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哲史复习思题考二.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8113834
  • 上传时间:2017-09-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1.0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四章——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一、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之交,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哪些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着整个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时代的变革19 世纪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体现在:(1)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集中表现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就生产力而言,以电力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得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国家,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生产高速地增长同时,科学技术革命推进着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内在地、必然地引致已经存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使得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的资本主义2)经济上的变化决定了政治上的变化随着垄断的产生,垄断组织先后在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出现经济上的垄断奠定了资产阶级收买工人阶级上层分子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垄断统治加强,使得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方式改变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通知方式由以前的公开镇压转变为公开镇压和表面让步两手同时并用同时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也进一步激化了二、伯恩斯坦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修正表现在哪些方面?(1)在《社会主义问题》的系列论文中,伯恩斯坦首先以反对社会主义运动的“空想主义”为借口,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有关“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的论断坐了“修正。

      (即反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趋势)(2)伯恩斯坦以 19 世纪 70 年代到 90 年代初英国农业发展的情况为例,提出了与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对资本主义农业发展趋势的理解相反的结论 (即反对关于农民与无产阶级的同盟关系)(3)伯恩斯坦从人们生存的空间关系的影响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对各民族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影响角度,认为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已经发展成对空间方向的大扩展和其领土上急剧增加的居民数量进行协调的一种管理组织这种国家和马恩设想的未来社会的管理结构并没有本质区别,依靠这种国家完全可以达到”长入“社会主义的目标 (即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4)伯恩斯坦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显著的资本集中趋势,采取了否认的态度 (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5)伯恩斯坦以资本主义内部已经生长出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因素为根据,否认资本主义崩溃的必然性 (即否认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 ,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6)伯恩斯坦借口把落后民族纳入文明化制度范围,为资本主义殖民政策辩护 (即否认社会主2义的国际主义精神,为帝国主义殖民政策辩护)(7)伯恩斯坦力图用新康德主义来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改造马克思主义。

      (即企图用新康德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总之,伯恩斯坦的中心论点就是抛弃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须通过社会革命夺取社会主义胜利的基本原理用新康德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用庸俗进化了取代唯物辩证法,主张折中主义的多因素决定论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伯恩斯坦责难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为其推行机会主义路线制造理论根据的主要理论基础三、卢森堡是如何回击伯恩斯坦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的?卢森堡在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理论的阐释,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1)卢森堡针对伯恩斯坦关于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错误理解,论述了资本主义时代变化中的新现象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关系卢森堡认为,信用促进了股份公司的产生,加速了资本循环,但是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加剧发展中的四个矛盾这四个矛盾分别是:一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矛盾;二是生产方式和占有方式的矛盾;三是财产关系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四是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的私有性的矛盾这四个矛盾不仅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反还会在新的形式上进一步加剧经济危机;(2)卢森堡针对伯恩斯坦关于企业主联合组织性质的错误理解,分析了卡特尔这一企业主联合组织的性质及其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形式。

      卢森堡认为,卡特尔的最终经济目的和作用只是力求在一个部门内消除利润上分配上的竞争,如果把它扩展到一切重要的工业部门,它的作用就会随之消失为了使国内市场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卡特尔通常还把部分闲置资本用作世界市场的生产,加剧了国外资本及其卡特尔组织的竞争,最后导致世界市场上出现更大的无政府状态3)卢森堡针对伯恩斯坦关于中小企业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性质的错误理解,阐述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卢森堡认为,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科技革命起着特殊的作用和影响,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中,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并不是直线地逐步走向灭亡四、倍倍尔针对伯恩斯坦的攻击作出了如何回应?(1)倍倍尔剖析了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产生的根源他认为,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理论的产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伯恩斯坦本人的思想演变的结果,它是社会民主党在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时必然出现的机会主义思想的反映3(2)倍倍尔运用德国工业发展中具体统计资料驳斥了伯恩斯坦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否定他认为,德国工业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了资本积累和集中的趋势,这一事实说明了资本积累和集中并不是像伯恩斯坦所说的那样“放慢了”甚至“消失了” ,而是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趋势。

      3)倍倍尔运用德国农业发展中的具体统计资料驳斥了伯恩斯坦关于资本主义农业积累过程缓慢的观点4)倍倍尔运用德国各阶层收入变化的统计资料驳斥了伯恩斯坦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财产和收入日趋分散的观点5)倍倍尔深入批判了伯恩斯坦对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曲解倍倍尔认为,德国社会民主党一如既往地坚持阶级斗争的立场,合作社确实是工人阶级的组织,工人阶级的解放只能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业5)倍倍尔严正批判了伯恩斯坦“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的观点五、拉法格对伯恩斯坦的批判是怎样的?面对伯恩斯坦用新康德主义来“补充” 、 “修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取向,拉法格非常敏感地察觉到这是一股危险的逆流,必须对此进行反击1)他首先研究了康德和新康德主义,对新康德主义是修正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有了清晰的认识他认为,新康德主义者完全抛弃了康德哲学中唯物主义的因素,否认客观事物的可知性他对这种不可知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认为新康德主义不可知论的产生根源,就在于资产阶级的怀疑本性2)在对新康德主义错误的批判中,拉法格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也做了更为深刻的论述他认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提出的一种新的解释历史的方法,这一方法奠定了他和恩格斯的历史著作的基础(3)面对伯恩斯坦利用时代变化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做法,拉法格非常清楚地意识到研究时代特征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本质,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形成作出了特殊贡献。

      4)面对伯恩斯坦否定无产阶级政党一般原则的做法,拉法格在阐发无产阶级历史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和奋斗目标,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发展六、普列汉诺夫对伯恩斯坦的批判是怎样的?(1)普列汉诺夫尖锐地批判了伯恩斯坦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作了深刻的思考他认为,哲学是在一定时代所达到的思想和社会发展水平上概括人类全部经验的综合观念的体系他以其丰富的哲学史知识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历史经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正确性,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性4(2)普列汉诺夫尖锐地批判了伯恩斯坦的经济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正确性3)普列汉诺夫尖锐地批判了伯恩斯坦修正主义者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学活,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了进一步思考他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不能放弃使用暴力,必须依靠暴力来实行阶级的统治,实现自己的利益七、列宁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哪些思考?(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根本思想和观点是一致的2)马克思主义是“由一整块钢铸成的”严整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核心) 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中,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原则,政治经济学是哲学通向实际生活的中介,而科学社会主义是运用哲学分析经济事实引出的结论3)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根本区别于各种旧的世界观,它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是共产主义世界观4)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和科学是方法5)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6)无产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第五章——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与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一、列宁是如何驳斥民粹主义的?【民粹主义是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俄国流行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民粹派认为,俄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没有必然性,俄国可以在村社基础上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革命的主力不是工人而是农民,革命的领导者是知识分子 】对民粹派最早的批判者是普列汉诺夫,完成者是列宁1)1894 年 ,列宁发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 ,主要批判自由主义民粹派代表人物米海洛夫斯基的主观社会学,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2)1899 年,发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主要是批判自由主义民粹派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的错误观点,通过论证俄国自 1861 年资产阶级改革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历史事实,说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5(3)在对民粹派哲学基础的批判中,列宁深刻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第一,批判民粹派“人类天性”论,论证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学)不是从人类天性出发研究抽象的一般社会,而是研究具体的人类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就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有可靠的根据第二,批判民粹派“个人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阐述历史必然性与个人意志作用的关系、个人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关系他说,决定论与道德观念、历史必然性与个人并不是对立和相互冲突的,只有根据决定论观点,才能做出严格正确的评价脱离社会历史条件,讲历史是个人创造的毫无意义,要把个人的活动归结为他所在的利益集团的互动,归结为各个阶级的活动,人民群众的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第三,批判米海洛夫斯基攻击马克思只有经济学理论而没有哲学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入阐述《资本论》的哲学意义二、马赫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列宁是如何在批判马赫主义的基础上阐述辩证主义认识论的?1、马赫主义的主要内容:(1)马赫主义在认识本质问题上坚持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感觉发源于客观事物,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2)马赫主义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上坚持不可知论,认为我们所能认识的只是人的感觉经验,在感觉经验之外是否有东西存在,我们无法知道3)马赫主义在真理观上坚持主观真理观,反对客观真理论,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和真理标准的客观性,混淆了客观真理问题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关系问题4)马赫主义把实践和认识论分开,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可以照唯物主义行事,而在理论上则可以是唯心主义2、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系统阐述①批判马赫主义的哲学前提,提出两条对立的认识论路线和哲学的党性原则列宁指出,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感觉先于客观事物,是客观事物的根据和本质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谁是本原,思维是否是存在的反映,任何一个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②批判马赫主义的不可知论,提出辩证唯物主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听力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语法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完形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作文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考政治如何规范化答题?.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29课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课时练第7章《3 平行线的判定》含答案解析.docx 日历表2029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有余数的除法含答案解析3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1.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总复习含答案解析-人教新课标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1.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