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做工作中的橡皮人.docx
5页不做职场中的橡皮人——解析职场倦怠症文 / 谷蕾橡皮人,最早出现在王朔的小说里,说的是一群自我迷失的都市年轻人,他们“行尸走 肉、寡廉鲜耻、没有血肉、没有情感、丧失了精神生活”如今,橡皮人出现在职场中,有 了新的含义,他们是写字楼里这样一群人,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不愿接受任何 新生事物、对批评表扬无所谓、甚至没有耻辱和荣誉感工作中的你“倦怠”了吗?职场中的橡皮人,他们其实是患上了“职场倦怠症”,又称“职场枯竭症”,是一种由工 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 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不一样,更多是缘自心理的疲乏出现职场倦怠症状的上班族,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表现,例如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 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 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行为怪僻,提出调休申请等;个人成就感降低,并伴有 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 事物;健康状况不如以前,经常会出现头痛、胃痛、肌肉酸痛等一些症状;出现莫名其妙的 疑神疑鬼,比如老怀疑自己生病了,不停地去看医生;日常生活习惯发生转变,该吃饭的时 候吃不下,该睡觉时又失眠;工作中情绪不稳定,对人际关系敏感,遇事容易着急发火。
北师大心理学教授许燕认为,职场倦怠的出现都是经历了一个过程,大概可以分为四个 阶段:工作蜜月期——有充足的精力,对工作满意度较高;工作适应期——接受工作内容的 高度重复性和工作环境的单调乏味性;工作挫折期——出现身心失调的不健康病症,自信心 受到威胁;工作淡漠期——无法继续工作,出现严重心理衰竭状况,对周围人和事极端冷漠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出现了职场倦怠现象,那么不妨用下面的测试检验一下职业倦怠测试【测试要求】请参与测试者看懂题意后马上作答1、你是否感觉工作负担过重,常常感觉难以承受,或喘不过气来?A 经常 B 有时候会 C 从来不会2、你是否感觉缺乏工作自主性,老板让做什么就做什么?A 经常 B 有时候会 C 从来不会3、你是否认为自己基本上待遇微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A 经常 B 有时候会 C 从来不会4、你有没有觉得组织待遇不公,常有受委屈的感觉?A 经常 B 有时候会 C 从来不会5、你是否在工作上常发生与上层不和的情况?A 经常 B 有时候会 C 从来不会6、你是否觉得自己和同事相处不好,有各种隔阂存在?A 经常 B 有时候会 C 从来不会7、你是否经常在工作时感到困倦疲乏,想睡觉,做事无精打采?A 经常 B 有时候会 C 从来不会8、你是否以前很上进,而现在却一心梦想着去度假?A 经常 B 有时候会 C 从来不会9、你是否在工作上碰到一些麻烦事时急躁、易怒,甚至情绪失控?A 经常 B 有时候会 C 从来不会10、你是否在用工作餐时感觉没食欲,对美食也失去兴趣?A 经常 B 有时候会 C 从来不会11、你是否对别人的指责无能为力,无动于衷或消极抵抗?A 经常 B 有时候会 C 从来不会12、你是否觉得自己的工作不断重复,单调乏味?A 经常 B 有时候会 C 从来不会 【计分及分析】选A得5分B得3分C得1分总分为 12—20 分:很幸运,你还没有患上职业倦怠症,工作状态不错,继续努力。
总分为21—40 分:你已经开始出现职业倦怠症的前期症状,要警惕,请尽快调整,你 需要为职业状况进行反思和规划,以提升职业竞争力总分为 41—60 分:你很危险,你对现在的工作几乎失去兴趣和信心,工作状态很不佳, 长此以往极不利于个人职业发展橡皮人现象解析 这里我们将引用《2010 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来解析目前中国职场 倦怠的九大现状,从而让社会和企业管理者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说,在我们身边的 10 人当中将有1 位人出现严重的工作倦怠现象现状之一:中国职场人士大多数有工作倦怠现象 职场倦怠最为明显的三个表现可以归纳为:情感衰竭、玩世不恭、个人成就感降低 首先说情感衰竭情感衰竭是指没有工作热情,没有活力,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2010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显示:有 27%的职场人士有较严重的情感衰竭; 有 61%的职场人士感到工作压力较大,表现出中度情绪衰竭;仅有 12%的职场人士情感衰 竭程度较低或没有其次是玩世不恭状态所谓玩世不恭是指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刻意保持距离,对工作采 取冷漠、忽视的态度,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提出调休申请等调查结果显示,28%的 职场人士对待工作表现出严重的玩世不恭状态,48%的职场人士出现中度玩世不恭。
最后说说个人成就感降低个人成就感降低是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 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 74%的职场人士对自身评价较高,充分 肯定自己对工作和公司的价值贡献,并且能够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仅有4%左右的人士对 现有工作表示成就感不强现状之二:男性工作倦怠比例高于女性 调查数据表明,男性职场人士中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为 22%,而女性为 17%虽然女 性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低于男性,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发现,女性在情绪衰竭、玩世不恭、 成就感低落这三项状态上表现出来的工作倦怠程度均比男性高因此,出现工作倦怠情况的 女性群体症状较出现工作倦怠的男性群体严重现状之三:本专科学历人群成为工作倦怠状态的主流群体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学历的增高,出现工作倦怠的人群比例呈现倒u型分布女口:高中学历和硕士以上学历的在职人士工作倦怠程度最轻,均不足 10%而具有大专学历和本科 学历的人群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则较高,分别为17%和16%多年的大学扩招使本专科学历已成为用人单位基本入职要求,加之如今大学缺乏职场教 育,导致了本专科学历人群成为工作倦怠状态的主流群体现状之四:三资企业的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程度最高 调查结果显示,三资企业的在职人员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为18.5%;其次是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为 16.6%;国有企业为 16.2%;而民营企业职业倦怠程度相对较低,仅为 15.8%,纵观不同性质的企业,工作倦怠状态均高于15%,虽然有高低之分,但所有行业发 生倦怠的可能性都非常高。
现状之五:企业中市场部人员的工作倦怠现象最严重 针对企业不同部门职工的调查显示,市场部人员中有 28.5%的人工作倦怠较高,情况最 为严重;其次是研发人员,为 25%;客服人员为22.2%;采购人员为20%;人力资源为15.5%; 财务人员为 14.2%;行政人员工作倦怠程度最轻,为12.5%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认为,只要 与人打交道多的群体,都存在工作倦怠高发的问题现状之六:高级专业人员的工作倦怠程度位居前茅调查发现,高级专业人员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为 21%,接下来依次是高层管理 人员,为 20.05%;一般工作人员为17.29%;中级专业人员为15.38%;中层管理人员相对较 低,为 13%一般而言,职业发展空间的大小与员工是否充分发挥能动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高级专业人员与高层管理人员其职业发展空间已进入“瓶颈”,相对较容易产生工作倦怠现状之七:25岁以下的年轻人工作倦怠程度最高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得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中,25 岁以下的人群中有24.26%出现 工作倦怠;其次是25 到 35岁人群,为21.94%;35 岁至 45 岁为 13.1%在收集的所有数据 中反映出,45 岁以上的人群中没有表现出明显工作倦怠现象。
随着八零后逐渐成为当今职 场的主流群体,其特有的群体性格特征,导致 35 以下的人群的工作倦怠程度高达20%以上现状之八:安徽职场人士工作最倦怠数据显示:工作倦怠程度最高的是安徽,为 36%,其次依次为福建为30.7%,湖南29.4%, 内蒙古 25.5%,上海23.3%,河南23%,北京22.5%,山东20.8%,湖北18%,重庆16.6%, 广东 15.9%,倦怠程度最低的是浙江,仅为11.1%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安徽地区经济发 展缓慢,人才流动率较低,企业中的员工不能像在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里经常 接受不同的工作挑战,工作倦怠状况较易产生现状之九:印刷、石化、计算机三个行业工作倦怠最严重各行业工作倦怠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印刷、包装 45%;石油、化工 30%;计算机 27.5%; 生物制药 27.2%;物流、运输26.6%;贸易、进出口25%;旅游餐饮25%;互联网、电子商 务 23.8%;电子、通讯 22.7%;汽车、摩托车 20.6%;纺织品业 18.7%;教育、咨询、培训 18.1%;家电业 15.7%;金融、证券、投资 15.3%;房地产、建筑 15.2%;传媒、广告与医 疗、保健、卫生服务 10%。
据了解,在繁重的工作强度下,员工极易产生工作倦怠而通过对接受调查人群的后期 采访,发现印刷、石化、计算机行业员工工作强大最大,并且加班现象尤为突出战胜倦怠 不做职场橡皮人 一旦发现自己出现工作倦怠现象,就应该注意调整工作心态了而对于企业而言,员工 出现工作倦怠同样不容忽视,否则工作倦怠会如同“流感”一样,一发不可收拾针对如何 应对职场倦怠这个问题,本刊采访了心理专家韩美龄女士,她为我们克服职场倦怠方面提 出了一些建议《健康大视野》:从个人角度而言,如何调节工作中的倦怠现象? 韩美龄:如果发现自己对工作提不起兴趣,每天浑浑噩噩,那么不妨干脆给自己放个假, 旅游会很好地缓解暂时的工作疲劳,回来后你就会重新充满工作的热情如果不具备旅游的 条件,那可以从改善工作本身入手,让工作做得更有条理一些,可以尝试为自己列出一份工 作日程表,将所有工作项目一一写明,然后考虑哪些可以完全放弃,哪些可交由他人或与他 人合作完成,不要所有事情都自己抗起来如果对现在的工作完全没了兴趣,甚至一进办公 室就会皱眉头,那么就要考虑换一份新的工作了当然我们并不鼓励频繁地更换工作,只有 在工作和身心健康真正发生冲突时,才应该考虑以换工作的方式缓解职场倦怠。
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对于缓解一个人工作倦怠的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家庭是人际关系的 开始,良好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会成为无形的精神动力,鼓舞你克服工作中 的困难,所以应该经常与家人一起,聊聊天,看看电影,从而达到缓解工作压力的目的兴趣爱好同样可以降低你的工作倦怠现象很多人一参加工作就把自己以前的兴趣爱好 全都抛在脑后,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心思全都扑在工作上,不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空间, 久而久之,就算想放松,也找不到什么途径不妨将自己以前的兴趣爱好重新找回来,如果 没有,可以培养自己的爱好,让心灵有个寄托,最为重要的是,除了工作,你的精神应该有 另外一个寄托《健康大视野》:从企业角度来看,如果员工出现工作倦怠现象,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韩美龄:如果企业管理者发现员工出现了轻微的工作倦怠现象,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员 工运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例如对那些喜新厌旧的员工,可采取轮岗制,让他们体会到不同工 作的快乐而对于追求完美的员工来说,尽量不要再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尽量创造轻松的工 作环境或对员工的成绩进行积极的肯定如果员工大范围出现职场倦怠,那么企业最应该做的就是进行EAP员工心理援助了 EAP(Employee Asisstance Programes)即员工援助计划,是美国19世纪70年代以来在企业 界所推行的一种福利方案,用以帮助员工解决社会、心理、经济与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目前, EAP 已经发展成一种综合性的服务,内容包括压力管理、职业心理健康、裁员心理危机、 灾难性事件、职业生涯发展、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纠纷、理财问题、饮食习惯、减肥等各个 方面,全面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