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力奇子午流注针法课件.ppt
33页北京佳时正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佳时正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子午流注针法基础知识子午流注针法基础知识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是一种以时间为主要条件的独特针刺取穴治疗方法,是我国古代时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在人与天地相参、与四时相应的“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根据脏腑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规律,以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为基础,结合阴阳消长、五行生克、天干、地支的理论制定的一种逐日按时取穴的针刺方法(一一)子午流注的含义子午流注的含义子午流注是从时间角度研究、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即研究人体脏腑、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规律的一种理论,它是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基础子午”二字具有时间、阴阳和方位等含义从时间上看,一天有十二个时辰,用子午以分昼夜,子时是夜半,午时是中午;一年之中,子是农历的十一月,为冬至节气所在,午是农历五月,是夏至节气所在从阴阳来看,子为阴盛之时,阴极生阳,是一阳初生的半夜;午为阳盛之时,阳极生阴,是一阴初生的中午从方位上看,《灵枢·卫气行》篇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经指南北(上下),纬指东西(左右)因此,子午所涉及的时空概念是比较广泛的。
流注”二字是形容自然界水的流动转注,比喻自然界江河湖海水流的汇合和往返不息,也包含宇宙万物的即时变化中医学将人体气血循环比作水流,用以阐明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过程 《素问·八正神明论》篇曰:“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说明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外界温热、冷湿和朝夕阳光的强弱,随时影响着人体的气血流注,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由此可知机体内部存在着适应自然而灵敏度很高的信息传递和调节系统,这些系统一旦遭受破坏,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这种有规律的现象,可归属子午流注范畴 古代医家十分强调天人相应,注重时间和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灵枢·四时气》篇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刺灸之道,得气穴为定说明针灸施术应择时而行这种按时开穴的治疗原则,是《内经》“人与天地相应’’思想的发展近代兴起的“生物钟”理论和子午流注两者有相似之处,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发表了为数可观的论文和专著子午流注作为一门古代学说,需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不断注入新的内容,更新方法,使其日臻完善 (三三)子午流注纳子法的运用子午流注纳子法的运用 子午流注纳子法又称“纳支法”。
其运用方法是按十二地支时间的推移配合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顺序开穴施治,也可按五输穴配合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取穴针刺1.按时循经取穴法.按时循经取穴法按时循经取穴法又称.;“一天六十六法”按一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即寅时属肺、卯属大肠、辰时属胃、己时属脾……这种配属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气血流注有盛有衰,肺气旺于寅时(清晨3~5点)而终于卯时如肺经发生病变,可选取肺经的有关腧穴,当其方盛之时,采用“迎而夺之”的泻法;肺气衰退之时,采用“随而济之”的补法其他各经病变依次类推2.补母泻子取穴法.补母泻子取穴法补母泻子取穴法是根据五输穴与五行的相生规律,法于“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以子母穴作为基础例如肝经病变属实者,取肝经的子穴行间(五行属火),针刺用泻法;虚证则取肝经的母穴曲泉(五行属水),针刺用补法各经病变依次类推(见附表1)附表1补母泻子取穴法经脉经脉五行五行流注时间流注时间证候举例证候举例补法补法泻发泻发本穴本穴原穴原穴母穴母穴时间时间子穴子穴时间时间肺辛金寅咳喘、心烦、胸满太渊卯尺泽寅经渠太渊大肠庚金卯齿痛、咽喉及面口鼻疾患曲池辰二间卯商阳合谷胃戊土辰腹胀、烦满、脚气解溪巳厉兑辰足三里冲阳脾己土巳舌本强、腹胀满、体重、黄疸大都午商丘巳太白太白心丁火午咽干、舌痛、掌热少冲未神门午少府神门小肠丙火未项强、颌肿、肩痛后溪申小海未阳谷腕骨膀胱壬水申头项腰背腘腨疼、癫疾至阴酉束骨申足通谷京骨肾癸水酉心悸、腰痛、少气复溜戌涌泉酉阴谷太溪心包丁火戌心烦、胁痛、妄笑中冲亥大陵戌劳宫大陵三焦丙火亥耳聋、目痛、喉闭、癃闭中渚子天井亥支沟阳池胆甲木子头痛、胁痛、疟疾侠溪丑阳辅子足临泣丘墟肝乙木丑胁痛、疝气、呕逆曲泉寅行间丑大敦太冲附表1补母泻子取穴法(四四)子午流注纳甲法的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的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又称“纳干法”,其运用方法是按天干的演变和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规律开穴施治。
本法涉及天干、地支、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五输穴等内容现分述如下: 1.干支配合阴阳.干支配合阴阳 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凡逢单数(奇数)属阳,双数(偶数)属阴因此,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单数属阳;.乙、丁、己、辛、癸为双数属阴十二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为单数属阳;丑、卯、巳、未、酉、亥为双数属阴按两阴相配、两阳相合的方法,形成所谓“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见附表2)附表2干支阴阳属性代数123456789101112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阴阳+-+-+-+-+-+-上图的数字与干支的关系很重要,在计算日干支时,按公式求出的“余数”要根据代数来确定干支例如通过计算,余数是1代表甲,2代表乙,3代表丙……2.干支配属五行.干支配属五行干支配属五行,应与四时季节相联系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四时为春、夏、(长夏)、秋、冬。
其配属是甲、乙、寅、卯属木为春;丙、丁、巳、午属火为夏;戊、己、丑、辰、未、戌属土为长夏;庚、辛、申、酉属金为秋;壬、癸、亥、子属水为冬春夏长夏秋冬甲 乙寅 卯丙 丁巳 午戊 己丑辰未戌庚 辛申 酉壬 癸亥 子木火土金水3.天干配属脏腑、经脉.天干配属脏腑、经脉天干有阴阳之分,脏腑、经脉也有表里关系因此,阴干配属脏和六阴经脉,阳干配属腑和六阳经脉脏腑和经脉其数均为12数,天干为10数,两数不等,可把同属相火的心包和三焦分别归属于心和小肠(见附表3)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经脉胆肝小肠三焦心心包胃脾大肠肺膀胱肾附表3天干配属脏腑(经脉)天干配属脏腑(经脉)歌诀: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阳火须归丙,包络从阴丁火旁;阳干宜纳阳之腑,阴干则配阴之脏4.地支配属脏腑、经脉地支配属脏腑、经脉地支配属脏腑、经脉是将十二地支时辰的推移和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结合,两者数字相等,次序排列固定不变经脉气血流注始于肺,顺序为大肠、胃、脾……而终于肝地支的时序始为寅时,顺序为卯、辰、巳……至丑时乃尽,然后再由肝而注肺,如此循行往复,环注不息(见附表4)。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经脉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附表4十二经脉配属地支地支配属脏腑、经脉歌诀:气血流注十二经,肺寅大肠卯胃辰;脾巳心午小肠未,申属膀胱酉为肾;戌归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正通行5.子午流注针法选穴.子午流注针法选穴子午流注针法选穴以五输穴为基础五输穴即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类腧穴《灵枢》的“本输”、“九针十二原”、“根结”等篇,对五输穴的命名含义、腧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分别作了详细的论述《难经》更进一步将五输穴分属于五行,成为补母泻子法的依据五输穴与脏腑、经脉、阴阳、五行的关系见附表5附表5五输穴与脏腑、经脉、阴阳、五行的关系阳经六输五行经别 五输穴金水木火土井荥输原经合胆(木)窍阴侠溪临泣丘墟阳辅阳陵泉小肠(火)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小海胃(土)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足三里大肠(金)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曲池膀胱(水)至阴通谷束骨京骨昆仑委中三焦(相火)关冲液门中渚阳池支沟天井阴经五输五行经别 五输穴木火土金水井荥输经合肝(木)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心(火)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脾(土)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肺(金)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肾(水)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心包(君火)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6.按时开穴的规律.按时开穴的规律 纳甲法的运用是在熟悉上述多种配属关系的基础上,首先将患者来诊的年、月、日、时干支推算出来,结合十二经脉的流注和五输穴的相生规律依次开穴。
推算时应掌握如下几点(1)阳进阴退:根据干支的阴阳属性,天干属阳主进,地支属阴主退,即天干由甲进到乙,再由乙进到丙……,地支由戌退到酉,再由酉退到申……以井穴为例,如甲日甲戌时开取胆经井穴足窍阴,欲知乙日开井穴的时间,按阳进阴退原则,天干由甲进一数为乙,地支由戌退一数为酉,则乙日开井穴大敦应在乙酉时余可依次类推(见附表6)附表6子午流注按时开井穴日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时辰甲→戌←乙→酉←丙→申←丁→未←戊→午←己→巳←庚→辰←辛→卯←壬→寅←癸→亥←经脉胆肝小肠心胃脾大肠肺膀胱肾井穴足窍阴大敦少泽少冲厉兑隐白商阳少商至阴涌泉注:→阳进 ←阴退流注从甲日起开穴,至癸日而终至于癸日肾经开涌泉穴,则不按“阴退”的原则,而在癸亥时开涌泉穴其因是每日每经值11个时辰,10日值110个时辰,10日应用120个时辰,相差10个时辰,所以不在癸丑时开穴而提前10个时辰在癸亥时开穴,这样使甲日戌时相交的流注循环不受影响 (2)经生经、穴生穴:继每日开取井穴之后,欲掌握当日以后时辰应开腧穴,可按经生经、穴生穴的原则推演阳日阳时开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穴例如,甲日胆经主气(值日),甲戌时开胆经井穴足窍阴,甲为阳木,按阳日阳时开阳经穴,甲戌下一个阳时为乙日的丙子,丙为阳火属小肠,而上一个时辰所开井穴足窍阴五行属金,金生水,故丙子时当开小肠经的荥(水)穴前谷;丙子下一个阳时为戊寅,当开胃经输穴陷谷;戊寅下一个阳时为庚辰,当开大肠经经穴阳溪;庚辰下一个阳时为壬午,当开膀胱经合穴委中;壬午下一个阳时为甲申,与第一个时辰甲戌同起于甲,此为“日干重见”,起于甲必重见于甲,起于乙必重见于乙,依次间隔5个时辰(见附表7)。
时辰 甲戌 丙子 戊寅 庚辰 壬午 甲申(日干重见) 时间 19~21 23~1 3~5 7~9 11~13 15~17 经脉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三焦(气纳三焦) 五输 井 荥 输 经 合 荥 穴名 足窍阴 前谷 陷谷 阳溪 委中 液门(他生我 穴生经) 五行 金 水 木 火 土 水 (同开丘墟为返本还原)附表7甲胆主气日依次如乙日肝经主血(值日),乙酉时开取肝经井穴大敦;乙为阴木,按阴日阴时开阴经穴,乙酉下一个阴时为丁亥,丁为阴火属心,而上一个时辰所开井穴大敦五行属木,木生火,故丁亥时当开心经荥(火)穴少府;丁亥下一个阴时为己丑,己丑为阴土属脾,当开脾经输穴太白;己丑下一个阴时为辛卯,辛为阴经属肺,当开肺经经穴经渠;辛卯下一个阴时为癸巳,癸为阴水属肾,当开肾经合穴阴谷;癸己下一个阴时为乙未,其与第一个时辰乙酉同起于乙,亦为“日干重见”(见附表8)。
附表8乙肝主血日时辰 乙酉 丁亥 己丑 辛卯 癸巳 乙未(日干重见) 时间 17~19 21~23 1~3 5~7 9~11 13~15 经脉 肝 心 脾 肺 肾 心包(血归包络) 五输 井 荥 输 经 合 荥 穴名 大敦 少府 太白 经渠 阴谷 劳宫(我生他 经生穴)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火 (同开太冲为返本还原)(3)返本还原:表7、表8所提出的“返本还原”,其中“本”指本日的值日经,“原”指值日经的原穴。
其意为阳经在开“输”穴的同时,必须同开原穴开取原穴的时辰是在开取井穴之后的4个时辰例如,胆经在甲日甲戌时开取井穴足窍阴,到乙日戊寅时则开取原穴丘墟阴经无单独的原穴,而以“输”穴代之(4)气纳三焦:“气纳三焦”是指天干重见日阳经五输穴均已开过,根据三焦为阳气之父,诸阳气皆归于三焦的理论,按“他生我”的规律(“他”指三焦经的五输穴,“我”指值日经),开取三焦经的五输穴例如,甲日五输穴开过之后,在日干重见的甲申时,则开三焦经的荥(水)穴液门余皆类推(5)血归包络:“血归包络”是指天干重见日阴经的五输穴均已开过,根据心包为阴血之母,诸血皆归于心包的理论,按“我生他”的规律(“我”指值日经,“他”指心包经的五输穴),开取心包经的五输穴例如,乙日五输穴开过之后,在日干重见的乙未时,则开心包经的荥(水)穴劳宫余皆类推开取三焦经和心包经的五输穴都在日干重见时,也就是主经(值日经)开井穴之后的5个时辰7.徐氏.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开穴的规律,前人论述颇多,推算方法不尽相同其中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方法最为简单,因而广泛流传并为众多医家所推崇。
关于徐氏,有说是南齐时代的徐文伯据近人多方面考证,确认是明代《针灸大全》的作者徐凤《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是他的晚年著作,以歌诀形式总结了他用子午流注针法的经验主要依据“阳日阳时开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穴”的原则进行配穴其开穴具体步骤如下:(1)阳进阴退:按阳进阴退的原则,推算井穴的开穴时辰(2)经生经,穴生穴:按五行相生的原则,推算井穴后开穴时辰应配的具体腧穴 (3)阳干注腑,阴干注脏:《针灸大全》提出:“阳干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见者,气纳三焦;阴干注脏,乙、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归包络据此确定:“日干重见”的时辰应配三焦经(阳日)或心包经(阴日)的具体腧穴阳日按“他生我”的规律开三焦经中值日经的母穴;阴日按“我生他”的规律开心包经中值日经的子穴 (4)返本还原:按“返本还原”的原则,在每日“输”穴开的同时,并开值日经的原穴子午流注的配穴规律以十日为一周期,循环开穴 本歌诀如能熟练背诵,就能在临床应用时迅速推算出所开腧穴,避免按通常方法计算时在换算过程中发生的差错,因而受到后世医家的重视徐氏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丙午时受三焦火,中渚之中仔细详 丁日未时心少冲,己酉大都脾土逢;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巳包络大陵中 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荥穴二间选;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原;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己日巳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己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壬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本京骨本原寻;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的亲;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包络大陵原并过,己巳商丘内踝边;辛未肺经合尺泽,癸酉中冲包络连;子午截时安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五五)子午流注推算法子午流注推算法运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病,首先必须对患者就诊时的年、月、日、时的干支进行推算,求得逐日按时开穴的正确时间因此,必须掌握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时干支的推算方法,特别是日、时干支尤为重要1.干支推算法.干支推算法干支推算法包括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时干支的推算方法(1)年干支推算法:年干支即“干支纪年”,在我国很早就普遍采用举凡国家大事,均以干支纪年的方法来表示,如近代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天干始于甲而终于癸,计有10数;地支始于子而终于亥,计有12数干支配合,天干轮6次(10×6=60),地支轮5次(12×5=60),成为六十环周的年序(见附表9)例如2002年为壬午年,依次顺推则2003年为癸未年,2004年为甲申年……附表9干支六十环周次序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干支六十环周歌诀:一子二戌三为申,四午五辰六为寅;起于甲子终癸亥,六十花甲一周循。
确定年干支,还有一种更为简便的公式计算法,即以所求的年数减去3,再除以干支的周期数(60),所得商之后的余数就是所求年干支的代表数如求2002年的干支,按上述公式就是:(2002—3)÷60:33……19,余数19即为2002年的干支代表数查对六十干支环周表,19代表壬午,便知2002年为壬午年倘若正好除尽,没有余数,则该年年干支即为第60数(癸亥年)(2)月干支推算法:推算一年中每月的月干支,是以农历计算每年的1月都是寅月,5月都是午月,11月都是子月,各月固定不变,具体推算时应从寅月开始月干支推算歌诀:各月干支顺行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在上,丙辛之年庚为头;丁壬之岁是壬寅,戊癸之年甲寅求歌诀的首句,其意为逢甲、己之年,两年第一个月的干支都起于丙寅,丁卯即为第二个月的干支;乙年和庚年第一个月的干支都起戊寅,己卯即为第二个月的干支以下顺次类推另外,还有一种简便方法,只要记住下面的简单数式即可这个简单数式的意思是:1(甲)与6(己)年1月的天干是3(丙),其干支即为丙寅;2(乙)与7(庚)年1月的天干是5(戊),其干支即为戊寅;3(丙)与8(辛)年1月的天干是7(庚),其干支即为庚寅;4(丁)与9(壬)年1月的天干是9(壬),其干支即为壬寅;5(戊)与10(癸)年1月的天干是l(甲),其干支即为甲寅。
例如2002年是壬午年,1月的干支是壬寅知道了1月的干支,其他各月的干支按天干地支队60环周顺序向下推算(3)日干支推算法:在推算年、月干支之后,还要推算日干支日干支的推算不用农历而用阳历,因为农历存在大小月和闰月不固定的情况,推算比较困难而阳历除了每4年有1次闰2月(2月份多l天,为29天)外,每年的大小月都是固定不变的,改用阳历推算日干支就比较容易2002~2047年各年元旦的日干支见附表10附表10 2002~2047年各年元旦干支日干支的推算方法是:平年可利用当年元旦干支的代数作为基础,加上所求的日数,然后再按各月或加或减,再除去干支的周转数,所得商之后的余数即为所求的日干代数若逢闰年,因2月份多l天,所以,用上法推算时,从3月份起,应在所求出代数上再加1,即为闰年所求日干支的代数日干支各月加减数见附表11附表11 日干支各月加减数日干支各月加减数歌诀:一、五双减一,二、六加零、六;三减二、加十,四减一、加五;七零、九加二,八加一和七;十上加二、八,冬三腊三、九;闰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例如2002年元旦为己巳(从表10得知),己的代表数为6;巳的代表数为6其各月1日的干支可按上述方法推算出以下结果(附表12)。
附表12 2002年各月1日干支推算法(平年,元旦为己巳)如果想知道下一年元旦干支,只要推算出本年12月31日的日干支,就可以知道下一年元旦日干支例如2002年12月31日是“癸酉”,“癸酉”下是“甲戌”,甲戌即是2003年元旦日干支其他依次类推 (4)时干支推算:一日始于子时,所以时干支也从子时开始推算每日子时的时干与日干相关,即甲己起甲子,乙庚起丙子,丙辛起戊子,丁卯起庚子,戊癸起壬子时干支推算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生戊子,丁壬庚子头;戊癸起壬子,周而复始求凡甲日或己日都从甲子起始,然后是乙丑、丙寅、丁卯……直至乙亥乙日、庚日从丙子起始,丙日、辛日从戊子起始,丁日、壬日从庚子起始,戊日、癸日从壬子起始由于5天为60个时辰,正值一个干支周期,所以甲日与己日、乙日与庚日、丙日与辛日、丁日与壬日、戊日与癸日的时干支是一致的(见附表13)这个简单数式的意思是:1(甲)与6(己)日子时的天干是1(甲),其干支即为甲子;2(乙)与7(庚)日的天干是3(丙),其干支即为丙子;3(丙)与8(辛)日的天干是5(戊),其干支即为戊子;4(丁)与9(壬)日的天干是7(庚),其干支即为庚子;5(戊)与10(癸)日的天干是9(壬),其干支即为壬子。
附表13 时干支推算法另外,还有一种简便方法,只要记住下面的简单数式即可灵龟八法灵龟八法灵龟八法与子午流注针法同属于以时间为条件的针刺治疗法,两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灵、龟”二字取自中国古代神龟负图而有八卦的传说灵龟八法又称“奇经纳卦法”、“奇经纳干支法”就是将奇经八脉纳于九宫八卦、八脉交会穴纳于干支之代数而按时取穴的方法(一一)灵龟八法的起源及由来灵龟八法的起源及由来宋、元之际,“干支”、“运气”学说兴起在针灸领域,何若愚著《流注指微赋》成为子午流注针法的倡导者,其后窦汉卿著《针经指南》及其门人所作《重注标幽赋》等,无不反映了这种学术思想窦氏很重视奇经八脉交会八穴的应用在其所著《标幽赋》中可以看出,如“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并注意其配穴和主治证候在此基础上,结合古代哲学九宫八卦之说,逐渐演变为灵龟八法灵龟八法”之名是在明代徐凤所著《针灸大全》中才正式提出,作为一种针灸流派而传播至今(二二)奇经八脉交会八穴奇经八脉交会八穴奇经八脉,即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元·滑伯仁在《十四经发挥》中说:“脉有奇常,十二经,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
明确指出了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区别又说:“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说明奇经八脉具有统辖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盈亏的作用《标幽赋》曰:“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指的是奇经八脉与分布在四肢腕踝关节上下的八穴会合,即八穴会通八脉奇经八脉主要分布在躯干及头面,而非四肢,从八穴所属经脉通向奇经八脉,才能构成两者在治疗上的联系关于八穴通向八脉,散见于《内经》《针灸甲乙经》等古典医籍中如《素问·举痛论》:“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灵枢·逆顺肥瘦》曰:“冲脉者……并于少阴之经《针灸甲乙经》载:照海“为阴跷所生”,申脉“为阳跷所生”八穴会通八脉具体是:列缺通任脉,后溪通督脉,公孙通冲脉,足临泣通带脉,内关通阴维,外关通阳维,照海通阴跷,申脉通阳跷《医经小学·卷三》载有八穴会通八脉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难经》对奇经八脉病症作了系统的论述,并规定了治疗法则还将八穴分为四组,相互配合,喻之为“父母”、“夫妻”、“男女”、“主客”(见附表14)八穴名称互相关系通于八脉合于部位公孙父冲脉心、胸、胃内关母阴维后溪夫督脉目内眦、耳、头项、肩背、下肢后面申脉妻阳跷足临泣男带脉目锐眦、耳后、颊、颈项、胸胁、下肢外侧外关女阳维列缺主任脉肺系、咽喉、胸膈照海客阴跷附表14 八脉交会八穴相互关系(三三)八脉八穴与八卦、九宫八脉八穴与八卦、九宫八卦源于《易经》。
《素问·五运行大论篇》曰:“天地阴阳,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不以数推,而以象显,这是易学的显著特点结合自然界的天、地、水、火、风、雷、山、泽而构成八卦即乾为天,作 形;坤为地,作 形;坎为水,作 形;离为火,作 形;巽为风,作 形;震为雷,作 形;艮为山,作 形;兑为泽,作 形古人以此种基本图形来表达阴阳之象,并以八卦的名称和图象结合方位《针灸大成》载有《八脉配八卦歌》:乾属公孙艮内关,巽临震位外关还;离居列缺坤照海,后溪兑坎申脉连;补泻浮沉分逆顺,随时呼吸不为难;仙传秘诀神针法,万病如拈立便安九宫指的是四面八方及中央九个方位(《灵枢·九宫八风》篇记有九宫的名称),由八卦的名称和图象结合方位而成根据“戴九履一(即上九下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五居于中、寄于坤局”,九宫配上八脉八穴,就成了“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窦文真公八法流注》)八卦、九宫、八脉交会穴相互关系见附表15附表15 八卦、九宫、八脉交会穴相互关系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九宫六一八三四九二、五七八脉交会穴公孙申脉内关外关足临泣列缺照海后溪(四四)灵龟八法的运用灵龟八法的运用从灵龟八法的组成来看,除上述八脉、八穴、八卦的配合外,尚有逐日干支代数和临时干支代数,是演算灵龟八法的基本数字。
1.八法逐日干支代数.八法逐日干支代数八法逐日干支代数的由来是根据五行生成数和干支顺序的阴阳决定的(见附表16)八法逐日干支代数歌:甲己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宜;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干支即得知2.八法临时干支代数.八法临时干支代数每日时辰的干支亦各有一个代数,这个代数与逐日干支的代数有着同样的意义(见附表17)附表16 八法逐日干支代数代数10987天干甲己乙庚丁壬丙戊辛癸地支丑辰未戌申酉寅卯子巳午亥3.日、时干支的推算.日、时干支的推算日、时于支的推算是将日、时干支的数字共同相加,得出四个数字的和数,然后按照阳日除以9、阴日除以6的公式,所得商之外的余数,就是八卦所分配的某穴的代数,也就是当时应开的腧穴公式:(日干+日支+时干+时支)÷9(阳)或6(阴)=商……(余数)如欲求甲子日的子时应开之穴,首先要从甲子日推算出时干支,甲子时按五虎建元(日上起时于)推算,则仍起于甲子,再按六十花甲子的顺序排列,第二个时辰就是乙丑八法逐日干支代数,甲为10,子为7;八法临时干支代数,甲为9,子亦为9四数相加的总和为35,由于天干的甲属阳,故用9除,所剩的余数是8,8为内关穴的代数。
所以,甲子日的甲子时当开内关穴甲子日乙丑时的代数是16,加上逐日甲子的代数17,合为33数,由于天干的甲属阳,故仍用9除,所剩余数是6,6为公孙穴的代数所以,甲子日乙丑时当开公孙穴又如欲求乙丑日子时应开之穴,乙日的子时起于丙子天干乙的代数为9,地支丑的代数为10,时干丙的代数为7,地支子的代数为9,四数相加的合数为36,,由于乙日属阴,所以要被6除,其结果是除尽无余遇到这种情况,阳日作9计算,应开的穴是列缺;阴日则作6计算,应开的穴是公孙由于乙日为阴日,合数又被除尽故应开之穴为公孙穴以上仅是开穴的公式计算法,临床应用时,还有父母、夫妻、男女、主客等配穴关系就是公孙配内关,列缺配照海,后溪配申脉,外关配足临泣可以同上述计算法相互为用代数987654天干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地支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附表17 八法临时干支代数八法临时干支代数歌: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须知;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