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云阳县栖霞镇农民增收工程规划项目.pdf
4页重庆市云阳县栖霞镇农民增收工程规划项目概况栖霞镇位于云阳县域中心长江北岸,省道渝巴路、县道红双路及万宜高速公路横贯全境达30 余公里,江岸线6 公里且客货码头齐备,是奉节、巫溪、巫山上重庆必经之路距离云阳新县城23 公里,距离宜昌和重庆300 公里左右全镇幅员面积66.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800 亩,退耕还林面积25993 亩,草山草地面积7528 亩,水域面积6738 亩,林地面积69156 亩,其中,可供林下经济开发的面积为28713亩栖霞镇全年光照充足,气候温和, 全镇高中山地及丘陵地势走向西北面高,东南面低, 最高海拔 880 米,最低海拔110 米,常年日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1000 毫米以上,无霜期约310 天,年日照时间约1500 小时,土质为中性夹沙和扁石泥土约占3:2栖霞镇境内石灰矿储量丰富,有大量的煤矿、 铁矿、 页岩矿 其中最具有开发价值的是煤矿和石灰矿,是生产水泥和轻钙的优质原料发展基础(1)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栖霞镇林地面积占全镇面积69%,依山傍水,农业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林下养殖等林特经济栖霞宫独特的旅游资源,也是栖霞发展的一大立足点2)交通运输便利。
省道渝巴路、县道红双路及万宜高速公路横贯栖霞全境,江岸线6 公里且客货码头齐备,是奉节、巫溪、巫山上重庆必经之路距离云阳新县城23 公里,仅半个小时车程,距离宜昌和重庆只有300 公里左右,为林特产品销售、运输提供了硬件保障3)基本农田工程建设完善全镇已完成基本农田改造500 亩,修建田间耕作道45 公里,有效灌溉面积6605 亩,建有生态家园工程800 口,电力负荷800 千瓦,基础设施完善4)林下种养业发展初具规模目前全镇已有有养殖规模户92 户,以生猪和牛羊为主,总产值达到5000 万元以上,带动农户380 余户, 09 年户均增收达到2500 余元规划依据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二、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政策三、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基本原则一、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三、夯实基础,增强后劲四、科学发展、保护生态五、树立示范、以点带面问题和困难(1)时间紧、任务重(2)农民素质与发展不适应,劳力不足、年龄偏大、技术能力差等诸多问题3)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比重很低,组织化程度不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拉动能力弱4)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在资金供给和融通方面输血不足,农业投入受限。
5)财政支农特别是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链建设的资金还严重不够6)农民对于林业产业化发展还停留在小规模的家庭散养方面,经营水平还不高,林业产值偏低建设方案林果产业一、柑橘1、建设布局 主要在古城、红龙两个村发展柑橘种植2、建设规模成立柑橘专业合作社1 个,建设1597.8 亩柑橘基地,带动农户540 户,其中栽培面积3 亩以上大户309 户, 3 亩以下散户231 户3、主要建设内容 完成现有300 亩柑橘的低效改造,整修、新建耕作道26 公里,蓄水池25 口 3.5 万立方,整修新建水渠17 公里,铺设灌溉管道86 公里,栽培技术培训,引进良种柑橘苗等4、建设投资建设总投资800 万元其中整修、新建耕作道26 公里 52 万元,蓄水池25 口 75 万元,整修新建水渠17 公里 150 万元, 铺设灌溉管道86 公里 112 万元管护肥料 300 吨, 100 万元;技术培训10 万元,管理费及其他人工、设备成本301 万元二、李子1、建设布局全镇6 个村 1 个居委会分散发展2、建设规模发展李子栽培633 亩,带动农户122 户,其中栽培面积3 亩以上大户107 户,3 亩以下散户15 户。
3、主要建设内容完成 633 亩李子栽培园区配套设施改造,整修、新建耕作道13 公里,蓄水池18 口 1.9 万立方,整修新建水渠9 公里,铺设灌溉管道45 公里,栽培技术培训,引进良种树苗等4、建设投资 建设总投资400 万元其中整修、新建耕作道13 公里 35 万元,蓄水池18 口 54 万元,整修新建水渠9 公里 75 万元,铺设灌溉管道15 公里 21 万元,肥料、栽培技术培训、引进良种树苗、建立供销网络等215 万元三、西瓜1、建设布局小丫口居委、福星村、栖霞村、古城村、小山村发展西瓜种植2、建设规模发展西瓜种植158 亩,带动农户35 户,其中栽培面积5 亩以上大户10 户, 5 亩以下散户25 户3、主要建设内容完成 158 亩西瓜种植地区域的土地整治,整修、新建耕作道4 公里,蓄水池10 口 3000 立方,整修新建水渠3 公里,铺设灌溉管道5 公里,栽培技术培训, 肥料管理、 选育良种苗等4、建设投资建设总投资150 万元其中整修、新建耕作道4 公里 10 万元,蓄水池10 口 30 万元,整修新建水渠3 公里 32 万元,铺设灌溉管道5 公里 4 万元,栽培技术培训、引进良种树苗、建立供销网络等74 万元。
B、长江生态林、高速公路生态林、退耕还林经济林1、建设布局 长江生态林主要涉及吉平、红龙、古城三个村; 高速公路生态林主要涉及红龙、古城两个村;退耕还林经济林涉及到全镇6 个村 1 个居委会2、建设规模长江生态林面积2000 亩,高速公路生态林面积1000 亩,退耕还林经济林面积8878.88 亩,发展林间套种、套养3、主要建设内容利用生态林进行林禽、山羊、林果等套种、养,经济林发展林果种植4、投资筹措申请政策性补贴,农户筹资筹劳5、计划效益同林禽、林果产业效益到2012 年,林禽、林果两大主要林间套养、套种产业总产值增加3413.4 万元,纯收入 1142 万元,带动农户1048 户,实现户均增收1.09 万元C、林产品加工业一、粮油加工1、建设布局 粮油加工以植物油加工为主,主要涉及福星、吉平、小山3 个村2、建设规模扩大现有的5 个植物油加工厂,发展成年产植物油300 吨以上的企业5 个,带动农户1235户3、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化厂房10 个共计 1.2 万平方,引进加工设备13 套,员工技能培训等4、建设投资总投资 2000 万元,其中厂房建设600 万元,设备投入400 万元,菜籽收购、加工成本投入300 万元,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投入700 万元。
D、森林旅游1、建设布局栖霞宫市级森林公园建设,栖霞油菜花节主要景点位于福星村、吉平村、栖霞村2、建设规模 将近千亩森林公园,结合栖霞宫、 老君观开发打造成为集商务、娱乐、 休闲为一体的全能型旅游胜地打造万亩油菜基地,发展“油菜花乡村旅游节”带动农户进行农家乐等餐饮、娱乐活动服务400 余户3、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栖霞集镇至栖霞宫森林公园道路硬化6 公里, 老君观建设、 栖霞宫规范完善、修建大型度假山庄1 座、农家乐4 家,油菜花节硬件配套设施等4、建设投资总投资 1.3 亿其中栖霞宫风貌恢复8000 万元,道路硬化、人行便道400 万元,修建度假山庄及其旅游设施完善1200 万元,油菜花景区旅游设施完善、农家乐规范等1500 万元,其他投入1900 万元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成立了农民增收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2、政策保障大力发展和扶持龙头企业,使农产品就地深加工,提高农产品价值,建立农产品供销网络,开展产品促销活动,让产业建在市场上,市场依赖我地特色产品3、 资金保障专款专用,不乱用,不挪用对口对接市县两级“1+6” 、 “1+7”系列配套政策以及“三大投入” 、 “四大扶持” 4、 技术保障 以市场为导向,稳定和壮大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加快农村人才培养5、效能管理保障严格保障万元增收工作的顺利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