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器汽检修规程.docx
4页七、凝汽器1.设备概况 1.1凝汽器编号及规范:我厂苒1、苒3、苒4机组各装有两台N—6185—1型凝汽器;苒2机组装有两台苏制 100—KUC—46型凝器汽凝汽器规范项目单位N型机K型机型号N—6185—1100 —K^C—46冷却面积m261856000铜管根数根5168x25800x2铜管规格mm© 25x1x8470© 25x1x6650设计水侧压力MPa0.250.16设计水侧温度°C2010冷却水阻力MPa4.863.6设计汽侧压力MPa0.00490.0034设计冷却水量t/h15420160001.2结构说明:N型机组采用N—6815—1型凝汽器,其结构如图:1,该凝汽器冷却面积为 6815 平方米,冷凝器由两个结构相同的矩形壳体组合而成,中间用带伸缩节的通流面积为 4.44 平方米的蒸汽联通管道连接起来,以适应带负荷清洗的需要并保证左右两部分的工况一 致凝汽器外壳由圆形改为矩形使制造工艺简化,并能充分利用汽机下部空间N 型机组凝汽器为全焊接结构蒸汽室和水室焊成一体,后水室与蒸汽室用两个伸缩 节连接,以补偿凝汽器壳体和铜管纵向膨胀的差值,并改善管子振动情况凝汽器主管束为 向心辐射状排列,空气冷却区为三角形排列。
受热面由5168X2根©25X1毫米、长8470毫 米的77—2铝黄铜管组成管子两端胀接在管板上,中间有支撑管板凝汽器的空气管布置 在管板中心,由前水室引出蒸汽在凝汽器上部凝结的水,由中间挡板导入专门水道,然后 沿中间管板和端板流入凝结水聚集器中(凝汽器下部凝结水直接进入聚集器),这就减少了上 部管束凝结水对下部管束的滴淋,使热交换大大改善凝结水聚集器由淋水盘和集水槽构成, 全部凝结水经淋水盘的孔眼以柱状滴下,借盘下的四排溅水角钢溅散,细小的凝结水滴与从 聚集器侧后通道中引入的汽机排汽充分接触,进行回热除氧从凝汽器上部引入的化学补充 水也流入聚集器中进行除氧析出的空气用一根©57X 3.5毫米的管子引向空气冷却区、由 抽气器抽走凝汽器无水重量为152.7吨,靠8个弹簧支座中的32个弹簧来支承每个弹簧经过24小时的超截(10 吨)试验,残余变形不大于1 % 1—«——弋會卜《—|■水旳 7—H^AMt1■世千 ic—WW3t.i«图:12•质量标准2.1水室清理干净,无积泥、杂草、水垢等,大修后水室及管板应防腐处理2.2结合面平整,胶皮垫完整无破损2.3铜管内清理干净、无水垢、软泥等杂草物2.4铜管胀口无松动、无裂纹,管头翻边、无毛刺、泄漏等现象。
2.5对少数铜管泄漏暂不能更换,应将两端堵死,但堵管数量不能超过该组管数的5% 2.6支座弹簧不应有变形裂纹等2.7磁力水位计浮子无泄漏,无卡塞,磁翻板指示正确3•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3・1机组停运后的检修3.1.1凝汽器检修前的准备3.1.1.1做好人员配备及场地安排3.1.1.2准备好工具材料备品备件3.1.1.3 了解上次检修情况和存在缺陷3.1.1.4办理工作票,并做好各项安全措施3.1.2 水侧检修3.1.2.1 打开水侧人孔3.1.2.2 将来水口盖好架板3.1.2.3 将水室清理干净,无积泥、杂草、水垢等3.1.2.4 检查铜管内是否有杂草,污泥、杂物等如较多应用高压水枪冲洗3.1.2.5 下各抽取一根铜管送化学化验,铜管内是否结垢若结垢应汇报生技部,确定处理方 法3.1.2.6 检查铜管胀口不松动无裂纹,翻边无毛刺,泄漏等现象3.1.2.7 对少许铜管泄漏暂时不能更换,应将两端堵死,但堵铜管数量不应超过该组管数的 5%若超过应更换铜管3.1.2.8 通知有关人员和化学验收并做水压试验3.1.3 汽侧检修3.1.3.1打开汽侧人孔做好外部监护,使用12V行灯3 . 1 . 3 . 2检查清理汽侧容器和铜管表面污垢,腐蚀和杂质。
3.1.3.3检查清理再循环管、排汽缸减温水管、补水喷头等3.1.3.4 一切完工后将工具用品和工作人员撤出后,关闭人孔3.1.4 附件检查清理3.1.4.1 清理检查水位计3 . 1 .4. 2打开热水井人孔,检查清理热水井及虑网和除氧设备情况3.1.4.3检查更换人孔胶圈3.1.4.4 检查弹簧支座不应有变形裂纹等现象3.1.5 水压试验3.1.5.1 办理工作票3.1.5.2将水侧人孔打开3.1.5.3用风管吹干铜管内存水3.1.5.4 将凝器下部用千斤顶好3.1.5.5 确证真空系统及有关系统工作结束3 . 1 .5.6联系运行人员凝器注水水位注至9 米3.1.5.7 随时检查铜管或胀口漏水情况,并做好标记或堵管3.1.5.8 真空系统及有关系统应同凝器一起查漏,发现漏点,放水后处理3.1.5.9 联系运行人员放完水后,将下部千斤顶拆除3.1.5.10 关闭水侧人孔3.1.5.11 一切工作结束后,办理结束工作票3.2机组运行中凝器的清理查漏工作方法及注意事项3.2.1机组运行中凝器汽半边的清理与查漏应在机组负荷降至60MW以下进行工作,3.2.2 应在工作负责人签发工作票,运行工作人员操作后,将冷却水入口门关闭,传动装置 电机停电,并放净凝器内存水后方可进行工作。
3.2.3 将水室和铜管内和入口管各部杂草、杂物清理干净3.2.3 查漏以蜡烛等方法检查,蜡烛点燃后,从管板两侧一根一根的查,火苗往里吸着即是 铜管漏,做好记号,用铜管将两侧堵死;如果用蜡烛法不好查,还可用塑料薄膜法查漏,即 将塑料薄膜贴在管板两侧,薄膜吸破的即是铜管漏3.2.4 工作完毕后,工作负责人应检查内部,确信无人及其它东西后,方可关闭人孔,清理 现场,结束工作票,投入运行3.3更换凝器铜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3.1 更换前准备3.3.1.1 办理工作票,填写危险因素控制卡.3.3.1.2 准备好所需的工具.3.3.1.3 参加更换的人员,应熟悉更换要求并通过安规,检规考试合格.3.3.1.4 检查新铜管外形尺寸是否合格 ,随机抽取两根铜管,化学进行氨熏试验.检验合格后开 始更换铜管.3.3.2 更换铜管3.3.2.1 将旧铜管全部取下.3.3.2.2 在锁口时严防误伤管板,工作人员要作好标记,以便打磨时及时修复3.3.2.3 在穿铜管过程中,不得强力锤击,避免增加铜管内应力3.3.2.4 管板的清理与管孔的修复,一定要落实到专人负责,修复验收后,方可穿管,要求管孔内壁光洁,无锈蚀,毛刺和纵向沟槽。
管板孔应比铜管外颈大0.2—0.5mm,最大不超过 0.7mm3.3.2.5穿管前对铜管进行外观检查,表面应无裂纹、凹陷折纹腐蚀等缺陷 3.3.2.6穿管、胀管时严禁使用机油,黄油作润滑剂(特别是两侧管板),可以使用内三醇(甘 油)作润滑剂,以便下一道工序的完成3.3.2.7 对于个别难以穿进的管子,切不可强行穿插,应及时对管板及铜管仔细检查,发现问 题后方可继续工作3.3.2.8 胀管前由于铜管长短不一,因此应将管子过长部分切除,要 求铜管伸出两侧管板外侧1.5-2毫米3.3.2.9 胀口应无欠胀或过胀现象,胀管处铜管的管壁胀薄约在管壁厚度的4-6%或测量胀口 的内经应为:D2=Dl+§+C单位:毫米式中:D2=胀管后铜管内径D1=胀管前铜管内径S =管孔内管与胀前铜管外径差值C=管子完全扩时的常数,其值约为4一6%的管壁厚度要求:1) 、胀口或翻边应平滑光亮,铜管应无裂纹和显著的切痕,翻边角度应在15左右2) 、胀口深度应准确,一般为管板厚度的 75-90%,但不应小于 16,胀管深度可借助于胀管器上的调整环来达到3.3.2.10铜管胀完后,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漏胀铜管,确证后,方可注水查漏。
3.3.3 工作结束3.3.3.1 确证各项工作全部结束后,结束工作票.3.3.3.2清理检修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