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安全风险辨识分级及管控措施(变电部分).docx
45页电力安全风险辨识分级及管控措施〔变电局部〕1. 公共局部四级工作步存在风险事故类型D=L*E*C风险管控措施管控单骤/场所DLEC分层级元级1.公共局部1.1 人员要求1.作业人员身体、精神状态不佳及着装不符合要求如:工作时体力不支、神情恍惚、未穿全棉工作服等触电、高处坠落,其他损害451315Ⅰ1. 工作前作业人员应留意休息,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体力2. 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全棉工作服,着装标准,劳保用品佩戴齐且规 范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起重等特种机械作业人员穿着黄马甲 或佩戴岗位标志3. 工作负责人觉察作业人员精神不振、留意力不集中时,应询问、提 醒,必要时更换合格的人员岗位2.作业人员业务技能不适合现场工作要求如:误登杆塔、误碰带电设备等触电、高处坠落,其他损害22.50.5315Ⅰ1. 每年对作业人员进展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经考试 合格方可上岗2. 作业前,有针对性地对作业人员进展施工方法、流程等技术和安全措施的指导和培训岗位1.大型、简单工作必需事先勘察作业现场,其他工作,工作负责人认为有必要时,应组织事先现场勘察,明确停电范围和带电部位,做好1.未依据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工作,致使工作赶进度、安全措施不充分触电、高处坠落等126367Ⅱ勘察记录。
2.在编制指导书、“四措一案”等标准化作业文件时充分考虑劳动组基层单位1.2 作织,合理安排工期、人员,做好各项防触电、高坠等事故的防范措施业安全并认真执行筹划2.标准化作业文件的编制、审批和执行未按有关规程、标准和制度要求严格执行,致使现场危急点分析、掌握措施不充分、现场作业不标准触电、高处坠落等126367Ⅱ1. 各类标准化作业文件的编制,做到内容标准、完整,危急点分析透 彻,预控措施针对性强2. 指导书、作业卡等标准化作业文件审核、批准手续完备3. 现场工作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文件流程,各种过程记录准时完整基层单位103. 现场没有应用有效的安全掌握手段,作业人员违章作业如:工作现场无监护、未依据实际接线停电等4. 现场安全交底会危急点分析不全面,实行的安全措施无针对性5. 现场任务分工不明确如:任务分工没有责任到人,或作业参与人不清楚分工内容等6. 特别人员现场治理不严格如: 对参与工作的人员、临时工、外协人员和外单位承建工作人员等, 未按要求进展安全培训和现场告知触电、高处坠落等触电、高处坠落等触电、高处坠落等触电、高处坠落等135 3 3 15 Ⅱ126 3 6 7 Ⅱ126 3 6 7 Ⅱ45 1 3 15 Ⅰ1. 依据工作内容和性质,应用相关治理手段进展作业掌握。
2. 严格执行作业安全措施,落实现场安全掌握措施 基层3. 依据工作任务和安全文明作业需要,现场应用“四措一案”、指导 单位书、危急点分析预控卡等治理手段1. 工作负责人开工前对危急点进展全面分析并实行有效的预控防范措施 基层2. 工作负责人应依据现场实际编写好现场安全措施交底会记录 单位3. 结合作业指导书、“四措一案”认真开好安全交底会1. 工作班成员应认真参与安全交底会,留意力集中,认真听讲,有疑 问的要准时提出2. 现场工作负责人工作交底后,由工作班成员本人在工作票〔或指导 基层书、交底卡〕上履行签名确认手续 单位3.未参与现场安全交底会的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增工作人员须进展安全交底及确认前方可进入现场1. 工作负责人应认真对外协工作人员、民工进展安全学问教育、安全 交底及危急点告知,经安全考试合格,方可参与工作2. 确保全部选派的工作成员各项素养符合工作要求岗位3. 工作前,设备运行单位应告知现场电气接线状况、危急点和安全注意事项等4. 现场工作负责人应进展全面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名确认手续1. 现场作业前依据规定正确办理相应的工作票2. 工作票中应将作业设备的双重编号、作业范围、作业内容、接地线 装设和保存带电部位填写标准,安全措施与现场作业实际相符。
3 变电设备现场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进展勘察,保证工作任务及范围7.现场无票工作或使用不合格的 触电、高处工作票,作业人员不清楚作业范围 坠落、误碰126 3 6 7 Ⅱ与实际相符 基层4. 现场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应依据工作票向全体工作班成员交代工作范 单位围、现场带电部位及安全防范措施和留意事项,并确认现场作业人员清楚5. 严格执行工作票上所填写的安全措施,不能有遗漏,因现场工作需 要变更安全措施时,应重办票,并履行相应手续8.擅自操作、无操作票、使用不合格的操作票等1.检修作业现场状况不明如:作业现场系统运行方式不清,触电、高处坠落、误操作126 3 6 7 Ⅱ1. 现场操作应有符合现场设备系统接线实际、合格的操作命令,下达 操作命令前应首先了解系统中设备检修、抢修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等情 况2. 认真填写符合现场设备操作实际的操作票,并经审核合格、记录完善 基层3. 操作票中应填写现场必需的操作工程,包括操作检查和间接检查、 单位验电的方法,以及验电、接地的操作步骤4. 高压分支箱、开闭所等含有六氟化硫气体的设备操作前,应实行通 风措施,检查六氟化硫气体是否满足操作要求前方可操作。
5. 对操作票有疑问应停顿操作,报告调度核实清楚前方可连续操作1. 对于施工作业现场停电范围、保存的带电部位和作业现场的条件、 环境及其他危急点不明确,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应组织进展现场勘察 基层方式图中的系统接线方式与现场实际不符等触电、误碰 120 0.5 6 40 Ⅱ2. 对于危急工作工程、设备技术材料的应用,单位主管部门应 单位组织相关人员现场勘察,争论、制订施工方案、组织召开施工协调会,进展工作安全和施工技术和安全措施交底1.3 作2.工作所需各类生产工器具、物料、图纸资料等预备不充分如: 工器具缺失、器材和物料不匹配,触电、高处坠落、误碰、设备事901615Ⅱ业预备 存在以小代大的现象等故等3.作业中使用不合格工器具触电、机械损害、高处451315Ⅰ坠落1. 依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要求,依据现场作业需要预备现场作业必需 的各类生产工器具2. 依据作业现场设备状况核对备品配件、仪器仪表、图纸、资料与现 基层场全都 单位3. 工作开头前,检查现场使用的各类工具、材料、备品备件、仪器仪 表合格完好1. 不合格的工器具不得带入现场,使用前进展再监查,主要是对检验 合格是否在周期内以及外观进展确认。
2. 绝缘安全工器具使用前应进展外观检查合格,电压等级与实际相符并保持枯燥、干净岗位3. 检查现场使用的绝缘工器具的有效绝缘长度能够满足操作带电设备时人体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安全距离的要求4. 检查绝缘工器具的保管存放,必需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及产品说明 书要求,保证其完好性1.4 作业环境1. 夜晚高处作业,现场照明设施照度缺乏2. 恶劣气候条件下,未实行有效地保障措施在构件上作业、高处或开展带电作业如:雨、雾、冰、雪、大风、雷电等天气3. 电缆隧道内因通风、照明设施不完善,进入工作时防范措施不当4. 电缆沟、工井等特别环境,防范措施不当5. 攀登设施外表、高处作业面有积冰、雪、霜等触电、高处坠落等触电、高处坠落等窒息、中毒、高处坠落等窒息、中毒、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高处坠落1. 夜间工作应有足够的照明;配置的移动式抢修照明灯具,应确保其 完好、可用22.50.5315Ⅰ451315Ⅰ2401640Ⅲ1200.5640Ⅱ451315Ⅰ2. 移动式照明灯具随车配备,现场应至少有两套照明灯具 岗位3. 抢修工作配备便携式抢修照明灯具,应定时检查、准时充电,保持 电能充分1. 一般不宜在雨、冰、雪、大风、雷电、大雾等气候条件下进展室外 工作。
2. 遇雷、雨、雪、雾制止进展带电作业,风力大于 5 级及空气相对湿度大于 80%时,不得进展带电作业3. 在 6 级及以上的大风或者暴雨、雷电、大雾等恶劣天气,不得进展 岗位变电露天高处作业4. 在霜冻天气进展高处作业,应实行铲除覆冰等防滑措施5. 高温天气,高温时段不宜进展室外高处作业,以免中暑;确需工作 的,应充分做好防暑降温预备,还要缩短高处作业时间,轮番休息 1.不得单人进入电缆隧道内从事巡察、检修等作业2. 进入隧道前应先通风,进展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防止吸入有毒有害气体 部门3. 电缆隧道内巡察应有足够的照明4. 上下电缆隧道时,应做好人员失稳、摔跌的防坠落措施1. 盖板应平坦,无松动缺口,巡察过程中相互提示,防止失足摔跌2. 进入电缆井检查,井盖应放平,井口应设有遮拦并派专人看管基层3. 进入电缆井应排解浊气后,再用气体检测仪检查井内的易燃、易爆单位及有毒气的含量是否超标,确认合格并做好记录前方可进入4. 电缆沟盖板开启后,应自然通风一段时间前方可下井1. 上下高处平面前,检查爬梯外表、高处作业平面是否有冰雪、青苔、 油污、稀泥等物质2. 依据具体状况,实行去除冰、雪、霜、青苔、油污、等滑跌危急物,岗位或以掩盖、缠裹等方式,消退、掌握滑跌风险。
3. 上、下高处平面工作以及移位时,须有防坠后备保护〔使用登高板 上下杆时除外〕,并穿用软底鞋,以防脚底打滑6.踩踏不结实构造1. 配电线路保护区内违规简易建筑,应准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