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热力学基础.ppt
37页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热力学基础§§5.1 5.1 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5.2 化学热力学的四个重要状态函数化学热力学的四个重要状态函数§5.3 化学热力学的应用化学热力学的应用§5.1 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5.1.1 系统和环境系统和环境5.1.5 化学反应计量式和反应进度化学反应计量式和反应进度5.1.4 相相5.1.3 过程过程5.1.2 状态和状态函数状态和状态函数 5.1.1 系统和环境系统和环境系统:被研究对象系统:被研究对象环境:系统外与其密切相关的部分环境:系统外与其密切相关的部分敞开系统:与环境有物质交换也有能量交换封闭系统:与环境无物质交换有能量交换隔离系统:与环境无物质、能量交换5.1.2 状态和状态函数状态和状态函数状态:系统的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状态函数:描述系统性质的物理量p,V,T)特点:①状态一定,状态函数一定 ② 状态变化,状态函数也随之而变,且 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只与始态、终态 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始态终态(Ⅰ)(Ⅱ)5.1.3 过程过程定温过程:定温过程:始态、终态温度相等,并且过始态、终态温度相等,并且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个温度。
程中始终保持这个温度T1=T2定压过程:定压过程:始态、终态压力相等,并且过始态、终态压力相等,并且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个压力程中始终保持这个压力p1=p2定容过程:定容过程:始态、终态容积相等,并且过始态、终态容积相等,并且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个容积程中始终保持这个容积V1=V25.1.4 相相均相系统(或单相系统)非均相系统(或多相系统)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且与其他部分有明确界面分隔开来的任何均匀部分,叫做相5.1.5 化学反应计量式和反应进度化学反应计量式和反应进度—物质B的化学计量数化学反应计量式:νA=-a, νB=-b, νY=y, νZ=z 反应进度:单位是mol反应进度必须对应具体的反应方程式5.2.1 热力学能(内能)热力学能(内能)5.2.4 自由能自由能5.2.3 熵熵5.2.2 焓焓§5.2 化学热力学的四个重要状态函数化学热力学的四个重要状态函数5.2.1 热力学能热力学能 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存在温差而传递的能量1.热( Q )热不是状态函数规定:系统吸热:Q >0; 系统放热: Q <0。
系统与环境之间除热之外以其它形式传递的能量 非体积功 功不是状态函数pexV1体积功:系统对环境做功,W<0(失功)环境对系统做功,W>0(得功)2.功( W )规定:3 . 热力学能热力学能热力学能(U): 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的全部 能量之和,也称内能 U是状态函数 热力学能变化只与始态、终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4.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封闭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为:热力学定律的实质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U1 U2QWU2 = U1 + Q + WU2 - U1 = Q + W5.2.2 焓焓1.焓和焓变对于封闭系统,在定容过程中, V = 0,W = 0QV为定容反应热在定压过程中,焓:焓变:Qp = H状态函数反应的摩尔焓变 rHm2.热化学方程式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反应的摩尔热力学能变rUm热化学方程式:标准状态: 表示化学反应及其反应热(标准摩尔焓变)关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g)+O2(g) 2H2O(g)(298.15K) = -483.64kJ·mol-1称为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气体:T,p = p =100kPa液、固体:T,p 下,纯物质溶液:溶质B,bB=b =1mol·kg-1cB=c =1mol·L-12H2(g)+O2(g) 2H2O(g)(298.15K) = -483.64kJ·mol-1• 聚集状态不同时, 不同2H2(g)+O2(g) 2H2O(l)(298.15K) = -571.66kJ·mol-1• 化学计量数不同时, 不同298.15K) = -241.82kJ·mol-1对于无气体参加的反应,W = –pex V=0有气体参加的反应:3. rUm与rHm 的关系==–pex V– n(g)RT=≈–RT∑νB(g)=4. 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温度T下,由参考状态单质生成物质B(νB=+1)的标准摩尔焓变,称为物质B的标准摩尔生成焓B,相态,T) ,单位是kJ·mol-1(H2O ,g,298.15K) = -241.82kJ·mol-1(参考态单质,T)=0 5. 标准摩尔燃烧焓 在温度T下, 物质B (νB= -1)完全氧化成指定产物时的标准摩尔焓变,称为物质B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O(l2H(g)CO (g)OOH(l)CH222233++(B,相态,T) ,单位是kJ·mol-1(CH3OH ,l,298.15K) = -440.68kJ·mol-10), g,CO(2=T0), l ,OH(2=T5.2.3 熵熵 实验 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混合 体系有自发使混乱度增加的趋势实验一滴墨水滴入一盆清水中→一盆黑水(反之则不成立)隔板隔板打开任何理想晶体在绝对零度时熵值都等于零, 并随温度增加而增加 1、熵熵(S): 体系混乱度的量度. 是状态函数, 具有容量性质 混乱度与体系可能存在的微观状态数有关() S= kln 其中k = 1.3810-23j/K, 叫波耳兹曼常数. 等温可逆过程的熵变等于可逆过程的热温商. 即S = Qr/T标准熵: 1摩尔物质在标准状态时计算出的绝对熵值, 是绝对值, 可计算 Sm, 单位为jmol-1K-1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可用下式求得: rSm = iSm(生成物) - iSm(反应物)2 2、对过程熵变情况的估计、对过程熵变情况的估计 (1)熔化和蒸发过程熵值增大, Sm(s)
因温度高其动能 增大, 其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增大和活动范围增大4)压力对气态物质的熵值影响大,压力增加其熵值减小 表2-3 一些物质在298K时的标准熵 物质Sm/Jmol-1K-1物质Sm/Jmol-1K-1物质Sm/Jmol-1K-1H2(g)F2(g)Cl2(g)Br2(l)I2(s)O2(g)S(斜方)N2(g)C(石墨)Li(s)Na(s)Ca(s)Al(s)Ag(s)AgCl(s)Fe(s)Zn(s)130.57202.67222.96152.23116.14205.0331.80191.505.74029.1251.3041.428.3342.5596.2327.2841.63Hg(l)La(s)H2O(g)H2O(l)HF(g)HCl(g)HBr(g)HI(g)H2S(g)NH3(g)CH4(g)C2H6(g)C2H4(g)C2H2SO2(g)CO(g)CO2(g)76.0257.0188.71569.91173.67186.80198.59206.48205.7192.34196.15229.49219.5200.8248.11197.56213.64CuSO45H2O(s)CuSO4(s)NO(g)NO2(g)NaCl(s)CaO(s)Ca(OH)2(s)CaCO3(s)Al2O3(s)Fe2O3(s)HgO(s)ZnO(s)SiH4(g)Na+(aq)Cl-(aq)Ag+(aq)305.43113.38210.65239.9572.3839.7583.492.951.0090.070.2943.64204.558.4156.7372.685.2.35.2.3吉布斯自由能吉布斯自由能 Gibbs Free Energy实验 2H2(g) + O2(g) = 2H2O(l) S < 0 H < 0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 Na(s) + H2O(l) = NaOH(aq) + 1/2H2(g)S > 0 H < 0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 NH4Cl(s) H2O NH4+(aq) + Cl-1(aq)S > 0 H > 0 氯化铵在水中溶解上述反应均可自发进行, 通过上述实例, 我们知道不能单纯用H和S来判断反应的自发性, 必须将两个函数结合起来考虑, 这就引出了一个新的函数—G (自由能) 1. 吉布斯自由能(G): G = H –TS当T = 0 时(对于一个等温变化来说) G = H - T S G: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并初步回答了反应限度的问题. 在等温等压下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的判据为: G < 0反应以不可逆方式自发进行(正向自发) G = 0反应以可逆方式进行(平衡状态) G > 0反应不能进行 (逆向自发)因因H, T, S都是体系的状态函数都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所以所以G也必定是体系的状态函数也必定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具有容量性质具有容量性质. 标标准准吉吉布布斯斯生生成成自自由由能能: 某温度下由处于标准状态的各种元素的最稳定单质生成1mol某纯物质的吉布斯自由能改变量, 叫做这种温度下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简称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用符号fGm表示, 其单位是kJmol-1. 即 N2(g) + 3H2(g) = 2NH3(g) fGm 0 0 -16.48 kJmol-1某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可由下式求得: rGm = ifGm(生成物) - ifGm(反应物)G = H - TSkJmol-1 kJmol-1 Jmol-1 H 对G的影响较大些 因H的单位是kJ, 而S的单位却是J, 所以G的符号受H的影响较大, 只有当温度很高时G的符号才受S的影响. 这就解释了上述三个反应为什么可以自发进行的问题。
(背景) 吉布斯(吉布斯(1839~1903))美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耶鲁大学数学物理教授189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吉布斯主要从事物理和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描述物相变化和多相物系平衡条件的相律及吉布斯自由能及化学势,在热力学领域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5.3 化学热力学的应用化学热力学的应用5.3.1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5.3.2 生成焓与自由能及其应用5.3.15.3.1、盖斯定律及其应用、盖斯定律及其应用盖斯定律:在相同条件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rH数值相等,符号相反,一个反应若能分成几步实现,则总反应的rH等于各分步反应的rHi值之和总正) = - rH m(总逆) rH m(总正) = rH m(1) + rH m(2)反应物(I)反应中间物产物(II)rH m(1)rH m(2)rH m总例 已知:下列两个反应热的实验值(298K) ① C(s) + O2(g) → CO2(g) rH m(1) = -393.5 kJmol-1 ② CO(g) + 1/2O2(g) → CO2(g) rH m(2) = -283.0 kJmol-1 试求: ③C(s) + 1/2O2 → CO(g) rH m(3) = ?解: ①式减去②式即得待求的反应式③, 按热化学定律可知 rHm(3) = rH m(1) - rH m(2) = -393.5 –(-283.0) = -110.5 (kJmol-1)5.3.2、生成焓与自由能及其应用、生成焓与自由能及其应用 标准生成热(生成焓): 在标态和温度T(K)下由稳定态单质生成1摩尔化合物 (或不稳定态单质或其它形式的物质)的热效应(焓变), 叫该物质在T(K)时的标准生成热(生成焓)。
(是一种特定的焓值) 符号:fHm(在298K时的标准生成热) 稳定态单质本身的标准生成焓 fHm = 0+ O2→ CO2 fHm = 394 KJ.mol-1C石墨 → C金刚石 fHm = +1.9 KJ.mol-1→ C石墨 fHm = 0 生成热(生成焓)不是一个新概念,而是一种特定的焓值 反应热rHm与反应温度有关, 但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在无机化学课程中, 我们近似认为在一般温度范围内rHm和298K的rHm相等. 任何一个反应的反应热(焓变)等于生成物的生成热之和减去反应物的生成热之和 i fH(生成物) = ifH(反应物) + rHm rHm = ifHm(生成物) - ifHm(反应物) 反应物生成物III rHm II ifHm(反应物) ifHm(生成物) I参加反应各种稳定态单质 表2-1 一些物质298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热物质rHm/kJmol-1物质rHm/kJmol-1Br2(g)C(s)金刚石C(g)CO(g)CO2(g)CH4(g)CaO(s)Ca(OH)2(s)CuO(s)H2O(l)HF(g)HCl(g)HBr(g)HI(g)+30.907+1.897+716.68-110.52-393.51-74.81-635.1-986.1-157.3-285.83-271.1-92.31-36.40+26.5NO2(g)NaCl(s)Na2O2(s)NaOH(s)O(g)PbSO4(s)NH4NO3(s)HCN(g)MgO(s)BaO(s)AgCl(s)ZnO(s)SiO2(s)HNO3(l)+33.18-410.89-513.2-426.73+249.17-918.39-365.14+130.54-601.82-553.5-127.07-348.28-859.39-173.21例 求下列反应的摩尔反应热rHm 2Na2O2(s) + 2H2O(l) →4NaOH(s) + O2(g) 解:rHm = iHf(生成物) - iHf(反应物) = [4 fHm(NaOH, s) + fHm(O2, g)] – [2fHm(Na2O2, s) + 2fHm(H2O, l)] = [4(-426.73) + 0] –[2(-513.2) + 2( -285.83)] = -108.9(kJmol-1)例 讨论温度变化对下面反应方向的影响CaCO3(s) →CaO(s) + CO2查表得: rGm(298K)=fGm(CaO,,s)+fGm(O2,g)- fGm(CaCO3,s) = (-604.0) + (-394.36) – (-1128.8) = 130.44(kJ/mol) 由于rGm(298K) > 0, 故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求出反应的rHm(298K) = 178.29kJ.mol-1 rSm(298K) = 160.49J.mol-1 当温度T升高到何值时, TrSm(298K)的影响可超过rGm(298K)的影响 由rGm(298K) = rHm(298K) - TrSm(298K) <0 得 T > rHm(298K) /rSm(298K) = 178.291000 / 160.49 = 1110.9 (K)例 设有反应A(g) + B(g) →2C(g), A、B、C都是理想气体, 在250C、1105Pa条件下, 若分别按下列两种过程发生变化, 那么变化过程的Q、W、U、H、S、G各是多少?①体系放热41.8 kJmol-1, 而没有做功.②体系做了最大功, 放出了1.64 kJmol-1的热. 解:过程① Q = -41.8 kJmol-1W = 0U = Q – W = -41.8 kJmol-1H = U + nRT = U = -41.8 kJ.mol-1S = - Q可/ T = -1640/298 = - 5.50 J.mol-1G = H - TS = -41.8 – 298(-5.510-3) = -40.2 kJ.mol-1 过程② Q = -1.64 kJmol-1U、H、S、G与过程①相同W = Q - U = -1.64 – (- 41.8) = 40.16 kJmol-1过程Q W U H S G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