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家湾中心小学三段式材料.doc
7页张家湾中心小学“三段式”教学模式经验交流材料让教学成为一个愉快和谐的过程——课前参与一课中探究一课后延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 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 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堂教学理念是在主体教育思想指导下,提倡自主、探究、合 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以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是我校“三段式”教学模式即:“课 前参与一课中探究一课后延伸”的追求我们的课堂仍存在在以教师统领课堂,学生学习较为被动,能力 得不到提高的现象,因此,在2014年我们从课堂教学环节入手,构 建了 “三段式”(课前参与、课中探究、课后延伸)教学模式,它是 根据学生己有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研 究的一个教学模式,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从 主题教研入手,分阶段落实:通过“课前参与、课中探究、课后延伸 专题报告”,“巧设课前参与,激活课堂”,“自主交流研讨,构建 高效课堂”,“课前参与作业和拓展作业”,“小组合作学习"等研讨 活动,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及掌控课堂能力有了较大 幅度的提升。
一、“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实践1、 课前参与:也可以称为课前预习,是三段式教学的第一个环 节它是通过布置课前预习,使学生在课前或自主学习教材,初步了 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自己通过阅读书籍、网络、咨询、请教等 收集有关资料;或按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或动手制作相应 的学具,准备课上运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所学知识、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前参与”不仅仅为课中讨论奠定基础,使学生带着探索的头 脑进课堂,促进了课上的学习研讨,更为学生学会收集、组织、分析、 加工、运用信息提供了机会,培养了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和习惯2、 课中探究指的是课上教师通过全班探究或小组探究等形式,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归纳、表达;学会交流、合作、吸纳、宽 容;学会倾听、思考、质疑、辩论,从而淡化了分析讲解这样有利 于学生自己去感悟、发现,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探究时要做好指导 工作,讨论可以让学生更多地相互交流、一同切磋;相互协作、共同 参与;相互帮助、共同分享;相互欣赏、共同体验,使学生在学习中 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进而使今天在校的学习成为明天做人 的基础课中探究”突出一个“探”字,强调把40分钟的课堂主体部分 充分留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课前参与状况,进行生生 间、师生间的互动和网状交流探究。
探究的过程中坚持开放性,从以 下几方面来体现一是体现信息传递随着学生主体性的突出,课上探究使丰富的 信息在生生之间传递,也在师生之间传递这样知识由点到面,然后 辐射开,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生在其中的收获不是单一的,而是多 方面,丰富多彩的二是体现情感的交流,氛围的开放老师用心去 营造一种安全、宽松、愉悦的氛围这也是学生们交流情感时特别需 要的氛围只有这样,在学生间的信息传递中、在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中,学生的喜怒哀乐就能自然地流露,生生、师生间的情感才得以交 流学生的参与表达形式应是“无拘无束”的,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出 现的问题,要适度“宽容”,特别是对“学困生”要给予特别关注和 鼓励三是体现思维碰撞,思维的开放因为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安 全、宽松、愉悦的氛围,学生的状态是松弛的,思维是敏捷的,探究 中老师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与众不同,善于寻找不同的思维切 入点四是体现情绪体验让学生感受生命价值五是评价形式的开 放课堂学习活动中,实行多元评价3、课后延伸是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留作业, 使知识得以进一步延伸,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 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作业要体现有“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创 新性”。
可以结合课内教学让学生进一步通过查资料、上网等形式拓 展所学内容,也可布置一些思考性的作业,不硬性规定统一完成,要 改变以往一个本子、一支笔的被动式作业习惯,要拓展学生的学习领 域更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校“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基本特征如下图:课前参与 课中探究 课后延伸预习初学一自主探究一互动交流一评价梳理一拓展深化I I I I I有效先学 引思激趣 点拨激励 归纳建构成果展示搜集资料 反馈调整 智慧共享 学法迁移 激励发展二、落实“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操作的基本要求1、 课前参与环节:教师可统一参与题目,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布置,要紧密结合本课教学内容,要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处理课前与课 内相关知识的分类与连接,真正起到对知识的导入、引起思考、释疑 的作用;课前参与的形式有:搜集相关图片、信息或视频资料,根据 教材实际搞好预习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进一步学习新 知识做好充足的准备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题目少而精,更具有 较强的指导性2、 在课中探究的落实过程中,教师必须有训练意识,对学生进 行必要的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技巧的训练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与人 交往、生生互动、相互评价、交流倾听都需要训练。
只有这样才能保 证参与的效果,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3、 课后延伸要能对整堂课有一个前后照应,既巩固课堂所学知 识内容,又能把学生情感推向高潮,使学生觉得课己了,意未尽,既 有学到了新知识的喜悦,又有对下次课的渴求所以题目要选择针对 性强、目的性强的作业精心设计,避免无效重复同时布置弹性作 业,注重多样化,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分层次,在题量和难度上可以选 择通过课后延伸,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思维,实现举一反三 通过课本上的知识学到的方法,在尝试用学到的方法解决实际情景中 的问题三、落实“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措施1、 加强对课堂模式改革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包 学科领导、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和工作进度表,从要思想上重视,认识上统一,精力上投入,经费上 保障,考核上完善,成效上要明显,确保不走过场,不走形式2、 加强课改理论学习,采取学校集中专题报告培训,分组专题 研讨活动及自学三种形式内容由学校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形成材料, 全体教师做好学习笔记,同时认真分析课堂教学的现状,查找课堂教 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反思3、 规范落实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进行三段式课堂教 学模式探究、实施和推广。
在模式推广过程中,根据师生出现的问题, 学校将组织开展系列教研活动1) 通过《张家湾中心小学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的制定及实 施,形成了我校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即:课前参与-课中探究-课后 延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对高校课堂的认识学习、通过“课前参 与、课中探究、课后延伸”专题报告的学习、“巧设课前参与,激活 课堂”、“自主交流研讨,构建高效课堂”、“课前参与作业和拓展 作业,,,“小组合作学习”等研讨活动2) 每学期学校组织开展优课评选和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通过 说课一评课一课堂实践一研讨交流的教研活动,落实“三段式课堂 教学模式3) 以“磨课”为契机,在学科间开展听课、评课的交流活动, 彼此借鉴,互相提高,人人争上模式展示课,学校进行跟踪听课,分 学科进行总结评价,循序渐进地推行课堂教学模式4) 狠抓常规落实,细微之处求创新,把备课、课堂教学、作业 布置批改、课后等常规教学的细致规范真正落到实处,并结合新 课程理念加以创新和优化,让每个细节都彰显新理念4、为使“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很好的落实,我们制定了张家 湾中心小学优课评选评价标准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追求的课堂亮点是激活它点燃学生的思维 火花,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学生可以提问 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要求教师“课堂延伸”学生课外思考的知 识,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民主。
老师从学生兴趣入手,用感观、感兴 趣的生活知识迁移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浸泡在宽松的课堂氛围 中,获得知识,体验情感,享受快乐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即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乂让学生在获 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也和能和德育融为-体学生在快乐中受到 教育,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开发了学科人文内涵,激发了学生的 人文情感实践证明,在课堂中合理运用三段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素质 的全面提高,它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主 探究主动体验,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很大的作用在这三年的 “课前参与-课中探究-课后延伸”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中我们 积累了经验,提高了能力,也清楚地看到了它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 发挥的作用,但还有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以后“课前参与-课中 探究-课后延伸”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努力探索,使其更完善。
