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浅析.doc
6页管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浅析【摘要】管桩基础具有可靠的质量保障、较低的综合造价、较高的 施工效率以及较高的单桩承载力,因而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 笔者结合实际的建筑工程案例,分析并探讨了管桩基础施丁-技术在建筑工 程中的应用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工作体会关键词】建筑工程;管桩基础;施工技术;控制措施1、工程实例概述X省的一项建筑工程项目群,位于丘陵山地地区,占地血积超过十刀 平方米其中的一个民用建筑工程项目A,建筑面积将近一万五千平方米, 主体共计十二层,并带有一层人防地下室,建筑框架为剪力墙结构;项目 A周边的其他类似建筑的桩皋已经完成,使得项目A的基础施工场地空间 不够充足查阅以往的地质勘察资料以示得知,该建筑所在区域的桩基持 力层为埋深在十三米至三十米Z间的强风化细砂岩,正是基于以上考虑, 将建筑的基础方案设计为锤击管桩,承台埋深为-6. 15米,在施工之前先 将施工场地挖至-3.95米以期能够有效地减少送桩深度;然而在进行工程 锤击试桩的时候,共试桩8根,其中5根出现了断桩问题依照正常情况 推测,不应该出现此种情况因此,对该建筑工程项目所在的区域进行了 补充钻探,发现桩基持力层应该为微风化灰岩,与原有的地质勘察报告的 地质结果具有较大出入,据此,该建筑工程项目A的原有某些锤击管桩方 案变更为静压管桩基础方案。
2、基于工程实例的管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2. 1工程实例分析建筑工程项目A共试桩8根,其中5根出现了断桩问题,断桩数量明显过多,导致了整个基础设计方案和基础施工方案均需耍进行较多的设计 修正例如,将管桩直径改为现在的①500 (原有方案为①400);再如, 同时米用静压管桩和锤击管桩方案(原有方案为锤击管桩)此外,对于 以前的断桩进行了合理利用,力争将工程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经过综合分 析之后,本文认为导致建筑工程项目A—波三折的原因主要包括下述几个 方面:首先,工程的原有勘察资料存在问题原有的地质勘察报告没有能够为皋础方案和施工方案提供准确的地质情况,进而导致整个工程受阻,施工方也因此使用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技术,导致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其次,灰岩体复朵多变增加了施工难度依照后续进行的补充钻探结果,该区域灰岩体的矿物成分方解石和石英,属于致密块状构造;同时,由于该区域的灰岩体为微风化岩体,岩体比较新鲜和坚硬,使得工程打桩 作业难度较高,而口灰岩体的埋深集中于十一米至十七米之间,非常容易 出现上面软下面硬尤其是软硬混存易变的情况,所以,出现断桩的几率便 异常高,使得打桩施工异常怵I难再次,施工压力偏高且桩体刚度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A希望通过增人终止压力值超过桩承载力特征值3. 0倍至3.5倍的方式来消除溶洞的不利影响(即约等于桩身竖向极限承载力4/5),如此一来,导致施工压力偏高, 虽然如此方法适用于普通地质条件,但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A的地质条件 而言则不相匹配,最终出现了共试桩8根而出现5根断桩的问题除此之 外,管桩的直径过小则会降低桩的刚度,在施工压力偏大的情况,断桩的 几率便会非常高将0400管桩替换为0 500管桩Z后,显著降低了断桩 的发生儿率最后,施工配合方面不够协调顺畅不管是在何种地质情况下施工, 必须要在符合设计方案精神的前提下认真控制施工压力、管桩桩长,要求 能够在整个施工流程当中及时、精确地对各种技术参数进行修正或者是完 善2. 2管桩基础施工技术控制措施根据本文的经验,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建筑工程项目在采用管桩基础 施工技术的时候必须要认真控制下述方面的内容:首先,地质勘察资料必须要准确建筑工程项冃所在区域的地质勘查 资料必须要能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灰岩体的埋深情况、分布情况、 溶洞大小情况、具体走势情况、分布规律情况等若干关键信息;在勘探的 时候应该尽可能地增加钻孔的布置密度,如果条件允许则建议在每一个桩 位周围均布置一个钻孔,或者是采用物探技术,进而获得更加科学的地质 勘察资料,能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精确、科学、客观的信息支持。
其次,施工方案必须要科学合理不论是静压管桩施工方案,还是锤 击管桩施工管理方案,它们均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只有选择对适合该 地质情况的施工方案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该施工方案的优势例如, 灰岩体地质的主要施工难点便是非常容易出现断桩的问题,因此,在选择 何种施工方案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便是该方案是否能够控制其至 预防断桩问题由于静压管桩施工方案能够非常直观地依据桩机压力表读 数的具体情况便可以掌握该桩体的承载力情况,进而掌握该桩体的完整性 情况,通过调整施工压力的方式来降低岩面冲击反力,在最大程度上控制 断桩的发生儿率,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施工的质量水平,还能够提高施工效 率和施工效益因此,灰岩体地质应该首选静压管桩施工方案而非锤击管 桩施工管理方案再次,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断桩发生率在一般的地质条件下,不 管是锤击法或静压法施工,施工损耗率均小于1-2%但灰岩地质复杂多变, 断桩很难避免,且数量较大,一般可以通过加大桩径等措施予以控制;针 对断桩多发生于灰岩而埋深较浅区域的实际,认为断桩率控制在4-8%内为 合适,它对工程总造价影响较小,且施工质量较好控制第四,根据实际合理选择管桩直径。
实际施工发现,①400管桩在很 小压力下很容易断桩,质量控制难度大;而加大桩径、增强桩刚度,则能 大大减少断桩量根据建筑工程项目A的实际经验,用桩径①500管桩代 替①400,断桩率相应也从28. 7%降至5.9%,不管从经济还是安全方面考 虑都是较合理的另外,目前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管地质条件如何, 只考虑抗压而忽视抗弯设计,一律选用A型管桩,这对于抗弯折能力要求 较高的灰岩地基来说是欠妥的,建议灰岩地基选用抗弯性能相对较高的B 型管桩第五,确定静压桩的施工终止压力及承载力利用加大静压压力的办 法,可以一定程度消除溶洞、岩面不平坦、管桩无法嵌入基岩等对桩基长 期稳定性的影响;但为了减少断桩,其值控制在桩身竖向极限承载力60% 范围内为宜第六,利用断桩:按通常做法,断桩都在补桩后被废弃,但现场发现 好多断桩在继续压入2-5m,将底部断裂部分压烂压入土中后,同样能达到 稳定的终止圧力,且床入的管桩碎块能相对挤密灰岩面土层,改善土层结 构,使周围其他管桩施工更易控制终止压力,减少其他断桩3、结束语在灰岩地质中使用管桩基础,应综合考虑灰岩的地质特征,采取可靠 措施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分析并探讨了管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希 望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1] 林江,翁文杰.静压桩施工技术与环境控制措施[J]・南方金属, 2005, (03): 152-154.[2] 赖先正.静压PHC管桩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6): 21-22.[3] 鲍小会.高层建筑深基础之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技术探讨[J]・中 国建设信息,2011, (03): 55-56.[4] 龚艳玲,郭勇,赵宏强,周红兵.静压桩承载力的实时测试系统 的研制[J]・工程机械,2002, (05): 19-20.[5] 许秀珍•谈锚杆静压桩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 计,2003, (08): 65-66.[6] 何丽玉,陈晓斌.静压桩施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西部探矿工 程,2004, (06): 5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