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职业教育名言警句1100字.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3494473
  • 上传时间:2022-03-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8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职业教育名言警句1100字    职业教育名言警句不吃饭则饥,不学艺则愚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技能使终生立足不愁 学在苦中求,技在勤中练心专才能绣得花,技高才能织得麻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勤学和知识是朋友,汗水和技能是伙伴 学好一技在手,走遍天下不愁春蚕吐丝蜂酿蜜,立足社会靠技艺 马行无力皆因瘦,身无一技怎立足 天下名山僧占多,世上百行技工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技能是就业之基,培训是技能之源 技能是发展之翼,诚信是做人之本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不严,师之惰;玉不琢,不成器 把握一个今天,胜似十个明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超越昨天,创新今天,憧憬明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生活像杯浓烈酒,几经酿造才可口 要别人相信自己,自己首先相信自己 志当存高远,实现须躬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精卫填海,学愚公移山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职业教育,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者也。

      施教育者对于职业,应有极端的联络;受教育者对于职业,应有极端的信仰——黄炎培职业教育,将使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以从事于社会生产事业,藉获适当之生活;同时更注意于共同之大目标,即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不惟以之应用于职业,且能进而协助社会、国家,为其健全优良之分子也——黄炎培职业教育,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者也施教育者对于职业,应有极端的联络;受教育者对于职业,应有极端的信仰 ——黄炎培 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企业急需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优秀技能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建设人才职教是鱼,企业如水与企业紧密接轨,建立校企双赢的联合办学模式勤能补拙,勤俭立业——侯德榜我一向是怀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纯真感情,追逐着一切能够发挥自己作用的机会,坚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并把勤奋、拼搏作为我一生的座右铭——侯德榜我比周围的人获得更多的成就的话,那主要——不,我可以说,几乎完全是由于不懈的努力——道尔顿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 高尔基 学源于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不愤不启,不启不发—— 孔子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作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作到——居里夫人第二篇:申论名言警句 2900字申论名言警句1.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宋·胡宏) 【释义】水因为有源头,所以其流才没有穷尽;树木因为有根,所以生长才没有穷尽2.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汉·王符) 【释义】大鹏的冲霄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捷;骏马的疾速驰骋,不是靠一只腿脚的力量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李世民) 【释义】水能够托载着船航行,但也能够把船打翻弄沉4.足寒伤心,民寒伤国汉·荀悦) 【释义】脚受了寒就会伤害心脏,民众寒了心就会伤害到国家5.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明·谢榛) 【释义】从来治理国家的人,都不能忘记最普通的老百姓6.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汉·司马迁) 【释义】治理国家的道理,应从让人民富裕开始7.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唐·白居易) 【释义】哪里能得到万里大的皮衣,把天下四方都盖起来,使人们温暖都能和我一样,天下就没有受寒冷的人了8.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清·郑燮) 【释义】卧在府衙听着竹子被风吹的萧萧作响的声音,我象是听到民间的疾苦声我这小小的州县官吏,对民间一枝一叶都是有感情的9.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 【释义】要使政事有所建树,关键在于顺从民心,政事之所以废驰,关键在于没有顺着民心10.身为野老已无责,路见流民终动心宋·陆游) 【释义】虽然退休为乡下野老已没有责任了,但在路上看到流浪的人民终归还要动心11.但令四海歌声平,我在甘州贫亦乐明·郭登) 【释义】只要使四海都歌舞声平,人民安居乐业,我在甘州就是受贫也是快乐的12.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战国策》) 【释义】国家的制度有其平常规律,而有利于民众作为根本;作官从政有规范原则,而使政令通达实行是最主要的管子云:“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1、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解释:尊重贤良,使用能人、英俊豪杰能安排在适当位置上,这样天下的人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在这样的国家里做事2、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 (《淮南子》)解释:如所任用的人得当,就会使国家安宁、上下和睦、群臣关系融洽、老百姓归附;任用的人不得当,就会国家危难、上下不协调、群臣互相怨恨、老百姓作乱。

      3、天下之贤,与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 (明?张居正)解释:天下的贤良人才,给天下来使用,为何非要出来给自己办事呢4、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汉?司马迁)解释:周文王曾在洗澡时,三次梳理好头发,吃饭时三次停下筷子,起来接待来见他的人,就这样还恐怕失去天下贤良的人才5、任之虽重,信之未笃;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 (唐?吴兢)解释:虽任以重要职责,但却不充分信任他,而信任不充分,就会使人产生疑虑;人生疑虑,就会得过且过;即已得过且过,就不会树立起好的节操义行6、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晋?葛洪)解释:使用事物的长处,那么任何东西都不会废弃功用;避开事物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被废弃的材料7、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清?谭嗣同)解释:骏马能经历艰险,但在田里干活就不如牛;坚固的车子能载拉很重的东西,但渡河就不如船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解释:我希望天帝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多种多样地产生人才9、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清?魏源)解释:用人的人,取用人的长处,避开人的短处;教育人的人,成就人的长处,去掉人的短处。

      10、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 (管仲)解释:一年的计划,没有比上种粮食重要的;十年的计划,没有比种树木重要的;终身长久的计划,没有比培养人更重要的1、民生领域:足寒伤心,民寒伤国——汉·荀悦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明·谢榛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情则乱——《墨子》人聚则强,人散则弱同心同德,庶几有成——清·魏源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宋·胡宏2、依法治国: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淮南子》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张居正3、道德品质: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名言警句数量之众多,难以穷尽,不一而足在作文中,如何使用名言警句呢?标题,开头,文中,结尾,都是可以巧用名言警句的第一,标题部分,如有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的,用作主标题,可起到美化标题之作用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重视思想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不患寡而患不均——推进制度建设保障教育公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二,开头部分,引用名言警句,引出要解决的问题,增强文章的气势,能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

      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疏浚泉源,方可源远流长然而,当前我国在文化精神上出现了失根的现象,乡村少年、农民工、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都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和力、归依感,其根源在于乡村文化的衰落因而,要通过振兴乡村文化,来解决失根危机第三,文中部分,用名言警句论证论点或者分论点,引经据典,显然增强了说服力例:干部要敢担当、敢吃苦、敢得罪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一席话,既是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人民和国家鞠躬尽瘁的真实写照,同样也是温家宝同志的座右铭反观我国部分地方领导干部,非但没有以温家宝总理为榜样,反而鱼肉百姓,损害群众利益,遇到小事不处理,遇到大事往后退,遇到好事冲上前,遇到苦差事互相推诿如此作为,何以得到百姓的信任?何以让政府宽心?何以对得起“人民公仆”的称呼?因此,唯有敢担当、敢吃苦、敢得罪人,才能当好人民公仆,做好党的干部第四,结尾部分,名言警句可用来总结全文,这样的结尾必然是不落俗套的,或是升华主题,强有力的收尾例: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加强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应正法理为先完善立法,做到有法可依;坚决守法,做到有法必依;严格执法,做到执法必严。

      唯有如此,方能保障职业病患者的基本权利,让职业病患者重获生机,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保留人才动力+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