 工伤认定和劳动才能鉴定 第十三条 职工有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情形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前往疫区工作而感染该疫病的,视同工伤 第十四条 职工有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认定职工伤亡不属于工伤或不视同工伤的,应当以法定职权部门或者法定鉴定机构出具的书面结论为依据 第十五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嘱托的有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因交通事故、失踪、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伤害以及其他不成抗力因素导致不能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申请的,经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申请时限,但最长不得超过九十日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十六条 对工伤认定管辖发生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管辖。

      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那么移交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省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 省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嘱托县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工伤认定的概括事务 第十七条 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依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办理,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一)超过法定时限提出申请的; (二)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没有管辖权的; (三)不属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职权范围的; (四)受伤害人员是用人单位聘用的离退休人员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受举证责任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十日内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供给相关证据材料用人单位在接到书面通知二十日内不供给相关材料或者不履行举证义务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供给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第十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抉择,并于工伤认定抉择作出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同时抄送经办机构。

      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发给《工伤证》,不收取费用 《工伤证》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其次十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才能的,应当举行劳动才能鉴定 省、省辖市劳动才能鉴定委员会应当根据医疗专家组提出的鉴定观法作出工伤职工劳动才能鉴定结论 第四章 工伤保险待遇 其次十一条 职工因工作遭遇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举行治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尚未作出工伤认定结论的,用人单位应率先行垫付治疗费用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后,加入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向经办机构申报结算;未加入工伤保险的,按工伤保险有关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其次十二条 用人单位将业务发包、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该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招用的劳动者因工作理由遭遇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用人单位承受工伤保险责任 职工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的,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由职工受到伤害时其工作的用人单位依法承受工伤保险责任 其次十三条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才能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其标准按护理鉴定结论作出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

      其次十四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按规定缴纳根本养老保险费、根本医疗保险费至正常退休年龄扣除个人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后,伤残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一级至四级工伤伤残农人工,可选择一次性享受或者长期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次性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概括手段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其次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按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执行,留存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为其安置适当工作职工难以胜任用人单位安置的工作或者用人单位难以安置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发给伤残津贴,并以伤残津贴为基数按规定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扣除个人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后,伤残津贴实际领取数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其次十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伤残,恢复工作后由于伤残造本金人工资降低的,由用人单位发给在职伤残补助金,标准为本人工资降低片面的百分之七十,本人晋升工资时,在职伤残补助金予以留存 其次十七条 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按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标准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五级十六个月,六级十四个月,七级十二个月,八级十个月,九级八个月,十级六个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五级五十六个月,六级四十六个月,七级三十六个月,八级二十六个月,九级十六个月,十级六个月。

      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上述标准的根基上增发百分之三十 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关系同时终止工伤职工距正常退休年龄五年以上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全额支付;距正常退休年龄缺乏五年的,每裁减一年,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递减百分之二十;距正常退休年龄缺乏一年的按百分之十支付 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不得裁减按照失业保险规定应当享受的待遇和按有关规定应当享受的经济补偿金 其次十八条 工伤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持续享受工伤医疗、生活护理费、辅佐器具安装等待遇所需费用,退休前已加入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退休前未加入工伤保险的,由原用人单位支付 其次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五十四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对属于抢险救灾、见义勇为工亡者,按六十个月发给 职工因工死亡,其抚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的资格按职工因工死亡时的条件核定 第三十条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自申领之日起次月内支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等长期望遇自劳动才能鉴定结论作出的次月起支付抚养亲属抚恤金自职工死亡的次月起支付。

      工伤职工经再次鉴定,鉴定结论发生变化的,应当按再次鉴定结论享受相应待遇,享受待遇的起始时间为原鉴定时间的次月工伤职工复查鉴定结论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复查鉴定结论作出的次月起,按照复查鉴定结论享受有关待遇,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不再调整 第三十一条 伤残津贴、抚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处境适时调整,报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二条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三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四个月起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